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灾难报告

众所周知,原子弹是世界上有核国家的最后一道防线。原子弹的威力在二战末期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当年美军的两颗原子弹把日本打回了原形,几千度的高温把日本的长崎和广岛几乎全部融化。

如果真有这样的火山爆发,其威力和破坏力可以是原子弹的5万倍,地球会变成什么样?

其实在我们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确实有过这样的火山爆发。从某种程度上说,那次火山爆发不仅改变了中国由盛转衰,也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历史进程。这就是让世界为之颤抖的印尼“坦博拉火山喷发事件”。

1815,200多年前,印尼爆发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火山爆发。

那次火山爆发产生了超过6543.8+030亿吨的碎石和火山灰。其释放的能量相当于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的原子弹的5万倍。火山爆发的巨响在2500公里外都能听到。是目前人类已知的最猛烈、最可怕的火山爆发。

当时印尼火山爆发,地球另一边的英国人可以看到火山灰喷发造成的日落。这显示了火山爆发的威力。

事实上,坦博拉火山爆发后,超过6万人当场死亡。随后,整个地球的人类都受到了它的影响。因为没有阳光,没有热量,当时的人们仿佛回到了“冰河时代”。

要知道,当时坦博拉火山喷出的火山岩浆高达150公里,短时间内迅速扩散到44公里外的最高平流层。断断续续持续了100多天,引发了不可控制的蝴蝶反应。

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洛伦茨(Edward lorenz)曾解释过什么是蝴蝶效应:“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一只蝴蝶,随便扇动一下翅膀,就能在一段时间后在得克萨斯州引起一场龙卷风。”

坦博拉火山,就像这只生活在南美洲的蝴蝶,一次喷发就能在全世界掀起风暴。

首先受到影响的是环境。坦博拉火山喷发释放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水蒸气、甲烷等气体在大气中相遇、碰撞、融合,最终形成一种叫做“溶胶”的东西。如果这种溶胶在大气中长时间大规模积累,会将我们赖以生存的太阳全方位“遮挡”,不留死角。

在索尔的影响下,地球的气候变化开始“失衡”。正常情况下,从4月份开始,北半球应该会慢慢进入夏季。然而,坦博拉火山爆发后,整个北半球的天气突然变冷,伴随着冻雨甚至雪花,就像进入了冬天。

更诡异的是5月的天气,不仅雪花飘起,池塘和河流也在低温下结了一层薄冰。整整一年,北半球“失去了夏天”。

1816是中国清朝嘉庆皇帝在位的21年。因为嘉庆有个长命百岁的“老子”,主政时已近40岁。当时的清朝看似繁荣,实际上已经开始衰落了。

受小沈阳利用职权聚敛钱财的影响,18年,即1813年,清朝嘉庆年间爆发了农民起义。这次起义性质很严重,叛军居然入宫了。如果嘉庆没有活下来,天下可能早就乱了。

这件事之后,嘉庆虽然写了《告罪书》,但对起义军并不手软。在起义军进宫后的短短四天内,嘉庆就屠杀了700多名起义军,在随后的半年时间里,起义首领相继被处死。

马上就是1816年了。当时受坦博拉火山喷发的影响,中国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六月雪”。

因为当时没有互联网,信息流通速度有限,人们看到六月的雪只会觉得一定有怨气。刚刚发生的农民起义,让百姓怨不得嘉庆。

嘉庆起初不相信有冤情,但也无法解释这种奇怪的天气。他别无选择,只能承担责任,再次进行自我反省和自我批评。

但在1815至1817期间,由于火山喷发的影响,云南发生了大饥荒。当时民生萧条,农耕艰难。

因为农田里长满了杂草,旱涝不均,害虫肆虐,百姓只能入不敷出。最后只能“卖身街头男女”。。

事实上,受影响的不仅仅是云南,整个中国都深受坦博拉火山爆发的影响,并因此引发了大萧条。

经济危机往往导致社会危机,清朝也不例外。由于持续的经济衰退,最终引发了声势浩大的田萍天国运动。战争给中国带来的人口损失至少是65438+亿,整个江南经济满目疮痍。

可以说,坦博拉火山喷发的这个“支点”,撬开了中国通向近代的大门。

1815年,一场人类历史上著名的滑铁卢战役正在欧洲大陆展开。拿破仑试图重现法兰西第一帝国的辉煌,但寡不敌众,以流亡告终。在拔掉欧洲大陆的“眼中钉”后,本以为可以安享安稳生活的欧洲,万万没有想到,一波又一波的动荡又起,迎来了一个苦寒的夏天。

战后,整个欧洲都非常需要恢复和发展。然而,由于坦博拉火山的影响,欧洲的农作物大面积减产,这对欧洲农民来说是一场灾难,火山爆发也摧毁了大多数人对生活的希望。

当时有人这样描述欧洲的景象:马路上满是乞丐,还有成千上万的妇女、儿童和老人。这些人有一支军队那么大,但与其他军队不同的是,他们的眼里充满了绝望,甚至是死者的苍白。

由于太阳水分的流失,欧洲高纬度地区湿度增加,加上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点,从1816到1819,各种有害传染病肆虐欧洲大陆,仅爱尔兰的斑疹伤寒疫情就夺去了约65438+万人的生命。

英国媒体利用瑞士档案推测,1816年,坦博拉火山爆发,欧洲20万人受到影响,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刚才我们提到,经济危机往往会导致社会危机,中国和欧洲都是如此。

随着“粮食危机”的加剧,欧洲经济开始一落千丈,随后欧洲多国激发了前所未有的革命热情:法国政府直接受此影响而倒台;曾经的海上霸主西班牙,因为泥菩萨过江难,在1816年让其殖民地阿根廷趁机完成独立。

正是因为欧洲的粮食危机,欧洲资本家开始向全球扩张,试图转嫁危机。世界各地实力相对较弱的国家开始逐渐成为欧洲殖民地。

由于坦博拉火山爆发,中国和欧洲被“夹住”,导致严重的经济危机和一系列社会危机。

在大西洋的另一边,在美国,在这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火山爆发中,它没能“逃脱”。

加拿大和美国东北部受影响最严重。

美国东北部和加拿大夏季气温一般在20度以上,即使最低气温也不低于5摄氏度。然而,1816年6月,加拿大和美国东北部下起了大雪,积雪堆积了几英尺厚,大量不知情的人被活活冻死。

在接下来的7月和8月,一些地区的河流甚至结了厚厚的一层冰。

最可怕的是,美国也出现了“冷热交替”的现象。一个地方白天可能还是35摄氏度的高温,下午可能会降到0摄氏度。这种反复无常的奇怪天气让人们措手不及,相继病倒。

受极端天气影响,北美地区食品价格大幅上涨,美国新英格兰地区食品价格一路飙升,至少比平时高出8倍。

因此,美国和加拿大的农民只能选择迁移,寻找更肥沃的土地来解决粮食危机。

然而,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出人意料地改变了美国和加拿大的农业结构,这在美国更为突出。

人口大规模迁移后,美国西部成为主要产粮区,促进了美国西部的发展。

对于全世界来说,1816是难忘的一年,那一年北半球几乎所有的人都受到了极寒天气的影响。

如果用实际购买力的计算方法对中国和世界主要经济体过去的GDP进行统计,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从1700到1820的一个多世纪里,中国经济的年均增长速度甚至快于欧洲。

但在1820之后的一个半世纪里,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份额不断下降,成为世界上唯一人均GDP下降的地区。美欧主要经济体之所以没有出现大幅下滑的趋势,是因为殖民扩张。

由此可以说,1816年是以农业为主的中国经济的转折点,欧洲的贫富差距再次被拉大。

回顾坦博拉火山的喷发,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自己的“高度”。那次火山爆发直接“喷掉了山顶”,从原来的4100米高度,到现在的2850米高度。

1913年,坦博拉山再次“翻盘”,所幸并未造成实质性破坏。从那以后,坦博拉完全进入了休眠状态,或者是在为下一次爆发积蓄力量,但这些目前都是未知数。

我只能感叹人类社会在自然灾害面前是如此的脆弱。

参考资料:

“道光萧条”与“桂大卫水”——松江经济衰退、气候剧变与19世纪危机,清华大学历史系李伯忠,《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

阿米什人在中国沿海的间谍航行历程及影响,金立成,上海海事大学学报1990;

1816之后胶东半岛作物结构的变化与气候突变,王宝宁,学术界,2009;

没有夏天的一年-1816。一个冰封年的历史。(美)威廉·k·克林。化学工业出版社2017-11-01;

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