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辩论论文

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始终通过强烈的耻感维护着自己的基本文化价值观。伯夷蜀国耻于吃苏洲,项羽耻于见江东父老。所有这些铿锵的骄傲源于中国文化中的羞耻感。但由于历史原因,中华传统美德受到了错误的批判,逐渐在人们心中形成了一种对中华美德的失落和偏见。随着改革开放,外来文化对人们思想意识的冲击,使人们失去了信仰的根源,精神空虚。渐渐地,中国文化中传统的荣辱观变得模糊,人们心中的道德天平开始倾斜。人们在热爱与危害祖国、服务与背离人民、崇尚科学与愚昧、勤劳与懒惰之间迷失了方向,混淆了是非。于是有学者大声疾呼,当代中国社会最严重的价值危机是耻感意识的弱化和底线伦理的崩塌。

多年来,我们一直强调依法治国,不断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然而,对于具有悠久儒家道德传统的中国来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将为正在进行的改革奠定坚实的政治和道德基础。法治还是德治,自古以来就有学者专家争论。其实无论是儒家还是法家,都不难找到古代先贤对德法辩证关系的精妙阐释。《孟子·离娄》中有一句话:“为善不足以治,为善不可为也”。构建和谐社会的大业如何脱离道德标准的轨道?世界上各种社会现象层出不穷,无一不表明,仅仅依靠法律强制手段是不够的:一些国家干部收受、发送钱物,跑官要职,挪用公款,出国赌博,一旦被追究责任,一些干部居然认为自己倒霉。随便去一个网上看看,但情色、性、二奶等字眼随时可见,社会上的色情正像各种“病毒”一样侵蚀着社会的“皮肤”;纵观当前社会上人们关注的热点难点民生问题,无不与道德缺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些公职人员不得不拿卡要,甚至公然索贿,丧失了为官的基本原则;医生收红包开处方,导致医德之耻;学者的学术腐败通过鼓励利益集团来玷污学者的名声;而且他们对社会公德漠不关心,奢侈浪费。对于超越社会道德底线的行为,政府当然可以出台法律法规进行刚性规范。但对于一些法律盲区、灰色地带或者纯道德问题,需要道德力量来约束公民的自我行为。

医疗卫生事业关系到亿万人民的健康和千家万户的幸福,是重大的民生问题。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质,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形成,疾病防控能力不断增强,医疗保障覆盖人口逐步扩大,卫生科技水平快速提升,人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居民主要健康指标居发展中国家前列。特别是抗击非典取得重大胜利以来,各级政府加大投入,公共卫生、农村医疗和城市社区卫生发展加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水平与人民健康需求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求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城乡、区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资源配置不合理,公共卫生和农村、社区医疗卫生工作相对薄弱,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药品生产流通秩序不规范,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健全,政府卫生投入不足,医疗费用上涨过快,个人负担过重,人民群众反映强烈。

从现在起到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医疗卫生工作任重道远。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改善医疗卫生服务会有更高的要求。工业化、城市化、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和生态环境的变化,都给医疗卫生工作带来一系列新的严峻挑战。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加快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是实现人民享受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途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涉及面广,难度大。我国人口众多,人均收入水平低,城乡、区域差距大,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决定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项十分复杂艰巨的任务,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明确方向和框架的基础上,通过长期的努力和不懈的探索,逐步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医药卫生体制。因此,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仅要坚定决心、扎实推进,而且要精心组织、稳步实施,确保改革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目标。

总之,只要我们真正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努力做到德治与法治并举,中华民族就一定能够在世界民族中散发出更加独特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