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红土文化的传统艺术

舞龙是雷州半岛民间舞蹈的灵魂,节奏鲜明,鼓点强劲,气势磅礴,催人奋进。雷州半岛有东海岛龙舞和神堂龙舞。

东海岛龙舞是一种大型广场舞。这种舞蹈流行于东岛东山镇。

位于岛中央的东山镇,历来是军事重地。每年农历八月十五,该镇东西大街的“舞龙”会连续演出三晚,吸引岛内外人士前来观看。舞龙起源于明末清初。当时,斧王朱友松带领其余部队从海南撤出,准备在海南建立一个基地,以对抗清朝并重获光明。据传说,我是8月15日去的。为了让士兵们过一个愉快的中秋节,当地乡绅组织了各种流传在孩子们中间的杂技进行表演。从这个时候起,舞龙运动开始逐渐形成,并一直发展到今天。人们舞龙盛行于乾隆、嘉庆年间。清雍正十年,雷州警备师迁至韦东山,改名东山水师营,官兵253人,在韦东山设有吴秀才考场。从那以后,韦东山发展迅速。当时东山东西街有舞龙队。吴秀才的考试一般定在8月15日。于是,人们白天看武术,晚上看“舞龙”,两个舞龙队还互相展开了技能竞赛。那时,东山圩很热闹。就这样,年复一年,按照惯例,舞龙一直舞到现在,延续了很久。

它的传统表演场地是海边和卫镇的小街,传统表演时间是农历八月十五。只是近几年才走出岛外,逐渐进入“广场”和舞台。演出时间不再局限于8月15日。只要有节日或重大庆典,它就会跳舞。

舞龙之所以叫“人龙”,是因为表演中的“龙”都是由人组成的,而不是物体。龙身庞大,一般由五六十人组成,有的上百人,气势雄伟。“人龙”分为三部分:龙首、龙身、龙尾。“龙头”包括龙舌、龙眼和龙角。这三个部分分别由三个孩子扮演。演主角的人要同时背负这三个孩子,双手同时持两个盾牌。所以演员必须高大健壮,基本功好,表演技巧熟练。“龙身”是龙的主体部分,每个成年人的肩膀支撑着相继做出投球动作的孩子们。孩子穿着龙服,阿呆长缨和龙冠,由部分连接。“龙尾”的大人还扛着一个孩子。“龙”起舞时,锣鼓等打击乐器有节奏地配合,由扮演主角的孩子高举灯笼或手电筒,以示龙眼发光。龙身左右转动,上下起伏。随着龙头慢慢推进,龙尾也随着队形左右摆动。整个龙气势恢宏,气势磅礴,生动活泼,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近年来,一些地方曲艺艺人对人民舞龙的结构、舞步、舞姿、音乐风格、节奏等进行了改革加工,形成了“起龙”、“龙点头”、“龙过云”、“龙滚浪”等表演节目,使之更加完善,被誉为“东海一绝”。

神堂龙仁舞(原始型)起源于清朝嘉庆年间(1523),神堂村民为庆祝地方官陈世凯新建神堂圩(陈世凯是秀才,富于耒阳,秋天到安徽灵璧县),创作了《龙仁》。

8月15日和16日,中秋节,人们在集市的街道上狂欢,当他们忘记了他们的感情,他们把朋友放在他们的肩膀上。趴在肩上的人,用脚夹住后者的脚,绕着前者的脖子,一个一个背。

“龙的舌头”由一个强壮的年轻人扮演。选一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用红丝带绑在龙头的胸前,让小男孩咬一口嘴里的香作为“龙舌”,每只手拿一根香作为“龙眼”。

另一个小男孩骑在龙头的肩膀上,手里拿着香当“龙角”,而“龙尾”则是一个腰好的轻飘飘的男孩。他把一把香捧在手里,挥动龙尾造型,龙人把点燃的香插在帽子里当“龙珠”,就形成了神堂“龙舞”的前身,不打扮也不打扮,长短由人定。

几百年来,一直传承至今。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湛江和雷州都非常重视民俗文化的建设。为了挖掘五百年传统文化底蕴,打造文化品牌,神堂打破旧有形式,从服装到动作,在不改变民间艺术原汁原味的基础上,对“人龙舞”进行了全新的排练指导,使其融力量、艺术、动作于一体!

现在雷州神堂龙仁舞已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将不遗余力地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舞鹰公是湛江人民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创造的一套传统民间艺术,以武术和舞蹈为基础,模仿鹰与公相斗的动作。流传于廉江市新华、河底、安铺。

《舞鹰英雄》整个舞蹈的情节性很强。大肚佛从天而降,来到雷州半岛北部的丛林中。森林中的猴子带他在森林里观光。当他们走到某个地方时,他们看到鹰和雄鹰正在熟睡。这时候小猴子太激动了,示意大肚佛躲到树后,他就分别在鹰和公的头上拍了一下。鹰和公的醒来后,误以为对方在逗自己。所以,打了一架。在人头争夺战中,双方互不相让,各自使出绝招攻击对方。后来,老鹰队参战了。眼看战事越来越激烈,大肚佛赶紧出来说实话,小猴子向双方道歉。于是,交战双方握手言和,林中出现了和和气气的局面。这个故事包含了人们对安定祥和幸福生活的向往、憧憬和美好祝愿。

鹰的造型特点是:嘴尖、翅宽、爪多,形象聪明勇敢。雄性做成龙头凤尾,豹子身,独角兽角,看起来强壮有力。表演套路有:唤醒雄鹰、战四门(春夏秋冬或东、南、西、北)、洗脸漱口、过桥、摘地青、摘天青等等。其中,蔡天庆的动作令人叹为观止,扮演老鹰的演员在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情况下,不得不蹲伏在一根高杆上。然后,大家把它直立着推,以展示“鹰击苍穹”的壮观景象。最难的是整个舞蹈的高潮部分。

据村民陈昭明介绍,在清朝咸丰年间,两滩周边就有跳鹰活动。但它总是在地上跳舞。20世纪40年代,梁在原有作品的基础上,独创了用4米高的木杆将鹰表演者举到空中,在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情况下,用腹力和腹部抬起木杆做高空平衡旋转摘青的高难度技巧,大大提高了鹰舞男的表演水平。

竹园村鹰队现任班长是梁的儿子梁,今年63岁。1988年,他带领团队创作了双鹰挑杆上青,将杆高从父母的4米提高到6米,使鹰舞更加惊险刺激,观赏性强。他带领的这支队伍参加了第一届、第二届广东民间艺术节,被列入《中国民间舞蹈集成》广东卷,广东省文化厅[1997]52号关于命名第一批广东民间艺术之乡的决定,湛江市、廉江市先后命名新华镇为舞鹰之乡,曾登上央视节目《东西南北》。

(参考湛江晚报2002年2月10)飘色、泥塑、花桥并称为吴川三绝。如果从表演空间来看,这三大奇观正好占据了淇水(花桥)、陆(泥塑)、孔(浮色)。每年元宵节都会举行“三绝”表演。当时吴川的大街小巷到处人头攒动,被称为吴川狂欢节。正是因为这种全面立体的“三绝”,吴川市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据考证,飘的传说发源于番禺,清末民初传入吴川市。由于市政府所在地是梅陇,梅陇镇实际上盛行飘色。

所谓飘色,就是若干人推着一块装饰精美的“彩板”,上面排列着固定姿势的人物。据说浮色起源于明末清初,经历了“变色”和“板色”两个阶段。改色就是在小车中间装一个木制的铁轴,上面放一块可以在中间旋转的穿孔板。一两个打扮成各种形状的人(这些人物被称为“妖色”)站在这块板上。板色使人物固定地坐在“彩色舞台”上,服饰更加华丽,人物数量也增加到了四个。浮动色固定在1930,老艺术家陈曲恒把色梗改成了铁条,让浮动色看起来华丽惊艳。《乱世佳人》中的人物大多来自传统戏剧中家喻户晓、群众喜闻乐见的人物,其中不乏在当地有较大影响力的名人。浮色有很多种,根据摆放位置的不同,可分为水色、车色、船色等。吴川的飘色属于“车色”,就是把孩子打扮成戏剧人物后,固定在大车里两米多高的杆子上。一辆车叫“板”。一个棋盘由几个字符组成,称为几浮。如一人一板,称之为“一浮”,现在最多的已达到了六浮一板。出于美观设计的考虑,浮动多了,人物就会层层站立。表演以游行为主,三五人推板车,板车上架起锣鼓,游行时敲锣打鼓。《乱世佳人》的独特之处在于,由于高超的隐藏手段,在外人看来,那些人物都是站在刀尖上或者钓鱼竿上的。更神奇的是,很多角色甚至站在活着的小动物身上(比如鸡和鱼)。因为“伪装”非常巧妙,一般人很难看出其中的玄机。一些美国人把流动的颜色称为“隐藏的艺术”。

乱世佳人演出多为竞技类,有街头赛,乡村赛,城镇赛。这让整个演出过程中现场气氛非常热烈。再加上红绿相间的街道和随处可见的欢声笑语,整个梅陇镇都沉浸在一片喜庆祥和的气氛中。

以前乱世佳人一般都是成年女性玩,现在大部分都是10岁左右的孩子在伪装。在工艺上,浮色也从简单的木工发展到一门综合工艺,融合了电影、戏剧、魔术、杂技等现代手段。

吴川飘色的代表队是美庐头飘色队。这支队伍多次参加国内外演出,获得多项荣誉。

据武川县志记载,武川泥塑源于梅陇镇瓦窑村。瓦窑村始于唐代,祖上姓廖,从佛山石湾迁徙而来。廖带来了石湾的陶瓷工艺品。大约在唐朝中期的元宵节,一个陶工捏了一个小陶工,引来很多人围观,于是很多陶工纷纷效仿。此后,泥塑这种民间艺术一直延续下来。明朝洪武时期,由于皇帝经常派人到处征集美女,引起了百姓的不满。梅陇村的人趁着元宵节,在街上做了一套夸张的皇帝和皇后的泥塑,取笑皇帝。从那时起,当地人对制作、观看和评价泥塑更加热情和感兴趣。

泥塑主要取材于古代神话故事和历史剧人物如盘古开天辟地、女娲炼石补天、八仙过海、嫦娥奔月等。泥塑技术也经历了从“土”到“洋”的发展变化阶段。以前是用稻草和竹子绑树干当陶土塑料支架,现在是用铁丝绑钢筋。人们还利用现代的声光手段,偷偷设置一些机关,让泥塑可以摇头、摇头、上下移动。

关于花桥的由来,据说与庆祝元宵节有关。与梅陇镇隔江相望的村子里的人们在正月十五蜂拥至镇上庆祝元宵节,镇上的人们也在每隔一年的晚上蜂拥至镇上燃放烟花。过渡完全靠船,很不方便。明朝万历年间,当地春旱导致河水下降变窄。元宵节前夕,海格村的鲁光和陆友两位村民决定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修建一座桥,方便两岸居民行走。于是,我们就地取材,借用梅陇镇所有的猪肉摊,搭建了一座简易桥,供人们安全愉快地过海欢度元宵节。为了美化这座桥,卢氏兄弟还在桥的两边摆放了鲜花。第二年,隔海相望的村民受到启发,租了几十条木船,将它们连接起来,建造了一座浮桥。桥面上覆盖着拱形天篷,里面放满了矿灯,两边装饰着鲜花,被称为“花桥”。后来,人们还在花桥的一端竖起了一尊观音像。想生孩子的人从桥上摘一朵花,崇拜它。花不能乱摘。如果你想要一个男孩,你应该选择白色的花。如果你想要一个女孩,你必须摘红花。此外,桥头还有卖蘑菇和生菜的商贩招揽顾客。据说买蘑菇可以加男;买生菜可以发大财。

花桥作为一种传统习俗,一直保留到现在。目前,除了鲜花和彩灯,花桥上还有书画展,为古老的民俗增添了不少文化气息。“八音”是中国古代乐器的总称。“安普八音”是指流传于古镇安普的一种器乐演奏艺术,已有80多年的历史。据记载,安铺音乐爱好者李元明对古“八音”进行改革创新,采用当地民间乐器,以当地传统民乐曲调《春天来了》、《小桃花》、《浪淘沙》为协奏曲。这些民族乐器有:1手铃、小锣、小钱、木鱼、清盘、萨满、小鼓、横箫一把、洞箫一把、大鼓一把、1高虎、二弦、三弦、胡坤、琵琶、椰树两把、秦越、秦琴。安普音乐队由21人组成,大部分表演都是在街头游行。安普八音的表演多在每年元宵节、端午节期间进行。在这些时候,乐队表演者穿着长袍和夹克,每人手持1件乐器,列队行进。音响师走在队伍的最前面,钢琴手跟在后面。各种乐器用彩带、缎带、绒球装饰,五彩缤纷,蔚为壮观。行军途中,我慢悠悠地走着,韵脚飘逸,萦绕天际。街道两旁,围观的人群络绎不绝,男女老少,一片欢腾。

(参考《论湛江文化》)傩舞是一种古老的面具舞蹈,被誉为“舞蹈的活化石”。湛江傩舞,又称邹城傩舞,是从中原和闽南传入的。主要流行于雷州市的府城、松竹、南星、杨家、白沙、客路等乡镇。它在每年的第一个月的15日或16日举行,或在上帝的生日举行。主要目的是驱走邪灵和灾难,祈求平安,迎接好运。傩舞的造型粗犷庄重。面具由一整块樟木雕刻而成,颜色以黑、红、黄为主。线条简洁夸张,色彩明亮和谐。面具造型豪放,粗犷凶悍,外表端庄帅气。

傩仪是道士在庙前设坛,燃烛、焚香、纸宝、三祭神灵的仪式。然后发布命令和符号,五色旗队、八宝、漂色、锣鼓班、傩舞队等各路兵马到坛前扎寨训练,再到各家各户驱鬼辟邪,保佑平安。然后流浪。流浪神队到乡镇土地辖区祭奠。巡演结束后,队伍回到寺庙广场,再次举行祭祀神灵的仪式,整个活动的宣传结束。

傩舞中使用的打击乐器主要有月鼓、高边锣、钢胆三种,有的还加锣、钹、唢呐。

近年来,这一活动因带有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已在很多地方被叫停。

(资料参考雷州传说)验兵舞是大型广场舞,是傩舞的一种,流传于麻章区湖光镇旧县村、东岭村。当地村民在每年正月十五举行祭祀时,敲锣打鼓,跳“考兵”,以示“驱鬼祛病,送灾接福”。据清代嘉庆年间编纂的《雷州府志》记载,十二日至十五日夜间,每天开灯,每盏灯笼三四百人一队,或五六百人一队,燃放鞭炮,燃放烟花,扮鬼审各种戏。丝竹锣鼓连连,游人达蜀,为城中之最,乡中之最。称为傩,意为送灾,至二十八日或二月十二日也是傩...

老县城村“试兵”祭祀活动分为试兵、分发粮食、出征、刺床、给丁祈福、纸船送灾六个板块。舞蹈从头到尾都是由舞蹈领队主持,早上开始,晚上结束。

东陵村的傩舞称为“试兵”,或称“练兵”、“驱魔”。由车、麦、李、刘、洪五位将军(村民也称“猛将”)和地主、土地女组成。相传这五位将军就是北宋著名的抗辽将军。据了解,湛江东岭村的傩舞是其祖先在宋代从北方迁到福建莆田,明代传入湛江,明末定居于此。傩舞的面具雕刻于明末清初,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傩舞面具通常保存在凌钢寺庙。

1999年3月,羊城晚报报道了东陵傩舞,东陵村傩舞历史悠久,被誉为“舞蹈史上的活化石”(羊城晚报3月6日第八版视觉新闻1999),东陵村和东陵傩舞受到了海峡两岸的广泛关注。近十年来,许多专家、教授、文人、记者都曾来村里考察、采访、摄影。65438-0992东陵考兵傩舞获批列入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中国民间舞集成。广东卷》,引起海内外关注。

2001,11,学术论文《湛江市湖光镇东岭村考兵傩》发表于台湾省民间曲艺。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康宝成教授也到东陵村实地考察,研究傩舞现象。此外,东岭村五位傩舞者的面具形象,曾被广东电信有限公司采用,印在200张电话卡上作为封面。2007年4月,“考兵”傩舞被列入湛江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5438年6月+2008年10月,东陵傩舞队还被评为湛江最具活力的民间艺术团队。

现雷州半岛雷州市南星镇、松竹镇;徐闻县大黄乡;廉江市石角镇石洞村;麻章区湖光镇老县城村、东岭村至今仍沿袭着傩舞祭祀的传统。目前,麻章区湖光镇旧县村、东岭村的“考兵”舞蹈被省、市、郊区文化1992编成册,配乐、造型、道具、动作、图表、注释、解说、艺术介绍,均被中央文化部选编为《中国民间舞集成广东卷》。舞蹈是吴川市鲁美镇一种独特的民间广场节庆舞蹈。魔法是民间传说中的猛兽,据说比狮子还厉害。吴川市梅陇镇,很久以前,有一个魔法和舞蹈的故事。

跳舞是几十个人拿着盾牌撑着,建一个三层楼的塔。第一层由28个大个子组成,底层,第二层由8个人组成,第三层由8个人组成。勇敢的舞者(由两个人扮演)从梯子爬到“塔”的顶端,在上面跳舞,采摘绿色的花朵。跳舞时,塔随着锣鼓的节奏旋转缓慢移动。舞蹈以锣鼓敲击为伴奏,从出场、拍打、翻滚、抓挠、泼水、爬上塔顶的动作轻、柔、缓、急、强、劲。整套动作包括过山、过桥、爬山、叠山、上排山。这种舞蹈的风格是刚柔相济,以刚柔为主。通过人体重叠和高空舞蹈,运用杂技表演技巧,大大增加了舞蹈的空间感,具有奇、险、趣的特点。雷州石狗是石雕艺术的一种。

据雷祖志介绍,雷州是古代南方蛮族的发祥地,“老瑶、童、侗、辽、黎”等少数民族杂居于此,其中瑶族将狗视为“图腾”。

到了唐朝,因为发现了九耳狗,而诞生了嫘祖陈文玉。关于“雷州”这个名字的由来,有一个传说,就是在九耳狗发现的石蛋中诞生的雷祖之手透露出来的。灵犬发现了雷祖,守护着雷祖长大,因此被视为保护人类的神。据雷州博物馆馆长陈知建介绍,通过对实物和发现环境的初步分析,推测现存最古老的石狗可能在唐代。在雷州人眼里,石狗首先是崇拜图腾,然后才成为吉祥之灵。人们将这些造型各异、姿势各异的石狗摆放在村口、井边、房前屋后,希望石狗能为它们驱邪,保佑一方平安。另外,据说石狗还有生殖加持的“功能”。

石狗的造型也经历了一个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到目前为止,发现的最大的石狗有2米多高,体重超过1000公斤,最小的也只有几厘米高。石狗多由当地红砂岩制成。在雷州市的石狗博物馆里,还有一只由珊瑚石雕刻而成的小石狗。

据估计,雷州境内约有1.5至25000只古石狗。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物,雷州市政府从2001年初开始了大规模的征集工作。2001,11年底建成石狗博物馆。收藏的300多只石狗将正式入驻博物馆,供游客参观。据博物馆负责人介绍,今后将继续收集散落在民间的石狗,并有计划建设石狗公园。蜈蚣舞是雷州半岛南部徐闻县乌石镇的一项群众性娱乐体育活动,每年中秋节都会表演。

传说古代乌石港遭遇瘟疫,渔村萧条。后来,村民们相约赶走瘟疫恶魔。为了表示同心协力,大家把腰上用缆绳绑成一条长线,晚上带着香入港辟邪。编队跳舞,似蜈蚣爬行,神态逼真,故称“蜈蚣舞”。蜈蚣舞由三支队伍组成。一个是锣鼓队。锣、鼓、钹齐奏,在蜈蚣队前面领路。另一队是蜈蚣队,59个人拉一根100多米长的绳子。三个青壮年在前面拉着绳头,腰上系着小绳连上绳子,头戴竹帽,手持点燃的香烛,左右开弓,对面互举,向后移动。绳子的一头,两个人各抬一个装满香的猪笼,然后四个壮汉扶着,让它装成一个醉汉。绳子两边,50名青壮年在腰间系上小绳连接绳子,每人戴上竹帽,装满香,双手捧着熏香的香烛,随着锣鼓的节奏,沿着绳子来回跳起蜈蚣舞。另一队由数十名少年组成,手持火把照亮两边前进的道路。蜈蚣队所到之处,枪炮轰鸣。100多米的香点缀成一条线,弯的、直的、圆的、方的,场面壮观,酷似真蜈蚣爬行。

(材料参考中期春生写的《广府民俗》。)舞狮是广东流行的一种舞蹈。醒狮和北狮不一样。北狮四肢着地,酷似真正的狮子。只有狮头唤醒狮子,舞者双脚着地,狮子的身体用一块布(红、黄、白、绿、蓝等)盖住另一个演员。).醒狮分为地面狮和高桩狮两大类。其中文彻舞狮属于高桩狮。

文车村有练武强身的传统。舞狮通常由武术学校领导。这个村子的舞狮已经有一百年的历史了。近年来,他们的高注狮技术日臻完善,频频参加国内各种比赛,成绩不错。

文车舞狮表演中的高桩总长约16米,最高桩3米,桩间某处有索桥,索桥长1米。桩间距38厘米左右,桩面30厘米。表演的内容是:一只狮子,睡醒后,穿过丛林,跨过沟壑,带着灵芝(即采青)到山顶。表演的套路主要有:巧踩梅花桩,勇闯七星阵,荡过藤索桥,飞越险峻悬崖,智取灵芝,欢天喜地归山。表演中,文姬唤醒狮子,威武雄壮,骄横威猛,威风凛凛。有高难度的动作,也讲究幽默风趣,重视从细节上生动地表现狮子的风度,惊心动魄,妙趣横生。

文车舞狮曾在2002年广东游寿民间艺术邀请赛、2002年湛江民间舞狮表演艺术大赛和2002年中国(湖北荆门)国际舞狮邀请赛中获得奖牌。白戏俗称“白戏童子”,主要流行于廉江市,是春节期间的民间庆祝活动之一。

据说白戏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间。这种戏,由当地白话民歌演唱,辅以自制的简易木偶,一般可由二至五人表演。因用竹筒配合节奏,又叫“木鱼班”。这是白戏最早的原型。道光年间,白戏的发展进入了一个繁荣时期。唱腔不断创新,音乐曲调不断丰富,木偶制作引入粤剧脸谱,手法细致逼真,逐渐成为成熟的地方戏。白戏的表演舞台多为临时搭建,多设置在村口、街边。舞台装置简单,背景挂着可移动的帆布。

白戏的代表人物是一曲龙村戏班。周围村庄的许多人去村子里学习艺术。他们完成学业后,经常打着“曲龙板”的旗号,在全国各地巡回演出。

(参见《湛江晚报》2002年2月10)雷州歌,简称,是流行于雷州半岛的一种即兴表演的民间艺术形式。是用当地雷州方言唱的。湛江人民在长期的劳动和日常生活中,总结了许多生活和生产的经验和教训。他们把这些经验教训总结成歌谣,在田间和乡村即兴创作。

格雷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是民间谚语。此时的格雷主要以生产生活经验为主,句式简单,用词各异,可以背诵和阅读。第二个是歌谣。此时格雷的句长交替使用,歌词分组为四句,基本押韵。第三个是goto。因为此时,雷的歌词缠绵悱恻,犹如一树蜿蜒的藤蔓,所以被称为《》。此时的《格雷》最接近现在的《格雷》,每句七言四句,一、二、四句押韵。押韵特别讲究,比如第一句基本上和上声押韵,第二句和去声押韵,第三句一定不押韵,第四句押韵。经过这三个阶段,今天的格雷正式成型了。数百年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朵奇葩变得越来越繁盛,越来越惹人喜爱。

格雷有多种形式,包括二重唱和独唱,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其中最重要、最有特色、最成熟的应该是少女歌。歌女是格雷从“自唱”发展到“为民歌唱”的一种艺术形式。以唱歌的女生为主,唱歌的孩子为辅。少女歌以说唱为主,少女与歌手对唱,或大胆表达男女之爱(情歌),或真诚劝世(奏世歌),或赞美神灵祈求平安(赞美神灵歌)。二重唱的时候,场面很热闹,二重唱很机智,让人忍不住笑。如果是兄弟姐妹之间的对唱,强度还是有一定限制的,但如果发生在大众歌手之间,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因为这种二重唱,总是有经验的艺术家走上舞台。二重唱的时候,往往是你来我往,互不相让,不服气。每个歌手都使出浑身解数,或利用话题,或避重就轻,最后往往发展到刁难的地步,以求从气势上压倒对手。这时,少女歌变成了“战斗歌”。

作为一种口头民间文学艺术,《格雷》流传不多,但近年来,许多有识之士开始关注这部作品。由张竹溪主编、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格雷歌曲三百首》收录了流传于民间的格雷优秀歌曲300首。吴建华博士在《雷州传统文化初探》一书中,不仅列举了一些格雷歌曲,还对格雷歌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可以说,雷鬼正日益显示出它的生机和活力。

蜈蚣舞是雷州市乌石岗先民为消灾辟邪、祈求安康而创造的民间舞蹈。这种舞蹈起源于明朝,已有400多年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