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觉东论文

在云贵高原东缘的舞阳河畔,有一座隐藏在群山中的古城——镇远。自古以来就是水陆交通的重要枢纽,不仅是“黔东门户”,更是“湘黔咽喉”、“云贵锁钥”。是西南通道上的重要驿站,从这里可以深入云贵腹地,直达缅甸、印度和东南亚。

“镇远”这个名字的意思是“远离城镇”,在军事战略上有着特殊的意义。对于中国古代的政治中心北京或者南京来说,云南贵州都太偏远了,都是所谓的“沉睡之地”。在“内”与“边”的临界点上,修建军事城堡确实可以威胁到镇远这个遥远的地方,这就使得镇远在历史上占据了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

镇远作为“水陆码头”,处于云贵驿道和沅江水道的交汇处。溯江而上的船只在镇远出发,古驿道上的“百代路人”在这里登船,在舞阳河顺长江而下,过洞庭,奔长江到东南沿海。冉车辐辏,商贾云集,致使镇远成为“西南大都会”

人流带来各种文化,在镇远形成一个旋转的漩涡。汉文化和西南民族文化在这里接触、碰撞、交融,中原、江南、江西、湖北、巴蜀、福建、广东等各种地域文化以盆景的方式迁入镇远。传教士纷至沓来,禅师、学者、游历道士、道士都在镇远建寺,迎娶各种“圣山”。

历史巨变,古城突然被冷落。随着湘黔铁路的开通,水运也因拦河大坝的修建而中断,镇远不再是物资集散地和运输中转站。虽然地位变了,但昔日的辉煌依然散发着耀眼的光彩。历史给镇远留下了一车厚重的文化遗产,保存了一座历史文化大观园。

在一个只有3.1平方公里的小县城里,有160处名胜古迹,除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龙洞,还有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多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有四洞、大皇宫、八亭、八庙、八庙、九庙,还有卫城墙、府城城墙、十二码头、八会馆、曲径通幽的古巷。1983国家文物局副局长沈竹一行参观镇远,惊讶地说:“像镇远这样留下大量文物的城镇不多了。”

历史又一次抬高了镇远。65438至0986年,全国著名专家、著名考古学家单士元经过认真考察评估,认为完全有资格申报为历史文化名城。国务院批准了这个建议,列入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在全国2000多个县市中,镇远有幸成为99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再现历史风貌。不仅如此,镇远三大名牌、三大国宝,历史名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龙洞、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舞阳河汇聚一堂,堪称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的完美结合,散发异彩。

缅甸人骑大象过桥。

在朱升桥上的魁星阁前,曾经有一个带柱子的悬屏,上面刻着“劈开重邮路,缅甸人骑着大象过桥”这句话。这幅对联不是诗人凭空臆想,而是镇远驿道沟通滇、黔、缅、东南亚的照片。一百年过去了,驿道已经被公路和铁路取代,缅甸使者不再路过小镇。所以,今天的游客很难想象昔日桥上车流和大象缓缓移动的场景,当然也回忆不起这段辉煌的历史。

作者带着问题四处寻找,试图找到一些线索。文管所所长说,他住在一户普通人家,发现一块基石,光滑、平整、方正,刻着一头大象的浮雕。贵州从来没有出过大象。为什么当地人对它的印象这么深,为什么要把它刻在柱子的地基上作为房子的装饰?普通人尚且如此,大家庭更是心知肚明。人们对大象的青睐不是没有原因的。在古代,缅甸的贡品经常骑着大象从远离城镇的地方运来。因为是来自国外的陌生事物,人们跟着大象观看,自然会特别关注,产生极大的兴趣,凝聚在建筑上。

缅甸贡象延续了数百年。蒙古人建立了元朝,金戈马铁驰骋天下,跨过云南,分三路入侵缅甸。缅甸土司封好,定期送去朝贡。缅甸出产大象但中原没有大象,自然要制作珍贵的大象作为贡品。从缅甸到大都(今北京)路途遥远,慢慢骑大象也要几个月。

还有一个精彩的传说穿插在这里。一个东南亚来的朝贡使者,带着一只白天鹅,受惊飞在路上。信使很匆忙。他伸出手,只抓到一根鹅毛。他很抱歉,但又无能为力。到了北京,我不得不献上鹅毛,解释我失去天鹅的原因。皇帝也赏赐他,说是“千里送鹅毛,礼轻仁重”。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缅甸被明朝吞并,设立缅甸军民宣传慰安所,隶属云南省管辖。从此以后,贡品层出不穷。由于缅甸使臣经常进京朝贡,接待事务繁忙,朝廷在“思仪阁”设立了“缅甸阁”。

在《史明录》中,有许多缅甸进贡北京的记载。比如陆川平绵宣威,洪武时期就有过几次进贡。贡品是大象和犀牛。因途经贵州,与四州宣威使田大牙入京。泗州在今岑巩,与镇远相邻。肯定是在镇远相遇,一起走过。

林则徐是鸦片战争后的云贵总督。在他的日记中记载着嘉庆二十四年(1819)五月底至六月初,有几批缅甸使臣经过镇远。

向大象进贡的事情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清光绪元年(1875),缅甸使臣托吉门、腊门殿苏等人带大象进京进贡。路过贵阳时,全城轰动,观众堵得慌。老东门搭起象棚,市民扶老带幼观看。

初春和次年2月,支耶托吉门等人从北京返回缅甸,于2月13日从湖南黄州进入贵州玉屏县。巡抚得知后,立即通知泗州(今岑巩)、镇远、都匀、平岳(今福泉)等州县,务必派官员在交界处接送。在三月的第二天到达省会贵阳,总督很快向皇帝报告了这件事。

中缅深情厚谊,深入人心。“缅甸人骑大象过桥”的故事是中缅友好交往的佳话,至今深入镇远人民的心中。缅甸人民也对镇远念念不忘。近年来,缅甸僧人请镇远来了一尊玉佛,供奉在中原洞大佛殿。这尊玉佛是在缅甸克钦邦雕刻的。高2.2米,重约3吨。

其实路过镇远的不止缅甸人,还有印度人、泰国人、老挝人,但“缅甸人骑大象”的印象特别鲜明。据说在1955年,印度总理尼赫鲁在万隆会议上突然问周恩来总理关于青龙洞的问题。他怎么知道镇远有个青龙洞?原来他的祖先来中国时经常路过镇远,对青龙洞的景色和建筑很着迷,回国后经常给人讲。尼赫鲁见到周总理,马上想到镇远的青龙洞。

《缅甸骑象过桥》这首诗包含了许多重要的史实:民族团结、云贵开发、边防巩固、中外文化交流等等。这一切都是建立在邮路开通,邮路畅通的基础上的。这条横贯东西、横跨云贵高原的驿道实在重要,而处于佛教与水路交汇处的镇远更是重要。

元代,武功极盛,海纳百川,疆域辽阔。为了“了解边界情况,传播宣传命令”,使军令、政论专家“达晓,消息必闻”,开辟了以大都为中心的全国性佛教。邮路是国家的重要生命线,关系到部队派遣、行军作战、粮食运输、信息获取、宣传号令、官方迎送、物资交流、商旅往来,具有军事、交通、商业、邮政传递和接收等多重功能。

驿站有三种:陆路驿站、水路驿站、水路驿站。陆毅有牛、马、驴和马车,水怡有船,水怡有船、马车、驴和马。镇远是湘鄂滇黔路上一个重要的水马驿站,既有陆路驿站,也有水路驿站。

贯穿湖广、云南两省的干线,起于湖北江陵,经湖南岳州(今岳阳)、常德、桃源、郴州、园州、黄州(今新晃)进入贵州,再经平西(今玉屏)、镇远、偏桥(今施秉)、贵州(今贵阳)、普定(今安顺)、普定。水路也是从江陵出发,过洞庭湖后逆流而上,经郴州、朴树、千阳、园洲、黄州等20站至贵州平溪(今玉屏),再经清朗(今镇远清溪)至镇远。然后弃冉而走陆路,由陆路而行。明万历年间舞阳河诸葛洞开通后,船可直达旧州黄平。

从湖南经贵州到云南的驿道,一直是西南交通的大动脉。从明朝开始,就派重兵保护这条通往边疆的生命线。沿途的驿站越来越多,交通也越来越繁忙。明朝万历七年(1579),贵州巡抚王绩和巡抚马承土上书朝廷,要求云南补助贵州邮路所需费用。官方文献告诉我们,云南有2088匹马和2073个丈夫,贵州有337匹马和319个丈夫。两相比较,云南占七分,贵州只占三分。云贵都以镇远为咽喉,控制了这个咽喉就控制了西南的命脉,说明真的可以“远离城镇”,这是云贵的“锁钥”,是云贵的“门户”。历史的脚步在驿道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清脆的马蹄声响彻云贵高原。就是这条驿道,连接了内地和边疆。元代设云南省,明代设贵州省,清代归云贵总督管辖。

正是这条驿道,大量汉族移民涌入云贵高原,给云贵带来了先进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使西南开发进入新阶段。正是这条驿道拓展了古代的“南方丝绸之路”,并与缅甸、印度和东南亚保持着友好关系。当然,历史上很多战役也与这条驿道密切相关。元朝大德四年(1300),元朝调集河南、江苏、浙江、江西、湖广等省的军队征服“八百媳妇”,激起了奢节和宋隆基的起义。明初出兵云南,完成统一大业。驻守贵州四年的明朝,东去湖南、广西打仗,清军也是经过这条驿道进入贵州、云南。以后发生的事情,如变法维新、咸通起义、太平军入黔、辛亥革命、保国之战、保法之战、北伐战争、红军长征,都与这条邮路紧密相连,镇远古城一一记录了这些历史。

石屏镇上的“太极图”

历代重视贞元,主要集中在军事上。在兵家眼里,镇远的地理位置极其重要。控制驿道,起河上游,连接荆楚与雄镇,云贵,可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欲通云贵,必先守镇远”,“欲倚滇楚,必先占镇远”。乾隆年间,兵部侍郎、都察院副巡抚冯从缅甸战事归来,沿途视察山川情况。到了镇远,他深有感触地说:“我走过许多‘胜利之地’,镇远的确是个大隘口。”他指出,这里不仅是“雄伟的山川”,而且是“湖南的上游,云贵的通道”,可以算是“中国西南的大都市”。

镇远之神,先在山川。舞阳河从瓮安、黄平、施秉滚滚而来,在崇山峻岭间奔腾,接受众多支流而形成巨流,过诸葛洞后进入镇远。从镇沅向东北,顺沅江而下,让船直下洞庭湖,顺长江而下,就是所谓的“南麂北斗无锡烟水洞听波”。舞阳河纵贯武陵山区,中下游河谷深谷,两岸悬崖峭壁,峰峦青天,“两山立中,一水流”,山环水绕,气势磅礴,雄伟险峻。深谙兵法的林则徐为之震惊。他写道:“两山夹溪河,秋烟割山脚下。”行人在山影里,在溪水里,却不怕掉下去。“走进大山,感觉“山前有山”;抬头望去,顿时觉得“昂首挺胸,却见群山插入天际”;爬到山顶,有种“不敢望远方”的感觉。“邪”字如此形象,表达了“身未倒”的心境,使他“醒山呼天”。

舞阳河来到镇远,拐了个S形弯。站在石屏山顶,只见“江水蜿蜒,山石成行,白崖歇东,青峰立西”。有人被这磅礴的气势所震撼,惊叹道:“云海叠顶,沧海独孤。”一条老路爬上山说镇远“右看云南南端,左看楚国北端;山色无边,炊烟袅袅。"老人抬头看那座山时,惊呼那是一幅《太极图》。如果在S形河湾上建两座城,那就是“日月坤,阴阳合辉”。军事家非常重视“地理位置”,认为在这个“平山为城,海为池”的地方建城,既有利于江海,又有险山,于是在舞阳河两岸建城。贞元卫城先建在南岸,后贞元府城建在北岸。那只是“太极图”上象征“阴阳”的两点。从此,镇远成为西南通道上的军事重镇。

镇远城的修建,与朱元璋的大才有关。他坐在南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明朝建立后,云南仍被王占领,并被元朝封为国君。他以“地险路远”为由拒绝投降。朱元璋七次派人请示,都被拒绝了。国家局势稳定后,他们决定武力征服云南。

明洪武十四年(1381)九月初一日,朱元璋在奉天门召见南将军柯川侯傅友德、左副将军永昌侯蓝雨、右副将军西平侯穆盈,并告诉他们:要夺取云南,“要知其山川水情”,大军取湖广路,分重点,然后进占曲靖。三十万大军从湖广而来。先占领镇远、偏桥,后夺取普定、普安,封锁云南出口,逼王决战曲靖。在一战中,梁把打得落花流水,不到三个月就拿下了滇。

云南平定后,朱元璋认为为了巩固云南边防,必须先控制贵州,于是在驿道沿线设置了卫生站。循序渐进,确保道路畅通。明朝洪武二十一年(1388),朱元璋下令建立镇远卫,与平西卫、清朗卫、偏桥卫形成一隅,控制这一战略要地。卫城建在五老山脚下,北面靠近舞阳河。城墙周长约3公里,城墙高4.3米,宽2.5米,可以在城墙上射箭。城墙外缘有1872垛和9座堡垒。有东、西、南、上北、下北五个城门,没有两个水门。城门上的战斗塔高耸入云,黄成菩萨坐在城里保佑它。山溪易起易落,虽然舞阳河平时流的很慢,很平缓,很安静,但汛期洪峰来了,瞬间就会波涛汹涌,涌入城市,造成洪水冲走房屋、牛马、猎鸡。为了防止洪水,在上北门上方靠近城墙的地方修建了一段长约100米的挡土墙。在西门和上北门外,修筑了三道弧形的“护城堤”。

卫城陡峭,城墙起伏。按地形分为八块,取名“八块城”。分别是:朝阳市、铁山市、永安市、定西市、寿兴山东边市、寿兴山西边市、平山市、五老峰市。镇远卫驻扎有五六千官兵,许多江南军属在此定居繁衍子孙。当时实行“寓兵于农”的政策,戍边守边,于是以百户为单位修建了125个碉堡,呈四周排列,犹如星辰拱月。沿舞阳河顺流而下约45公里,清朗卫城5建于明代,位于镇远县。沿舞阳河而上40多公里,有一座偏桥卫城,就是今天的施秉县。三城遥相呼应,甚至撑起了军事重镇镇远。

明朝永乐十一年(1413),撤销泗州、思南两个宣传部,并在此基础上设立贵州布政司,宣布设立贵州省。镇远府是原八府之一。衙门建在海阳河北岸,没有战场。明朝年间,苗人来攻,知府程节在穆家湾一带筑城,万历年间不断修塔。府城城墙坐落在石屏山上,北跨数座山头,东起名为“白米倒斗”的崖顶,沿山势连绵起伏,直至石屏山西段的惠阳河。城墙长约400米,高约5米,宽2.8米,有76座城垛和1座炮台。府城有三门,东有铁山门,南有永安门,西有丁鑫门,南有“淝水池”。城外有许多关口。东有东关、铁三关、石门关,西有西关、文德关、雁门关,北有北津关。固若金汤,易守难攻,气势不亚于万里长城。它是“南长城”的一段,被誉为“江南塞外长城”。

而理想城市现在已经消失了,就是镇远县。县城是明万历十九年(1591)知县邹瑞祥所建,城址在海阳河南岸。是一座土城,城墙长约550米,高2.5米,宽1.3米。但到了清朝康熙年间,县衙迁至北岸,随官府和土城逐渐拆除,并在那里修建了一座校宫。

卫城、府城、郡形成一个“品”字,犹如三足鼎立。县城现在没了,但卫城城墙依然忠于职守,保卫着汹涌澎湃的河水。而雄伟的“南仁城”只是断垣残壁。夕阳西下,秋风习习。面对这茫茫山海,默默诉说着战争的历史沧桑。

苗疆的“清明上河图”

而密布战争阴云的镇远,却因为是“水陆大都会”,成为南疆的商业城市,而日益繁荣。正是:“不知道早晨还有钟鼓。”随着卫生所的建立,大量军户来到镇远,后来又迁到工匠和平民户,人口日益密集。镇远位于沅江上游,控制着驿道。从云南到镇远有20多站,货物都是马驮。过了镇远,就改道水路了。从镇远到常德、岳阳,都有船只来往。“大的叫陈川,能容纳20多人。”“小的叫泥鳅,能容纳三四个人。”如果逆水行舟,船会在镇远靠岸,走云南的路。聪明的商人有一种特殊的敏锐。看到镇远是个富庶的地方,他们可以把内地的各种物资转运到边境地区,还可以把云贵土特产运到“峡江”,于是成群结队,聚集在镇远。来自云南的货物,如铜和锡,大多分布在这里。云南铜运到镇远,价格可以比产地高出两三倍,很赚钱,所以生意兴隆。从“峡江”运来的粮、米、布、杂货也可以在这里买卖,还可以获得车厚的利润。军事交流和商人聚集,使镇远成为“船车厮杀、货物聚集”的大都市。

水路繁忙,百战不殆,所以两岸建了很多码头。码头是水陆交通的连接点,是镇远城市的一大标志。表明这座古城曾经是一个具有军事和贸易双重功能的交通枢纽。卫城有五个码头,分别是:卫城大码头、济阳寺码头、上北门码头、杨柳湾码头、老西门码头。府城是一个繁华的商业区,有大河关码头、府城码头、玉门码头、城隍庙码头。中子口码头、米码头、天后宫码头。

码头有自己的功能。卫城的码头最初主要用于军事目的,但其中一部分后来被改作民用。例如,济阳寺码头是渔船停靠的地方,除了装卸货物。“几个渔翁晚归,风吹遍芦苇荡”是当年渔业繁荣的写照,“镇远十二景”之一的“范艳渔翁唱”指的就是这个地方。漕运是镇远物资运输的大头,很早就有专门用于漕运的米码头。随着商业活动的扩大,有些变成了盐码头、瓷码头和布码头。府城码头和卫城码头隔河相望,既是船只的依靠之地,也是连接两岸的渡口和桥梁。因为“永安通济”的牌楼原来建在府城码头的街面,所以叫“永安渡口”。府城码头呈半圆形,分为四个平台,从河边踏上30级石阶到达街上。卫城码头长12米,有26级石阶。秋冬渡河时,人可以走在桥上,春夏涨水时,就要坐船来回摆渡。

这座桥横跨70多米,是一座由36只独木舟连接而成的浮桥。独木舟由楠木制成,由72根承重圆木连接而成,上面覆盖着144根大圆木和180厚木板,人们可以安全过桥。到了汛期,这里就变成了渡口。岸边柳烟笼,夕阳西下,余晖中,“烟霞弥漫,柳伊一”,景色宜人,令人沉醉,构成了“镇江晚渡”大陆。正如诗中所云:“江上烟凝,林中鸟歇飞;丽莎人乱说话,到了岸边就安静了。月中相约城堡,永安楼下;“月初半隐,行人夜归。”冲子口码头位于闹市区,也是靠泊船只和桥梁的码头。老西门码头,也是老西门码头,曾被用作杜东码头。杨柳湾码头因岸边成荫的柳树而得名。这是一个古老的渡口,一个名叫张的老船夫在这里渡过,所以它也被称为“张”渡口。

玉门码头,位于府城兴隆街南侧,是镇远吞吐量较大的码头之一。码头用青石建造,分五级台阶,共***33级。出口处有一座重檐宝塔,竖写“玉门码头”二字。“玉门三级浪,地下一声雷”既寓意客家美丽,又寓意生意兴隆,财源滚滚。成龙庙经常有庙会,对面复兴巷有很多商号。商业的繁荣促成了码头的繁荣。天后宫码头也是繁华之地,福建银仁以此为基地做大生意,所以特别有气势。大河关码头是舞阳河中上游的一个水上检查站。清代在此设厘金局收税,可视为镇远的“海关”。

无数的码头逐渐把河岸变成了市场。外商无论是从江边回来,还是从邮路回来,都经常在镇远停留,设高数转卖,从中可以牟取暴利。他们走到一起,定居在这里,但他们经常聚集在一起,作为老乡,形成一个城市。据明代《贵州图册》记载,镇远已形成沙湾城、郴州城、南京城、江西城、饶州城、普定城、广州市场、东莞城。从街名可以知道,镇远聚集的南方人大多是“下江人”,郴州市一般是湖南客,南京市是江浙一带的商帮,江西市和饶州市显然是江西的老表亲。普定就是今天的安顺,因为它的地方是“云南的咽喉,贵州的肚皮”,是云贵货物集散的中转站。所以人们“只重贸易”,于是善于经商的安顺人纷纷来到镇远从事贸易。

清代,镇远商业为“贵州省之最”。近代以来,国内物资运往国外的很多,外地的洋纱、洋布、洋货也传入,形成了布匹、盐、杂货、瓷器等行业。出口物资以云贵土特产为主,以桐油、油菜籽、木油、茶叶、五倍子、牛皮、猪鬃为大宗。黔东桐油经镇远运往湖南洪江出口,称为“洪油”。清末民初,镇远出现了五大商号:白松、长庆、益昌、谢赫、隆益盛。后来又出现了棉布、盐、百货、杂货、旅馆、饭店、肉店、酿酒等20多个行业,如火神庙柴火木炭市场、万门码头鸡鸭鱼市场、三排坝第一菜场、罗家坝米市场、北极宫第二菜场、石宝街猪羊牛市等。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有大小店铺数百家,不仅有皖北、大众、环球等中餐厅,还有“旧金山”西餐厅。街上日夜人山人海,民间谚语说:“镇远街人山人海,扛窑扛锅的都砸了,但坦通油出不了城。”

外地商人在镇远组建了很多商帮,和老乡建立会馆。“老乡不亲”,会馆把生活在外地的人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本地链”,他们经常在这里聚会,互相照顾,有的还成了世交或姻亲,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交织的社会力量。会馆的凝聚力不仅仅是为了“乡愁”,更是为了经济利益。同一地区的商人经常交换住处,互相厮打,互相商量事情,联手控制某项业务,与其他地区的商人竞争,谋求自己的发展。会馆的出现是商品经济的活跃表现,与物资交换和商帮的形成有很大关系。会馆多的地方大多是外商聚集的地方。

小镇镇远,从清朝开始就有很多会馆。他们以南方帮派为基础,崇拜一些偶像来团结村民,在镇远从事商业活动。江西人最擅长做生意,主要是贩卖瓷器,经营植物油。建成的会馆叫“万寿宫”。福建商人擅长长途贩运,尤其擅长海上和内河航运。他们请来自己信奉的妈祖,在镇远修建了天后宫,也就是福建会馆。湘鄂情商人经常联手在镇远设立两湖会馆。因为荆楚江湖众多,特别崇拜主管水利的大禹,所以两湖会馆就设在禹宫。在“天下老人一家”的口号下,南粤、广西人在镇远修建了两广会馆。四川人热爱李冰父子,他们建造了都江堰。所到之处,都修建川祖庙,并在其周围修建四川会馆。山西人办银行,陕西人办典当行,* * *控制镇远金融,于是建起了秦晋会馆。江浙商人多以卖布、百货为主,在镇远合建江南会馆。北方几个省,克南也来镇远,但数量不多。后来联合成立了冀鲁豫会馆。八会馆是镇远商业繁荣的象征,也是镇远古城的一大特色。

镇远工商业发达,工业形成了许多行会。从事染织的手工业工人,尊梅阁二仙为祖,建立了梅阁社。做厨师、开餐馆饭店的人,尤其是崇拜王展、灶神、米公的人,成立了王展俱乐部。行医卖药的人特别崇拜药王孙思邈,设立药王会。木匠和泥水匠尊敬鲁班,成立鲁班会。酿酒和卖酒的人以李牧为父,成立了老君会。裁缝行会是轩辕会,屠夫行会是张杰会,理发师行会是螺祖会,等等。

镇远有很多船工和搬运工。他们大多结成帮派,不是“青帮”,就是“红帮”。

舞阳河两岸,商店、茶楼、酒楼林立,戏楼、宫殿林立,水船流动,不禁让人想起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在那幅画中,描绘了宋代东京城(今开封)街道的繁荣景象,把当地农业、工业、商业、医生、僧侣和牧师、小官吏以及孩童时期的妇女的面貌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市场上有集市、散步、谈话、饮酒、推车、骑马和轿子...各种各样的世界在画面中栩栩如生。大街小巷里,官邸、亭台楼阁、寺庙、河塘,点出了一幅北京的繁华景象。

谁也没想到,在远离首都的镇远边城,在一向被视为“异乡”的苗疆,在贵州高原上,也有一幕生动的“清明上河图”。舞阳河上,港湾分岔,码头相对,船只穿梭。两岸是一排排用木柱支撑在水中的吊脚楼。这座吊脚楼的正面是拱廊式的。茶馆、餐馆和商店与塔楼和宫殿混杂在一起。这个地方就是梵宫景色汇聚的青龙洞。街道上挤满了人。商人站在柜台前和别人讨价还价,买和卖。摘葱卖菜,提高嗓门沿街叫卖。在酒馆里,你可以猜拳击的规则,然后喝醉。茶馆里,三三两两,人们聊过去,讨论现在。黑粉色,各种人物,出现在舞台上,丝竹声,锣鼓声,南方口音,北方口音。一个官员坐轿子过马路,人们就低头盯着他,想着这个官员是谁。突然,我听到马蹄声,行人迅速闪向两边,一群人呼啸而过,太棒了。闹市里,书店的学生们聚在一起,书声震天,却是“两耳不闻窗外事”。寺庙周围,香烟遍地,清晨鼓声阵阵,不同凡响。夜幕降临,万灯笼罩镇远,将石屏山和五老山倒映在外界。一泓春水,半江渔火,缕缕青烟,亭台倒影,装点出一幅美妙的画卷,这就是苗疆的“清明上河图”。

“斜门斜道”古巷

离开了闹市,走进了窄而深的巷子,走进了古城的心脏。普通游客,在镇沅河边的街道上溜达一会儿,就直奔青龙洞,或者登上游船,欣赏舞阳河的风光。惠阳河的景色,四点钟河水绿如蓝,青龙洞,一洞从海上来,真的一定要去,不然会是一辈子的遗憾。然而,游览古城,魅力是在古老的风格,最令人难忘。这是一条穿越时空的隧道。走进弄堂,城市的喧嚣顿时消融,仿佛感觉时光流转,回到了50年前的镇远,100年前,300年前,600年前,重现了明清时期的生活场景,引出了许多古老的故事。

镇远的小巷和其他地方很不一样,在世界其他地方你是看不到的。北京的胡同世界闻名。因为地势平坦,又在皇帝脚下,所以必须规矩,方方正正,稳稳当当,就像棋盘一样。房子都是标准的四合院,不敢建高楼,显示了皇权的整洁。苏杭的弄堂也很有名,由许多江南小院组成,精致细腻,临江的弄堂有通往江边的石阶,可以停船洗漱,尽显“水乡乡村”的魅力。重庆的巷子多是山中蜿蜒,但因为人口密集,土地昂贵,房屋密集,大多是三四层,看起来像很多鸽子笼。几百个人挤在一起,吵吵闹闹,经常看到窗外挂着衣服和婴儿纸尿裤,就像各国国旗飘扬一样。

镇远的巷子里是另一番景象。它有北京胡同的静谧,却没有刻板的规矩;江南有美丽的水乡,有小巷,却没有平坦无坡的布局;有重庆“山巷子”的风格,却没有城市的喧闹氛围。镇远的巷子既有三者的优点,又有山野的独特风味,大概是山高皇帝远的缘故吧。它无拘无束,自由自在。镇远的古巷很精彩。除了古老,它还有很多特点。简单来说,爬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