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轻寿命的探讨

孔子是圣人,他创立的儒家思想已经深入我们的骨髓。提起孔子,我们充满崇敬。然而,作者的笔下却向我们展示了孔子性格的另一面——洒脱。这就是走下神坛的孔子,一个活生生的孔子,一个可爱的孔子。你对孔子有更深的了解吗?

我喜欢看休闲类的书,即使是严肃的书,我也不妨当休闲类的书来看。比如《论语》被林语堂当成孔子的八卦来读,他读了很多幽默。这种阅读方式很合我的口味。最近也看了这位圣人的话,发现孔子是一个很洒脱的人。

在我的印象中,儒家文化非常重视工作和伦理,是一种非常入世的文化。但作为儒家始祖的孔子,其实对功利相当淡泊,对伦理也相当灵活。这两个方面可以用两句话来表示,那就是“君子无能”和“君子无情”。

孔子是一位学者。一般读者寒窗苦读,心中挂着一个目标,就是有朝一日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从而在社会上混个稳定的职业。说一个人没有价值是很忌讳的,就是说他一文不值。孔子坦言,真正的人是不配的。诚然,有人嘲笑他博学多才,缺乏专业知识。他自嘲说,那我就专门开马车吧。

其实孔子对读书有自己的看法。他主张读书要以兴趣为基础,不赞成为了求知而求知的纯学术态度(“知者不如好者,好者不如乐者”)。他还主张读书是为了提高自己,鄙视那些沽名钓誉的庸俗文人(“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他一再强调,一个人有真才实学很重要,不在乎外在的名气和阅历。类似于“不要为自己的知识烦恼,要为可知而求”这句话,《论语》至少重复了四遍。

“君子不为器”这句话,既表达了孔子的治学观,也表达了他的人生观。有一次,孔子和他的四个学生聊天,请他们谈谈自己的志向。其中三人表示,他们想成为军事战略家、经济学家和外交官。只有曾点说,他的理想是在晚春三月出发,轻装上阵,交几个朋友,在河里游泳,在森林里乘凉,一路唱着歌回来。孔子听了,叹道:“我的想法和曾点一样。”《圣徒的叹息》生动地表达了他未受污染的精神,极大地感动了两千年后最重要的文学评论家之一,并改名为《圣徒的叹息》以纪念它。人生在世,何不做个工具,做个家?只要活得悠闲,不是比什么都好吗?

一般来说,学术界认为“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至于“仁”是什么,众说纷纭,但都说不清伦理的范围。孔子重视人伦是事实,但他毕竟是一个智者,一个人只要足够聪明,就永远不会看透一切伦理规范的相对性。所以“君子无仁有夫”这句话出自孔子,他不把“仁”作为一个理想人格的必要条件也就不足为奇了。有人把“仁”归结为“忠”和“恕”。事实上,孔子从来不提倡愚痴和宽恕。他总是区分“国家有办法”和“国家没有办法”。“国家无路”的时候,能逃就逃(“漂洋过海”),逃不掉就少说话(“和孙子说话”),傻就更好了(成语“傻”出自《论语》,原意不是形容愚蠢,而是赞美某人假装聪明,相当于郑板桥说的话。他不喜欢基督,当你的左脸被打,他要你把右脸送上去。有人问他要不要“以德报怨”,他问:那要用什么来报德呢?然后他说,应该是以怨报德,以怨报德。

孔子真的是一个很通情达理的人。他有常识,知道极限,一点也不偏执。“信”是他亲自规定的“仁”的内涵之一。但他明确说“言必信,行必有果”,这是刻板小人的行为(“道是小人”)。关键是“必须”二字,没有变通的余地,惹怒了老先生。他也反对过于谨慎。我们常说“三思而后行”。这句话出自《论语》,孔子并不认同。他说再想想。

或许孔子不洒脱,我只养一面。毕竟有这一面是令人愉悦的,让我心安理得的承认孔子是一个合格的哲学家,因为哲学家都是有智慧的人,有智慧的人怎么可能一点都不洒脱呢?

1991八月

我心中的鲁迅

高一(9)江

这就是我心中鲁迅的外在形象,“怒发冲冠倚栏杆,雨歇仰视,天啸怀凶。”

鲁迅首先是个作家。这里我就谈谈我对他的散文和小说的感受。

鲁迅的杂文以犀利尖锐著称。有句话说:“有的人用枪杀人,有的人用笔杀人。”不知道最初是不是用来形容鲁文的,但鲁文确实很有效果,对国民党反动政府和帝国主义总是用讽刺和讽刺。有人说:“这种骂人不带脏字的方法,真是一绝。”

鲁迅的小说大多描写清末民初江南小城的众生形象。但是他描写的人物性格鲜明,磨不掉。到现在人们还在说:你还真有点阿q精神!

我看过一些鲁迅的文章,最有代表性的是在语文课上分析的,所以我真的是被鲁迅影响了。不止一个人跟我说,为什么你满嘴鲁迅的腔调,被他的强磁场磁化?

但是,我不太欣赏鲁迅。的确,他爱恨分明,但我总觉得他的“匕首”太亮太烫,没捅两下就难受,脾气也太偏激。有一段时间,我和陈西滢打了几个月的笔战,徐志摩和胡适和解后才停战。然而,我发现这是一个误会大学的两个女孩的行李被扔在学校门口,碰巧被周抓住,所以我受到了攻击。同为同乡、在英国留学的陈远,两人并不相识。这件事他只说了两句和解的话,而周认为陈和校长有什么关系,就一起骂了陈。(见《英国记者八访凌叔华》。凌作为陈夫人,可以肯定她的话,但周确实偏激。)据说鲁迅和郭沫若也不和,写过讽刺他的文章。而且很多现代评论家都说鲁迅脾气大。

鲁迅很关心进步青年,给予最大的帮助,这是好的。但是,我们不应该太支持2005年左右的学生罢课。作为清华的学生,梁实秋在《清华八年》中记载,清华的学生运动最初是出于爱国热情。后来由于前世的过度压抑,出于报复,曾三追校长,其中一个还没上任就被吓跑了。之后5-6月停课,只要有人提出,学生会总会同意。有一次游行,前面一辆车挡住了路,不停地按喇叭,于是愤怒的学生们——确切地说是高度兴奋的学生们甚至拍了人和车。事后我也写了,公交车司机真的是无辜的,但是十有八九,公交车司机不是个好东西。作为清华的一员,我不想太贬低自己。可见鲁迅对一些东西美化了很多。

其次,鲁迅是思想家、革命家。的确,在当时的乱世里,很多学者、作家都感到迷茫,并把方向往前推,但鲁迅却不容易看清这一切。鲁迅更难举起命运之笔,唤醒人民的灵魂,抨击反动政府,支持中国革命。一个思想家和革命家当之无愧。

但我总觉得鲁迅出名有一部分是因为他是一个真正的左翼作家。换句话说,他选择了正确的政党。文革之后,五四时期文坛上遵循“中庸之道”的只有一些左翼作家和一些特别有名的文人。复古派随着孔被赶下了舞台,连徐志摩、郁达夫、梁实秋、胡适等一批“月牙”文人都没有多少人知道,更不用说包、张恨水、周寿娟、颜等一些鸳鸯蝴蝶派的大师了。当然,我这里并不是说鲁迅不光彩——事实上,他并不可耻。我只想说,既然坚持“唯物主义”,就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人和事,对于文学和文人也是如此。

总的来说,鲁迅是一个伟大的人,但太阳的伟大光辉掩盖不了黑洞。鲁迅的脾气不过是美玉中的微瑕。

靛蓝是从靛蓝植物中提取的,但比它所来自的植物更蓝。

“绿,取之于蓝,绿即是蓝。”从荀子的《劝学》说起,荀子用靛蓝比喻在学术上有所成就的后起之秀,用蓝草比喻导师和前辈。我理解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是鼓励年轻人在事业上超越前辈。

人类从吃动物喝血的蒙昧时代发展到今天征服太空的文明时期。每个世纪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英雄。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在年轻时就在事业上取得了成功。他们年轻,稚气未脱,经验不足,却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超越了先贤,在历史的舞台上上演了一系列波澜壮阔的大戏,名垂千古。而他们的学生和他们一样,超越了他们,推动了人类的进步。就这样,后浪推前浪,历史的长河滚滚向前。

广义相对论的发明者爱因斯坦研究了著名物理学家牛顿的全部著作,早在学生时代就吸收了经典力学的精华。他非常尊敬牛顿,但他从不相信他的前辈。他敢于怀疑和探索,最终指出了牛顿力学的错误。是的,正如一些历史学家所说,“爱因斯坦是喝着牛顿的牛奶长大的。”他是出乎意料的;他敢于挑战牛顿,为了人类的进步,他打败了牛顿这个偶像。他比伊恩更优秀。

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意大利画家和科学家。早年师从著名画家罗基奥。在老师的指导下,他开始画鸡蛋,稳步攀登绘画艺术的高峰。他虚心向老师学习,但也注意摒弃老师错误的绘画技巧和方法。在不到四年的时间里,他超越了举世闻名的大师佛罗基奥。有一次,佛罗基奥应邀为一座教堂画壁画。他画完了基督和两个天使,请达芬奇画第三个天使。列奥纳多·达·芬奇悠闲地拿起画笔,只用了半天时间,教堂里就飘下了一个优雅而又栩栩如生的天使。佛罗基奥大为吃惊,叹了口气。从此,这位崇高的绘画大师再也没有拿起画笔,转而研究雕塑。可见年轻人完全可以超越前辈。无数伟人的一生都证明了这一点。

有志气就好好学习,虚心向老师学习,用人类所有的精神财富武装自己。绿色之所以比蓝色更蓝,是因为取自蓝色;青之所以取得胜利,赢得“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美誉,离不开青的栽培和哺育。

中国25岁的女博士黄斌,因在英国留学期间对事业的执着,受到英国著名科学家、中国人民的友好朋友辛迪兰教授的关注。辛迪兰教授六十多岁了,身体不好。但他慧眼识英才,珍惜黄斌这颗破土而出的新苗,主动提出亲自指导黄斌,让她早日拿到博士学位。在老师的帮助下,黄斌埋头于书堆中,夜以继日地努力学习,学习进步很快。辛迪兰教授毫无保留地把他所有的知识传授给了黄斌。为了黄斌早期的学业成就,他停止了手中的写作,放弃了休假和出国讲学的机会。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黄斌仅用了一年时间就写出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论文并获得了博士学位。然而,她的研究结果与导师的理论背道而驰,她的成果推翻了统治生物领域15年的辛狄兰结构。辛迪兰教授很高兴黄斌超越了自己,到处宣扬她的理论,打破了民族偏见和障碍,帮助黄斌安全回国。黄斌回国后,在科学院为她举行的欢迎会上,第一句话就是:“我所取得的一切都归功于我敬爱的老师。”

我赞美靛蓝,它比蓝草更绿,我赞美蓝草把一切都传递给了靛蓝。

我相信,在我们伟大祖国的土地上,一定会涌现出成千上万像黄斌这样富有进取精神的年轻人和像千千辛迪兰教授这样高尚无私的前辈。经过新老两代人的共同努力,祖国的“四化”大业必将成为我们民族历史上最辉煌的篇章。

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