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将一种材料用于多种用途。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议论文时,学生常常担心“锅”没“饭”。笔者认为造成这种困难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我们平时不注意材料的积累;第二,有些同学不会高效利用自己的材料,也就是不善于“一物多用”。

如何一物多用?

在众多的事实论据中,除了一些寓言之外,大部分材料都是多向的。在描述材料时,要围绕论点的需要,有意识地突出事实与论点的一致性,用更具揭示性的词语来表达,使材料与观点的统一性清晰。

以孙膑的故事为例,如果论证属于“嫉妒的危害”,叙事重点应该集中在庞涓对孙膑的嫉妒上:如果不能正确看待别人的长处,就很难有多大成就。战国时期,庞涓贵是魏国的大元帅,屡建奇功。但因为嫉妒孙膑的才华,所以设下阴谋来惩罚他。孙膑成为齐国军师后,战无不胜的庞涓最终以战败被杀告终。如果论证属于“变通作用”,那么论证的重点应该是孙膑打破常规:孙膑回到齐国后,先是隐居在齐国大将田忌的门下。在一次赛马比赛中,他用“用盈去亏”的战术,帮助田忌战胜魏王,获得了齐威王的赏识和重用。田忌赛马,大家都会夸孙膑聪明。孙膑的聪明与他灵活的思维是分不开的。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人们的思维更常规,为什么不从另一个侧面思考呢?这样,思维就发散了。根据论据的不同需要,从不同角度描述事实论据,使用不同的议论文语言,做到了材料和论据的完美结合,从而揭示出完全不同的思想含义。

“从山的侧面看,高低不一”,每种材料从不同的角度看都会有不同的含义。

比如有这样一个素材: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屡试不爽。后来他在家门口摆好桌子凳子,端上茶水,请路人给他讲20多年的各种传说和故事。正是在收集这些材料的基础上,他写出了著名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我们可以用这些材料来支持不同的论点。蒲松龄的“屡试不爽”,可以用来证明他“榜上无名,脚下有道”的观点,“成功属于自强不息的人”蒲松龄读书的态度——“摆桌凳,奉茶,请路人给他讲各种传说故事”,可以用来证明他“不耻下问”、“做学问要诚心,做事要恭敬”、“一个作家要深入生活”的观点。蒲松龄的《不间断二十余年》可以用来证明“坚持最重要”、“持之以恒,一石可以雕”等观点。还可以用蒲松龄的成功学——“写文言短篇小说名篇《聊斋志异》”,来证明“好事多磨”和“有志者事竟成”的观点整个材料也可以用来证明“逆境造就人才”的观点。

材料含义的多样性为我们提供了广阔而灵活的选择空间。正因为如此,在使用材料时要谨慎,找准切入点。否则材料会与论点不一致,甚至偏离,观点和材料会相差甚远。

善于利用材料的人,可以利用很多材料。为了充分发掘材料的意义,学生可以集体讨论,集思广益,交流思想和材料,一定会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