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习惯形成教育主题班会。
逸夫小学四年级(四班)
一.前言:
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决定素质,素质决定命运。
新学年,我们将把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作为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有力抓手,以市局提出的“双十习惯”为主要内容,从细节做起,从现在做起,扎扎实实、卓有成效地开展学生文明习惯教育。
1,习惯是什么?
习惯不是一般的行为,而是刻板的行为。它是一种语言、行为、思维等生活方式,是通过反复训练养成的。它是在人的头脑中建立起来的一系列条件反射。
从心理学上讲,行为一旦成为习惯,就会成为人的一种需要。再遇到这种情况,你会不假思索的去做。如果你不这样做,你会感到很不舒服。这说明行为已经比较稳定,具有自动化的功能。不需要人的监督,提醒,也不需要自己的意志去努力。是一种省时省力的自然动作,俗称“习惯成自然”。早上起来要刷牙,这只能叫行为,不能叫习惯。起床后想都没想,就会自动拿起牙刷刷牙。不刷牙会感觉嘴巴扭曲,这种刷牙会成为一种习惯。
2.培养良好习惯的关键期:幼儿园和小学。
小学是培养习惯的关键时期,一二年级是最好的时期。根据研究,在初中培养习惯要困难得多。坏习惯一旦养成,改正起来就困难多了。
中国教育鼻祖孔子也阐述了从小养成习惯的重要性:“少成自然,习惯成自然。”好习惯是从小养成的,好品质像大自然一样坚不可摧。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曾说过,成功的教育始于习惯的养成。教育的核心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学会做人。习惯是一个人储存在神经系统中的资本。如果一个人养成了一个好习惯,他一辈子都不会用完它的利息。养成坏习惯,永远还不清债务。蔡元培先生曾说:“教育家也是培养人格的事业。”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来说,就是一句话,就是养成好习惯。”美国著名哲学家罗索曾说过:“人生的幸福在于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健康人格,培养健康人格应从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入手。小学生是养成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在教育实践中,要通过各种有效的方式,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
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主要包括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两个方面,分别提出了十项要求,简称“双十习惯”。具体内容如下:
(一)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内容
项目重要性目标细化的要求
1.学会倾听的习惯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是一项重要的学习技能。在课堂上,学生可以通过听老师的讲话和同学的讲话,积极有效地参与学习过程,从而保证课堂活动的有效性。1,上课不搞小动作,不玩玩具和学习用品,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2.仔细听其他同学的发言,看看是否正确,有没有什么要补充的。3.听老师讲解,按要求认真练习。
2.思维习惯善于思考,主要是指学习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思维方法和思维品质。有利于提高学习质量,培养人的能力,特别是增强人的发现、发明和创造能力。4.上课认真听讲,认真思考,积极发言。5.善于发现,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有不懂的问题主动向老师请教。6.课前预习知识,有不懂的问题提前标注。
3.敢于提问的习惯“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能够提出问题是主动学习的表现,也是创新的开始。新课程教学特别注重培养学生提问的习惯。7、勤于思考,敢于质疑,与人沟通,不怕说错。8.说话时,站直,口齿清楚,说普通话声音洪亮。
4.与他人合作的习惯合作学习是20世纪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观念和沟通能力,会在思想的碰撞中迸发出创新的火花。9.积极配合同学和老师,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共同解决问题。10,和同学交流的时候,要尊重别人的意见和观点。
5.自主阅读习惯性阅读是文化积累和建设的重要方式,对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1.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画圈草图、写读书笔记的好习惯,注重知识的积累。12,愿意读书,愿意和书交朋友,养成读书的好习惯。13.不要看不健康的书,不要看不健康的光盘,不要浏览不健康的网站。14.爱护书籍,不要在公共书籍上乱涂乱画。
6.认真写字的习惯。认真书写不仅可以提高作业的准确性,对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养成认真负责的习惯也有积极的意义。15,正确的读写姿势,会正确书写,做到“三个一”——离书一尺,离桌一拳,离笔尖一寸。16,书写正确大方,保持表面清洁,不乱用修正液和修正纸。文字和符号要规范,格式要美观。
7.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的习惯在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逐渐成为评价的主体,让学生学会激励性评价,这样不仅会评价自己,也会评价别人。通过评价,学生可以反思自己或他人,从而取长补短。17.在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逐渐成为评价的主体,让学生学会鼓励评价,不仅要评价自己,还要评价别人。
8.收集信息的习惯收集信息是一种基本的学习技能和习惯。18.我可以通过查阅书籍、上网、实地考察、走访调查等渠道,积极收集与学习相关的资料,拓宽知识面。19,能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分类、整合。
9.动手操作的习惯新课程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养成动手操作的好习惯。20.学生能独立完成课本要求的各种操作实验,操作步骤正确。
10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认真、独立、按时地做作业,是进一步理解、巩固和深化所学知识,形成技能和技巧的重要环节。认真、独立、按时完成作业,对培养学生的意志、学习态度乃至成人的工作态度都有一定的潜在影响。21,能复习巩固当天所学知识,认真完成并仔细检查作业。22.注意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自己的能力。
(二)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
项目重要性目标细化的要求
1.有文明礼貌的习惯性举止是指一个人在活动中的姿态。包括站、走、坐、手势、表情。文明的行为是一种修养,也是一种财富。23、热爱祖国,升国旗奏国歌时自觉起立。24.向老师和嘉宾问好。25.有意识地使用“请”、“你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等礼貌用语。26.当接受别人的帮助时,微笑并感谢他们。26.求教于人,要真诚。27.不打架,不骂人,不在公共场所喧哗。28.不要给同学起外号,不要歧视身体有残疾的同学。当学生回答错误的问题时,他们不嘘也不笑。29.集结要“快速、安静、有序”,文明加油看比赛。
2、诚实守信的习惯对于一个人来说,“诚实守信”不仅是一种道德品质和道德信仰,也是每个公民的道德责任,更是一种崇高的“人格力量”。30.诚实守信,说到做到。31.如果承诺的事情确实难以完成,你要向对方说明原因,并以诚恳的态度向对方道歉。32.向别人借东西,按时归还。信守诺言。
3.尊重他人的习惯。想要赢得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别人。就像被尊重一样,尊重别人是我们的需要。33.耐心听别人说话,不要随便打断别人。34.专心听对方说话,不要一边听一边想自己的事。听到别人的批评不要激动。冷静地听他说。36.不要打扰别人的学习、休息、工作和生活。一旦干扰到别人,及时道歉。37.未经允许不要乱动别人的东西。学会保护自己的隐私,家里的事不能告诉别人。
4.守时、珍惜时间的习惯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从小就明白“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效率”,从而形成守时、珍惜时间的好习惯。晚上按时睡觉,早上按时起床。40.放学后按时回家,不要在路上闲逛和玩耍。41,回家后立即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当天完成工作。42、做事要有计划,不盲目,不拖延。
5、懂得感恩的习惯,学会感恩是人性的体现,懂得感恩是责任的要求。懂得感恩成为了时代的呼唤。只有懂得感恩,才能懂得付出,才能懂得回报。43.听从父母老师的教导,不要顶撞。44.体会父母长辈的艰辛,主动为老人洗脚、捶背、摘菜。45.主动为父母做一些家务。46、孝顺父母,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47.尊重环卫工人和交警的劳动。
6.勤俭节约的习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前,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迫在眉睫。48.爱护学习用品,不在课本上乱涂乱画,不随便撕作业本。49.不要随便找父母要钱,不要把钱花在零食和玩具上。50.爱惜粮食,不挑食不浪费粮食。51,省电省水,人走灯灭,用后随时关水龙头。52.爱护自己、他人和集体的财产。轻开轻关门窗,小心搬运物品。不要在桌子和凳子上乱涂乱画。
7.遵守习惯规则和秩序是社会工作者生活中的基本原则。没有秩序,任何集体活动都无法进行。53.上下楼梯,走路轻一点,往右走。54.上下学要排队,红灯停,绿灯行,不乱穿马路,不在马路上追逐奔跑。过路口时,注意避让车辆。55.购物、上车时自觉排队,不拥挤,集合时坐在指定位置。在公共场合遵守纪律,不要喧哗。56.爱护学校、公园、花草树木和公共设施,不践踏绿地,不折树枝,不乱涂乱画。
8.勤动手习惯自己动手,可以提高学生的自理能力和自立能力。57.做好自己的事,收拾书包,收拾房间叠被褥,洗衣服。58.为了别人的利益,把用过的东西放回去。
9.健康的身体是学习、工作和成功的基础。运动不仅能使身体强壮健康,还能磨炼人的意志。59.积极参加课内外的集体活动和文娱、体育、科技活动,上好“两操两课”。60.学习体育知识,保护自己。61,在体育运动中,要服从指导老师的安排,不在活动中做危险动作,不参加危险活动。
10,讲究卫生的习惯是每个人的生活习惯。在现代社会,小学生养成注重整洁的好习惯尤为重要。是一个人文明程度的体现,不仅体现了良好的个人仪容,还包含了对他人的尊重。62.勤洗澡洗头,勤剪指甲,勤换衣服,睡前刷牙洗脸。指甲里没有污垢,身上没有异味。饭前饭后都要洗手。64.定期整理和清洁书包。65、爱护环境,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当你看到废纸和其他垃圾时,你应该主动捡起来,放入垃圾箱。66.不要在墙上乱涂、乱画、乱贴、乱挂。67.不要吃变质的食物或喝生水。
三、习惯养成教育的实施步骤:
(一)公示阶段(9月15日-9月30日):
1,召开全体教师会议。校长要做报告,提高老师们的认识,统一思想。
2.召开学生动员大会。学生可以背诵市局提出的《习惯养成双十规则》、《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内容,初步设定各班要达到的目标。
3、初步实施方案。在征求全体师生合理建议的基础上,学校初步制定了实施方案。实施方案要针对市局提出的“双十习惯”,每一项都要列出具体可行的内容,操作性强。
4.教育办根据各学校情况,制定《圣城街道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实施细则》和《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记录本》,并下发到各学校。各学校要根据教育厅的实施办法,进一步修改完善本校的实施细则。老师和学生手里都有一个好的习惯养成标准。
5.给学生家长的一封信。让家长了解学生养成教育的内容,在认识上与老师保持一致,配合学校达到教育学生的最佳效果。
(2)分步实施、强化整改阶段(65438+2006年10月-65438+2007年10月);
习惯养成教育不时地修正内容,习惯养成教育巩固内容。
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学习习惯,行为习惯。
第六周1,学会倾听的习惯1,文明行为的习惯。
第七周2。善于思考的习惯2。诚实守信的习惯1。学会倾听的习惯1。文明的习惯。
第八周3。敢于提问的习惯。尊重他人的习惯1。学会倾听的习惯。善于思考的习惯1。文明的习惯。诚实守信的习惯。
第八周1,对照上一段的整改内容进行检查。2.每个班级和学校将举行一次交流会。
第九周考1,学会倾听的习惯,善于思考的习惯,敢于提问的习惯,文明的习惯,诚实守信的习惯,尊重他人的习惯。
第十周与人合作的习惯1、学会倾听的习惯2、善于思考的习惯3、敢于提问的习惯1、文明的习惯2、诚实守信的习惯3、尊重他人的习惯。
第十一周自学的习惯知道感恩的习惯1,学会倾听的习惯2,善于思考的习惯3,敢于提问的习惯4,与人合作的习惯1,文明的习惯2,诚实守信的习惯3,尊重他人的习惯4,守时珍惜时间的习惯。
第十二周认真写字的习惯是1,学会倾听的习惯,善于思考的习惯,敢于提问的习惯,与人合作的习惯,独立阅读的习惯,文明的习惯,诚实守信的习惯,尊重他人的习惯,守时珍惜时间的习惯,感恩的习惯。
第十三周自评互评的习惯1、学会倾听的习惯、善于思考的习惯、敢于提问的习惯、与人合作的习惯、独立阅读的习惯、认真书写的习惯、文明的习惯、诚实守信的习惯、尊重他人的习惯、守时珍惜时间的习惯、感恩的习惯、勤俭节约的习惯。
第十三周1,对照上一段的整改内容进行检查。2.学校和教育办公室举行交流会。
第十四周1收集信息的习惯,学会倾听的习惯,善于思考的习惯,敢于提问的习惯,与人合作的习惯,独立阅读的习惯,认真写作的习惯,自评互评的习惯,文明礼貌的习惯,诚实守信的习惯,尊重他人的习惯,守时珍惜时间的习惯,知道的习惯。
第十五周动手操作的习惯1、积极锻炼的习惯、学会倾听的习惯、善于思考的习惯、敢于提问的习惯、与人合作的习惯、独立阅读的习惯、认真书写的习惯、自评互评的习惯、收集信息的习惯、文明礼貌的习惯、诚实守信的习惯、尊重他人的习惯。
第十六周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自觉注意卫生的习惯;学会倾听的习惯;善于思考的习惯;敢于提问的习惯;与他人合作的习惯;独立阅读的习惯;认真书写的习惯;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的习惯;收集信息的习惯;动手操作的习惯;讲文明的习惯;诚实守信的习惯;以及尊重他人的习惯。守时和珍惜时间的习惯。懂得感恩的习惯。勤俭节约的习惯。按照规则8行事的习惯。勤勤恳恳亲力亲为的习惯9。积极锻炼的习惯。
第十七周1,检查评估前段整改内容。2.每个班级和学校将举行一次交流会。3.表彰奖励。1、学会倾听的习惯2、善于思考的习惯3、敢于提问的习惯4、与他人合作的习惯5、独立阅读的习惯6、认真写作的习惯7、自评互评的习惯8、收集信息的习惯9、动手操作的习惯10、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1、文明的习惯2、诚实守信的习惯3。懂得感恩的习惯。勤俭节约的习惯。按照规则行事的习惯。勤勤恳恳亲力亲为的习惯9。积极锻炼的习惯10。自觉注意卫生的习惯。
超过18周,超过10个内容,超过10个内容
这个阶段最重要,每节课都要做好:
1,每节课从学生年龄认知特点出发,明确各年级阶段培养教育重点。其中,低年级表现突出:文明礼貌教育,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优秀中学:集体主义教育,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高年级优秀:社会公德教育,提高道德觉悟,勤奋自重。
2.在学科教学中注重养成教育和训练。课堂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严格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各班平日:坚持读诗文训练,三笔训练,口算练习。每周:写日记或阅读笔记。每月:对学习情况进行一次评价,并将评价材料放入学生成长档案袋。
3、针对不足,正确训练。各班参照实施细则找出不足,关注不同类型的学生,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进行矫正训练,让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努力做学校的好学生,家里的好孩子,社会的文明公民。
4、每节课都要坚持以评价促发展,以活动促发展。坚持每天、每周自评、互评、师生* *评、家长参与的形式,通过主题演讲、专题讨论、知识竞赛、争做文明学生、重大节日庆典等多种渠道和活动,不断使学生熟悉标准并付诸行动,注重过程性评价,巩固已形成的良好习惯,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从而逐步形成良好习惯。
5.成立“侦察队”,明确实施方案。以中队为单位,组织动员少先队员从公共卫生、个人卫生、饮食卫生、文明礼貌、勤俭节约、照章办事等方面找出共同的、最需要的生活习惯。
6、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寓教于乐。可以通过比赛、演讲、经验交流等形式,引导选手熟记双十的内容。
7.培养学员骨干,自觉执行细则。加强对部分贫困生的培养。
8.表彰奖励。学校将组织一次月度评估检查。期末学校表彰检查评比,评选出优秀教师、优秀学生、先进班级集体。
注意这个阶段材料的收集和整理。其主要资料有:(1)班级好习惯集。(2)纠正不良习惯的案例。(3)改正快、活动表现好的同学和班级(4)良好习惯养成记录簿:我改掉了哪些坏习惯?(5)教师的论文和反思;(6)班主任经验交流材料。
(三)巩固培育阶段(65438+2007年10月-2007年7月):
为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个人终身受益,最终形成良好的个人品质,学校还是会每月进行一次检查评估,结果会记录在每个班主任的量化考核中,以此来督促活动的落实。
第四,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方法
观察法、问卷调查法和经验总结法。
l、讲道理:学校说了,班主任说了,让学生从小就明白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性,明白养成好习惯是自己成人成才的需要。
2、反复训练:习惯的培养不能只靠说教,要靠严格训练:训练过程中四个重要的字:严格,反复,要翻来覆去,无止境的训练。好习惯不是一两个月,甚至一两年就能养成的。如果读写姿势正确,每次写字一定要提醒学生坐直,长期坚持,反复练习,孩子会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仅仅提醒学生两三次,你是无法试图做好的。
3.自律:利用小学生的好习惯,制定一个记录本,记录一个好习惯养成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自己的想法,克服困难的感受,养成好习惯的措施。
4.教育活动:它是载体,也是动力。学校和班级应在不同时间段策划组织多渠道、多形式的竞赛活动。
5.成立“形成良好习惯”小组,争做学校、社区、家庭的小宣传员,宣传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监督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6.特别要注意“三常规”(日常常规、纪律常规、卫生常规)、“四规范”(语言、行为、仪容、环境)。“三力”(班主任、司品老师、各科老师)目标一致,“三渠道”(学校、家庭、环境)
第五,习惯养成教育的评价方法
建立评价体系。对评价指标进行量化评分。
不及物动词习惯养成教育的保障措施
1,学校成立领导小组。组长:丁,副组长:黄,成员:刁淑敏、魏、林凤玲、刘。
2.少先队组织学生每天检查一次,每周总结一次。检查结果将于每周一在“红领巾广播站”公布。
七、良好习惯应注意的问题:
1,高度重视,不懈努力。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不是一个人能做好的。需要全校的共同努力,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因此,学校应高度重视习惯养成教育工作,将习惯养成教育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长效评估机制,促进工作的长远发展。要建立周会通报制度,把习惯养成作为周会的重要内容,通过各种竞赛活动进一步调动师生积极性。
2、目标要一致。习惯养成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注意横向和纵向的衔接,各方面要协调,班级的要求和学校的要求要一致。任课教师的要求要和班主任保持一致;低年级和高年级的要求要一致;家庭的要求要和学校保持一致。否则学生会无所适从。
3、行为引导,反复训练。任何好习惯的形成和巩固都要经历一个相当复杂的发展过程,小学生的自制力和持久性较差。因此,教师在向学生解释“是什么、为什么要做、怎么做”的同时,要密切关注行为的训练过程,可以根据训练内容进行专项训练,以整改巩固一个;多训练一个,多巩固一个。通过反复的把握,才能真正实现学生从错误认识到正确认识,再从正确认识到正确行为和良好习惯的转变。
4.师生相互学习,共同成长。孩子的行为是从模仿开始的,老师和家长要以身作则。无论学生被要求做什么,他们都应该首先做到,并为各地的学生树立榜样。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反思自己,看看我们有哪些好习惯要保持。看看你有哪些坏习惯需要改正。
5.注重体验,有上进心。培养教育靠主动发展。学校要引导学生在“争做合格公民”、“回归诚信,学会做人”、“告别零食和电子游戏”、“小手牵小手,创建清洁花园”等活动中,感受道德,选择行为,开展自我批评和合作竞争,自觉遵守规范。同时,组织开展“学、比、评、检、奖”活动,树立榜样,鼓励全体学生赶超先进。
6.家校合作形成合力。“家庭是习惯性的学校,父母是习惯性的老师。”学校要采取召开家长会、建立家校联系手册、千名教师走访等灵活方式,引导和督促家长从自身做起,配合学校做好子女教育工作,形成家校齐抓共管的局面。
习惯养成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任务。要认真总结以往的经验和做法,根据新时期的要求和学校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教育方案,办出自己的特色,努力做到“教子六年,怀念六十年”,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