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根的议论文

出题的人也是杜娘找的吧?希望对你有用

最近在网上看到相关报道,具体报道如下。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各种各样的现象:高考时,有人语文考得很差,但英语考得很好;在平时,有人写纸条,纸条写不出来。到处都是错别字和病句。

我对这种现象有一种感觉:我们要重视语文学习,语文才是我们真正的根。

首先,我觉得作为中国人,作为炎黄子孙,我们连自己的母语都学不好,还能谈什么?

其次,毕竟在中国,从总统到普通百姓,大家都说中文。我们周围的人都说中文,写汉字。英语只是和外国人交流的工具,我们不能用英语证明什么,比如就业等等。我们从未见过两个中国人在街上用英语交谈。甚至我们的英语课本都有中文注释。

再次,众所周知,大学毕业生要考四六级,不及格的不能毕业。有空来参加四六级考试,测试一下学习汉语的水平,但是考不上就不能大学毕业。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合格人才,要培养大学生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成为“跛脚虎”。现在不是提倡大力弘扬民族文化吗?比如像保护文化遗产。在我看来,我们应该大力提倡学习汉语,使用汉语,说汉语。否则总感觉与“弘扬民族文化”的宗旨相悖。

我们不是指以前外国侵略者怎么占领我们,怎么搞奴化教育,怎么摧残中国人民的心...如果看现在的趋势,我们不是被别人奴役,而是成为外国人的奴隶。过去我们都说香港被英国人占领了150年,我们的领土丢了...现在看来,被英国人占领未必是好事。至少现在,我们不用花大力气学英语,不用去考试,不用去想学外语怎么坏了就业。想象一下:如果中国以前被一个国家占领了会怎么样...

话说回来,既然中华民族素有“不愿做奴隶的人”之称,那我们就应该学习汉语,学好汉语。我们不应该“崇洋媚外”,丢掉自己的母语。不应该把英语作为未来就业的唯一砝码。以上观点并不是说要放弃英语,而是说不要把英语看得太重。

我们不是说过,汉语是世界上最美丽、最有意义的文字吗?这可能是我们中国人说的,因为我们所有人自己的语言都说得很好。比如日本人说自己的语言好,英国人说他的语言好(这可能是真的,现在全世界都在学英语,英语当然好,不然我们不可能下大力气学英语)。既然说汉语是最好的语言,就应该大力弘扬中华文化,提倡学习汉语、说汉语、用汉语。不要表现得像上一课一样,直到民族灭亡,土地荒废,你才知道语文的重要性。

相关文章:

中国人,我为你对卢新宁不公平。

最近一条关于华人的新闻,让人百感交集。

上海举办的一场翻译大赛出人意料:由于缺少最佳翻译,大赛一等奖空缺,二等奖颁给了一位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不仅因为他的英语水平出众,还因为他“流利优美的中文表达”。相比之下,国内玩家提交的作品有相当一部分并不尽如人意,其中用词不当、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等小错误“比较常见”。

这则新闻让人隐约看到了华人的处境。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的母语不时地让我们记住自己的身份。在中国无数人的心中,古老而优雅的中国人是我们五千年文明中最美的部分,也是让我们成为我们的文化符号。纵横的方块字,把我们民族胸中的山山水水,变成了纸上无尽的云。共有四声,节奏平缓,构成了中国诗歌的音韵美。几千年来,有意义的汉语承载了我们民族独特的思维。我们依靠它来对话,利用它的思想,通过它来记录,和它一起穿越五千年的历史文化隧道。

然而,在我们的生活中,汉语正面临着危机。一方面,在“全民学英语”的热潮中,以在校学生为主的庞大“外语族”的书面汉语表达能力严重退化。托福成绩考试的高分可以一次次被打破,但即使是高学历的年轻人,中文水平也出现了下滑,日常语言单调。

应该承认,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外语教学非常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弃母语去消化它;并不是说不学就可以把语文当成天赋。诗人余光中说得好:英语充其量是我们了解世界的工具,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事实证明,忽视母语培养的结果是非常严重的。它不仅导致了书面语的失范和生活用词的平庸,也让母语独特的文化韵在我们的生活中渐渐淡去。

我们年轻一代可能不再用“慈悲”,不知道“虽有千人会死”,不知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而只会说“我可怜你”、“我要和你一起战斗”、“我要和你结婚”。试想,一个把列祖列宗写成“下等祖、下等祖”的人,如何理解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一个不知道“虽不可及,心向往之”的人,如何感受到精神世界的宏大与深邃?在我们这个时代,如何保护被庄子、屈原、李白、杜甫骄傲地展示给世人,绵延千年,最贴近我们心灵的母语?

发人深省的是,在家乡汉语被忽视的同时,全球“汉语热”持续升温。目前,100多个国家的2300多所大学开设汉语课程,3000万外国人学习汉语,汉语成为增长最快的外语。

“在话语破碎的地方,一切都不复存在”。即使“汉语热”正在全世界蔓延,即使我们的后代能说一口标准的英语,如果“汉语危机”的声音一直不绝于耳,我们又怎么能在中国人的家乡和每一个中国人的身边表现出我们的喜悦呢?

仅存于古籍记载之间的希腊文和拉丁文,基本上已经死了,而汉语却一直活着,在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生活中延续着。它把我们五千年的国家带到了现在。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会走向何方?

中国人,我担心你,我对你不公平!

谁动了我们中国人?

稿件来源:新华网

“我有粥,我有8个吃素的女人,我还有一只恐龙。中级元素虾东东……”你能准确翻译这句话的意思吗?如果看起来莫名其妙,那只能说明你已经脱离了互联网时代。这是一个女网友的聊天日记,意思是“我喜欢粥。我不是美女,我是恐龙。”这是什么?"

“这是什么?”陈女士正发呆地看着女儿的聊天记录。陈女士大学毕业,反正她也猜不到女儿高一刚写了什么。和陈女士有同样经历的不仅是家长,还有老师。有15年教龄的语文老师孙老师发现,越来越多的学生在写作文时表达不出自己的想法,晕、虾、东东、酱紫等词汇泛滥。孙老师说,网络语言严重冲击了当今的语文教学。每次看到学生在作文中滥用这些词,他都会制止,因为不符合语言规范。但是网络语言在学生中已经形成了气候,已经到了屡禁不止的地步。

回到N年前,谁也没想到互联网的影响力会这么大,就像美式快餐以其全球统一的产品和服务迅速征服了中国食客的胃,网络文化以更快的速度成为年轻人的新宠,而且愈演愈烈。

也许是生动睿智,也许是粗糙临时,可能让正常人无法正常说话,或者让沉默寡言的人从此幽默起来。这就是网络语言。不管它的出现是好是坏,它无疑已经牵扯到了每一个人,影响到了每一个人。它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独特的文化符号,虽然没有被收入汉语词典。

媒体:我有话要说。

“先给个理由。”我相信90%的年轻人都知道这句话的意思,知道它出自周星驰的著名电影《大话西游》。

如今大话西游已经被年轻人奉为珍宝,连海贼都称之为常青树。《大话西游》的语言也成为年轻人争相效仿的语言形式。按照这种“我先走”“你先干活”的模式,汉语语法早就被遗忘了。

一辆公交车赫然写着:“一站式服务,让你安心”。记者搜索《现代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甚至《康熙字典》,只看到“高枕无忧”两个字。我想知道“坐下来放松一下”是从哪里来的。

公共汽车、出租车、杂货店...在报纸和杂志上,我们可以很容易地找到类似的话。这些词不是普通的汉语,而是英语中的谐音词。如果把它们还原成中文,应该这样表达:公交,出租车,便利店。

外语:精英必须从小开始。

“晚饭准备好了,我们下楼找大小姐大小姐吧”,这是赵本山小品中引起一阵笑声的幽默。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这却是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幽默”。就像可口可乐和中国生姜成了治感冒的良药一样,外语和汉语正在进行“重组”。

英文歌曲成为胎教音乐。社会上很多人把精通英语的人称为“精英”。“21世纪什么最贵?”“天赋!”想成为最贵的人才,首先要成为“精英”。于是,各种外语培训广告铺天盖地。许多孩子从母语不流利的年龄就开始学习外语。更有甚者,有的准妈妈在怀孕的时候用英文歌作为胎教音乐,并且郑重其事地说:“这是为了培养孩子的语言天赋,不让他们输在起跑线上。”

从几百元到几千元的培训费,家长都不皱眉头。某小学二年级班主任孙老师说,虽然学校有英语课,但班里三分之二以上的学生都在外面上英语补习班。一些学生在写作文时夹杂着英语单词,他们的父母很高兴知道这一点。他们以为在中国生活还在为学好中文发愁?孩子只有尽快学会地道的英语,才能为自己的未来“上一份保险”。对此,孙老师认为,英语只是我们了解世界的工具,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

另外,用英语作为选拔人才的硬性标准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很多优秀人才都因为这个原因被“流放”。母语和外语之间本末倒置的现状让人无奈。很多人能说一口流利的外语,却写不出像样的中文。英语的这种“霸权”行为让很多人铤而走险,于是“枪手”成了一种新的“职业”。

作者:柳岩

中国人,我想对你哭!

作者:岳倩转贴自:中国青年报。

日前,著名作家余光中、莫言、苏童、马援等齐聚上海同济大学、复旦大学“文学与人文关怀”论坛。两岸学者作家在论坛上几乎不约而同地高喊——我们的华语世界濒临失守与救赎!

难道世界上没有什么,无事生非,还是真的如作者所担心的那样,汉语越来越稀缺?这个好像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但是,从主持人现场朗诵乡愁,从余光中现场大声朗诵“据说北方有一首民歌,只有黄河肺活量才能唱...从早潮到晚潮,醒来听见;从“梦,也听见”的缓慢表达来看,拯救中国人的呼吁并非危言耸听。

坦白说,与英语相比,汉语的命运越来越差几乎是不争的事实。令人深思的是,汉语受限的地方不是海外,而是大陆。笔者住的小区新开了一家双语幼儿园,收费很贵。印出来的条幅公然直言,加强英语教育是加强双语教育的有效途径。招聘广告更是发人深省:“来自欧美日,风靡台湾省,扎根古北——双语、贴身、跟班,我们的宗旨”。笔者曾以过于强烈的“脱亚入欧”情结嘲讽过这则广告。少数人,对汉语不感兴趣,希望孩子忘记汉语语法,最好脱口而出纯正的英语。看到狗能把“不”、“黄”、“蓝”念成“不”,是多么令人欣慰啊!

据说新加坡把精通英语的称为“精英”,精通中文的称为“精华”。在所谓“全球化”的浪潮下,精英和精英多了,但很多人并不是很幸福。笔者曾经看到一个大学生,手里拿着一本英文词典,在每个英文单词旁边放一个不到一横的“羊”字的人民币标记。他问他为什么。他说他每背完一个英语单词,就在旁边打上这样的标记,表示以后可以赚更多的钱,以此激励自己!“重视”英语,忽视汉语的直接影响就是汉语太弱。除了能给父母写一封“缺钱赶紧寄”的信,其他的稿子很难写或者勉强完成,而且大多语法不通,文笔不佳,难看,难看;在公司做白领、灰领、金领,当然不能叫“岳倩”什么的。反正你买得起“大卫钱”或者“跳钱”之类的称号,否则会显得老气横秋;延伸到社会上,连商品的品牌都不屑于中文名。而是会想尽办法给假洋鬼子起个“什么纳斯”“什么迪奥”之类的名字。好像一碰中文名他们就会有罪恶感,喊不出好价钱。这真的很可悲。

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广泛,掌握外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是,维护语言的民族性,坚持不懈地培养和树立良好的语言意识,应该是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从这个意义上说,余光中的提醒是意味深长的:“英语充其量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工具,而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我们文学创作的根!”你女朋友改名玛丽,你怎么会送她一首《菩萨蛮》?"

武汉大学的一位教授曾在一次演讲中感慨地说,汉语现在已经成了弱势语言,是二等语言。这里充满自由辩论精神的同学们一片哗然,用“语言没有阶级”的观点反驳。但是,听了演讲者的“一个外国人升官、升中学、升大学、考研、拿奖学金需要考我们的中文吗?”反问之后,全场变得鸦雀无声。

我不否认今天我们必须学习西方的科技知识,掌握它的语言,了解它的文化。但是,如果我们普遍陷入对外来语言(这里主要是英语)的畸形崇拜,那么这其实是一个关系到我们民族文化生存前景的严重问题。

随处张贴的考研英语培训班五颜六色的广告,已经成为当前校园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2002年的研究生录取刚刚结束,2003年的研究生英语培训广告已经铺天盖地。广告中的教学“明星”十年来换了一个又一个。这些来自皇城脚下的专家,从每年9月份开始,就在中国各地飞来飞去,把标榜的“当年命题组的消息”带到各大城市。一场相声的门票往往要100多块钱,但听众还是成千上万,盛况都快赶上二流影视明星了。

大多数听众也理解在那种狂热的氛围下很难学到什么新东西,但他们认为花时间和金钱来换取心理平衡是值得的。因为,英语对于考研人来说,具有一票否决的功能,早已成为考研博弈的前提。而且,随着竞争对手越来越多,其难度也在上升。具体来说,一个报考中国现当代文学甚至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的考生,如果英语达不到“国家线”,即使专业很优秀,也是白搭。相反,专业水平一般,英语成绩突出的考生往往成为录取的亮点。

这种游戏规则给人一种错觉,认为对中国的文史哲等领域的研究都要依赖西方汉学,所以英语是应该掌握的首要工具。每年研究生录取后,老师们常常会惋惜地感叹:XXX专业很优秀,但这次英语有点差,招不到学生。即使少数幸运儿在英语离上线还有一两分的时候被导师“拉”进去,也需要几万元才能补回那一两分。穷学生负债累累,如何专心学习?

太多英语系的大专和本科毕业生,对自己所报考的专业知之甚少或一无所知,却凭借英语专业优势挤进去大模大样地读。就我所见,这种情况在博士招生中更为常见。这两年在武汉,大学英语系的讲师、副教授,一天不看中文,用几本文史书籍考中文系博士,似乎成了一种时尚。他们都马上通过了考试,甚至有的中文专业课只考了50分,却凭借“强大”的英语专业优势脱颖而出,着实让那些在专业领域苦苦挣扎的人羡慕嫉妒恨。有人感叹:在中国,英语专业,什么学位都有,只要你愿意。中国的这一特点如何让人们对英语保持冷静?

然而,我们对英语的态度是矛盾的。我们真的重视英语吗?2000年武汉大学博士生英语线划分为:今年和往年文科考生分数分别为55和50,而今年和往年理科考生分数分别只需要50和45。也就是说,我们都是博士生,英语试卷成绩的差异只有100,可以大到100。而且,更令人费解的是,一个研究空间物理的博士生,或者一个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博士生,更需要英语。

不知道有没有专业人士对国内一些大学的硕士生和博士生入学英语试题提出质疑。我真的很怀疑那些论文上发现的卖弄的语法问题,那些断章取义为四到五篇短文设计的谜语式选择题,是否是培养专业研究者英语水平的合理举措。华中师范大学英语系的一位副教授,曾在美国做了一年的访问学者,在湖北省2001博士入学英语考试中只考了57分。可想而知,应该是一篇关于如何坚决“不及格”人家考试的英语试卷!

我绝不是文化原教旨主义者,我从不怀疑外语对于培养专业研究人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我认为把一门外语作为最重要甚至几乎是唯一重要的录取标准是荒谬的。为什么不能降低英语的门槛,实用一点,让考生更关注自己的专业领域,同时给导师更多的选择?

在一次研讨会上,来自福建的南帆先生表达了对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前景的深切关注。因为包括中文专业在内的当代大学生对中文表现出了令人震惊的冷漠。这种冷漠源于现在找一份“含金量”很高的工作只需要学好两项技能,那就是英语和计算机。我自己曾经在讲授现代文学的课上遇到过一个女生的问题:“老师,学这些有什么用?”在这个工具理性极度膨胀的时代,她让我无言以对。

近年来,在一些城市,办学条件较好的学校实行中英文双语教学,以此抬高价格。我们对英语的态度终于迈出了“更决定性的一步”。以前的英语课,老师只教,学生只学。现在,所有科目的老师一起努力,让中国学生感觉他们呆在英语和美国的课堂上。多好的意图啊!双语幼儿园不是什么新鲜事。我们喊了很多“从娃娃抓起”的口号,我觉得只有“从娃娃抓起学英语”最令人满意。

相比之下,我们年轻一代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漠不关心,理解浅薄。我参加过湖南省高考的作文复习。在我看过的近2000篇文章中,很少看到文字完全通顺的,更谈不上文采奢靡。令人惊叹的是,他们文字中太多的“准大学生”,主题把握模糊,表达幼稚,材料单一,价值观迷茫!

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世界潮流。面对强势文化的入侵,我们知道其他民族是如何对待自己的语言和文化的吗?大部分时间在美国教书的法国人德里达来北大演讲时,应学生要求开始打算用英语,但法国领事馆坚持要他用法语,因为他是法国人。几十年前,美籍华人丁肇中先生在诺奖领奖台上演讲时,这位英语说得远比汉语流利的科学家坚持说汉语,因为汉语是他的母语。据说德国在讲台上教学时,政府规定所有的课都必须用德语。另一方面,在许多最需要母语的国际论坛上,我们听到中国代表用外语说话。最近惊闻武汉某知名大学也将实行双语教学,据说包括其中文专业也不能幸免。如果这个消息是真的,在中国大学的教室里用英语教授中国语言文学将成为世界教育和交流史上的一大奇迹...

我们小时候都学过最后一课。我觉得这个凝聚了一门语言命运的著名短篇之所以举世瞩目,是因为老师在最后一课表达了一句超越国界的感叹:法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这句话可以换成: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都是最美的。遗憾的是,这种美好往往只有在危及语言的生存时才被意识到。我们非得演一次那个不值得的学生吗?

英语对我们意味着什么?意思是“狼来了”。来了一只我们赶不走也赶不走的“狼”。但我想,即使我们没有与它共舞的气度、勇气、胆量和能力,也没必要把我们的孩子和我们的好肉送到它的嘴边让它咬吧?

中国人,我想对你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