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管理论文(2)

心理健康管理论文二《论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大学教育管理》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对策;管理方式

摘要: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学知识教育,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同时,建设健康的校园文化,形成健康的文化氛围,有助于促进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发展。

当代社会变化很快。为了应对现实和未来的挑战,大学生需要实现全面发展,需要心理健康和成熟。有了心理健康的基础,人就能学会正确认识自己,接纳和管理自己,努力了解周围的环境并不断适应它,积极应对危机并增强自己的能力和勇气,做出成熟负责的决定并付诸行动,并有通过探索追求积极人生意义的欲望。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1.大学生压力很大

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不仅促进了社会各方面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高速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未来就业不确定带来的压力、对自身经济贫困不正确看法带来的经济压力和心理压力,使大学生迷茫,成为主要压力源,其中学业困难、经济贫困和心理困扰尤为突出。

2.大学生期望值很高。

一是期望来自学生家庭,家庭的高期望和进入大学后的现实往往有强烈反差;第二,从社会来说,社会对人才的全方位高需求,以及现实中对优秀人才需求的急迫性,让原本踌躇满志的学生在面对社会的完美期待前感到压抑;第三,从学生自身来说,强烈的成功欲和成就感以及各种不如意的大学生活会导致大学生心理失衡。

3.大学生心理素质差。

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大学生的过度负荷与心理素质形成鲜明对比,在生活变化、心理需求受挫、生活变故等熟悉的情况下,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二,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对策

1.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其健全人格的形成,是大学生教育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

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德育管理体系,制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细则,从制度上保证工作的落实;通过设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常设机构,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以课堂教学和课外教育指导为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形成课内课外、教育引导、咨询自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和体系。

2.保障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建设和发展,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必要的条件。

配备专职心理咨询和辅导教师,让学生得到相应的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高校学生辅导员应成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骨干力量。学生辅导员要逐步走向职业化、专业化,在上岗前接受心理学知识的专业培训,掌握能够与学生沟通、缓解学生心理问题、有效影响学生认知和行为状态的基本心理咨询理论和方法。

3.对所有人来说,充分参与。

健康的心理是人类发展的中枢,是一生不断进步和探索的催化剂。心理健康教育仅仅依靠专家和部分教师不能满足提高全体学生心理素质的要求,必须面向全体,参与其中。心理健康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通过讨论,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和障碍,构建学生健康的心理。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

1.实施教师个体心理行为的教育管理

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个性以及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教师个体心理行为的形成受到纪律和制度的约束,但这种约束的作用是有限的。学校管理必须将教师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转化为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心理动力,进而形成有利于实现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目标的教师个体心理行为。

作为学校管理者,在为教师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的同时,也要建立能够促进教师成长、满足教师合理心理需求、督促教师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知识的评价机制。这样,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个体心理行为,就能与学生心理成长的生态环境和潜能相一致,这也就形成了对教师个体心理行为的教育管理。

2.开发一个面向学生的学生管理系统。

学生管理制度是对学生行为的约束,本身具有强制性,但要体现以人为本、人性化和学生发展。我们在制定各种学生管理制度时,要在学校的组织下,遵循学生个体心理行为的规律,不以破坏学生心理成长的生态环境为代价,追求维护、服从、整洁、统一。在制度实施过程中,还要注意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学生心理的个体差异。总之,学校的各种学生管理制度都要服从学生心理成长的生态环境,把显性的制度约束变成隐性的学生心理行为。

3.统筹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这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是指利用学生自身资源和社会资源开展的各类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课外心理咨询活动,包括学生自己主导的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各类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团体心理咨询和个体心理咨询等。对于此类活动的管理,必须有一个整体规划,指定专人负责,在遵守心理教育相关原则的同时,正确引导学生自主参与。

4.校园心理健康教育文化的科学布局。

校园心理健康教育文化是指校园内各种写有心理健康教育格言的标语牌、心理健康教育公告栏和黑板报,以及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各种学校出版物。这是一门隐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学生的心理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有时对学生的心灵有着特殊的吸引力,从而全方位、多角度地发挥其独特的作用,与学生的心理生态环境和谐相处。

四。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