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中央地质调查所区域地质调查及成果

刘崧

陈宝国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摘要:新中国成立前,原中央地质调查局(简称1916 ~ 1950)主管和规划了全国地质调查工作,在我国地质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地质调查所开展了大量的野外地质调查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特别是在地质人才的培养方面,为新中国输送了一批优秀的地质学家。本文从地质调查所处的社会环境入手,介绍了其区域调查概况,对地质理论和人才培养的贡献。

关键词:地质调查区域地质调查地质科技史

一、地质调查院的成立背景及发展

原中央地质调查所(前身为南京临时政府工商部矿政处地质科,成立于2002年初)由中华民国9月北京政府工商部矿政处成立。由于缺乏专业人才,综合地质调查和研究工作于当年7月才真正开始。研究所直属北京政府农商部、南京国民政府农矿部、工业部、经济部。1950年,全国地质科学机构调整重组,地质调查院的名称从此成为历史。

二。地质调查院区域地质调查概述

1.准备期(1913 ~ 1915)

1913 ~ 1915,堪称我国早期区域地质调查的准备期。由于缺乏地质调查人员,这一时期的地质调查主要是由丁文江、翁、张等几位创始人及其学生在地质所进行的实地调查。该时期简单区域地质调查见表1。

这一时期,中国的现代地质科学和地质事业刚刚起步,学科分化不细。由于资金短缺、技术落后、地质人才缺乏,地勘院不具备开展系统、大规模地质调查研究的条件。因此,地质调查所开展地质调查的主要目的是勘探矿产资源,积累地质资料。

表1 1913 ~ 1915区域地质调查汇总表

2.初始期间(1916 ~ 1927)

1916 ~ 1927是地质调查区域地质调查的开拓阶段。这一时期是北洋军阀统治中国最黑暗的时期。几经改制,地勘勉强维持,地质资料一片空白。这一时期野外地质调查规模很小,每年有2 ~ 5个地质调查队在野外工作,每个调查队由2 ~ 3名地质人员组成。野外调查队通常由一名有经验的专家或两名年轻学者带领,或由几名年轻学者组成调查队,对每个调查区的地质和矿产情况进行调查。其调查任务主要是应工商部、省工业厅和一些煤矿公司的要求进行的。调查区域和内容多为华北、华南和东北地区的矿产资源和地震灾害调查,并以煤田地质调查为主。主要区域的地质概况见表2。

表2 1916 ~ 1927区域地质调查汇总表

3.大发展时期(1928 ~ 1945)

1928 ~ 1945是我国早期地质调查的大发展阶段。

20世纪20年代末,地质调查所已经发展成为中国最有实力的地质调查机构。从人力、物力和技术上具备组织大规模野外地质调查的能力。进入20世纪30年代后,地质调查的经济状况开始好转,不仅政府拨款增加,来自基金会和社会的资助也大幅增加。与此同时,随着地质科学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进入地质领域,涌现出一批新的地质学家,如李春雨、孙建初、、尹赞勋、赵亚曾、田、季森荣、潘忠祥、杨、谢、王竹泉、裴文中、贾兰坡、李善邦、侯光炯、马。他们为中国地质科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1935年,地勘院迁至南京,这里环境优美,学术氛围良好,组织机构完善,科技人员不断充实壮大,各学科涌现的权威专家和周口店“北京人”的发掘,为地勘院赢得了极高的声誉。

随着人才储备和科研能力的增强,这一时期地勘院的小规模区域地质调查明显增多,也组织了大规模的野外调查活动。如翁、黄、朱森、李春雨、杨增伟在热河(1928)调查北票附近地质构造;赵亚曾、侯德峰、李春雨调查开平盆地及邻区地质(1928);王竹泉、黄勘查热河阜新煤田地质(1928);丁文江领导的西南地质调查所(1929 ~ 1931);赵亚曾、侯德峰、李春雨调查开平盆地及邻区地质(1929);谭希畴、李春雨调查四川地质(1929 ~ 1931);王竹泉、潘忠祥调查陕北石油地质(1932 ~ 1933);孙建初调查绥远、察哈尔西南部地质(1930 ~ 1933);黄、领导的南岭地区地质调查(1936 ~ 1937);叶连军、关世聪于1940 ~ 1941前往甘肃西秦岭。1941年,程等人在西康开展区域地质调查;1942至1943,黄、杨、程、周宗军赴甘肃、新疆进行油田调查。这些重要的野外地质调查成为当时区域地质调查发展的标志。

在此期间,地质调查局组织了两次大规模的地质调查——西南地质调查和南岭地质调查。这两次调查被称为旧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两次实地考察。1929期间,丁文江领导的西南地质调查所几乎动用了所里所有的骨干力量,并配备了良好的野外调查设备。历时一年的野外调查取得了丰富的成果,考察队采集了大量的地质样品,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1943西北分局成立后,王岳伦领导了有计划的西北地区地质矿产调查工作。首先开始了甘肃省1∶20万的地质填图工作,同时陆、陈孟雄在靖远、景泰地区进行了煤田调查。毕、何等。在陇东地区进行了煤田调查。1945成立了以为首的祁连山地质矿产勘查队,成员有李树勋、黄、陈孟雄、刘增干等。,从西宁经门源、敖包进入河西走廊,成为中国第一支穿越祁连山的地质调查队。

当时外面战乱不断,内部人才几经更迭。经费紧张,生活艰苦,外地公安险恶。我们不得不冒着生命危险去调查。在这种情况下,地质调查局的学者们仍然努力组织实地调查。调查主要限于西南和西北省份,地质调查取得了很大进展。展现地质工作者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艰苦奋斗作风,对地质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停滞期(1946 ~ 1950)

抗日战争胜利1945,地勘迁回南京。这时,北平分会恢复工作,接受中国台湾地质调查所,成立长春办事处,地质调查所增加了一批新生力量,包括刘东升、楚、蒋大全、、张、沈永和、周、、、、沈、朱福祥、程伯荣、张瑞希等。由于内战爆发和财政困难,野外地质调查几乎陷入停顿,被迫以室内研究为主。在此期间,中国学者只进行了一些小规模的野外调查,主要是在北京和西北地区进行了局部地质调查。主要的区域地质调查有:刘增干、张二道、刘乃龙、乔于0946+65438+10月间在境内调查了酒泉、张掖、祁连山、鹤立山的地质情况。1946 65438+2月黄、乔作芳在甘肃省成县黑鱼乡银东湾重晶石矿区测绘地形地质图;4月1947至2月1948,乔、金玉贵、负责银东湾重晶石矿开采及矿区周边地质调查(与玉门油矿合作);1948 5月~ 165438+10月、乔、金玉贵、考察青东北地区地质矿产。

第三,地质调查在地质填图和地质理论方面取得了成就

地质调查所从1913成立到1950结束的近40年间,在国内外学术界公认的一些重要地质领域取得了重要成果。

(1)地质图的绘制

1.区域地质填图

省或区域地质图经常出现在地质调查报告中,是编制全国地质总图的基础,特别是中比例尺(1: 20万、1: 25万)地质图的覆盖范围和工作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地质工作整体水平的标志,具有重要的地位。

1913年底,丁文江、索尔格绘制的井陉煤田地质图(1 ∶ 65438+10万)和郑泰铁路(郑太铁路)沿线部分地质图,是我国系统地质填图的开端。在绘制大比例尺地质图中具有特殊意义。

我国第一幅详细地质图是1∶100000北京西山地质图,附于1920年出版的叶主编的《北京西山地质志》。

内容详实、制图程序科学的代表性地质图是丁文江领导的地质调查队绘制的1∶20万地质图。还有王竹泉1:65438+万的地质图;郑泰铁路沿线地质图(王岳伦,1 ∶ 40万);吉焦铁路沿线地质图(谭西畴,1:65438+百万);浙西十一县地质图(赵亚曾、刘,1 ∶ 50万)等。

2.绘制全国地质总图——1∶1万和1 ∶ 3万地质图。

编制大比例尺和小比例尺地质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大比例尺地质图是绘制小比例尺地质图的基础。地质调查始终以绘制1 ∶ 1万地质图为主要工作,并制定实施计划。

但由于地质资料缺乏、人员少、技术落后等各种原因,1 ∶ 1万地质图的编制十分缓慢。1924年,谭希畴完成了《北京-济南地质图》。1926年,王竹泉等人编制了太原-榆林地质图。1928年,李杰等人编制了《南京-开封地质图》。

为了加速制图工作的进展,1936年,成立了以翁、黄为组长的中国地质图编绘委员会。主要任务是编制1 ∶ 1万小比例尺地质图。由于战争爆发,测绘工作不得不中断。

1945年春,地勘继续1936年做的地质图绘制方案。利用野外地质调查长期积累的资料,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王朝祥、秦乃、姚瑞凯、陈孟雄、楚、龚、曾定干等人先后参加了填图工作。

地质调查局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于20世纪40年代末完成了中国1∶1万区域地质图和1∶30万普通地质图的编制,不仅填补了国际地质界的空白,而且为今后的科研和经济建设提供了重要依据,为1.949以后的大比例尺地质调查奠定了基础。

(二)矿产资源勘探

中国近代区域地质调查最重要的任务是矿产资源调查,也是中国地质学家最早、投入最多的研究工作,因此在这方面取得的成果最多。地质调查局在煤、铁、石油、其他金属矿产和非金属矿产资源调查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特别重视煤、铁等矿产资源的调查。仅1916 ~ 1921年,这五年发现的铁矿就多达10000吨。地质调查局对北方所有重要煤田进行了科学调查研究,首次对中国的煤、铁储量作出了可靠的估计。据统计,仅地质调查所调查的煤田就有200多个,其中新发现的就有10多个。在1949以前我国开采的煤矿中,80% ~ 90%是由地测学者调查和指派的。其中既有翁、谢在20世纪20年代初的矿产地质理论研究成果,也有玉门油田、白云鄂博、攀枝花、淮南煤田的发现。特别是在20世纪40年代初,地质调查学者通过对西北地区的多次石油地质调查,提出了陆相地层生油理论。也为铁矿资源调查立下了汗马功劳,发现了六七个铁矿。地质调查所1923出版的翁《中国铁矿志》反映了对中国铁矿的生成时代和开发利用的综合考察研究成果。《中国矿业概要》已编纂出版7期,有江西钨矿、湖南锑铅锌汞、贵州汞锑等专题报告,详细介绍了我国重要矿产资源的储量、地理分布和开采情况,是我国近代第一套详实系统的矿产资源分布资料。此外,在云南昆明、昆阳、呈贡等地发现丰富的磷矿也是一个重要贡献。其意义不仅在于发现了一个大型的磷矿床,也为沿同一地层的其他地区——寒武系下部寻找磷矿提供了线索。

(3)地层、古生物学和古人类学研究

在地层研究方面,由于古生物学的发展,确认了中国古生代各种地层的存在及其在中国东部的大致分布,并在生物地层学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的划分和对比。1920年,叶出版了《北京西山地质志》,建立了北京西山的地层系统。65438年至0924年,刘出版了《江苏地质》和《浙江西部地质》,建立了江浙一带的地层系统。1931年,赵亚曾、黄合著《秦岭与四川地质学》,建立了秦岭和大巴山的地层系统。高平、撰写的《赣西地质志》、谭希畴、李春雨撰写的《四川西康地质志》、叶连军、关世聪撰写的《甘肃中南部地质志》,对该区的地层和古生物进行了深入研究。

由于丁文江等人的关注,地质调查局于20世纪20年代开始古生物研究。为了弥补古生物研究的不足,1920地质调查局邀请了美国著名古生物学家a . w . Grabau(1870 ~ 1946)领导我国的古生物和地层研究。丁文江请他做地质调查局古生物研究室主任,北京大学地质系古生物教授。实践证明,这种引智方式非常有效。不仅加强了与西方学者的合作,还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古生物学家。抗日战争爆发前的十几年间,古生物研究发展迅速,特别是杨、、在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古生物领域的研究,在短时间内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裴文中、贾兰坡等的古人类学研究产生了广泛的学术和社会影响。周口店“北京人”的发掘和研究,成为20世纪上半叶中国最重要的科学成果之一,被誉为中国科学界获得的第一块世界金奖。对“北京人”的研究“定义明确,石头众多,记录详细,工作细致,这在世界上是罕见的,因此其记录的成就几乎可以成为世界研究的典范。”

“北京人”的发现让“国际科学界几乎没有人不知道中国地质调查局工作的重要性。”

造山运动和大地构造理论

张、翁和丁文江都非常重视造山运动的研究,完成了大量开创性的工作。65438年至0926年,翁先生分析研究了当时中外地质学家的野外调查和室内研究成果,总结了中国东部华北和盘山的区域构造特征和构造运动时代,得出了一些重要结论。其中,他创立的“燕山运动”及其相关的岩浆活动和金属矿床形成理论,纠正了李希霍芬等人的错误,是“对中国地质学的一大贡献,影响深远”。燕山运动的发现是20世纪中国和太平洋区域地质学的重要成果,赋予了“环太平洋构造”这一全球概念完整而现实的内涵。“燕山运动”一词已被国际地质界接受和认可,并沿用至今。1929年,丁文江在《中国造山运动》一文中首次引入了“造山旋回”的概念。1936张提出了震旦纪运动,发表了《晚中生代地壳运动趋势和动力学的讨论及震旦纪方向的新认识》一文,将构造作用与地质动力学联系起来,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黄于1945年发表了《中国主要地质构造单元》,运用地槽-地台理论,初步总结了中国大地构造特征,提出了多旋回构造理论,编制了一系列大地构造-古地理图。他的理论在中国地质构造领域有着重要而广泛的影响。

(5)土壤调查和研究

1930以来,地质调查所受中国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委托,在中国开展土壤调查研究,并建立了土壤实验室。在此之前,“就现代土壤学而言,我国在学科理论、研究方法、专业人才等方面还存在差距”。

该研究所从美国聘请了R. L. Pendleton和J. Thorp等土壤科学家来中国协助土壤调查。在山东、河北、陕西、甘肃、广西、广东、江西等省,开展了近代中国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土壤资源分布调查,发表了大量调查报告和研究成果。曾出版《土壤季刊》、《土壤专刊》、《土壤专刊》等杂志,发表大量调查报告和研究成果。为中国早期土壤研究获得了大量的基础资料。仅《土壤专题报告》就发表了2000多个土系和18个土壤分类系统。同时,还编制了数百份土壤图,采集了数万份土壤样品,撰写了数百份调查报告和论文。在此基础上,1935年,索普编制了比例尺为1∶750万的《中国土壤剖面图》,1936年又编制了《中国土壤地理》一书,反映了地质调查局土壤实验室的成果。对许多土壤科学问题进行了创造性和开拓性的研究,培养了中国第一代土壤科学家,为中国土壤科学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6)地震调查与研究

中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地质调查局非常重视这项工作。1920期间,翁文浩在世界上率先将断层与地震灾害联系起来,开拓了地震地质研究的方向。在调查研究地震的同时,也向社会普及了地震知识。1929年,翁文浩出版了《地震》一书。该所发起了中国最早的地震调查,建立了当时世界一流的地震研究实验室——九峰地震台。作为当时东亚唯一的地震观测机构,成立之初就受到国际学术界的高度重视。

第四,地勘院对地质人才培养的贡献

地质调查局在中国地质界乃至中国学术界的声誉,汇聚了全国最优秀的地质人才,堪称中国地质界高水平的科研机构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人才是科学发展的首要条件,与那些具体的科研成果不相上下,甚至在价值和影响上远远超过这些成果。地质调查所不仅聚集了当时中国地质界绝大多数最优秀的专家,而且不断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中国地质的四位创始人中,除了李四光,其他三位都是地质调查所的创始人。被当时中国学术界誉为地质领域“领军人才”的谢、王竹泉、叶、李捷、谭锡畴、朱廷虎、等人,都是地质调查所培养出来的长期在地质调查所工作的学者。

从研究所人员的社会地位和学术荣誉也可以看出人才培养方面的成就。

在1949之前,中国地质学会第25届会长中有18位从事过地质调查工作,如张、丁文江、翁、谢、叶、杨、尹赞勋、、黄、李春雨。1948年,第一届中研院院士中,地质领域有翁、黄、杨、谢等6人正在或曾经从事地质调查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在从事地质调查工作的科研人员中,先后有49人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地质调查局为新中国的地质事业培养了一支基础研究队伍。

动词 (verb的缩写)结论

中国早期的大规模地质调查基本上是由地质调查完成的。地质调查局不仅组织了数百次地质调查,绘制了中国东部地质图,出版了中国大部分地区的区域地质专著和矿产资源调查报告,而且开展了大量的地质科学基础工作。

原中央地质调查局的区域地质调查虽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代表了当时我国区域地质调查的水平。但在区域地质调查的发展史上,其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为新中国的区域地质调查奠定了基础,是中国地质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和科学工作管理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不仅对地质学如此,对其他自然科学也是如此。相信其区域地质调查过程也是其他成功科学所经历的,对其他科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参加考试,贡献力量

[1]李星雪。难忘的中央地质调查局。参见:程、陈孟雄主编。原中央地质调查局历史回顾(1916 ~ 1950):历史评述及主要贡献。北京:地质出版社,1996。

李庆奎。前地质调查局土壤实验室工作回顾。参见:程、陈孟雄主编。原中央地质调查局历史回顾(1916 ~ 1950):历史评述及主要贡献。北京:地质出版社,1996,6544。

[3]丁文江。我认识翁一勇妮。独立评论,第97期,1934。

[4]黄著。出版了一百万幅中国地质图。科学通报,1951,2 (5)。

[5]《翁文浩序》。中央地质调查总览-25周年,1941。

[6]简述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局成立25周年。地质评论,1942,6 (1 ~ 3): 87 ~ 98。

[7]翁文浩。关于抗战时期几部地质著作的讨论?地质评论,1940,5 (4): 271 ~ 276。

[8]丁文江。中国的科学研究。申报,1935 65438+2月6日。

张。中国地质调查刍议。地球科学学报,1912 (1,3,4)。

[10]张。中国地质发展简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孙贵荣。地质科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

中国区域地质系列。北京:地质出版社。

[13]程。中国区域地质学概论。北京:地质出版社,19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