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生活:从高加林的选择谈起...

文本/半山

再读人生,依然泪流满面。

人生是路遥的中篇小说,1981结束。它以改革时期陕北高原的城乡活动为背景,讲述了高中毕业生高加林回归土地、离开土地、再回归土地的变化过程。整个故事发展的矛盾是主人公高加林与农村姑娘刘巧珍和城市姑娘黄亚萍之间的感情纠葛,体现了高加林的艰难抉择。

本文试从高金林选择的角度谈谈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80年代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具体表现为城乡二元对立:先进与落后,富裕与贫穷,文明与愚昧,复杂与纯粹,浪漫与简单,等等。商品经济、土改、恢复高考等一系列政策都在刺激着人们的神经,改变着人们的思想。主人公高加林就是这样一个新时代的伟大青年。

虽然没能考上大学,但高中毕业,在乡镇教书,比起在农民地里干农活,算是体面的工作了。然而,故事从他的“失业”开始——他的职位被村书记的儿子拒绝了。

在他失意消沉,对生活失去希望的时候,村里一个美丽善良的人刘巧珍看中了他。巧珍无私而纯洁的爱给了他精神上的支持,重新点燃了高加林对生活在农村土地上的热情。

从此,叔叔高的调任不仅给他带来了一份如鱼得水的工作,也赢得了志同道合的的心,他有机会从县城跳到更大的城市发展,更好的生活一时间在他面前渐渐铺展开来。

但是,工作不当,爱情不纯,注定是虚无缥缈的泡沫。在被举报后,高加林失去了一切,不得不再次返回土地。温柔美丽的乔真在被他拒绝后结婚了。这一次,没有人给他精神上的支持。

如果没有智能建筑,如果没有马占生,如果不是这样一个时代,高加林会得偿所愿,皆大欢喜吗?我不知道,因为故事可以假设,但生活中没有如果。我只知道在高加林这样的事情在这个时代还在发生。

高加林最终在自己的选择中一无所有,这与其说是时代的悲剧,不如说是人生的无常。从沮丧、挫折到自满再到一无所有,不就是人生的常态吗?而且,他的选择大多是被动的。相比之下,司汤达的朱利安是悲剧。

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要经历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但年轻人可以从头再来。谁说他们不会幸福?谁说人生要用幸福与否来衡量?什么是幸福?

时代有限,但太阳底下无新鲜事。我们要做的,是失意而淡定,自满而淡然。

叔本华说:

当高加林第一次回到村子时,正是他沮丧的时候。此时,他的理想离他越来越远,而此时,善良纯洁的乔真像天使一样出现在他面前。高加林选择和巧珍在一起,与其说是因为巧珍无私的爱最终打动了高加林,不如说是因为美丽懂事的巧珍引发了高加林内心的萌发,激起了他最初的欲望。

当他回到县城成为一名通信员时,面对黄亚萍热情的表白,他经过反复考虑,最终决定放弃巧珍,留在黄亚萍身边。这个选择看似理性:他为了去更大的城市,实现了自己更大的野心。而他去省城学习一个月后,更坚定了他的想法。

但这毕竟是“望梅止渴”的幻想。在县城做得很出色,却想着依托黄亚萍去更大的城市。这种所谓的理性思考,可能是内心的欲望在搅动他的内心。

野心和追求是一个男人应有的品质,但要结合实际,靠自己的努力脚踏实地,不要好高骛远。

可以说,高加林选择刘巧珍,然后选择黄亚萍,并不是出于纯粹的爱情,也不是因为他被动地接受了他们,从而调节了自己的情绪。这种爱,正是弗洛姆所说的:“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是不成熟,是一种依赖,本质上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前者是情欲,后者是虚荣。

高加林终于回到了农村,在人生的道路上转了一圈,又回到了教师的岗位上。他失去了乔振和亚萍,却也收获了宝贵的人生经验。

我在想,如果我再放走高加林,他还能有好的事业和爱情吗?我又在想,如果我是高加林,面对同样的选择,我会转身回到我原来的地方吗?

这条人生之路的独特之处在于,有去无回,不可预测,这就决定了选择的难度。我们会犹豫,会比较,会挣扎,做出选择后都想有个好结果,这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选择没有好坏之分,因为无法预料。所谓的好与坏,对与错,都是人们事后按照某种既定规则做出的评价。对于个人来说,我认为只有得与失。而选择就是人生,因为没有回报。人生之路是单行道,一个人只能踏上一条路。

高加林失去了他的“黄金”,这是一个聪明的宝藏,一种良心,我认为这是一种能力。一种诚实面对自己内心,不断反思和提问的能力。

时刻保持这份清醒,对自己谨慎坦诚,做任何选择都会更加确定,面对任何结果都会更加坦然。

路遥的一生是一个不复杂、相对简单的故事,但作品的伟大之处在于,任何时代的任何个人都要面对高加林不得不面对的关于人生选择的命题。

他爱着我们,我们身上都有他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