景观设计的表现手法
时代建筑2002/1
于空见
北京大学景观规划设计中心
北京本土景观规划设计研究院
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了景观的意义:(1)景观作为视觉审美的对象,在空间上与人和我分离,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对土地和城市的态度,也反映了人的理想和欲望;(2)景观作为生命的栖息地,是体验的空间。人在空间中的定位和场所的识别,使景观与人我融为一体;(3)山水作为一个体系,完全将物我分离,使山水成为科学客观的阐释对象;(4)景观作为一种符号,是人类历史和理想的印记,是地球上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关系。因此,景观是审美的、体验的、科学的、有意义的。
关键词:景观,场所,风景
景观的意义
于空见
北京大学景观建筑与规划中心
土人设计院
摘要: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了景观的含义:(1)作为视觉感知对象的景观,(2)作为生活场所的景观,(3)作为系统的景观,(4)作为符号的景观。因此,景观是审美的、体验的、科学的、有意义的。
关键词:风景,场景,地点
介绍
景观,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都是一个美丽而难以解释的概念。地理学家把景观作为一个科学名词,定义为一种地表景物,或者是一个综合性的自然地理区域,或者是一类单元的总称,如城市景观、森林景观(慈海,1995);艺术家把山水作为表现和再现的对象,等同于山水;建筑师视景观为建筑的风景或背景;生态学家将景观定义为一个生态系统或生态系统的系统(如Naveh,1984,Forman,1995);旅游专家视景观为资源;更常见的是,景观被城市美化积极分子和开发商等同于城市的街道立面、霓虹灯、景观美化和草图。更文艺、更宽泛的定义是“能用一张图展示的,能从某个角度观看的场景”(韦氏英语词典,1996)。)尤其是自然风光。但即使是同一个场景,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理解,就像梅尼格说的“同一个场景的十个版本”(1976)。
本文从景观与人的关系,景观的艺术性、科学性、场所性和象征性入手,揭示了景观由表及里的审美性、体验性、科学性和意义性。
1,景观视觉美的意义:外在人眼中的景象。
1.1景观作为城市场景
在西方,“风景”一词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所写的《旧约全书》,锡伯的随笔是“诺夫”,与“亚菲”或“美丽”的词源有关。在此背景下,用来形容所罗门帝都耶路撒冷(Naveh,1984)的壮丽景色。所以这个最早的景观含义其实是城市场景。你可以想象,这是一个牧羊人,站在荒山上,身后是恐怖而卑鄙的大自然,眼前是沙漠绿洲中被棕榈椰子和橄榄遮掩的亭台楼阁和宫殿。所以此时的景观是农村人对自然的一种逃避,是对一个安全有庇护的城市的一种憧憬,城市本身就是文明的象征。景观的设计和创造,其实是一个城市建造城市和建筑。
景观作为一种视觉审美对象,其意义一直延续至今,但这个词所包含的内涵及其背后传达的人类的审美态度却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第一个变化来自文艺复兴时期对乡村土地的贪婪,即景观作为城市的延伸;其次,来自于工业革命中后期对城市的恐惧和仇视,即景观作为与工业城市的对抗。
1.2景观作为城市的延伸和依附
人们首先注意到的景观是城市本身。“景观的视野随后从城市扩展到了乡村,使乡村成为一种景观”(科斯格罗维,1998,P70)。文艺复兴之前,欧洲的封建领主制度是把人束缚在君主制下,束缚在土地上。大自然充满了神秘和恐怖,它是人类生命之母。对土地的依恋和依赖使人们像母亲的婴儿。城市资本主义的兴起,把人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土地的价值从生存和生活所必需的使用价值变成了可交换的商品和资源。人和土地第一次分离,成为城市居民。新兴的城市贵族通过强大的资本勾勒出他们理想中的城市,同时不断向乡村扩张,将其作为城市的附属。新贵族们想用理想的城市模式来组织和指挥理想的田园风光,实现新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秩序。画家(更准确地说是赞助画家的新贵)认为城市理想社会和天人合一的“理想城市”是严格几何的、纪念性的、完全基于透视的。理想的城市模式,就像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一样,遵循严格的比例关系和美学原则。作为城市的延伸,景观也是用同样的审美标准来设计和建造的,于是出现了以梵高为代表的巴洛克式园林。1.3景观作为城市的逃避
景观作为视觉美的意义的第二次变化,起源于工业化带来的城市环境恶化。工业化本身是文艺复兴的结果,但至少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欧美各大城市的城市环境极度恶化。城市作为一个文明优雅的形象,被彻底摧毁了,相反,它变成了一个丑陋恐怖的地方,而自然的原野和乡村成了逃避的地方。因此,作为审美对象的景观也从欣赏和赞美城市,转变为热爱和保护乡村。所以有以奥姆斯特德为代表的风景园林师(不是园丁),风景园林(不是园艺);于是就有了崇尚田园风光的美国城市公园运动和保护自然原始之美的美国国家公园制度。于是,霍华德广受欢迎的花园城市以及随后的乡村和郊区运动应运而生。
至此,文明社会对景观的态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转变的轨迹是从逃离可怕的自然,向往壮丽的城市,到设计和炫耀理想的城市,并把乡村作为城市的延伸和未来发展的愿景,再发展到对城市的恐惧和背离,把乡村和田园作为避难所,从而在景观中隐约透露出对自然乡村的珍惜和怜惜。
景观审美内涵的这种逐渐变化,也清楚地反映在景观保护、设计、创造和管理的态度上(见表1)。
表1景观作为审美对象的含义和演变
社会经济形式庄园和封建领主统治着经济。文艺复兴时期,城市经济上升到工业化,城市经济占主导地位。
美丽的风景(景观是指)神圣而宏伟的建筑,城市的美丽乡村,作为城市的延伸和城市经济的资源,美丽的乡村和自然,作为对城市的逃避和对抗
景观建筑房屋和宫殿在描绘和再现田园风光的同时,创造城市化和几何化的自然(如巴洛克式园林),将自然引入城市(公园和绿地系统),或将城市引入农村(农村城市和农村郊区)。
景观作为视觉美的感性对象,其基础是物我分离,即人作为欣赏者。然而,与此同时,人们将他们的社会和环境理想置于景观之中。陶渊明的桃花源也是这种意义上的景观,武陵人眼中的桃花源是中国文人社会环境理想的典型范例。
但是,桃花源人或者说“内心人”眼中的景观,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即景观作为栖息地的含义。
2.景观的栖居意义:内在人的生命体验。
2.1景观是地球上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印记。
每一处景观都是人类居住的家园,或者说是潜在的“家”。中国古代山水画把适居性作为绘画和意境的最高标准。无论是绘画还是欣赏绘画,本质上都是一种占卜的过程(郭和郭思的《林志》)。也是场所概念的深层含义。这就要追溯到哲学家海德格尔的栖居概念(海德格尔,1971)。居住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与自然的力量和过程相互作用以达到和谐的过程。地球上的景观是人类为了生存和生活而适应、改造和创造自然的结果。同时,居住的过程也是人与人之间建立和谐共处的过程。因此,作为栖息地,景观是地球上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烙印。
城市里的龙山,村后的风水林,村前的池塘,从房子后门到山后的小路,梯田,梯田上的树,甚至家禽家畜,蔬菜瓜果,都是千百年来人与自然互动平衡的结果。它们是人们对自然丰富性的选择和利用,也是对自然卑鄙无情的回避和屈从。桃花源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景观,不是一直这样,也绝不是一直这样。就是在与自然力不断协调的过程中,时而和谐,时而不和谐。最终,大自然教会了人们如何治理生态,包括如何节地节水,保护森林,如何选址定居,如何引水修路,如何轮种庄稼,如何种植庄稼,如何知道“不可能及时用木用木”(孟子?梁·);知道“仲冬砍阳木,仲夏砍阴木”(李周?国土官员)。
红线栏杆、围墙、屋顶的高度、城市的门窗朝向、农村的山脊边界、运河堤坝、运河巷、地球上的边防线,都是国家、家庭、人民之间长期竞争、沟通、和解的短期平衡结果,这就是杰克逊所谓的政治景观(1984)。
2.2景观是人的内心生活体验。
景观作为人们生活的场所,连接着特定的人和特定的地方。景观是由“场所”构成的,场所的结构是通过景观表达的(诺伯格-舒尔茨,1979,P8)。场所(place)和时间、空间等概念一样,是无处不在的,人离不开它。地方是人在地球和宇宙中的落脚点。场所把无变成有,把抽象变成具体,使人对外部空间的认识和把握,对自身的认识和定位有了一个起点和终点。哲学家们把场所上升到一个哲学概念,来探讨世界观和人生(凯西,1998;海德格尔,1971);地理学家、建筑师和景观理论家把它带到了更深的层次去理解景观现象。要理解场所,首先要从场所的物理属性、主体与场所的内外关系、场所中人的活动和无处不在的时间四个方面来理解。这四个方面构成了作为体验场所的景观不可分割的整体。
(1)场所的物理属性。
场所由空间和特色两部分组成,也可以理解为空间和资源特色。在空间结构分析上,一种是点-结-线-面模型,最典型的是林奇的节点-标志-路径-边缘-区域模型(1969)和“局外人-局内人”模型。后者可以通过底面、顶面、围合、缝隙、边界等元素来分析,空间感可以通过向心、指向性、节奏感来加强。在中国人的景观认知模式中,场所现象的空间更像是“盒中盒”。无论是风水模式,还是中国画中的空间构图,还是宗教神话中的洞穴,都存在这种空间模式,可以称之为葫芦模式(余,1998)。点线面模型和葫芦模型可以结合,这样会更有利于我们对空间的把握。
空间的特性是由更具体的物质构成及其状态决定的,这些物质构成及其状态具体描述了构成空间的元素或成分、物体的肌理、光的色彩和形式,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氛围。比如蓝天,白云,黑土地,深绿色的森林,长满青苔的屋顶,穿着红色衣服的哈尼族姑娘,老人带着黄牛赶回家的喊声,还有竹筒饭的香味。所有这些* * *共同造就了一个地方的特色和氛围。这些都形成了景观的地方个性或地理特征。
(2)关于主体的内外关系。
场景中的人和局外人看待风景的方式不同。前者是对景观的表达,后者是对景观的印象。后者以离景的距离感和主客观相分离的态度研究景观,导致景观作为一种景观的艺术观和景观作为一种区域概念和经验地理学的系统概念的科学观。人文地理学和现象学强调人必须在景观中,杰克逊(1984)在此基础上理解景观。他认为景观存在于人类生活中,它不是人们观看的对象;景观是社会生活的空间,是人与环境的有机整体,与实证主义的主客观相分离的观点完全相反。对景观的判断是作为一个生活和工作的空间,从在其中生活和工作的人的立场和角度去判断和理解;所有的风景都表达了一个理想,一个在地球上创造一个天国的永恒理想。
⑶关于场所或人的活动的功能:定位和识别。
场所(Place)是人类与自然秩序的整合,是我们对外部世界体验的最直接、最具体的中心。地方与其说是由它们的位置、属性或社区定义的,不如说是由人们在特定情况下的经验定义的(Relph,P141)。英语中place的意思与发生有关。世界上大多数民族和文化中关于创世的传说,都是把混沌、无秩作为世界之前的状态。当天地分开,就有了等级,日月星辰,山川河流,鸟兽人文,就有了位置。所以场所从无到有,从无到有,从有到有,所以场所的形成在于对世界的组织,把世界划分成具有不同性质的独特中心,并使之结构化,以反映和引导人们的体验。要得到一个地方,感受到一个地方的存在,靠的是人的体验,这取决于两个方面:导向和认同。前者表明人们是否感受到以某一地点或某一节点为中心的秩序的存在,后者表明人们自身的秩序能否与客观秩序相和谐。如果两者都是正的,那么这个地方就是有意义的,或者说有地方感。否则,要么在太空,在浩瀚的宇宙中,人们不知道自己在哪里,不知所措;要么你从来不觉得难受,但是你不知道该去哪里。这就是失去了位置感(RelPH,1976)。
A.首先,关于定位,主要对应空间的结构特征。中国文化景观中的葫芦图案,如以穴位为中心的四兽风水图案,是中国人传统的空间定位图案。基于这一模式,中国大地形成了多层次的地方体系,或称国家土地定位体系。在最大尺度上,定位结构是仰望天空和星座,划分经纬度,以昆仑为祖山,长江、黄河、吴越为周边,二级定位系统是以州府、县衙、龙山、龙脉为周边,划分为玄武朱雀、明明山、水口,偶尔标以。它们都位于不同的尺度上,让居住者明白自己在天地中的位置,就像一个胎儿坐在母亲的子宫里,依偎在大自然母亲的怀抱里,得到一个安宁的栖息地(图10)。中国人的葫芦模式是一种基于农业生产方式的生活模式和空间定位模式。林奇的点线面模型为在景观中移动的人提供了空间定位系统和参照物。通过这些空间元素,形成整个城市的印象,引导人们在城市中的运动。节点的向心性,道路的方向性以及空间的节奏和变化都加强了场所的秩序感。
B.场所在人们活动中的作用的第二个方面是认同,它对应着地方的特点和个性。身份意味着与特定环境成为朋友,或者属于一个地方和这个地方的社会群体。对一个地方的认同是适应这个地方的所有自然过程和模式以及社会过程和结构的结果。是个人与脚下土地、头顶天空的秩序,与周围自然和人的秩序的和谐。当对方告诉你是哀牢山来的马里村的时候,他其实给你带来的是哀牢山半山腰的村子,寨子上面茂密的树林,树林里的云朵,寨子下面的梯田。其实他也给你带来了又长又粗的竹筒烟枪,男人头上的红头巾,女孩身上黑底白绣,竹筒饭的香味,蘑菇屋,长街宴,圣树上的祭坛。在这里,人成为场所的一部分,场所也成为人的一部分。
就像场所的方向和定位功能取决于场所的空间结构一样,人们对场所的认同与场所的物质特征相对应。物质属性、人类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意义是构成场所整体个性特征的基本要素。
作为场景中的一个人,你属于某个地方,并认同它。你在场景中的状态越深,你对这个地方的认同感就越强(Relph,1976,P49)。只有当你成为景观中的人,属于地方的自然过程、自然力、社会过程和地方神,并认同它们,你才能获得真正的地方感,一种自觉的地方归属感,由地方组成的景观才有意义(图11,12,13)。
(4)及时性
自然过程是有时间依赖性的,人类的存在影响着自然过程。在这里,人类代替了时间,所以杰克逊说“景观是人们有意识地创造、促进或阻碍自然过程的空间”(1984,p8)。景观的时间性也意味着景观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变化取决于以下三个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平衡关系。即:人的欲望、生产技术和自然力。作为人类居住地,景观从和谐的农村到不和谐的大工业城市,再到田园城市的理想,最后到花园郊区和高科技园区。它是一个“欲望-技术-自然力”之间的平衡被打破,然后建立新的平衡的过程。
人的欲望是一个从最低的生存繁衍欲望到社会交往欲望,从物质欲望到精神欲望的无尽过程。而人的欲望又推动了人类生产技术和自然改造技术的变革,从木棍、斧头,到牛拉铁犁,再到蒸汽机、汽车,再到计算机、网络技术,使人类的物质和精神欲望一步步得到满足,然后一步步增加。人与自然力的关系也是从我-你到我-它,再到我-你。对于自然,从恐惧到掠夺,再到友善。景观也从恐惧、纪念性变成了友好、人性化、生态化的景观。
3.景观作为一个系统的意义:一种科学客观的解释
在武陵人看到的桃花源,除了美丽和谐的画面和作为和谐社区的栖息地外,还是一个有机系统、自然生态系统和人文生态系统。任何一种景观:一片森林,一座城市,其中有物质、能量和物种流动,是“活的”,有功能和结构。
在一个景观系统中,至少有五个层次的生态关系。
首先是景观与外部系统的关系。比如哈尼族村寨的核心生态流就是水。在哀牢山,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长。南太平洋的暖湿气流在高空被切断为雨水,经过灌溉、饮用、洗涤,流向干热的红河谷,然后蒸腾蒸发回到大气中,降雨后又回到景观中,于是山上有了经久不衰的元阳梯田和茂密的丛林。根据洛夫洛克(1979)的盖亚理论,地球本身就是一个生命体:地表、空气、海洋和地下水系统通过各种生物、物理和化学过程维持着一个有生命的地球。
二是景观中各要素之间的生态关系,即横向生态过程。来自大气的雨雾,被村庄上的丛林拦截、涵养,成为一年四季不断的涓涓细流,最先引入村庄供人饮用。然后流经家家户户门前的洗涤池,流入村内及周边的池塘,在这里洗牛、养鱼;最后将富含养分的水引入寨子下面的梯田,灌溉他们的主要作物——水稻。这种横向的生态过程,包括水流、物种流、养分流与景观空间格局的关系,是景观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第三种生态关系是景观要素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如作为森林生态系统的丛林,作为水生态系统的池塘,作为农田系统的梯田本身,其内部结构与物质、能量流动的关系。这是一种系统边界清晰的垂直生态关系,其结构是食物链和营养级,功能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生态学的研究对象。
第四种生态关系存在于生命与环境之间,包括植物与个体植物之间或群体之间的竞争,以及生命与环境的关系;它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以及个体和群体的进化和演替,是植物生态学、动物生态学、个体生态学和种群生态学的研究对象。
第五种生态关系存在于人类与环境的物质、营养和能量关系中,这是人类生态学要讨论的。当然,人类自身的复杂性,包括其社会、文化、政治、心理因素,使得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非常复杂。它远远不是人类生态学本身能够解决的,必须借助社会学、文化生态学、心理学、行为学等学科来研究景观。
城市景观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几乎包含了上述所有的生态过程,成为城市生态学的研究对象。
4.景观作为一种象征的意义:一本人类理想和历史的书。
人类是符号动物,景观是符号交流的媒介(Lynch和hack,1998,P173),有意义,记录一个地方的历史,包括自然史和社会史;讲述感人的故事,包括美丽或悲伤的故事;它讲述了土地的归属,也讲述了人与土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
这本书是用符号和语言写的。景观具有语言的所有特征,它包含话语中的词语和结构——形状、模式、结构、材料、形式和功能。一切景观都是由这些构成的,就像文字的意义一样,景观构成(如水)的意义是潜在的,只能在语境中展现(Spirn,1998,p.15)。海德格尔把语言比作人居住的房子,“而景观语言才是人居住的真正地方”(Spirn,1998,p16)。景观语言是人类最早的语言,是人类文字和数字语言的源头。它是一个神话和传说,但它生动地表明,中国的字符和人物起源于观察和启发自然物体和现象的过程中的景观。无论是头顶的白云,脚下的大地,山川河流,动植物,鸟虫,汉字都是象形和抽象物体的结果。从识别各种脚印知道鸟兽活动的信息,从而躲避猛兽和猎取食物,到烧龟和考察裂缝预测吉凶,再到仰望天空和地形判断风水的善恶,甚至到现代,人们已经从鸟兽的行为预测地震,从昆虫和鱼类的行为判断下雨和晴天。
景观语言和书面语一样,可以说,可以读,可以写。为了生存和生活——吃饭、生活、行走、求偶、繁衍,人类发明了景观语言。景观语言和书面语言一样,是社会的产物。景观语言是为了交流信息和感情,也是为了避免保护和隔离。景观语言所表达的意义,外人只能部分理解,很大一部分只有本族群的人才能享受,从而在交流中保持族群内部的认同,有效抵御外人的攻击。
景观中的基本术语是石头、水、植物、动物和人造结构。它们的形状、颜色、线条和纹理是形容词和状语。这些元素在空间中的不同组合构成了句子、文章和有意义的书籍。一本关于自然的书,一本关于这个地方的书,一本关于风景中的人的书。当然,要理解,读者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文化。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人,就像语境中的风景语言一样,有多重含义,他们讲述的故事可能是神秘的、悲剧的、美好的、喜剧的或残酷的。自然山坡上的一棵树,花开花落,或枝繁叶茂,或枝繁叶茂,讲述着季节的变化,以及与栖息地或土壤的适应或不适应。村舍门口的圣树有更多的含义。它是全村人精神生活的中心,树的兴衰可能预示着全村人的吉凶。但在外人看来,这棵树不过是普普通通。
标签
综上所述,景观这个看似简单的概念有着非常广泛而深刻的内涵。它包含了视觉场景的含义,但它远不止是建筑物、广场、街景、园林绿化的景物或背景。从城市到牧野,寄托了人类的理想和追求。今天,中国的城市美化运动本身反映了特定社会发展阶段的意识形态;也包含了地理区域的含义,但远远超出了地理科学家用自然科学方法的分析和理解。更重要的是人的内心生活体验,是广袤大地上、喧嚣社会中人的栖居之地。作为一个系统,景观是一个有机而复杂的整体。从后花园到城市、区域疆域乃至整个世界,就像生命的有机体,人与人、人与自然、结构与功能、格局与过程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联系。景观是一种象征,但它远不止是广场上的雕塑和纪念碑。它是大自然和人类社会进程在地球上的印记,是一本关于人类社会历史和自然系统的书。因此,景观既是对未来生活世界的憧憬,也是历史生活场景的印记,更是现代生活的空间和体系。
参考
凯西,e . 1998,《地方的命运》,伯克利加州大学出版社。
科斯格罗维,D. E.1998,社会形态和象征景观。威斯康星大学出版社。美国威斯康星州麦迪逊。
福尔曼,R. T. T .,1995。景观和区域的生态学。剑桥大学出版社.
海德格尔,M. 1971。建筑居住思维。:诗歌、语言和思想。作者a .霍夫施塔特)。纽约:哈珀& amp划。
杰克逊,B. 1984。发现乡土景观。耶鲁大学出版社,纽黑文,马萨诸塞州。
拉夫洛克,新泽西州,1979。盖亚:对地球生命的新看法。牛津大学出版社。牛津
Lynch,c .和Hack G .,1998,场地规划(第三版),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麻省,美国。
林奇,K. 1960。城市的形象,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认知与环境:在不确定的世界中运作。纽约,普拉格。
华盛顿特区梅宁市,邮编1976。"回眸:同一场景的十个版本."风景园林(一月):47-53。
纳维和利伯曼。1984.理论与应用。纽约斯普林格出版社。
北卡罗来纳州诺伯格-舒尔茨,邮编1979。走向建筑现象学。纽约:里佐利。
Relph,e . 1976,有位置和无位置。英国伦敦,皮恩有限公司。
澳大利亚斯皮恩郡,邮编1998。风景的语言。耶鲁大学出版社。纽黑文伦敦。
于,1998理想景观的起源:风水与理想景观的文化意义。北京商务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