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和拼音

古代没有拼音,就用倒切,就是用两个我们能读的字,取第一个的声母,第二个的韵母,然后拼在一起。

中国人自己的拼音运动是从清末切分字运动开始的。

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热情,激发了一些爱国知识分子提出教育救国的主张。梁启超、申雪、陆俨少、王昭都不约而同地指出,汉字难是教育无法普及的原因。于是,发起了一场“注音运动”。

梁启超在《沈氏音韵序》中指出,“国家是恶还是强?人的智慧是强大的,但人的邪恶是智慧吗?尽你所能读书,而读书,民有所智。”沈对说:“欧洲各国的实力...有着罗马的和谐。人好读,就好懂,善解人意,分析利弊,上下团结,讲繁华。”卢太章说:“切音识汉语,...全国都识字,都懂,国家怎么会穷?”人们怎样捕鱼?”王昭说,“先生们,让我们都坚强起来。看看中国变成什么样了?”“中国政府必须重视下层教育,而要摆脱下层教育的障碍,就必须制定书面的交流语言,使文字与文本融为一体。"

卢太章(1854-1928)是中国创造拼音文字的第一人。1892年在厦门出版《初阶一瞥》,出版了他创造的《中国注音新词》。他用拉丁字母及其变体拼出厦门音,既有音韵又有音韵,左右横写,声母在右,韵母在左,鼻音和声调符号。加上声母后,他还会拼泉州音和潮州音。在他看来,汉字是“或者说是当今世界上最难的文字”,而有音切的新字是“所有的字都可以自己读,不用老师教”,从而“省下十几年的时间,专注于算术、地理、化学,以及各种实用的学问,何乐而不为,使国家富强起来!”卢太章并没有要求废除汉字,而是主张“切分字与汉字并列”。后来又编写了《中国字母北京切音》教材和《中国字母北京切音之书》,用切音拼写普通话。

继卢太章《一目了然,初阶》之后,一场长达20年的注音运动开始了。几乎每隔一两年就有切分字的新方案,如吴敬恒的豆芽菜快字、蔡希永的表音快字、申雪的繁华元音、王的拼音字谱、王昭的普通话同义词、劳乃宣新增加的同义词等。这些音标方案多为音标-音标-双拼汉字笔画方案,且大多只在小范围内学习,并未广泛实施。只有王昭的国语字母和劳乃宣的谐音简化字被广泛实行。

王昭(1859-1933)参加戊戌变法,失败后逃往日本。受日本假名的启发,他开始拟定汉语拼音字母,并于1900年秘密回国,以“鲁中穷人”为笔名,以汉字笔画为字母基础,出版了《普通话合唱字母》。他说:“北京话最方便推广,所以叫普通话;官是公的,公了就要选占人数多的。”他不主张废除汉字。他说:“用功读书,有闲暇的人,还不如读十年语文”,“中国谚语齐头并进,互相补贴,多得好处”。1903年,王昭在北京创办了“国语字母学校”。为了获得合法身份,他向监狱自首。出狱后,他全力推广自己的国语字母表。“十年间,他持之以恒,流传十三省”,精神令人钦佩。

劳乃宣(1842-1921)是音学家。他积极支持王昭的计划,在官话字母的基础上补充方言字母,制定了游览南京、苏州、福建、广东等地的计划,统称为“合音简化字”。推广这种“音简化字”的成果是非常显著的。“一旦不识字的妇女能读书看报,她们就能写信,如果盲人能突然看到她们,她们的喜悦几乎无法形容。”

虽然创作者并不想用它来代替汉字,但他们希望音标能和汉字并行使用。然而,他们的愿望并没有实现。

音标运动中提出的音标方案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大致可以归纳为三大体系:

(1)假名系统:模仿日语假名,用汉字偏旁部首作为音标。1892陆太章《一目了然》中提出的《中国新注音字》,1901王昭写的《国语合音字》,都属于化名。

②速记系统:速记符号作为拼音符号。1896至1897出版的《蔡希永注音快字》、《申雪盛世元音》、《王拼音字谱》中提出的方案,都属于速记系。

③拉丁系统:用拉丁字母作为音标。朱的《江苏新字母表》1906、刘梦阳的《中国音标》1908、江的《桐梓》、黄的《拉丁假说》1909中提出的方案都属于拉丁系。

1913年2月,在北京召开统一读音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审定所有文字的国家读音”和“选择字母”。会议持续了三个多月。在这次会议上,审定了6500个汉字的读音,通过省代表投票的方式确定了“国家标准读音”;已经制定了一套39个字符的音标。这套字母表采用汉字笔画,字母选自古代汉字,音节采用声母、韵母、声调三重拼写体系。改进了双拼的反拼法,其目的只是标注汉字的读音,不作为拼音文字使用。这套音标后来缩减为37个字母(声母12,韵母13,中介3),差不多是双拼注音方案中的一半字母。

会议对音标的作用和地位进行了激烈的辩论,最后决定音标的作用是给汉字标音,不能和汉字并列使用。黎锦熙明确指出,拼音的作用是“为汉字服务,靠汉字”。

音标通过后,搁置了五年,才由北洋政府教育部于1918正式公布。在1920期间,在全国各地设立了“普通话讲习班”和“夏季普通话讲习班”,以推广拼音字母。全国小学的文言文课都改成了白话文课,小学课本都用音标注释汉字新词。北京还成立了音标书报社,印刷普及音标书,还办了音标报。从1920到1958,音标在中国已经使用了近40年。这对统一汉字读音,普及普通话,普及拼音知识起到了很大的作用。1930,有高官认为“音标”名称不好听,改为“音标”,以强调不是与汉字并列的文字。

周恩来高度评价了拼音在当前汉字改革任务中的作用。他说:“音标是在辛亥革命后产生的,是我国第一套由国家正式出版并在中小学广泛推行的音标。音标在识字教育和语音统一方面做出了一些贡献。虽然在今天,音标仍有许多不足之处(例如音标作为少数民族的基础和促进国际文化交流的工具,显然远不如拉丁字母),但我们应该肯定它在历史上的功绩。对于近四十年来的音标运动,音标也起到了先锋作用。”

五四运动后,1918年,钱在《新青年》第四期上发表了《中国未来的写作问题》一文,提出了“废儒”、“废字”的主张。他说:“欲废孔子,必先废汉语;要想赶走普通人幼稚、野蛮、顽固的思想,首先要废除汉语”;他甚至说:“中国要生存,要成为20世纪的文明国家,根本的解决办法必须是废儒灭道;废除记载孔子学说和道家神话的汉语尤其是根本的解决办法。”他提出:“汉语废除后”,“当采用语法简洁、读音工整、词根优良的人造词世界语(Esperanto)”。

这显然是很激进的说法,而且把汉语和汉字混为一谈,把语言和文字的区别混为一谈,在学术上是错误的,所以受到陈独秀的批评。陈独秀指出,语言和文字“关系密切,但性质不同”绝不能混为一谈,所以是“只有废除中国文字?”压制和废除中国的语言是值得研究的,所以他提出了“先废汉语,存汉语而用罗马字”的主张。

这个观点得到了《新青年》的人的支持。钱也接受了陈独秀的意见,共同倡导汉语拼音化,发起了汉语拼音化运动。1923年,《国语月刊》出版汉字改革专刊,采用罗马字的呼声达到高潮,国语罗马化运动进入新阶段。钱发表《汉字革命》一文,否定汉字,认为“到处都足以证明这是老寿星的时代错误,她适应不了二十世纪科学繁荣时代的新生活”,“所以汉字革命完全可以改为拼音”,“只有大声地、光明地说汉字要革命!这样,汉字改革事业才有成功的希望。”他不满足于音标,认为“汉字的根本改革”应该采用罗马字母。

黎锦熙发表了《中国革命军前进道路》,提出了“书话连篇”的问题,并对这一重要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赵元任出版了《国语言情研究》,提出了《国语言情稿》,采用国际通用的拉丁字母,用字母表示音节的声调,不造新字母,不加新符号,提出了系统的词连规则。

1923年8月,教育部召开统一普通话预备会议,决定组织“普通话罗马化研究委员会”。

1925年9月,北京的一些会员和一些语言学家自动组织了一个“几个人的会议”,提出了“普通话罗马字的法语拼音”。

1928年9月,大学校长蔡元培正式出版《国语罗马化法语》为“国音字母第二体”,用于汉字注音,统一国家语言,“比照音标,以助推广民族读音”。在国语言情运动中,出版了一些读物,如《国语表音文字读本》。

将教育部1932出版的《常用汉语拼音词汇》与拼音字母和普通话罗马字进行对比。但国语罗马化始终没有走出知识界,也没有在社会上广泛推行,其影响力远不及音标。

台湾省一直使用国语的罗曼语。1984年,台湾省公布了《国语言情》修订稿,征求意见后,于年出版。

1986 65438+10月28日正式出版,名称为《普通话音标第二种形式》,改为与《汉语拼音方案》相同的符号记法来表示声调。

精神错乱→在外国℃回答时间2007-12-05 02:00

其他答案中的古音判定

每个案例:

首先,在讨论之前,笔者先做一个大概的说明。为了阅读方便,本文不使用国际音标,而使用汉语拼音。所有古代语音都是以闽南语语音为基础,并模仿闽南语语音。但因为有些音不能用汉语拼音拼写,所以引入了“[]”,这个符号中的字母用英语音标发音。如“[e]”、[ng]”,以及英语音标“з”、“AE”;“-”表示注音后的短读音。如果遇到“—”,就做“_ _—”;“()”表示字母与声调一致;“:”指的是慢音或与前一个音分开并拉长的音。如果后面的字母放大了,说明不能和前面的字母拼在一起,要分开拉长,尾音要轻轻发。如“da:n”;" & lt"代表小重音,即比前面字母正常发音的开头略小;" >代表口音重,即比前面字母正常发音的开口略大;" & amp表示连接一个单词的两个或多个古音;“~ ~ ~”表示拉长的声音;“…”表示声音变弱;如果“~ ~”和“…”同时存在,则标记为“~ ~ …”,以示区分。

根据作者的反复研究,汉字的理据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天籁之音

这是一种常见的模仿自然界万物声音的发音。它可以分为两类:

①模仿万物的固有音,如“也”字,其古音读为…,yā或ā。很明显,“也”字是古汉语中很常见的语气词,其古音读起来很像我们今天口语中的“啊”、“呀”。再比如“雅”字,如果它的古音是ā ~ ~ …,那就很有意思了,静音发出的声音就像ā ~ ~ …那我们再来看看“哑”字,左边表的属性,为人口而造的音,右边表的“雅”,“哑”字的发音是模仿哑巴的声音而设定的。其实我们今天还有用这种方法造字的传统。比如发现了很多新的化学元素,比如“镁、钙、钡、氦”。

(2)根据会意模仿的声音,有些会意词还表现出自然界固有的声音。我们以“害”和“易”为例来说明它们的音源。先看“害”字,《说文》曰:“害,伤也。从口,从口,从声。”青铜器铭文中的“害”字是有害的,底部是一个“口”,顶部是舌头的象形文字,中间一条横线表示舌头已经被割掉了。“害”的发音来源于没有舌头的人发出的“嘿嘿”声。可见“割舌”是“害”字的本义,再引申出“害”、“害”的意思。再看《易》《说文》:“貘之怒,纵也,发于貘之热情。”其中“貘”为“夷”的首字,青铜器铭文为夷。古人用木叉将野猪推倒在地,迅速在木叉和猪脖子之间绑上一根横木棍,形似“辛”字。“貘”的发音可能来自于猪穿上这种装备后发出的刺耳尖叫声,持续时间会出奇的长。所以《说文》解释为“貘志在必得”,意思是持之以恒。⑤这些原本的读音,在某些情况下都是来源于万物发出的声音。

2、元音和辅音

当然,仅仅模仿大自然发出的声音来传递信息显然是不够的。一些复杂的概念在表达时往往无法描述。因此,迫切需要用不自然的声音来表达抽象的或不可描述的声音。

有一种字是两个字组成的,把前一个字的声母和后一个字的韵母合在一起,就是这个字的读音。如“就”字中,左边“京”的首字母j与“尤”的元音ou拼成;“非”字上“福”的声母f和“被”字下半部的韵母ei组拼“非”;经考证,笔者试对“高”字的音源分析如下:高,原意为祭祀时祈祷。从甲骨文到楷书,字体从牛到口。从青铜器铭文来看,告诉它。下面的口和unibody的“口”字一模一样。如果“牛”的古读音是gǔ,那么它的同源词“Xi”仍然很好地保留了原来的读音。“口”的古读音为kào或),而“高”的古读音为g (зˋ)<显然,“牛”的古声母与“口”的古韵母相匹配,与“高”的古声相匹配。按照这种方法,“和”字和“高”字在构词原理和读音上都是完全一样的。还有“(“可”字反写)、“(两个字的组合)、“于”[诸]、“何乐而不为”(借字表音),都是用来快速读出常用的二字词组,使之成为一个新字的读音。现代汉字也用这种方法,比如:羟基。在现代汉语中被认为是辅音。“羟基”这个词实际上是“氢和氧”,去掉gas这个前缀后可以称为一个组合。贺文出现在商周时期。如下图所示:

“羟基”的读音是“氢氧”,就是按照这个方法。关于古代,合文也是双字连读。没有多少单词是这样发音的。

3、截音词

与合成词相反,一个词(或单音节词)的发音由于读得慢而被切成两个音节。比如《左传·召公二十九年》:“* * *龚家有言,龙为绝后之地。”“巨龙”由“* * *”演变而来。即“* *”——“聚龙”。一个龙句后成为姓氏。这是用语法类比证明的。现代汉语中也有很多这样的切分字。如“鬼混”、“空洞”,也是切分音现象。

4.同源词和同音词

为了确定更多的汉字发音规则,仅仅依靠上述方法是不够的。你必须有扎实的国学知识才能解释清楚。接下来,我们引入同源字的概念来破解比上述方法更多的汉语语音。王力说:“一切音义相近,音义相同或音义相同为同源词。同源词往往是以某个概念为中心,利用发音的细微差别(或同音字)来表达几个相似或相关的概念。”

根据这个原则,我们把同音字分为三类:音义相近的同音字、音义相近的同音字和意义相近的同音字。

(1)音义相近。在古代,妇女主要从事制陶和纺织。青铜器铭文中的“道”字,指的是一个人在潜心制陶,制作“道”。这个字是“道”的第一文;“专家”二字在青铜器铭文中写为“专家”,意思是人们专心致志地用手在纺锤上纺纱。原意是旋转,意思是集中精力做某事。两者的意思很接近,都是专心制造的意思。“道”字与“转”字的古音相近。从现代汉语的读音来看,“转”字的一个同宗字“言”读为tuán,与今天读音中的“道”音相近。而“鲁”的意思是用泥土制作陶器,这与“道”的意思有关。再如“解”、“阿”、“个”等字。“解”古音gàI-;“一”古音gā-;“个”的古音是G [歶],而且发音都很接近。《左传·作公二年》:“齐侯曰,‘古玉于此消而去食。“不介绍马就跑了。”杜注:“杰者,贾也。”《史记·韩非子列传》:“急则用人,人是中介。”或者说“界面”就是“装甲”的意思。从上面可以看出,A和杰这两个字是同源的。古代的铠甲不是像后来的铠甲那样用全金属的甲片制成,而是用犀牛等野生动物的皮制成铠甲。如湖北睢县曾侯乙墓出土大量皮甲。《楚辞·丧族》:“操吴哥西穿犀甲”,说明当时的甲确实是用犀牛等野兽的皮做的。可以看出,原甲的材质属性是皮革。这就是A和皮革意思相近的证明。

(2)音相近意。《周易·犹大》:“公等于天子。”这里“恒”的意思一般写成“享受”。甲骨文和金文的“横”和“向”字形完全一样,所以在古代文献中当它们被教为“贤”时,这两个字是相通的,意思完全一样。衡的古音是hiàng,衡的古音是hi(зˋ)[ng],读音相近。“开”和“气”的意思完全一样。“开”的古音是kā:I &;Kūi,《齐》古音K [歶],两个音比较接近。古代文献中类似这样的谐音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通假字。

(3)意思和声音差不多。我们可以举袁和袁,郭和郭的例子。“原”是山崖流水的象形文字。本义指的是水源,也就是最初的流动。这个意思后来被写成了“源”。其实“原”就是“源”的原字。只是后来“元”有了很多引申义,所以加了三分水,专指水源或源头。“元”是一个能指。古汉语是一个人的象形图,在头上加一个参考符号。其本义是人头,后引申为“开始”、“第一”等含义,如“一月”、“元旦”、“元首”等。这正好接近了“源”这个词的本义。两者都有开始的意思。而且发音一样,古音也一样。可以认为是同源词。虽然现在的“过”和“国”的读音不同,但是古代的读音是完全一样的。另外,“过”和“国”是相通的,读音是一样的。在古代,一个城市分为内城和外城。内城叫城,外城叫郭。而“乡村”有时也说是外城。如《庄子秋水》:“初中三日三夜寻”。这里的“国”是外城,不是国界以内的区域。所以郭和郭是同源的。另外,“人”与“仁”、“侵”、“秦”也属于这一类同源词,研究方法大致与上述相似,此处不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