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发的SCI论文难度有多大?
但要成功发表一篇高质量的SCI论文并不容易,这一点大多数作者必须深有体会。我们来分析一下为什么发表一篇好的SCI论文这么难?
一方面,写论文不比做实验容易。我们经常会发现,在大学里,有些硕士生和博士生看似能够完成导师布置的实验任务,但要完成论文写作却不是那么顺利。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研究生认为写论文比做实验更难的原因。他们很难写出一篇高水平的论文,尤其是英文符合要求的SCI论文,这对于很多研究生,甚至专家教授来说都是相当困难的。
虽然目前的硕士生和博士生都有大约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英语学习经验,但有效的书面学术英语表达往往是制约论文写作水平的瓶颈。
写SCI论文这么难,也解释了为什么有些科研人员要从并不宽裕的科研经费中找专项经费,聘请有论文写作专长的人负责论文打磨、论文翻译、论文修改等学术服务。
另一方面,发表SCI论文也很难。对于大多数科研人员来说,写SCI论文的过程已经够辛苦了,但是发表论文的过程同样不容易,甚至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打击。第一,投稿率和就业率很低,因为全世界从事科研的人很多,想发表研究论文的人也很多。期刊收到的稿件数量远远超过其能够聘请的数量,尤其是SCI核心期刊。在期刊编辑的预审中,有些稿件可能会被拒绝。
SCI期刊的稿件使用率低,或者说退稿率高,这是因为稿件的质量问题,比如缺乏原创性,更多的时候是因为竞争激烈造成的。期刊只能在有限的版面内选择最好的稿件。一般来说,初次投稿的人很难一下子就打稿,可能是投稿人经验不足,期刊编辑不了解投稿人,用稿非常谨慎造成的。比如,有时候,作者单位的不知名会增加论文征稿的难度,因为审稿人可能会对作者的研究条件和数据的可靠性持怀疑态度。
此外,SCI论文发表周期长,这也是很多被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发表论文的国内作者焦虑的问题。一般情况下,SCI论文从投稿、评审、修改、定稿,到办理版权转移手续、样本验证、正式分发,至少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往往需要一年以上。而我们国内的学术管理机构往往在年底“算账”,如果不能将论文“兑现”,那就“难看”了。
总的来说,从科研到论文的发表和影响,是一个价值提炼的过程。我们所做的研究并不都是有效的,可能只有一部分是有效的,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有效的研究都值得写报告或论文,而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而且即使论文能成功发表,也要在研究成果是否值得关注和阅读上打个折扣。所以从事科研的人很难发表一篇好的SCI论文,获得读者的认可,成为公认的对社会和人类有贡献的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