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关于庸俗文化的议论文

最近,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版语文教材中,鲁迅先生的作品数量明显减少,引起了人们的质疑。鲁迅的作品真的过时了吗?对于鲁迅先生的作品,是去是留,争论不休。

虽然有人认为鲁迅的作品不应该删掉,因为鲁迅的作品都是经典,鲁迅的作品都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如果我们丢弃它们,我们只会有一个庸俗和恶心的快餐文化。谁来拯救社会腐朽的灵魂?但是我对此有不同的看法。

我觉得出版社的做法有一定道理,抛砖引玉来讨论这个话题。前几天看了一本叫《和谐社会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的书,在导言里讨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路线。中国之所以要建设和谐社会,是由今天的国情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决定的。因此,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过程。但是,马克思当时的时代总结显然不能适应今天的时代要求,因为新的实践需要新的理论,这就要求我们从马克思的思想宝库中选择新的思想工具,在适应时代主题的前提下进行改造和创新,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运用实践。

由于马克思的哲学随着社会时代的不断进步需要创新,所以鲁迅的一些文章被出版社删掉也就不难理解了。我们中华民族历史悠久,鲁迅先生的作品确实博大精深,内涵丰富,但鲁迅先生的文学作品只能代表特定时代的社会背景,从这个特定的社会背景中映射出某些问题,从而达到拯救人心的目的。但一篇文章是不可能脱离固定的时间范畴的。因为社会是不断发展进步的,我们也要适应时代的需要。社会变化有自己的规律,谁也违反不了。所以鲁迅的文章不能说过时,因为里面有很多东西值得学习、研究、升华。但是属于那个时代的东西,我们就封在那个特定的时代吧。

所以,在我看来,出版社之所以要删鲁迅的文章,自然是有一定道理的,或许是抱着一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中国的每一个人都不是鲁迅一个人。我们应该从很多方面去学习,而不仅仅是一个方面。旧的精神需要继承,新的精神需要发扬。不能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要全方位多角度的培养自己,成为时代进步的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