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七年级生物试卷500字内容,比如鸡鸭鱼肉。

常见动物昆虫的识别与鉴定动物界已知物种约654.38+0.5万种,分属30多个动物门。如何鉴别和识别,不同的类别需要不同的专业知识和专门技术,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本文只介绍常见动物的一些基本的鉴别和鉴定方法和技巧。

掌握了这些基本方法后,当你在工作中需要遇到不同的群体时,你就可以尽快熟悉他们,并对他们进行识别和鉴别。要识别和鉴别一个群体,首先要熟悉关于群体的基础知识,了解群体分类中的一些常用特征及其变化,了解一些常用术语的含义,掌握关键表的使用方法。本文以昆虫纲为例,介绍了如何进行各种目的的搜索。

一、昆虫纲的基本知识

昆虫纲是节肢动物门的一个主要纲,其主要特征是体、胸、腹分开。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附肢(脚),大多数物种也有两对翅膀。

二、昆虫纲分类中常用的主要特征

昆虫纲是动物界的第一个轮廓,包含约100万个已知物种。一般根据翅膀的有无、数量、质地、种类;蜕变的类型;根据口器、触角和胸足的形式,昆虫分为两个亚纲和30多个目。

(一)昆虫的蜕变

刚从卵中孵化出来的昆虫幼虫一般与成虫不完全相同,有时相隔甚远。昆虫在达到性成熟前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不仅身体逐渐变大,而且在形态、内部结构、生理功能、行为习惯等方面都要经历一系列的变化,才能发育成成虫。这种变化叫做蜕变。变态是昆虫胚后发育的重要特征之一。常见的异常类型有:

1.不完全变态蠕虫从卵中孵化后可以发育成成虫。不完全变态可分为逐渐变态和半变态:

(1) paurometabola的幼虫在形态上与成虫相似,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相同,但大小不同,性器官不成熟,翅膀仍处于翅芽期,通常称为若虫。这种蜕变被称为渐进蜕变(图5-2A),比如蝗虫。

(2)半变态幼虫和成虫在形态上有很大不同。除翼芽外,还有一些临时性器官(如下唇、直肠鳃或气管鳃构成的捕食器官“面具”),生活环境不同(幼虫为水生,成虫为陆生)。这种幼虫被称为naiad。这种变态叫半变态,蜉蝣和蜻蜓的变态就属于这一类(图5-3)。

2.卵孵化后,全变态蠕虫通过幼虫和蛹发育成成虫(图5-2B)。幼虫和成虫不仅形态完全不同,没有外源性的翅芽,而且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也不同。此外,它们必须经历一个不动的蛹阶段,在体内经历剧烈的转变,最后作为成虫出现。完全不正常的幼虫有很多名称,如毛虫、蛴螬、蛆等。属于完全变态的昆虫有鳞翅目、鞘翅目、膜翅目等。

低等昆虫(无翅亚纲)没有翅膀,而大多数成虫(有翅亚纲)在中胸和后胸背部有两对翅膀。在有翅亚纲中,寄生物种(如虱子、跳蚤等。)常有退化的翅,为次生无翅;少数物种也有无翅的形式(如一些蚜虫和半翅目的水黾)。随着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的不同,翅膀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常见的类型有以下几种。

1.膜翅膜质,薄而透明,翅脉清晰可见,如蜜蜂的前后翅,蝗虫的后翅。

2.革翅革质,略厚有弹性,半透明,翅脉仍可见,如直翅目昆虫(蝗虫、蟋蟀)的前翅。直翅目昆虫的前翅(皮翅)在不飞行时覆盖在后翅和腹部后面,也叫复翅。

3.鞘翅目翅膀角质,厚而硬,不透明,翅脉不可见,如鞘翅目甲虫的前翅。

4.半翅目昆虫的基部厚而硬,呈角质状;末端薄而透明,膜状,有脉纹,如蝾螈的前翅。

5.鳞片翅膀是膜状的,表面密布着由皮毛制成的鳞片,如蝴蝶的翅膀。

6.多毛的翅膀是膜状的,覆盖着刚毛,例如昆虫的翅膀(石蝇)。

7.缨翅膜质,狭长,边缘有缨状刚毛,如蓟马的翅。

8.平衡杆双翅目昆虫(蚊子、苍蝇等)的后翅。)都退化成了一对棒子。

9.双翅目雄性昆虫的前翅以细长扭曲的棍状为特征。

(3)昆虫的触角(图5-5)

昆虫的头上有一对触角。不同的昆虫,或者同一种昆虫不同性别的个体,有不同的触角形状。但基本结构仍由三段组成:柄段、茎段和鞭段。但鞭节往往由几个小节组成,形状变化很大。各种触角的命名往往取决于鞭节的形状。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天线类型。

1.刚毛触角的鞭节细长如刚毛,如蜻蜓、豆娘、蝉等的触角。

2.丝状天线鞭节各节细长,无特殊变化,如蝗虫。在一些物种中,它像丝绸一样纤细,如苍蝇和蟋蟀的触角。

3.念珠天线鞭的每一节都是球形的,如白蚁的触角。

4.锯齿天线鞭的每一节末端都有一个短角突出,所以整体形状像锯条,如磕头虫、蝎子等。

5.梳状触角的鞭节每一节末端都有一个长长的突起,呈梳状,如一些甲虫和蛾子的雌虫。

6.羽毛状(双梳状)触角在每节鞭节末端的两个角上有细长的突起,所以整体形状像羽毛,如雄蚕蛾的触角。

7.膝状天线在鞭状关节和柄状关节之间弯曲一个角度。比如蚂蚁和蜜蜂的触角。

8.长有芒状触角的鞭节只有一个,肥大,上面有芒状刚毛,如苍蝇的触角。

9.在每一节环状触角鞭的基部附近附着一圈刚毛,如雄蚊和摇蚊的触角。

10.棒状天线的鞭节两端逐渐微微扩张,像棒球棍,如蝴蝶的天线。

11.锤状(头状)天线鞭节末端节突然强烈胀大,如鱼尾虫、郭公虫等。

12.鳃触角鞭节的每一节都有片状突起,重叠在一起看起来像鳃片,如金龟子的触角。

(4)昆虫的口器

由于生活方式(尤其是饮食习惯)的不同,昆虫口器的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咀嚼口器(图5-6)是最原始的口器形式,适合以固体食物为食,如蝗虫的口器。它由五部分组成:

(1)一块上唇,位于口器前方,可以防止食物从前方漏出。

(2)一对上颌骨,位于上唇后方,坚硬,有门牙和臼齿,适于切割和咀嚼食物。

(3)位于上颚后面的一对颚(小颚),主要功能是夹持食物。

(4)下唇的一块位于口器的最后侧,防止食物向后泄漏。

(5)舌,是位于上下颌之间的口腔底壁上的狭长突起,具有控制味觉和搅拌食物的功能。

2.针吸式口器(图5-7)口器的每一部分都延伸成针状,它们相互托住形成一个针管,用于吸取液体,如蚊子和蝉的口器。

3.咀嚼和吮吸口器(图5-8)上颚呈齿状,用于咀嚼花粉,下颚其余部分、舌头和下唇伸展闭合,形成适于吮吸的食物管,如蜜蜂的口器。

4.虹吸式口器(图5-9)大部分口器都退化了,只有下颌的外颌关节是伸长的,左右折叠成管,用的时候可以伸长,不用的时候盘成发带。比如蝴蝶的口器。

5.吮吸口器的上下颌(图5-10)退化,但从头壳的一部分和下唇延伸至基喙和喙。后者的前壁上有一个凹槽,上唇和舌头可以藏在凹槽里,它们闭合成一个食物管。喙的末端有一个唇,唇上有许多假气管,可以吮吸流质食物或从舌头内的唾液管流出唾液,溶解固体。

除上述形式外,还有刮吸口器(牛虻)和锉吸口器(蓟马)。

根据口器在头部的位置,昆虫的头型可分为前突型、下口型和后口型。Prognathous的头型是指口器位于头部前端,下口型位于腹面正下方,后口型位于腹面后侧。

(5)昆虫的脚(图5-11)

昆虫的前胸、中胸、后胸各有一对脚。胸足由六节组成,分别是基节、旋节、大腿、胫骨、跗骨和前跗骨。由于功能不同,脚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1.行走的脚都是细长的,没有特别的变化,适合行走或者疾走,比如蟑螂的脚,行走的指甲。

2.跳足的大腿关节长而粗,内侧肌肉发达,胫骨关节也长而多刺,适合跳跃,如蝗虫、蟋蟀的后脚。

3.像螳螂一样用脚抓住前腿。基段长大;腿关节发达,腹面有沟,沟两边有刺;胫腓骨关节的腹面也有两排刺。当它弯曲时,正好与腿关节的凹槽相吻合,因此可以有效地抓住猎物和猎物。

4.像鼹鼠一样挖前脚。基节粗而短;腿关节粗,直接连接基关节,小关节压在后面;胫骨关节平坦有力,末端有四颗发达的牙齿;跗关节有3段,插在胫骨关节外侧,呈齿状。

5.游动的脚就像松藻虫的后脚。胫骨关节和跗关节平坦,边缘有长毛,适合游泳。

6.像抓公虱子的前脚一样抓住你的脚。其跗关节分为五段,前三段增宽,并列成盘状,边缘有毛。每节有多排水平吸盘,后两节小,末端有两个爪子。

7.有粉的脚就像蜜蜂的后脚。每节有长毛,胫段末端扁宽,背面光滑凹陷,边缘有长毛,形成花粉筐;跗关节分为五段,第一段膨大,内侧有一排排刚毛,可以梳理粘在体毛上的花粉;胫腓骨关节和跗骨关节之间的间隙是粉压。

8.像扁虱一样爬一只脚。它的胫腓骨关节、跗骨关节和爪子可以折叠,可以容纳毛发。

第三,检索昆虫纲的各种目

我们已经介绍了密钥表及其制作方法。现在以昆虫纲为例,介绍如何根据下面的检索表(表5-6)将昆虫标本检索到它的顺序。

有1,2,3...检索表中的数字,每个数字后有两个相反的特征描述。识别昆虫后,从编号开始检查。1,而如果两个相反的特征与被识别的昆虫一致,则按照文章后面指出的编号继续查,直到找到该物品。例如,如果被鉴定的昆虫符合第1号中的“有翼”文章,而这篇文章后面注明的数字是23,即再次检查第23号。如果23号中的“有翼”与已识别的标本一致,则根据后面指示的编号(24)进行检查,直到后面指示出××目的地的名称。

表5-6昆虫(成虫)亚目检索表

1.没有翅膀,或者极度退化(2)

机翼2对或1对(23)

2.无感觉,幼虫,头胸愈合,寄生于膜翅目、半翅目、直翅目等昆虫中,仅头胸露出寄主腹节的脚(Strepsiptera),头胸未愈合,故不寄生于昆虫(3)

3.腹部除了生殖器和尾须,还有其他附肢(4)。

除了腹部、生殖器和尾须,没有任何附属物。

4.没有触角;腹部12,1 ~ 3各有1对带触须的短附肢(原足),腹部11最多(5)。

5.最多有6个腹节,1腹节有一个腹管,第三个腹节有一个抓手,第四个或第五个腹节有一个分叉的弹弓(弹尾虫)。有6个以上的腹节,但有成对的棘或泡(6个)没有上述附肢。

6.有一对长而分节的尾须或硬而不分节的尾巴。Diplura除了一对尾须外,还有一条长而分节的中间尾丝,Thysanura有一只复眼。

7.口嚼式(8)

口腔穿刺或吮吸、虹吸等。(18)

8.腹部(9)末端有一对尾须(或尾夹)

腹部无尾胡须(15)

9.尾巴硬而不分节的革翅目动物。

尾须不是发夹(10)

10.前脚掌第一跗关节特别大,可以用来旋旋脚(Embiidina)。

前脚掌第一跗关节不是特别肿,所以不能旋(11)。

11.前脚曼托迪亚。

前脚掌不抓脚(12)

12.直翅目(直翅目)

13.身体扁平,椭圆形,前胸背板非常大,常向前延伸覆盖。

蜚蠊目(蜚蠊目)

身体非卵圆形,头部没有被胸部后板覆盖(14)

14.细长体的竹节虫

非杆状,等翅目,群居昆虫。

15.跗骨下段3 (16)

跗关节4 ~ 5 (17)

16.3 ~ 5个节点的天线寄生在

鸟类或哺乳动物表面的食虫动物。

天线13 ~ 15,无寄生腐蚀。

17.腹部1段合并到后胸,出现1段和2段之间的收缩。

膜翅目(膜翅目)

腹部1段不并入后胸,1段与2段之间无收缩。

鞘翅目(鞘翅目)

18.鳞翅目,有浓密的鳞片和虹吸式口器

身体没有鳞片,口器吸、舔或退化(19)

最多3个飞节(21)

20.蚤目(鱼翅目)

双翅目

21.跗关节末端有可伸缩的气泡,爪子很小(缨翅目)

跗关节末端的气泡(22)不能膨胀和收缩。

22.脚有1爪,适合粘毛,寄生在哺乳上。

按蚊属

脚有两个爪子;如果它有1个爪子,它寄生在植物上,极度不活动或不动。

身体是球形、壳形等。,又常分为蜡状和胶质。

同翅目分泌物(同翅目)

23.翼1对(24)

机翼2对(32)

24.前翼或后翼专用于平衡杆(25)

无平衡杆(27)

25.前翼形成平衡杆,后翼是大扭曲翼(Strepsiptera)

尾翼形成一个平衡杆,前翼很大(26)

26.双翅目(跗骨5组)

跗关节只有1(雄性介壳虫)同翅目。

27.腹部末端有1对尾须(28根)。

腹部无尾须(30)

28.尾须细长分节(或有1根类似中尾丝),翅膀直立。

背面的星历表

尾须不分节,但短,翅膀覆盖背部(29)

29.5飞节,后足不是跳足,身体细长如杆或扁而宽。

竹节虫目

第四跗关节以下,后脚为直翅目。

30.长有角质前翅和口器的鞘翅目昆虫。

翅膜质,口器无嚼劲(31)

31.翅膀上有鳞片的鳞翅目昆虫

翅上无鳞的缨翅目昆虫

32.前翅全部或部分为角质或革质,后翅为膜质(33)。

前翼和后翼都是膜状的(40)

33.前翅的基半部是角质的或革质的,末半部是

半翅目膜荚虫

前翼的基部和端部质地相同,或者某些部分相对

厚,但不如上面厚(34)

34.有吮吸口器的同翅目昆虫。

口嚼式(35)

35.前翼有纹理(36)

前翅无明显叶脉(39)

36.跗关节4以下,后脚是跳脚或者前脚是打开的。

直翅目(直翅目)

有5个飞节,后脚不同于前脚(37)。

37.前脚抓住蝠鲼。

前脚掌的非捕捉脚(38)

38.胸部背板非常大,经常覆盖整个或全部头部。

一些蜚蠊(Blattia)

前胸背板很小,头露在外面,身体看起来像一根棒或者一片叶子。

竹节虫目

39.腹部末端有1对尾夹,前翅短,无法覆盖腹部。

德马普特拉(德马普特拉)

腹部末端无尾,前翅一般较长,至少覆盖腹部。

大多数鞘翅目(鞘翅目)

40.翼面全部或部分覆有鳞片,口器呈虹吸状或

退化鳞翅目(鳞翅目)

翅膀上没有鳞片,口器也没有虹吸(41)

41.口腔穿刺吸吮型(42)

口腔咀嚼、咀嚼和吮吸或退化(44)

42.下唇形成分节喙,翼缘无长毛(43)。

不分节的喙,极细长的翅膀,和流苏状的翅膀。

缨翅目(缨翅目)

43.喙从头部前方伸出(半翅目)

喙从头部后面突出(同翅目)

44.天线非常小而且有刚毛(45)

触角长而突出,不呈刚毛状(46)

45.腹部末端有1对细长打结的尾须(或1对类似的中尾须)。

后翅非常小的蜉蝣

尾巴短而不分节,后翅与前翅大小相同。

蜻蜓目类目

46.头部向下延伸呈喙状(长翅目)。

头部呈喙状(47),没有延伸部分。

47.前脚掌的跗关节1特别肿,能旋旋脚(Embiidina)。

前脚掌跗关节1不是特别肿,不能旋(48)。

48.前后翅几乎相等,每翅基部有一条水平的肩缝。

等翅目(翅膀容易沿着这条缝脱落)

前翼和后翼没有肩线(49)

49.后翼前缘有一排小翼钩与前翼连接。

膜翅目(膜翅目)

尾翼前缘的无翼挂钩阵列(50)

50.跗关节2 ~ 3 (51)

跗骨第五节(52)

51.胸部很大,腹端有1对丛翅。

胸部小如颈,无尾状啮齿动物(Corrodentia)。

52.翅面密被明显的毛,口器(上颚)。

退化毛翅目(毛翅目)

翼面没有明显的毛,但毛只插在翼脉和翼缘,以及口器上

(上颌)发达(53)

53.后翅基部比前翅宽,有一个发达的臀区。休息时,后翼的臀部区域是折叠的。

头是前足目中的巨翅目。

后翅基部不比前翅宽,没有发达的臀区,休息时不折叠。

对于下口型(54)

54.首席部长。前胸呈圆柱形,长,前足正常。雌性昆虫有一个向后延伸的针状产卵器。

脑袋短。前胸一般不会很长,如果很长,前脚就是抓脚(像螳螂)。一般来说,雌性没有针状的产卵器,如果有的话,它们会弯下腰,把脉翅目伸出来。

四、常见昆虫的识别

在野外或实际工作中,如果掌握了一些常见动物的主要特征,就可以不用一步一步地使用检索表来识别它们所属的类群。这些特征被称为“识别特征”。昆虫的复杂程度是动物界中最高的,但掌握昆虫纲的识别特征并不太难。有经验的人不用搜索就能识别常见昆虫的目、科,有时甚至是属或种。以昆虫纲为例,介绍了常见目及其主要识别特征。

(1)无肢动物

原始无翼;没有蜕变;腹部有与运动有关的附属物。

1.Thysanura是中小型,长而软,裸露或覆盖着鳞片。咀嚼口器。触角长而丝状。腹部末端有三根细长的尾丝。如石,衣鱼。前者多生活在石头、落叶下的潮湿环境中,后者常见于室内抽屉、行李箱或书堆中(图5-12)。

2.弹尾虫又小又软。天线有4段。腹段1,2,4分别附一个粘管(腹管),一个弹托,一个炸弹,可以跳。比如跳虫(图5-13)。

(2)翼状胬肉

通常有翼;有变态;腹部没有运动附肢。

3.直翅目是一种大型或中型昆虫。头朝下的口腔姿势;口器为标准咀嚼型;前翅狭窄,革质;后翅宽而膜,可折叠藏于前翅下;腹部常有尾须和产卵器;发音和听觉装置发达;通过摩擦左右翼或在后腿关节内侧刮前翼发音;蜕变是逐渐的蜕变。蝗虫、蝼蛄、油葫芦、中华蚱蜢等。都属于这个目的(图5-14)。

4.蜚蠊咀嚼口器,复眼发达,触角丝状;有两对翅,有的无翅,前翅革质,后翅膜质,静止时平放于腹部;足以疾走;逐渐变态。比如各种蟑螂,地鳖虫(图5-15)。

5.蝠鲼身体细长,有咀嚼口器和丝状触角;前胸发达,长于中胸和后胸之和;两对翅,前翅革质,后翅膜质,静止时平放于腹部;前脚适合抓;逐渐变态。比如螳螂(图5-16)。

6.等翅目为乳白色或灰白色,咀嚼口器;翅膜质,很长,常超出腹端,前后翅相似,长度相等,故名。逐渐变态。

本文的目的是做一只多态的群居昆虫。每个群体由5类成员组成,分别是长翅雌雄生殖蚁、短翅或无翅辅助生殖蚁、不育工蚁和兵蚁。如各种白蚁(图5-17),是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的主要害虫。

7.按蚊体型小而扁平,有刺吸式口器,胸部关节不管不顾地愈合,脚在攀爬,逐渐变形。它是人和动物的体外寄生虫,吸血并传播疾病,如体虱。

8.蜻蜓目咀嚼口器,刚毛短,复眼大;两对翅,膜质,多脉,前翅前缘有一翅痣;腹部细长;半变态。如蜻蜓、豆娘(图5-19)。

9.半翅目略扁;多翅,前翅为半鞘翅目;口吸型,一般为4节,插于头部前端;天线4或5个节点;有复眼。前胸背板发达,中胸小盾是其明显标志;身体腹面有臭腺开口,能发出类似臭椿的气味,故又称“香椿”。逐渐变态。比如双星臭虫、梨臭虫、稻蛛缘臭虫、三点盲臭虫、缘盲臭虫、臭虫等。(图5-20)。

10.同翅目的口器是刺吸式的,由下唇变化而来的喙生于头后。大多数成虫有翅膀,静止时仰卧,呈屋顶状。触角短,有刚毛或丝状。体内常有分泌腺,能分泌蜡质粉末或其他物质,保护昆虫身体。逐渐变态。如蝉、叶蝉、飞虱、吹棉介壳虫、蚜虫、蜡蚧等。(图5-21)。

11.脉翅目口器咀嚼型;天线细长、丝状、念珠状、梳状或棒状;翅为膜状,前后翅大小形状相似,叶脉呈网状。完全不正常,鸡蛋往往有梗。如中华草蛉和大草蛉(图5-22)。

12.鳞翅目体表有鳞和毛,翅膜状。虹吸口器;复眼发达。完全变形,幼虫是毛虫。鳞翅目通常分为两个亚目(图5-23):

(1)蝶亚目触角末端膨大,呈杆状;休息时,翅膀直立在背上;色彩鲜艳,白天大多活动。如凤蝶、菜粉蝶等。

(2)异形孢具有多种触角形式,如丝状和梳状;休息时,翅膀平折在背上;大多是在晚上。如粘虫、棉铃虫、二化螟、桑蚕、蓖麻蚕、柞蚕等。

13.鞘翅目口器咀嚼型;触角的形状变化很大,除丝状外,还有锯齿状、锤状、膝状、鳃状等。前翅角质,厚而硬,停止时与背上的左右成一条直线相连。后翅膜质,常折叠隐藏于前翅之下,脉很少。中胸的盾片很小,呈三角形,暴露在体表。完全变态。重要的种类有金龟子、星天牛、磕头虫、黄黄瓜、瓢虫等。(图5-24)。

14.膜翅目昆虫的体型小到中等,体壁坚硬;头可以动;大复眼;天线呈丝状、锤状或膝状;口器一般都是咀嚼的,只有蜜蜂家族是咀嚼和吮吸的;前翅大,后翅小,都是膜翅,透明或半透明。后翼前缘有一系列小钩,可以和前翼连接。前翅前缘有一个增厚的翅痣。腹部的第一段合并到胸部,称为propedeon,第二段大多退化为腰形pedeon。终端段经常缩回,只能看到6 ~ 7段。

产卵器发达,多数呈针状,有螫刺能力。完全变态。如黄蜂、赤眼蜂、蜜蜂、麦叶蜂、黄蜂和蚂蚁(图5-25)。

15.双翅目成虫只有一对发达的前翅,膜状,脉简单;后翼退化成平衡杆;复眼很大,几乎占了头的大部分,有些雄性是连在一起的;触角为丝状(蚊子)、念珠状(瘿蚊)或芒状(苍蝇);嘴穿孔或吮吸型;完全变形的幼虫被称为蛆。通常分为两个亚目(图5-26,27)。

(1)线虫小而软,触角细长,有环毛;幼虫有明显的头部。包括蚊子、白蛉、摇蚊、按蚊、库蚊、伊蚊和麦瘿蚊。

(2)短颌鲴粗壮,触角短,呈芒状;幼虫头部大多退化,不明显。包括家蝇、麻蝇、牛红、食蚜蝇、寄生蝇、果蝇、食虫蝇。

16.蚤目的吮吸口器很小,一侧扁平,无翅,善于跳跃,完全不正常。它是人类和动物的体外寄生虫,经常传播疾病,如跳蚤。

这里有一个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