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论文中关于人类遗传病的300字

有些遗传病可以通过饮食控制。

遗传学研究的迅速发展,不仅揭示了许多遗传病的发病机理,而且拟定了许多防治遗传病的有效措施,使遗传病逐渐成为“可治疗的疾病”,其中有些疾病可以通过饮食调理来控制。

蚕豆病是由于遗传因素导致体内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而引起的。因此,患者不宜食用蚕豆及其制品,尤其是新鲜蚕豆,否则会引起急性溶血性贫血,严重时会危及生命。值得注意的是,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患者不仅可以通过食用蚕豆引起溶血性贫血,还可以对一些药物过敏,如伯氨喹、己二平、磺胺类、呋喃类、解热镇痛药等,所以用药时一定要特别小心。只要避免这些食物和药物,就不会发生这样的遗传病。苯丙酮尿症是由患者肝脏缺乏苯丙氨酸羟化酶引起的。苯丙氨酸不能转化为酪氨酸,只能转化为苯丙酮酸,血液中苯丙氨酸浓度升高。除了大便排出的苯丙酮酸,儿童称为苯丙酮尿症,主要是由于血液中大量苯丙氨酸对脑细胞发育和功能的影响而导致的智力低下。要预防发病,只需要尽早(出生后3个月内)采取限食疗法即可。经过诊断,宝宝的饮食应该是以米粉和奶饼为主。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可以选择大米、小米、大白菜、土豆、菠菜。如果条件允许,可以给专门配制的低苯丙酸的蛋白质食物。一般8岁左右,饮食限制可适当放宽。

半乳糖血症是指患者体内缺乏葡萄糖-1-磷酸尿苷转移酶,所以患者不能利用半乳糖,所以不能喂人乳和牛奶。因为牛奶中含有乳糖,而乳糖分解后会产生半乳糖。血液中半乳糖水平过高可能导致脑损伤、肝硬化、白内障甚至死亡。但是,只要从出生那天起就停止食用乳制品,并喂食谷物或奶粉替代品3年以上,就可以预防该病。

肝豆状核变性,也称为威尔逊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铜代谢障碍。可分为以肝脏损害为主要症状的“肝型”患者和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要症状的“脑型”患者。由于该病是由铜代谢紊乱引起的,低铜饮食是治疗的有效措施之一。此外,果糖不耐受患者需要戒除含有果糖的甜食和饮料。遗传性低血糖患者只需要每天多次吃少量的糖。当镰状细胞贫血的人失去水分时,他们的细胞会变成镰刀状,所以如果患者坚持每天喝足够的水,将有助于缓解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