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成本管理论文

浅谈企业成本控制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完善,深化成本管理改革日益成为一个突出而紧迫的问题。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参与成本形成的全过程,对其进行全面控制,以低于竞争对手的成本进行生产经营,使企业以最低的成本获得竞争优势,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利润最大化。

关键词:企业;成本;完全控制

一,成本控制的基本含义

所谓成本控制,是指在生产消耗发生之前和成本控制过程中,成本控制主体根据事先确立的一定时期内的成本管理目标,针对影响成本的各种因素和条件所采取的一系列预防和调整措施,以保证成本管理目标的实现。它包括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考核和成本分析六个环节。

成本控制的过程是运用系统工程原理对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费用进行计算、调整和监督的过程,也是寻找薄弱环节、挖掘内部潜力、寻找一切可能降低成本的方法的过程。科学地组织和实施成本控制,可以促进企业改善管理,转换经营机制,全面提高企业素质,使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生存、发展和壮大。成本控制的起点或成本控制过程的平台是成本控制的基础工作。成本控制不从基础工作入手,成本控制的效果和成功可能性都会受到很大影响。在成本控制过程中,要制定两个标准价格,一个是内部价格,即内部结算价格。二是外部价格,即企业购销活动中与外部企业的供销结算价格。标准价格是成本控制运作的基本保证。另外,质量是产品的灵魂,没有质量,没有更低的成本是徒劳的。在市场经济中,企业运行的基本保障是制度和文化。制度建设是根本,文化建设是补充。没有制度建设,就不可能固化成本控制的操作,保证成本控制的质量。成本控制中最重要的制度是定额管理制度、预算管理制度和费用审计制度。

二、成本控制中应注意的问题

1.成本控制应全面控制成本形成的全过程。

产品成本形成的全过程包括产品投产前的设计、工艺的确定以及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此外,还应考虑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生命周期成本。成本控制是结合生产经营各阶段的不同性质和特点,对产品成本形成的全过程进行有效控制。

2.成本控制需要全员参与。

为了真正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充分发挥各部门和广大员工控制和降低成本的积极性,必须对全体员工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实行奖罚制度,确定成本责任的级别和责任单位,以及他们的责权利,进行班组经济核算,根据企业的组织形式和成本管理要求,建立纵向和横向的群众性成本控制组织。对于各种定额、开支标准、成本目标、降低成本的措施,要广泛发动员工讨论,使之成为我们自己的目标,使成本控制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3.成本控制必须用各方面的使用效果来衡量。

成本控制不仅可以被动地将实际成本支出限制在成本标准范围内,还可以承担重新审核和修订成本标准的任务,使成本标准保持在积极的、先进的水平。

成本控制的目的是总结经验教训。

成本控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然后采取更有效的措施,迅速纠正工作中的不足,从而降低成本,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5.成本控制必须有完善的管理体系。

成本控制与其他管理方法紧密相连,必须做好相应的基础工作和其他准备工作才能进行成本控制,否则就会流于形式。这就需要建立各种消耗定额、材料单价、内部调拨价格和费用预算限额,完善一整套原始记录和考核报告,建立一整套计量工具,实行全面计划管理,采用标准成本制度,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奖惩制度。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成本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企业各部门通力合作,各司其职,从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入手,全员、全过程参与成本控制。因此,每个部门在成本控制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影响成本控制目标的因素分析

确定成本控制的目标,要把成本控制放在与企业经营活动、管理措施和战略选择的关系中。

经济活动越复杂,成本与经济活动的关系就越复杂。这些关系可以归纳为三大类:一是成本因经济活动而发生,降低消耗始终是经济活动的基本要求。节约定律要求人们在实现特定目标的过程中尽可能降低成本。因为总成本受活动量的影响,所以降低成本的基本标志是降低单位成本。第二,成本是经济活动的制约因素。就具体业务而言,业务经理往往不希望有更多的成本约束。成本限制少了,就意味着自由多了,业务流程也变得相对轻松和轻松。第三,成本的补偿性特征决定了人们对成本的判断标准不同。在成本变化不影响其他指标的前提下,人们总是追求低成本,以成本的绝对量来判断成本控制措施。但是,成本的变化必然会影响其他指标的变化。成本构成的替代往往使相互关联的成本构成发生变化,而收益随着成本和收益的变化而变化。成本与各种因素的复杂关系,使得判断成本高低的标准因眼界不同而不同。

第四,成本控制目标的确定

1.降低成本

只要不影响产品质量和利润,降低成本永远是第一位的。降低成本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实现:一是在给定的经济规模、技术条件和质量标准下,通过降低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合理组织管理等措施来实现降低成本;二是改变成本基础条件,即改变生产要素配置,提高技术装备水平,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改进产品结构等措施降低成本。

2.与企业合作获得竞争优势。

在企业管理中,战略的选择和实施是企业的根本利益,战略的需要高于一切。首先,成本控制要配合企业为获得竞争优势而做出的战略选择,配合企业实施成本控制的各种战略的需要,引导企业在企业战略允许的范围内将成本降到最低。成本领先战略的核心思想是以成本竞争为中心,在竞争中利用低成本优势获得高于竞争对手的高利润,或者依靠低成本通过价格竞争扩大市场份额,最终扩大企业的利润,确立企业的竞争优势。

3.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通过成本控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当企业无法不受限制地获得所需的经济资源时,成本控制的基本功能不仅仅是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通过成本控制减少有限资源的消耗,不仅降低了成本,而且可以用有限的经济资源生产更多的产品,创造更多的价值,从而达到“节约增产”的目的。要使整体边际收益最大化,企业首先要使有限资源的边际收益最大化。此时,重点从降低成本转移到利用可利用的成本(资源)。对于存在明显薄弱环节的企业,如何提高薄弱环节的生产效率,提高瓶颈资源的利用效率,是成本控制过程中重点关注的问题。

4.在既定的企业战略模式下实现利润最大化。

单纯以成本最低为标准容易形成误区,以成本换取效率也有其可取之处。在某些情况下,战略问题是通过增加成本来获得其他竞争优势。成本一般不会改变风险,但可以改变回报。通过降低成本来增加薪酬只是成本控制的一个方面;通过改变成本的构成和规模来提高报酬是成本控制的另一个方面。

参考资料:

[1]乐艳芬。论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改革[J].上海会计,1999(10)。

[2]焦跃华,田园。论成本控制目标[J].金融与会计,2000(5)。

[3]葛飞平。成本管理理念的更新与成本控制的新思路[J].上海会计,19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