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的500字论文

浅谈儿童素质教育的实施

随着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尊重人才、重视教育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望子成龙”的心理要求迫切。他们重视教育,他们有投资教育的心理和能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早教问题。

素质教育不仅是学前教育教育思想的一场革命,也是家庭教育思想的一场深刻变革。重点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传统的教育评价是基于对知识的评估,是建立在驯服服从的基础上的。素质教育评价以儿童的基本素质为基础,包括身体、道德、知识、行为、态度和能力。因此,对它的评价是全面而客观的。注重素质教育的家庭,要注重孩子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行为认知的提高,处理人际关系的态度,自理能力和对自然适应能力的成长,等等。

通过学习和聆听浙江幼儿师范大学王芳老师的《主流幼儿教育与非主流幼儿教育的冲突》讲座,我对幼儿教育的质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幼儿教育应该为孩子的终身发展服务。促进孩子全面均衡的全面发展,主流学前教育强调孩子终身发展的能力和素质有哪些,如何培养?根据我多年的学前教育谈一点浅见:

第一,智育。

一提到智力,很多人马上会想到知识。好的智力意味着更多的知识。智力和知识是相关的,但却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智力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而注意力,也就是注意力的质量,对孩子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有很大的影响。在教育活动中,我尽量选择一些孩子感兴趣的教育内容来组织活动,从而影响孩子的最终发展。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用游戏来教学。如在游戏中教学,让孩子在学习中游戏,在游戏中学习。在大班的计算课上,我知道了邻数。我用找朋友的游戏,把1-10的数字卡的头饰戴在十个小朋友的头上。然后我们唱“找朋友,找个好朋友‘6’”。戴着头饰6的小朋友马上出来站在中间,然后去找5、7的小朋友,找了三个好朋友抱抱。通过这个游戏,孩子们很快掌握了邻数。为了让孩子们了解周围的环境,我带他们去春游和秋游。在州立公园和奈斯广场周围走一走,寻找春天和秋天的景色变化,在碧湖电信对面的公园和瓯江边散步放风筝,寻找春天和秋天的景色变化。公园里、大坝上、草原上,到处都留下了孩子们的欢笑、奔跑和探索。孩子们在大自然中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陶冶了情操。为了让孩子在活动中轻松独立地发展,我经常让孩子手工制作。如果大班的小朋友对恐龙很感兴趣,我会让他们用橡皮泥捏出自己想象中的恐龙。在揉捏的过程中,孩子会进行交流和比较,让活动在快乐的氛围中进行,让孩子在活动中获得更多的体验,有利于孩子身心的和谐发展。

第二,自信心的培养。

自信从何而来?它来自于孩子们的活动。在与人玩耍和做事的过程中,孩子每做好一件事,就有一次成功的体验,这种成功的体验不断地叠加、叠加。之后他的自信就来源于此。

从教育的角度来说,作为老师,首先要学会尊重受教育者——孩子。尊重孩子的人格尊严、合理诉求和微妙的情感需求,尊重孩子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相信孩子内在的自我发展潜力。教育者的任务是引导他们健康向上地发展。作为老师,首先要爱每一个孩子,只有付出真诚的爱,才能和孩子产生联系。其次,要用积极的眼光对待每一个孩子,不要用讽刺的语气去伤害一个孩子。比如语文课,老师讲故事的时候,老师让孩子展开想象,回答问题。能力强、口语好的孩子总是拼命举手发言,而能力弱、胆小的孩子只是做着听,或许若无其事。这个时候,我会用赞美来激励他们。即使他不说话,他也能站起来。只要他有第一次站出来的勇气,他就有第二次说话的勇气。不管他说什么,他都会给一个表现,所以他的自信就出来了。

第三,沟通能力的培养。

沟通能力是一个人一生中非常重要的能力。幼儿园教育的另一个责任是学会社会交往,交友能力在错过童年后很难再学会,这是不可逆的。喜欢交往,这是孩子的心理特征之一。学会沟通是孩子的心理特征之一。学会沟通不仅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和个性发展,还能丰富孩子的精神生活。在幼儿园,孩子们与老师、孩子和来访的客人互动,而在家里,他们大多是邻居的伙伴和来访的客人。对孩子交往的引导关系到孩子长大后能否与社会、群体、他人建立良好协调的关系。能否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公民,能否以良好的人格积极影响社会。所以,教育孩子学会沟通,是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应该重视和研究的问题。为此,我善于观察孩子的言行。对于内向的孩子,我尽量营造氛围。在游戏中,能力强的孩子邀请他们一起表演,或者鼓励他们表演一个角色,增加他们的交流机会,让他们在游戏中体验快乐。比如班里的孩子小温温,各方面能力都很强,也是个听话的孩子,但是她跟妈妈说不想上幼儿园。她妈妈跟我说了这些之后,我就纳闷了,这么听话的孩子,老师喜欢的孩子,为什么不想去幼儿园。经过我的了解,原来小文文性格很强。在某些方面,她希望孩子听她的话,否则她不会和孩子好,也不会和孩子分享漂亮的书和玩具。这就是为什么我不想去幼儿园,因为我没有朋友,我很孤独。在我讲了孤独的小狐狸的故事后,小雯雯明白了有朋友是多么幸福的事。

第四,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一个好习惯的形成需要很长的时间和大量的重复。改变一个坏习惯需要更多的精力。因此,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极其重要。“没有规则,就没有方圆”。幼儿时期是形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时期,我园为孩子的日常活动制定了时间表。目的:(1)培养孩子健康的生活习惯。人生是人生的第一课,也是最基础的课程。生活习惯的好坏不仅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也反映了孩子的综合素质。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给孩子制定适当的规则,如饭前便后洗手、细嚼慢咽、不挑食、不说话、自己吃饭等。饭后擦嘴漱口、午睡前小便、脱衣服、整理鞋子的习惯。玩具玩完后,一定要放回原处,逐渐养成自己整理东西、打扫卫生、有条理的好习惯。(2)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意义不局限于能力的形成,而在于孩子养成独立自主的人格,在老师的帮助下学会独立做自己的事。(3)培养孩子礼貌待人的好习惯。进园时向老师和伙伴问好。离开公园,向你的老师和朋友说再见。不打人,不骂人。学习“你好”、“请”、“谢谢”、“对不起”、“请原谅”等礼貌用语。同时,注意培养孩子的文明举止,保持衣服整洁,站着坐好。(4)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曾明确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大班的孩子很快就要进入小学了,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对他以后进入小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他上课要注意听课,培养他做事要一心一意,不躺着看书,不在暗处看书,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5)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要求自己做力所能及的事,在家帮爸爸妈妈做力所能及的事。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简而言之,幼儿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兴趣、良好的性格和习惯,为其终身发展服务。

以上是这篇关于幼儿素质教育实施的毕业论文范文的引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