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邓民生三论

摘要:在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民生问题尤为突出的时代,重视解决民生问题,把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作为执政的第一信号,是我们党的生动体现。以“五有”的形式确定改善民生、让全体人民享受发展成果的治理目标,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的工作重心,不仅果断转向民生领域,而且治理目标明确。

关键词:社会建设;专注;改善民生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第一,加强社会建设是时代的需要。

1.加强社会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当前,中国正在经历“四个深刻变化”,即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和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这场史无前例的社会变革,一方面给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活力,以中国的发展速度让世界惊讶。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五年来,中国经济保持了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超高速”;另一方面,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包括人口、资源、环境对发展的巨大压力,阶级、性别、城乡、区域的不平等日益加剧,生态灾难的阴影日益逼近。这些矛盾导致了中国不同阶级、地区甚至民族之间的巨大离心趋势。一旦面临全球经济和政治危机,我们将缺乏有利的回旋余地。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所说,“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也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机遇前所未有,挑战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这就要求我们抓住机遇,切实加强社会建设,化解发展中的风险。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加强社会建设,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兼顾和协调改革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利益,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本身就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2.实现社会现代化是继续推进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突出任务。

世界是一个舞台,现代化是一场竞赛。中国也是世界现代化竞赛中的运动员。在这场国际竞争中,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主要在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领域推进,社会现代化进程起步较晚,以至于目前中国的经济现代化进程已经处于发展中国家领先水平,在社会现代化方面也属于欠发达国家。世界社会现代化包括第一次社会现代化和第二次社会现代化。中国第一次社会现代化尚未完成,但发达国家已经存在第二次社会现代化的因素。发达国家的第二次社会现代化代表了社会现代化的先进水平和发展方向,知识化、信息化和绿色化是第二次社会现代化的典型特征。我们选择了第二次社会现代化的六个指标进行比较。显然,中国的差距很大:人均信息费的差距是中国在美国、瑞典、挪威、日本的40多倍;美国、瑞典、挪威人均公共教育经费差距是中国的50倍以上;美国和挪威人均公共卫生费用的差距是中国的100倍以上;其他因素如计算机普及率、互联网普及率、大学普及率、能源效率等在中国也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因此,加快社会建设是推进中国现代化整体进程的需要。

中国社会现代化国际地位的目标是在21世纪前50年达到世界社会现代化中等水平,在21世纪后50年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为了实现这一目标,2008年2月7日,中国现代化战略课题组提出了推进中国社会现代化的三大战略重点,即生活质量、社会转型和国民素质,并认为生活质量的现代化应是重中之重。

第二,加强社会建设是现实所迫。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的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已经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和第二步,人民生活基本解决温饱,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开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阐述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的一系列阶段性特征,主要包括八个方面。即经济实力显著增强,而生产力总体水平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长期存在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而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扭转,城乡仍有相当数量的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兼顾各方利益的难度加大;协调发展成效显著。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落后的状况没有改变。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十分艰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落到实处。同时,民主法制建设和扩大人民民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没有完全满足,政治体制改革需要深化。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益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社会活力显著增强,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态、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许多新课题;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独霸的压力长期存在,可预见和不可预见的风险增多,对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出现了一系列阶段性特征,迫切要求加强社会建设。

1.教育、医疗等公益事业发展滞后,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公立学校和医院都应该是非盈利组织。随着“教育产业化”、“医疗市场化”的倾向,“上不起学”、“看不起病”的现象时有发生,引发了医患关系紧张、教育质量下降等社会问题,成为新的社会不稳定因素。近年来,医院门诊费用年均增长13%,住院费用年均增长11%,大大超过了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患有“经济困难”或“无力报销”的患者尤其对医院收费过高表示强烈不满,一般不敢轻易住院。

我国教育规模以世界最快的速度迅速扩大,财政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却没有增加。2005年财政教育支出3952亿元,仅占GDP的2.16%,低于2004年的2.79%、2006年的2.59%和2007年的2.86%,与国际平均水平6%相差甚远。导致中国人均财政教育支出仅为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的1/4,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倒数第八。与此同时,教育部门迅速扩大的支出大部分通过收费转嫁给了公众。统计显示,全国财政性教育支出与全国教育总支出的差额从1993年的192亿增加到2004年的2776亿。这种巨大的差异有相当一部分来自有学生的家庭。可想而知,人民的负担之重。目前,我国父母在子女教育上的花费已经超过了养老和住房,在居民消费总额中排名第一。

2.社会治安和公共安全问题更加突出,社会控制职能有待加强。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流动的加剧、新技术的广泛应用、现代社会不稳定因素的逐渐增多,社会安全问题呈现出突发性、隐蔽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另一方面,近年来安全生产和公共卫生领域事故频发,局部疫情突发。2007年,山西省洪洞县因一年内发生的两件轰动全国的事件而闻名:上半年的“黑砖窑”和下半年的“大矿难”。每次矿难发生后,尽管有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李的表态和地方官员的保证,矿难仍然频繁发生。有评论和建议,李这位“中国最忙的消防队队长”应该把他的办公桌放在全国各地。

3.就业和社会公平问题突出,要求强化社会保障功能。目前,两亿多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下岗职工再就业,大学毕业生就业,是一个非常沉重的社会话题。2008年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有559万人,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被称为“中国第一考”的公务员考试,竞争比高考还要激烈。据悉,2007年6月3日零时,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08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网上报名结束。其中,农业部办公厅“办公厅文员”一职,报考人数比例达到1:3592。当前,我国分配不公、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问题日益突出;比如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年薪66161000元,平均每天181200元。刚刚退休的国务院副总理吴仪的年薪只有65438+20万元,其中包括保姆费。也就是说,国企领导的年薪是副总理的551倍。吴毅的年收入比国企领导的日工资少6万多元。与此同时,以农民工、下岗职工为代表的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还没有完全解决。但是,社会保障作为社会的安全阀,还有待完善。从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来看,近年来社会保障支出的比重基本没有增加。

4.人口与环境问题突出,要求强化社会协调功能。

2007年底,中国男性同胞6.8亿,女性同胞6.4亿,男女相差4000万;60岁以上人口65438+5340万,占总人口的11.6%。更可怕的是,专家预测,到2040年,我们将形成老年人口高峰,60岁以上人口将达到4.3亿。这将对中国的社会发展构成一定的威胁。在开发过程中,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报道说,中国的环境恶化和污染程度令人痛心。7亿人经常喝不干净的水,全球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有16个在中国。我国最大的河流长江水环境严重恶化,专家认为其患上了“早期癌症”:数亿吨海岸泥沙被水冲走,古老森林锐减;以前碧波荡漾、商船云集的江南水道,现在到处都是生活垃圾。“守长江没水喝”在很多地方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专家大呼:长江如不及时保护,十年内可能成为第二条黄河!

这些人普遍反映最强烈的热点问题,迫切要求加强社会建设。

社会建设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那么从哪里找突破口来推进社会建设呢?

第三,推进社会建设必须以改善民生为重点。

为什么当前中国的社会建设采取重在推进的策略?这是因为,一方面,中国还处于社会建设的初级阶段和社会现代化的初级阶段,当务之急是打好社会建设的基础。另一方面,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力还比较薄弱,缺乏全面推进社会建设的客观和制度基础。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的社会建设只能采取从重点建设到全面建设的推进策略。当前的重点是解决民生问题。

什么是民生问题?通俗地说,民生问题与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也可以说是普通人遇到的各种问题。用社会学的话来说,就是一个社会成员如何从社会和政府中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社会资源和机会,以支持其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问题。

改善民生成为社会建设的重点,主要是因为:

首先,民生是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是我们党进入新世纪以来提出并坚持的执政理念。以人为本作为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就是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关注中国各阶层的利益,关注每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把“民生民权”和每个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最终归宿。这一执政理念的落实体现在民生问题的解决上。以人为本,首先是人的生活。在抗震救灾中,“生命高于一切”成了无声的命令。这种对生命的尊重,是总书记在余震不断的地震灾区的刚毅身影,是前总理的动情泪水,是几十万将士奋不顾身的钢铁意志,是全国人民的深情厚谊。为表达对汶川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08年5月19日至5月21日为全国哀悼日。当中华民国国旗为老百姓降下,当亿万人民与这个国家一起哀悼的时候,用庄严的仪式展现了官民之间的血肉联系,诠释了执政党“民生为先”的执政理念。

其次,民生问题是社会矛盾频发的最基本根源。中国社会转型加快,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市场化的推进,社会分化加剧。我是谁?我要去哪里?我是从社会变革中受益还是受苦?每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都会导致社会成员在正在改变或即将改变的社会结构中重新定位。今天,中国正在经历剧烈的社会变革。宏观表面虽然平静,微观内部却一直在翻腾。相当一部分普通民众主观上将自己置于社会底层,对富人充满了仇恨和反感,并因为腐败等原因对政府机关产生了不同程度的不满和反感。近年来,看病难、上学难、工资难、住房难、诉讼难、维权难、矿难等一系列民生问题,都反映出普通民众不仅是经济弱势群体,也是政治弱势群体。所以他们有强烈的不公平感,甚至相对剥夺感。再加上缺乏有效的利益表达机制,抗议和闹事的数量逐年增加。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的社会抽样调查显示,在“我国各社会群体之间是否存在利益冲突”这一问题上,大多数居民对社会的矛盾和冲突有明显的感受,只有16.3%的人认为没有冲突。关于“中国社会群体利益冲突是否可能激化”的问题,39%的人持否定态度,38.6%的人持肯定态度,22.4%的人犹豫不决,说不清是否可能激化。这些结果表明,本来可能是潜在的群体利益矛盾,变成了公认的社会利益矛盾;社会利益矛盾激化的趋势也相当明显。因此,要解决社会问题,实现社会和谐,首先要解决民生问题。

再次,民生问题是规避风险、确保安全的基础。安全是每个社会成员最基本的需求。现在中国社会已经进入社会发展的风险期,或者说风险社会、高风险社会,安全问题更加突出。一个社会的安全需求涉及两个基本方面:一是整个社会和国家的安全需求(社会安全),二是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需求(人身安全)。过去,我们主要关注社会和国家的安全,这无疑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是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个人生活中的安全感。实际上,人身安全是每个社会成员面临的更频繁、更普遍的问题。

目前,中国社会成员的不安全感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现实困境”,即个人生活中遇到的现实困难或问题;二是“未来威胁”,即可能对个人生活造成的威胁或风险。这两个方面都是关系到社会成员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民生问题可以说是个人安全和整体社会安全的连接点。前者导致“现实烦躁”,后者导致“预期焦虑”。它们都会构成人们的忧虑,严重影响社会成员的安全感,降低社会安全指数。

再来看今年两会的热门话题——物价。自2007年5月以来,中国出现了明显的价格上涨,2008年前两个月也不例外。6月份CPI上涨7.1%,2月份上涨8.7%,3月份上涨8.3%,4月份上涨8.5%。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食品价格,2月份同比上涨23.3%,其中猪肉价格上涨63.4%,这让一部分肉民舍不得割肉。高房价让年轻人成为房奴,前来心理咨询的“房奴”病历堆得高高的。再加上银行利息的提高,98%的房贷借款人都很焦虑。

平民阶层的不安全感来源于教育和生存。有钱人有没有不安全感?富人的不安全感来源于不被承认的权力和巨大的不确定财产,“而这两种不安全感的碰撞会导致犯罪,使危险升级。”这种社会问题造成的“不安全感”,不是深宅、狼狗保镖或者任何“绑架险”能够解决和消除的。这里也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简单而重要的道理:没有民生问题的缓解和解决,就没有社会保障。

如果说能否有效推进社会建设是对新时期党和政府能力及其合法性基础培育的考验,那么把改善民生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则更为直接。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改革开放的最大目标。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党的一切斗争和工作都是为了人民的利益。”要“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这既是发展的方向,也是改革开放的目标。这表明今后改革开放的重点是紧紧围绕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落脚点是满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切身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改革开放的成果将最大限度地惠及全体人民,真正体现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参考资料:

[1]十七大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中国民生政策解读[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年。

[3]陆晓雯。社会建设:世界经验与中国道路[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