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本科论文
同时,他们的消费现状和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大学生的生活状况和价值取向。作为当代大学生中的一员,作为一群对中国经济发展有着深切关注的充满活力的大学生,带着对中国经济的深切关注,我们通过在五所高校的深入调查和数据收集,完成了这份调查报告,试图从消费意向、消费意识、消费心理等角度解读当前郑州大学生的消费现状和趋势。也许我们的数据不够权威,也许我们的分析不够准确,但是我们有自己的视角,自己的眼光,自己的方法。它代表了我们自己的声音。希望读者和所有关心大学生消费的人能通过这份调查报告,把握当前大学生的消费趋势,解读大学生消费新理念。之所以进行本次调查,主要基于以下两个目的:一是通过对郑州市大学生消费现状的调查,希望找出21世纪初郑州市大学生的消费构成、消费差异以及影响其消费构成的主要因素。第二,通过对郑州高校的抽样调查,解读我国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消费意识和消费心理。
二。基本信息:
调查对象一般定义为郑州高校所有全日制读者和专科生。为了更好的细分目标受众,访谈对象分为艺术生、毕业生、其他形式的在校生和专科生。研究生和成人学生由于人数相对较少,不具有代表性,所以不纳入本次调查。
表2-1
从表1—1可以看出,本次调查主要涉及郑州五所学校、七个校区,同时也兼顾了郑州几大高校集中区域。此外,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其中有效问卷765份,有效回收率为76.5%。调查问卷于2003年10月3日至22日发放,共65438份。有效问卷中,本科生511,专科生254。以本科生为主的大学是本次调查的主体。其中男生491,女生274,男女比例约为11:7。这与上述院校多为理工科院校密切相关。本次调查的问卷设计和数据处理主要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方差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主要分析软件为SPSS11.0。
表2-2
从表1-2可以看出,本次调查回收的有效问卷中,美术生88人,毕业生104人。特长生(艺术)和毕业生也是大学生消费中不可忽视的群体。此外,在统计中我们发现,目前郑州高校在校大学生比例较大,约为66.3%,来自城镇和城市的相对较少,分别为23.4%和10.3%,与河南省招生比例基本一致(主要面向河南省)。
三、分析:
郑州大学生目前的消费构成主要分为四个方面:基本生活费用(衣食住行)、学习费用(学费、书杂费、研究费、电脑等。)、休闲娱乐费用(休闲、健身、旅游、娱乐等。)和人际交往费用(人情和爱情)。对于他们每个月能拿到的生活费总额(不包括自己的课外收入),40.0%的学生集中在350-500之间,500-650元之间,大概是21.3%,高消费群体(800元以上)是10.2%,低消费群体(200元以下)是9.65438+。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当前社会分配趋于两极分化,与他们对郑州消费水平的总体评价基本一致(见表3-1)。此外,对比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01年全国大学生消费调查(300元内3.87%,300-500元内44.41%,500-700元内65,438+09.33%),2002年底和2003年初郑州大学生消费水平相当于200654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郑州的整体消费水平还远远落后于沿海城市。
表3-1
2.消费者支出
食品支出
服装支出35.5%41%
休闲支出
与学习相关的支出
其他支出4.3% 6.1% 13.1%
图3-1
从上图可以看出,目前郑州大学生的消费内容主要集中在食品支出和服装支出,其中食品支出占41.0%,服装支出占13.1%。休闲娱乐占6.1%,与学习相关的各方面占4.3%。结合以往的调查可以看出:一方面,大学生满足基本生存需求的消费比重下降,而提高学业的消费比重上升,满足精神文化需求的消费开始上升。另一方面,大学生越来越注重健康消费,体育锻炼和保健方面的支出不断上升。健康消费和精神文化消费正逐渐成为主要消费内容,而传统的物质消费(衣食住行)或生存消费也在向更有营养、更注重品味的方向发展。
对于很多大学生来说,吃饭已经超出了填饱肚子的范畴。虽然食品支出仍是大学生的主要支出之一,但约47.7%的受访者食品支出约占生活总支出的40%。约24.1%受访者食品支出约占生活总支出的50%。另一方面,大学生外出就餐的成本日益增加。麦当劳、肯德基和一些昂贵的特色小吃成为大学生尤其是校园情侣经常光顾的地方。
数据显示,47.3%的受访者平均每月花在衣服上的费用为50-100元,也就是说,近五成的受访者每年花在衣服上的费用接近1000元,仅次于食品支出,尤其是对于面临求职的毕业生而言。他们的服装支出远高于其他大学生。以上数据表明,作为大学生和即将步入社会的成年人,他们更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在这方面,女生的消费水平高于男生。在接受调查的女生中,近三成拥有价格在300元以上的品牌衣服。
除去衣食住行的消费,目前大学生的消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休闲和学习消费表3-2 (%)
调查显示,大学生对休闲娱乐消费的需求比其他年龄段更强烈,这种需求在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出现,进入新世纪,大学生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外出观光在上世纪90年代才在我国大学生中流行起来,但发展势头强劲,大学生已成为年轻游客的主体。在旅游内容上,大学生更注重自然风光和文化品位。目前,郑州市大学生旅游支出占休闲娱乐总支出的40%左右,年旅游支出在200元以下的占29.1%,相当于26.9%的人从不旅游的比例。但从不旅游的比例主要集中在大一新生,这与他们进入大学较晚有很大关系。在旅游支出中,25.9%的人花费在600元200-2000-2000之间。此外,近10%的大学生每年在旅游上的花费超过1000元,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目前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更加富裕。此外,目前郑州市大学生的其他娱乐形式主要集中在上网、玩电脑游戏、看电影、跳舞和健身,相应的娱乐支出也集中在这里,如表3-2所示。然而,迪厅、茶馆、卡拉ok室等新兴娱乐形式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青睐。此外,女生在这方面的支出略低于男生,这与女生的闲暇时间主要用于购物密切相关。男生泡吧的费用比女生高很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大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相对单调。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希望拥有自己的私人空间,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不受外人干扰。为此,他们中的一些人不惜在外面租房子,这让他们本已不足的生活费更加捉襟见肘。
此外,虽然大学生在学习上的支出比例有所上升,但在学习上的消费(除了买电脑)仍然低于娱乐。同时,对郑州市大学生现有耐用消费品的调查也能很好地说明上述观点(见“耐用消费品消费”一栏)。近年来,由于“考研热”在大学校园悄然兴起,大学生对各种有助于求职就业的考试慷慨解囊,主要表现在大四学生,尤其是即将毕业的学生。这个会体现在研究生消费一栏,这里就不赘述了。
(2)耐用消费品消费(价值200元以上)
调查数据显示,文曲星、电子词典、随身听在当前大学生中占比很高。在深入采访中发现,拥有几千元的超薄随身听、CD机、MP3机的学生非常多。此外,千元左右的手机在大学校园里更加普及和普遍。大四学生,尤其是毕业生,为了实习和求职方便,有手机的比例更高。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在电脑消费上是一个潜力巨大的群体,12.1%的拥有量并不是一个很高的比例,但是经过深入研究发现,拥有个人电脑的大部分是学习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学生,很多学生以集体拥有、费用分摊的方式,以宿舍为单位购买电脑。同时,随着电脑从商务消费向生活消费的转变,校园网的开放和个人电脑价格的下调,也逐渐使大学生的消费心理从以实用为主向以感受为主转变。当然,目前郑州大学生用的电脑大多是3000-4500元的组装机,很少有品牌机和笔记本电脑。在上面的耐用消费品调查中,男生和女生的差别很大。虽然女生拥有的手机数量与男生持平,男生和女生分别为32.7%和28.8%,但电脑、随身听、MP3播放器的数量远低于男生。
(3)爱情和友谊的消费
爱情和友情是校园里不得不说的故事。爱情是神圣的,但也是建立在强大的经济基础上的。大学校园里的每个学生或多或少都渴望爱情。甚至有人说,没有爱情的大学生活是不完整的,但巨大的爱情投入还是会让很多相对困难家庭的学生望而却步。当然,这不能成为那些校园爱情执着追求者的障碍。“汕头是咸菜,省钱谈恋爱。”成为很多校园爱情英雄的忠实信条。调查显示,只有不到两成(19.0%)的同学承认自己有男/女朋友(和我们私下统计的有很大出入)。不到20%的问卷显示,有了男/女朋友后,食物支出和服装支出相对减少,其他物质和精神支出相对增加,尤其是男生。30.0%的“男主角”每月在女朋友身上的花费约为100元。对于有异性朋友但学校不同的同学来说,每个月的生活费有相当一部分是“贡献”给电信行业的。至于恋爱费用的来源,深入采访,我们发现有一部分是家庭提供的,有一部分是勤工俭学的,更多的是从生活费中支付的。这与大学生的社会角色有关,也与家庭对大学生恋爱的态度有关。
调查数字显示,同学、师生、同乡、舍友、个人与班级、社团、学校之间错综复杂的社会交往,不仅占据了当下大学生的很大一部分时间,而且在他们的消费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人的消费,由于其形式多样,具有不确定性,相对难以统计。朋友同学之间难免你来我往,难免请你吃饭喝酒;生日聚会和其他形式的庆祝晚宴是不可或缺的;和不在一起的亲朋好友的情感接触也是绝对重要的。学生生日考试得高分,成为学生干部,入党,获得奖学金,竞赛获奖等。,否则会被视为缺乏友情,不上路。据统计,每年有近60%的大学生在500元内消费各种聚会、聚餐,每年有近30%的大学生在800元内消费这类钱。极少数学生每年花费几千甚至几千元。另外,对于那些没有异性朋友但是有手机的同学来说,每个月的手机费大部分也是用于此。据统计,59.1%的手机家庭每月消费在50-100元之间。
对于没有手机的同学来说,电话卡是必不可少的。校园201程控电话的开通,为我们打电话提供了方便。与此同时,电话费也上涨了。67.1%的大学生每月电话消费约10-40,近两成(19.5438+0%)电话卡消费40-40。虽然现代电信非常发达,但仍有大量的大学生(77.0%)通过书信与远方的亲友保持联系。当然,信件的消耗与其他交流方式相比是微不足道的。
(四)毕业生消费
调查数字显示,毕业生的消费主要集中在外在树形象和内在塑质量。几乎所有的毕业生都认为一件体面的大衣、一部手机和一份漂亮的简历是求职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东西。为了增加职场竞争的筹码,很多同学都愿意投入巨资考证。深度访谈显示,研究费已经成为高年级大学生的主要投资。据一些学生反映,有的考试一次要几千甚至几千块钱。另外,参加各种招聘会也是一笔不低的费用,尤其是那些跨省就业的同学。对于有意考研的同学来说,买各种辅导书,参加各种层次的培训是必不可少的。准备和参加各种考试,比如国家公务员考试,作为就业的重要途径之一,花费很大。虽然学生准备出国的费用很难统计,但数量可想而知。
(5)特殊学生消费
这里的特长生主要是指艺术生。与一般招生相比,他们的开支主要集中在买书、学习与专业相关的工具、外出写生和参观。80%的艺术生每年在与专业相关的学习用品上花费约500-1000元,根据路程远近、所在地区消费水平、时间长短,外出写生每次花费约1000元,这是有特长学生花费高于其他学生的主要原因。
㈥其他消费
对于有吸烟爱好的男生来说,他们的“香烟费”也是一笔不大不小的开销。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获得的数据显示,约30%的男生有长期吸烟的习惯。根据“烟瘾”程度不同,花费也不同,大部分“烟民”的口味集中在中低档,所以每月花费在40-80元左右。另外,6.1%男生有买彩票的习惯,花费主要集中在每月10元左右。
对于60.2%的女生来说,零食是必不可少的,她们每个月的花销在50元左右。此外,化妆品的消费也是女生不可或缺的。72.3%的女生每月的洗涤和化妆用品花费在30元左右,少数(7.3%)的女生每月的洗涤和化妆用品花费在30-60元之间。很少有女生在这方面的花费超过100元,包括定期去美容院做专业护理。
四。对策与分析
调查数据显示,35.2%的学生存在生活费超支的现象,甚至一个学期的生活费都在两三个月内花光。
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在个人理财上,现在的大学生比较冲动和盲目。当生活费透支时,只有不到10% (8.1%)的学生愿意向父母要。20.9%的学生愿意向同学或朋友借。大部分同学(61.0%)更喜欢自己攒钱,自己打工赚钱。在对待自己的收入上,由于出发点不同,使用上也有很大的差异。在因家庭经济原因不得不额外挣钱的学生中,近九成的受访者选择把钱存起来做其他用途,而对于那些纯粹是为了提高专业知识和实践水平而进行培训的学生来说,这部分收入主要用于娱乐、购物、吃饭和补贴透支的生活费。
在个人消费品的购买选择上:67.1%学生更看重性价比。这类大学生不太在乎购物场所,也乐于去跳蚤市场或者路边摊店淘金。主要考虑是喜不喜欢,占18.0%,有9.0%的同学因为不是名牌而不买。在以上两类学生的心目中,广告的作用非同一般。他们追求档次,崇尚名牌,彰显个性。专卖店和超市通常是这些学生购物的首选。上述差异与各自的家庭经济背景和消费心理密切相关。
通过分析发现,大学生的经济消费水平和消费构成存在巨大的差距和差异,其中最高年消费达到1.35万元,而最低年消费仅为1.88万元,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差不大,略低于武汉市大学生2006年消费水平5438+0年(最高为1.85万元)的年均消费支出其中,93.7%的大学生将家庭供给作为主要收入来源。家庭收入越高,对子女的经济供给越多,这就构成了大学生特殊的消费模式。
从数据中也可以看出,63.0%的大学生倾向于冲动消费,女生在这方面的比例远高于平均水平。此外,1/3的学生愿意借钱买自己非常喜欢的东西,而近1/4的学生有或经常后悔自己买的东西没人用或很少用。在自评消费类型一栏,显示只有1/3多一点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属于谨慎消费,9.9%的人认为自己属于当今吃喝玩乐的人群,大部分人(55.0%)分不清自己属于什么类型的消费者。所以我们可以认为,目前大学生在个人消费上比较冲动和盲目,很大程度上与。尽管如此,当前大学生的普遍消费观在追求现实、实现自我、彰显自我的前提下,正朝着个人与社会并重的方向前进,并呈现出以下特点:
1.个性和模仿并存:
多元化发展源于个性的彰显。大学生的个性化消费是新青年文化运动的显著特征。这种个性化也可以理解为时尚化、风格化,而不仅仅是传统青年对个性和自我的刻意追求和表现。新知识的爆炸式增长、新技术的快速普及应用和新信息媒体对日常生活的深刻影响,使得时尚的形成和流行速度更快,同时具有更鲜明的主题和更人性化的表现形式,从而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具有象征性和流行性的色彩和基调,即成为一种程式化的东西。商品经济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消费市场。大学生正处于追求个性发展、增强自我意识、乐于接受新事物的年龄。面对丰富多彩的消费市场,大学生的消费心理趋于理性,在消费行为上开始表现出更加成熟的价值取向。当大学生购买像电脑这样昂贵的商品时,他们往往会在购买前表现出冷静。大部分大学生在购买前都会咨询相关信息,比如价格、性能、品牌等,然后再决定是否购买。很多会咨询同学或者相关人员,也有大学生会和家人商量后购买。
如今的大学生消费具有很强的模仿性特征和很深的“白领情结”:穿名牌衣服,离不开笔记本电脑,信息在手,创造未来生活。这已经成为很多大学生羡慕和模仿的社会形象。如今,发达快捷的消费信息和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使得大学生能够更加及时准确地欣赏和把握时尚。虽然他们不一定有,但是可以了解很多时尚品牌。同时对生活有自己的理解,对消费有自己的选择。他们注重生活的品味和品质,宁缺不滥,宁高不低。他们追求的是一种物质享受和精神生活并重的现代生活方式。
2.多样性和实用性并存:
大众文化消费市场是影响大学生消费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因素。流行文化离不开青年大学生的参与、对比和喧闹。年轻人总是引领消费市场的最新潮流。从中国过去20年的发展来看,青年首先进入的是消费品市场,而不是人才或劳动力市场。首先,青年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的改变促进了青年生活方式的改变,然后青年的其他方面也发生了变化。大学生多元化消费的特点根植于大学生多元化价值目标的存在。这种多元化的价值目标,一方面使大学生的思想活跃起来,有利于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多重比较,理性消费。另一方面,也可能导致大学生的一些消极消费类型受到不良倾向的影响。
在消费情况分析中,无论是大学生基本生活消费中的温饱费用,还是学费、书杂费、电脑等。在他们的学习消费中;无论是大学生休闲娱乐消费,还是大学生人际交往消费,都倾向于带有浓厚的实用色彩。这一点从休闲娱乐方式和费用的调查统计中可以明显看出。
3.消费差异越来越明显:
一是来自农村的学生消费构成比较单一,整体消费水平也较低。二是东部沿海省市学生的整体消费水平相对高于河南省学生,同时消费构成也相对多元化。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城市开放与否,经济发达与否,不仅影响着当前大学生的消费水平,也影响着大学生的消费构成和消费观念。
最后,针对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盲目消费、攀比消费、时尚消费、媚俗消费、“面子”消费等高消费甚至浪费的不良现象,呼吁全国大学生加强道德修养,积极转变人生观、价值观,完善人格。强调“合理适度”消费,反对过度消费、高消费和超前消费,提倡“量入为出”的计划消费;强调节俭、勤俭、节俭等节俭消费理念;强调理性消费和理性行为,反对非理性盲目消费,包括盲目攀比和病态消费。同时,充分利用校园大众传媒工具,引导高校消费舆论,培养合理的消费习惯、消费观念和科学的消费观,促进大学生合理适度消费,提高消费能力和水平。在校园内形成良好的消费观念,引导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附件:由于技术原因,本文中的表格和图表无法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