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成本控制论纲(2)
浅谈企业成本控制与成本管理
成本控制和管理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获得良好效益的基本途径。它贯穿于产品开发、生产、销售的全过程,保证了产品质量,降低了产品成本。但是,企业成本控制和管理不是简单纯粹的降低成本,而应该立足于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从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地调查、研究和规划,从而使企业利润最大化。
一,当前企业成本控制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由于经济体制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企业对成本管理重视不够,使得我国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一方面,企业内部管理过于注重对生产成本的控制,而忽视了对经营成本的控制和管理。另一方面,未能对事前、事中、事后的成本进行全面管理,无法形成成本控制的合力。
(一)过度降低成本
一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简单地通过削减开支、降低原材料等级来控制成本。这种做法在一定时间内确实可以降低成本,但从长远来看,这种做法无异于自焚。因为一个企业想要长期发展,取得长期效益,就必须经得起市场的考验。因此,通过削减产品质量来控制成本,是一种牺牲长远利益来满足眼前利益的做法,使产品失去信誉,成为企业成长发展的障碍。
(B)简化内部控制
对于很多企业来说,把内部控制放在财务部门的事后审计上,侧重于财务审计揭示的违规违纪问题,而对效率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重视不够,导致企业难以发现存在的问题,这也是企业难以把握收益的原因之一。
(三)成本信息失真
在不良利益的驱动下,我国一些企业的管理者偷税漏税,谋取私利,粉饰业绩,随意调整和修改成本信息,造成成本信息失真,导致成本基础管理活动和效率降低。同时,由于人为因素,调整成本数字,造成成本信息核算失真,使企业亏损。
(四)成本评估不到位
我国大多数企业没有建立完整的预算和责任管理机制,没有形成成本考核体系。因此,这不仅导致生产管理责任的不落实和责任管理制度的无效,也使实施的成本管理失去了自身的意义。
二,改进成本管理的措施
企业要想用最少的消耗换取最大的现代利润,就必须做好每一个环节,运用计算机等现代管理技术,做好战略、质量、精细化的成本管理。
(一)加强战略成本管理
战略成本管理就是研究和分析影响成本的每一个环节,找出降低成本的方法和影响成本的原因。成本动因有两个方面,一是与生产活动相关的成本动因,如移动库存的次数;二是与企业战略成本相关的动因,如技术、规模、人力资源投入等。,对作业成本和战略成本影响很大。因此,企业可以从动机上管理战略成本,采取适当的投机规模、研究等策略,有效降低战略成本,避免经营过程中的成本浪费。
(二)提高成本管理质量
质量成本管理主要是对识别、预防、内外部缺陷等成本的管理,包括成本效益和质量成本控制。
系统和全面质量管理,所以企业要搞好质量成本管理,就要扩大范围,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使之与成本管理结合起来,与经济效益挂钩。首先要了解质量成本的习惯,不同的项目用不同的方式控制;二是将质量成本管理落实到每一个员工,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只有这样,技术经济一体化的成本管理才能建立起来。
(三)完善精细化成本管理
精细化的成本管理可以有效控制费用的使用,因为精细化的成本管理是标准化的,是用数字量化的。精细化的成本控制可以控制可控费用(比如水、电、人员等。)和不可控费用(如利息、原材料采购、销售费用等。),说明相关部门的成本超支要求,让各部门提出相关控制方法,建立激励机制,促进精细化管理的有效实施。
(四)完善成本信息管理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企业成本管理信息的处理提供了现代化的工具。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企业成本管理,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现代化管理的进程。它们无需编程,灵活方便,使用成本低,效率高。使用这些软件,管理人员可以方便快捷地进行预测和决策,并可以对控制过程进行监控和分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结束语
任何一种成本管理方法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有必要用发展的理念研究成本管理模式,不断创新成本管理模式,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参考资料:
[1]陈。企业成本管理战略[M].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
[2]曹文清。成本管理在企业中的作用[J].合作经济与技术,2004(18):52-53
企业成本控制论文2
浅谈企业采购的成本控制
根据财政部《企业特定内部控制的采购与支付》的规定,结合企业实际工作经验,介绍了企业采购工作各个环节的业务以及各项业务与采购成本的关系。阐述了采购管理中的采购计划、供应链管理、采购价格、支付政策、职能设置对控制采购成本的影响,为企业控制采购成本和财务提出了更好的管理思路。
关键字
企业采购;成本控制
2001年6月,财政部发布了《内部会计控制基本准则(试行)》及一系列具体准则,对企业管理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根据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的变化,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做法,2008年5月,财政部等五部委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从2012 1起,所有在国内交易所主板上市的公司都必须执行新的内控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并引入外部审计。国家从宏观经济运行角度对企业提出内控管理要求。企业需要结合自身特点,有更深的理解和创新,参考?诺姆?然后呢。指导?要求,又符合企业的利益,又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在当前提倡* * *共赢的经济合作关系中,只有充分考虑所有合作伙伴的利益,企业才能更具竞争力和可持续性。摘要:本文结合《企业内部控制指引》的启示和工作经验,对企业采购成本的控制进行了简要论述。
企业采购的业务流程主要涉及以下几个环节:拟定需求计划和采购计划、选择供应商、确定采购价格、订立框架协议或采购合同、管理供应过程、验收、退货、付款、会计控制等。在上述环节中,采购成本一般表现为计划采购的仓储成本和支付的价格成本。此外,采购成本还应包括供应链的稳定性、供应保障的强度等因素。供应商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合作者,应被视为企业产品生产的延伸。与供应商建立互信和战略联盟是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策略。一方面,采购方希望不断加强供应商之间的互动,提高供应商的诚信、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质量、服务和技术方面得到供应商的大力支持,得到供应商的忠诚合作。另一方面,在控制采购成本的意义上,采购方希望支付最低的采购价格。在采购方最大合作期望的前提下,采购成本控制必须建立在与供应商共赢的基础上,采购成本控制的重点是采购计划和供应商管理。进一步了解,采购计划的核心是按需采购,供应商管理的核心是采购付款承诺。采购方只要抓住核心点,采购成本控制就能顺势而为,实现其最大预期。
一、采购计划和仓储费用
采购计划是采购与计划的结合,是企业最基本的管理活动。采购的目标是以正确的价格、正确的数量和正确的时间将材料运送到正确的地方。计划的目的是根据已知计划期内各期的需求预测,以生产计划期内成本最小为目标,确定各期的产量、库存和物料需求。在企业实践中,需求部门一般根据生产经营的需要向采购部门提出物资需求计划。采购部门根据需求计划对现有库存物资进行分类平衡后,统筹安排采购计划,并按规定权限和程序审批后执行。当计划不合理,随意采购时,一般会增加库存占用。第一,总量会占用太多。第二,呆滞物料的生产会导致库存运作效率低下。企业也会投入更多的采购资金,增加资金成本,甚至造成呆滞、过期、报废等后期损失。
解决方案一般包括:提高生产计划和采购计划预测的准确性;减少采购中的不确定性;合理设计的安全库存;加强采购与生产、采购与计划的实时沟通;结合实际情况设计科学的采购批次和采购批量;使用信息管理工具,如ERP系统进行库存和计划管理;更重要的是,要加强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及时交货。
二,供应链管理和采购成本
供应链的脆弱性和不安全性会造成供应中断、供应延迟、供应失败、供应质量和成本等问题,对企业成本控制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效应。因此,供应商的选择和培养及其日常管理非常重要。
1,供应商的培养
企业应制定采购物资目录,分为一类、二类和三类。一类是有特殊质量和技术要求的关键材料和零部件,另一类是有一定质量和技术要求的重要材料或零部件,第三类是一般和不重要的材料。为了保证供应链的安全,重要物料的供应商一般不少于两三家。供应商培养的目的是有计划、有系统地对愿意合作的供应商进行沟通和审核,使其提供的产品完全满足需求。有希望双方长期合作,未来成为稳定可靠的供应链。培养供应商的程序一般包括:调查、检验、供货业绩、业绩、市场表现、对供应商提供的样品进行测试、小批量试生产和试用、试跟踪、确认和共同评价测试结果。只有经过一系列的验证,初级供应商才能变成合格的供应商。
现在的市场竞争已经不是企业对企业的竞争,而是供应链对供应链的竞争,也就是企业整个联盟之间的竞争。选择供应商时,其成本保证能力,包括成本管理能力、成本控制、成本降低和维护、成本意识和成本观念、成本信息和销售价格、成本优势等。是需要研究的重要方面。供应链上的所有企业都是战略伙伴关系,是供应链系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成本控制方面,要营造整个供应链体系实施全面成本管理的氛围。企业必须引导、要求和帮助供应商精准控制和降低成本,不能仅仅为了控制和降低自身成本而强迫供应商盲目降低产品价格,这不利于供应链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2.供应商的日常管理
对合格供应商应进行日常评估和管理,并对其表现进行持续评估和激励。一般按检验批次、合格批次、批次合格率、检验数量、合格数量、合格率、不合格特性、过期订单批次号、按时交货批次号、按时交货率、延期交货原因、供货价格变化等进行评价,供应商份额分配按评价排名降序排列。一般情况下,排名第一的供应商采购总量的50%-60%,排名第二的供应商采购总量的20%-30%;排名第三的公司购买量不到10%-20%的总量。降级管理期间,将暂停该供应商供货或限量采购,企业将与该供应商沟通并限期改进。供应商逾期不整改的,可以给予书面警告,取消其合格供应商资格。对于因供应商产品质量问题给企业造成的损失,根据双方在供货协议中的约定,核实损失金额后,与供应商沟通确认,由供应商进行赔偿。定期组织供应商会议,表扬表现突出的,批评甚至警告表现差的,鼓励供应商不断进步。
三、采购价格和成本
采购价格是采购成本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企业控制的重点。控制采购价格的方法比较成熟,一般有招标(包括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比价、协议、定点采购等。企业只要制定完善的采购制度,规定采购价格的管理流程,使用成熟的方法,并严格执行、监督和检查,一般都能得到有效控制。
四。支付政策和成本
支付政策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供应链联盟的支撑点是卖方服务、买方支付和* * *共同利益,因此支付政策是采购管理的重要内容。在笔者接触的很多企业,包括大型国企,都缺乏对供应商货款的严格承诺。有钱就付,没钱就拖,而且就算有钱,支付过程也没有原则。一般情况下,你是无法遵守付款承诺的。第一,由于主观因素,支付权限掌握在个人手中。如果熟悉关系,可以按时付款或者多付款,否则付款慢,或者供应商催你的时候,从来不主动付款;二是客观经营困难,暂时无力支付。信用支付是指采购方对供应商给予承诺,遵守协议约定的付款期限,到期主动付款。该承诺是加强供应链的重要手段,将促进供应商的信任和忠诚度,改变供应商的管理模式,并对采购价格、框架协议或采购合同的签署和执行、供应流程、验收、退货、索赔和会计结算等产生积极影响。拖欠甚至恶意拖欠,对各方来说都是恶性循环,都是死路一条。
在目前的宏观环境下,很多商品处于买方市场,很多企业因为竞争而赊销,几乎都是不欠不还,催债成本增加,坏账也很常见。因此,一个好的支付政策对供应商来说是很有吸引力的。对于供应商来说,欠的太多,经营压力越来越大。客户继续要货,就忍不住给了。他们想维护客户关系,及时拿回货款,有时为了这个想法不得不徇私舞弊。在这种环境下,当供应商的投入成本和回款风险增加时,这些综合成本自然会转嫁到供应价格上。
当然,对于很多企业来说,承诺付款日期,主动付款是需要勇气的。当销售货款不能及时收回时,意味着会用更多的贷款来垫付货款,但承诺主动按时付款的意义是积极的。笔者从事财务管理,承诺意味着承担无法保证按时支付的压力。但从公司近五年运行信用支付的经验来看,认为承诺和按时支付是公司的一项重大战略方针。长期来看,会促进管理改善,提升竞争力,企业运营进入良性循环。信用支付的意义在于,第一,国内实行信用支付政策的公司很少。企业可以公开向供应商承诺信用支付的条款,展现与供应商长期合作的诚意,取得供应商的信任,实现真诚合作,提升公司形象和声誉,对同行企业形成压力;
其次,信用支付政策严格执行后,采购部门、运营部门、财务部门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可以消除支付中的主观因素,杜绝欺诈行为;再次,提高了供应商的合作积极性,刺激更多的供应商争夺入围名单,有利于降低采购成本,尤其是供应商会主动降低供货价格以赢得份额;第四,改善了对供应商的管理,甚至严格了交货期、供货质量和索赔条款;第五,财务结算效率提高。一般在收款时间不确定的情况下(很多企业将销售视为实现,开具销售发票后才缴纳增值税),为了避免现金缴税的负担,一般不愿意在收款前开具发票,而买家为了抵扣税款,一般会要求在付款前开具发票。有了付款承诺,这个矛盾就解决了,因为付款期限是按照财务收到采购发票的日期计算的。
信用支付期的确定。一般来说,应与供应商确定包括付款条款的框架协议。通过协商,应根据供应类型设定不同的付款信用期。比如一般物资的付款周期设定为90天,供不应求的供应商(受卖方市场限制)的付款信用期可以适当缩短,可以分为60天、45天、30天等。协议签订后实行信用支付,信用支付期从发票记入买方财务账户时开始计算,到期后可用。
当然,信用支付政策的实施需要良好的资金周转支持,否则,财务部门将无米之炊。只要企业的销售和回款相对稳定,资金收支能够长期匹配,资金流就会处于良性循环,回款承诺就能得到保证。盲目增加贷款支持信用支付不是长久之计。
动词 (verb的缩写)采购控制中的功能设置
采购控制中的职能设置和监督。成立专门的采购部门,负责供应商选择、框架协议、付款周期协议、采购价格确定、供应商绩效评估、供应商大会召开、供应商索赔、供应商管理等。设立运营部,负责制定采购需求计划、签订订单、收货、管理安全库存、按协议提交货款等。财务部负责监督信用支付的实施,处理货款。
不及物动词结束语
采购管理和采购成本控制是系统性的,各种因素相互影响。只有信用支付政策而没有完善的供应商筛选、评估和日常管理是不够的。不相容的职责必须分开和平衡。抓住了关键因素,问题就会简单化,业务发展就会良性循环,管理就会顺势而为。
参考
[1]2008年5月22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采购与支付具体规范》。
猜你喜欢:
1.浅析如何做好企业成本控制
2.浅谈企业成本控制
3.企业成本控制文件
4.企业成本控制范文
5.企业成本控制论文范文
6.中小企业成本控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