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500字以上的历史短文。

20年里,我摔了两次。

——谈两次鸦片战争

历史有时候是令人心碎的。没有实拍,没有细节的文字,没有残破的遗物,没有创伤的身心,我们很难相信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幕幕。历史虽然过去了,但不会消失得无影无踪。历史留下的不仅仅是一堆资料、几个碑文和几个遗址。保留了历史,人们总是习惯于记住胜利、成功和荣耀,却常常忘记失败、伤痕和屈辱。过去的历史,与其说是一个时期,不如说是一个感叹号,甚至更多的是问号。100多年沉重而暗淡的记忆,给了人们太多的悲愤和思考。中国人民不应该忘记,也不能忘记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幕幕。虽然满满的都是点点,但是很生动,比如两次鸦片战争。

168年前,英帝国主义列强借助“造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长期封闭的大门,中国的近代史也由此开始。短短20年间,中国两次深陷鸦片战争,久久不能自拔。历史留下的不是空白,而是值得我们深思的理由。“以史为鉴”,不要因为同样的原因犯类似的错误。这就是历史科学存在的意义。

一、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中国鸦片战争前夕,封建社会虽已终结,但新的社会因素不断涌现,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新旧互渗的过渡状态。但总的来说,社会旧的格局和面貌并没有改变。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仍然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从而抵制了进口商品的倾销。英国工业品在中国市场根本找不到市场,英国对中国茶的巨大需求一直导致其贸易顺差。为了改变中英贸易的局面,英国试图把中国变成他们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本质上,英国长期发动这场战争,是英国资本主义侵略扩张的必然结果。

1856年至1860年,英法在俄罗斯和美国的支持下,共同发动了侵华战争。因为其实质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相继侵略中国。然而,他们并不满足于他们所获得的特权和利益,并蓄意加紧侵犯中国主权和进行经济掠夺。1854年,《南京条约》签订十二周年。英国曲解了中美《王霞条约》12年后贸易和海域可稍作改变的条款,援引最惠国条款,向清政府要求全面修改《南京条约》。主要内容有:中国全境通商,鸦片贸易合法化,进出口货物免征关税,外交大臣驻京。法国和美国也分别要求修改条约。清政府拒绝,谈判无果。1856年,王霞条约到期十二年。美国在英法的支持下,再次要求全面修改条约,但仍被清政府拒绝。因此,西方列强决心对中国发动新的侵略战争。第二年春天,克里米亚战争结束。随着英法的胜利,更多的军队被调往中国。俄国战败,试图通过侵略中国来弥补损失。美国积极向外扩张,采取勾结英法侵略中国的政策,第二次鸦片战争由此开始。

二、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鸦片战争是英国为了毒害中国人民,阻止中国禁烟而发动的侵略战争。战争的结果是,中国第一次与外国侵略者屈辱媾和,签订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独立的中国从此走上了半殖民地、殖民地的苦难之路。因此,鸦片战争是中国人民受外国侵略者压迫、剥削和欺凌的开始。但鸦片战争迫使中国从封建社会走向资本主义现代化,中国的现代化是鸦片战争的直接产物,所以鸦片战争是中国现代化的开端。鸦片战争的这两个开端交织成一部旧中国109的历史,实际上就是鸦片战争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所起到的双重作用。即既刺激和推动了中国走上现代化道路,又压迫和束缚了中国现代化的顺利进行,不得不走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畸形道路。鸦片战争迫使中国人睁开眼睛看世界,承认自己落后,逐渐消除“去中国化”、“独善其身”、“目中无人”的傲慢。鸦片战争输入了机器和现代生产技术,在中国封建自然经济的荒原上移植了数百家现代化的大型机械工矿运输企业,大大缩短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鸦片战争让中国开始意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同时开始培养现代技术人才。

鸦片战争后,西方殖民主义者凭借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攫取的特权,加速了外国资本势力在中国的扩张,逐渐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使中国民族资本过重,难以实现正常发展。鸦片战争后,西方殖民主义者长期控制和垄断中国的进出口贸易,进行进出口不平等交换。此外,早期的鸦片贩运吸干了中国人民的大量血汗,使中国陷入贫困。鸦片战争后的巨额战争赔款成为中国人民的沉重负担。265,438+0万银元为战争赔款树立了一个坏榜样。

第二次鸦片战争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政治上,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主权;清朝统治者投靠了外国侵略者,开始成为他们的附庸和工具。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起来镇压中国人民的抵抗。经济上,外来侵略势力向沿海省份扩散,向内陆延伸,方便了他们倾销商品,掠夺廉价的原材料和劳动力,使中国难以抵御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冲击。第二次鸦片战争对清朝统治阶级造成了巨大的心理打击。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是冲击沿海地区,那么第二次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的中心带来了沉重的震撼。第二次鸦片战争促进了地主阶级的分裂。洋务派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地主阶级真正分化的开始。第二次鸦片战争引发了革新潮流。从孔子开始,中国几千年来一直把除华夏之外的一切外来的人和物都称为“洋人”,这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的《天津条约》所限制的。这就是“洋”与“洋”替代的交集。这种替代反映了中国传统观念的巨大变化。这种变化虽然是被迫的结果,但其中包含着合理的成分。因为这意味着从中国人和外国人的秩序向世界民族之林迈进了一步。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和之后,有一些讨论和作品反映了最初的创新思想。洪仁玕的《资政新篇》是资本主义革新的纲领,其内容在很多地方是早期维新派的先声。

两次鸦片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圆明园的废墟却时刻警示着每一个中华儿女。勿忘国耻,振兴中华,需要我们齐心协力!

历史证明,要想挽救民族危亡,就必须固步自封,要想挽救文明的衰落,就必须打开国门,发展自己。记住“落后就要挨打”,大家一起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