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欣赏论文目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人们越来越关注祖国下一代的美育问题。新课改标准指出“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影响人的情感世界。”如果学生缺乏最起码的音乐欣赏能力去体验和感受音乐的美,是不可能产生情感的歌曲的,更谈不上净化心灵,陶冶情操。而且音乐欣赏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普通中学音乐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我们必须在教学中重视并上好音乐欣赏课。
[关键词]音乐欣赏;音乐教学;意义
音乐欣赏,顾名思义,是欣赏者通过听觉来聆听音乐,并从中获得音乐美的享受、精神的愉悦和理性的满足的活动。音乐欣赏是最直接、最具体的美育活动。它以一定的音乐为审美对象,以参与欣赏活动的人为审美主体,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审美观。通过这种听音乐的方式,我们可以体会到对音乐之美的感受和欣赏。总的来说,音乐欣赏的存在不是可有可无的。正如美国音乐家默塞尔所说,“音乐欣赏在某种意义上是音乐活动的基本形式,是作曲家和演奏家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它与其他艺术形式有着本质的区别。音乐是用声音表达内心感受的艺术,世间的喜怒哀乐都可以用相应的音乐来表达。所有的音乐都能给人听觉上的愉悦。音乐是最感性的艺术,然而音乐的情感不是任何人都能准确而深刻地感受到的,更不是任何人都能恰当地表达出来的。这主要是因为音乐的情感不仅是人类本能的生理现象,也是一种高级的、社会的美感。
但是,音乐的欣赏并不神秘,也不困难,只要大脑和听觉健全的人都可以欣赏音乐。但要想真正理解音乐作品,把握作品的内涵,唤起相应的* * *音,需要有一定的方法和相应的知识,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反复听和学习的过程。马克思说:“最美的音乐对分不清旋律的耳朵来说是没有意义的。”德国乐评人舒曼也说过:“发展听觉是最重要的,要早早学会区分调性和个体音。”“我们应该尽早关注各种乐器的声音和属性,将它们独特的音色深深地镌刻在听觉记忆中。”这种感性能力的获得,只能通过欣赏的练习来提高。
初中音乐欣赏课是一门新的学科。在我担任初中音乐教师的几年中,我一直在探索适合初中音乐课的教学方法。我个人认为音乐欣赏在音乐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鉴赏课,学生不仅可以学到各种知识,得到精神享受,提高审美情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音乐欣赏是欣赏者对音乐作品的审美活动,也属于创造性的精神活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人们越来越关注祖国下一代的美育问题。新课改标准指出“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影响人的情感世界。”如果学生缺乏最起码的音乐欣赏能力去体验和感受音乐的美,是不可能产生情感的歌曲的,更谈不上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重视音乐欣赏课,上好欣赏课。
众所周知,创造力是一种新颖独特的思维方式的体现。音乐欣赏教学以音乐作品为媒介,音乐作品的不确定性给教学带来很大的艺术空间。因此,音乐欣赏课的创造性教学不是创造前人没有发现的知识,而是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让学生创造性地去听,创造性地去想象,创造性地去动,通过语言艺术或非语言艺术来表现个性化的东西和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受,这个表现过程就是创造性的体现。
欣赏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融合了听觉、感知和联想。听音乐的时候,我们经常会想到听觉以外的东西。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直接向学生讲授作品的背景、内容、特点、思想,或者简单地从这些方面介绍,然后欣赏;由于学生的经验不足和音乐的“不确定性”,创作教学要多方面、多角度地发掘作品,从深度和广度上把握作品的精髓,让学生创造性地听、听、听。?
比如,在每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必演曲目《拉兹基进行曲》的欣赏课上,我首先让学生完整地听音乐,学生们都认为作品的曲调优美、激昂、催人奋进;有的同学在听的时候还时不时的拍手。通过引导,当学生第二次听的时候,他们认为这是一部赞美的作品。带有装饰音的八分音符和八分休止符的节奏,像是战马的奔腾,有着英雄的威严形象和气势,又像是英雄骑着战马检阅部队的庆典。这是一个温暖而严肃的场景。第三遍听的时候,我向同学们深入介绍了作品的历史背景。从德国和奥地利出版的历史书来看,作品中歌颂的人物是一个民族英雄,但同时又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和战争的侵略者。由于他在侵略战争中屡立战功,受到皇室贵族的尊敬,作曲家为他创作。只是在漫长的历史中,人们渐渐忘记了这个历史原因,忘记了是侵略者在歌颂,接受了它优美的旋律。欣赏一部作品,不仅要考虑其完成的背景,更要多方面地发掘内容,深入欣赏作品的内容,聆听其层次和深度。通过讲解挖掘出的作品,提高了学生的鉴赏水平,丰富了学生的历史知识。?
再比如,我每次给七年级上音乐课,总喜欢给他们举例子,给他们欣赏的东西,提高学生的兴趣。在此之前,学生只需说他们在上音乐课,那就是唱歌课。我为他们纠正了这个说法,音乐课的内容很多,包括声乐、钢琴方法、乐理、视唱练耳、合唱指挥、作曲、曲式分析、配器、欣赏、民族民间音乐、中外音乐简史等等。歌唱只是声乐的一部分,声乐近年来又分为美声唱法、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去年的第十二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也引入了组合演唱和原生态演唱的形式。为了直观的让学生对声乐有更细致的了解,我还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了录制的青年歌手大赛中每一种唱法的现场。结果比我直接说的大几倍,也提高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记得我在七年级音乐课第四单元教《圣卢西亚》这首歌的时候,利用欣赏课让学生看意大利的地图和一些意大利的图片,初步了解他们的风土人情,尤其是水城威尼斯,并结合之前学过的课文《威尼斯的船》,过渡到意大利船歌,介绍船歌的特点。然后又放了几个版本的唱腔,对歌曲更加熟悉了。尤其是将意大利那不勒斯船歌《圣露西亚》与世界三大男高音(帕瓦罗蒂、多明戈、卡雷拉斯)演唱的意大利那不勒斯民歌《我的太阳》进行对比后,同学们都认为意大利语非常优美,歌曲旋律优美,与意大利风情完美结合。我也知道意大利“船歌”的概念,对掌握歌曲的节奏有很大的帮助。学生基本上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学会了这首歌,比直接教好太多了。
现在科技发达,我会尝试用VCD、MP3、电脑辅助音乐课堂教学,这样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枯燥的内容变得更加直观形象,比单纯用磁带好多了。比如欣赏旋律明快、节奏欢快的音乐时,可以先介绍一下新疆歌舞音乐的特点(从网上下载图片辅助);然后欣赏青春的舞曲,引导学生分析作品。最后,引导学生跟着音乐设计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从而更好地体验音乐之美。
我在欣赏民族乐器“葫芦丝”演奏的《月下凤竹》时,就这样做了。首先我介绍了云南的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辅助从网上下载图片);然后介绍民族乐器“葫芦丝”,尝试演奏主题音乐;最后,引导学生欣赏、分析、体验,体现了音乐、人文、地理的结合,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知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音乐还可以与舞蹈、美术、文学等诸多学科有机结合。只要平时多观察多思考,不仅我们的学生学起来轻松,我们教起来也轻松,一定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再比如,教黄河大合唱《黄水谣》的时候,我是这样做的。先欣赏作品,再适当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谈谈自己的感受。第一段描绘了黄河两岸的美丽景色?讲述人民过着和平宁静的生活;第二段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罪行,叙述了两岸人民被迫背井离乡,四处逃亡的悲惨生活;第三段是第一段的再现,发出悲伤的叹息。也就是说,黄河依旧,黄河之水在流。然而事隔千里,心情十分凄凉。)最后,我启发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演这部分黄水歌谣。结果,一些学生用唱歌,一些学生三人一组创作音乐素描,一些学生拿起笔来素描,一些学生用即兴演讲...整个教室很热闹,虽然水平不高,但是他们根据自己的爱好发挥想象力,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如果没有之前的欣赏,是做不到的。
当然,介绍一位在世界上有很大影响的音乐家的生平,欣赏他的作品,对于学生兴趣的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当我给七年级的每一个班级上第一堂音乐课时,我都会向他们介绍享有世界华人第一男中音美誉的世界著名歌手廖昌永不平凡的人生履历和事业道路,欣赏他优美的歌声,激发大家学习音乐的热情。当我提到他是目前活跃在世界歌剧舞台上为数不多的优秀亚裔歌手,在1996到1997的一年时间里,连续三次获得法国41图卢兹国际声乐大赛、多明戈世界歌剧大赛、挪威桑娅王后国际声乐大赛第一名,创造了世界高水平、权威赛事的夺冠奇迹。然后,我给他们放了几首廖昌永唱的歌。在展示廖昌永简介幻灯片的同时(廖昌永现任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声乐系主任,上海大剧院首届签约艺术家,美国华盛顿歌剧院签约艺术家,密歇根大剧院签约艺术家,政协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首届全国“德艺双馨”称号获得者, 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上海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上海市青联常委),此时的学生们已被深深地从心底打动,他们个个朝气蓬勃。 这为以后上音乐课打下了坚实的心理基础,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美好的向往和憧憬。
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我发现音乐欣赏在音乐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在音乐课的时候,把欣赏部分设计的更加完美,生动形象,课堂效果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学生们也收获了很多知识,对学习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如果取消音乐欣赏教育,不仅无法培养音乐欣赏能力,也无法实现音乐的审美价值。鉴于音乐欣赏突出的美育价值,它在普通中学音乐欣赏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为了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发展的要求,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我将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出更多、更好、更有益于音乐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措施。
[参考资料和材料]
[1]音乐课程标准解读音乐课程标准开发组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学》曹礼,何工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3][美]默塞尔《学校音乐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8
[4]《马克思恩格斯教育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5][德]罗伯特·舒曼的新音乐杂志[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