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一名经济学家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知识?
基础知识:
经济学高等数学、统计学、会计学基础(包括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经济法基础。
学习方向:
会计与审计、银行与金融、生产与物流、市场营销、精算、税务、经济法等。下面还可以细分几个小项。
图书:
学生人数多的一套经济数学很不错。在宏观曼昆中有一个入门级版本是非常好的,但在微观斯蒂格利茨中就足够了。其他三个,不好意思,说不上是什么好版本。问大一点的书店,售货员会给n个版本,应该都有。
1,曼昆《经济学原理》一、二。梁教授译。曼昆是哈佛的高材生,属于新古典凯恩斯学派,研究范围集中在宏观经济分析。
这本书是为大一新生写的,主要特点是文字简单,推理简单,语言有趣。界面相当友好,引用了大量案例和报纸摘要,极其贴近生活,比如美联储为什么存在,如何运作,格林斯潘如何降息应对经济低迷等。书中几乎不使用数学,自己总结出“10经济学原理”,为初学者讲解,对于完全没有接触过经济学的人来说,极其方便。学习这本书,你可以了解经济学的基本思想,常用的基本原理,用来看待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可见经济学的作用和趣味性远远超出一般人的想象。推荐词条首选阅读。
2.萨缪尔森的经济学。
新古典综合学派代表人物萨缪尔森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人1970。研究范围横跨经济学、统计学、数学等多个领域,对政治经济学、部门经济学、技术经济学有独到的见解。目前各种经济学教材所使用的分析框架和方法,大多采用的是由他的微观经济学分析1947发展而来,将凯恩斯主义与传统微观经济学相结合的“新古典综合学派”的理论框架。他一直热衷于将数学工具应用于静态均衡和动态过程的分析,用物理和数学推理的方法研究经济。目前经济学的纯数学化很流行,这是始作俑者。
《经济学》最早由美国麦格劳-希尔图公司于1948年初出版。现在已经出了16版,风靡全球。20世纪50年代,高鸿业教授根据英文版本10对其进行了翻译,商务印书馆于1981出版。《市场版16》是与诺德豪斯合著,沈皛教授翻译,分别在《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两本书中出版。
这本书结构宏伟,篇幅巨大。可以用深刻来形容。浸润老萨几十年的经济洞察。字里行间,三言两语,句句含义。其中“暖心、淡定”、“相关不一定是因果”等词可谓经济学的老子。读完这本书,我们可以了解经济学所讨论的问题在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分析框架,对经济学有一个完整的理解框架。知识庞杂,有体系框架,适合以后继续深造。学的越深,越知道这个框架的重要性。虽然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仍有断层,但这个框架是好的。本书英文版由国内有机出版社出版。建议直接看英文版。
3.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学和一系列补充教材。斯蒂格利茨在信息经济学方面颇有建树,本书可以作为前两部的补充。前两者的经济学内容主要基于价格理论和边际分析,不包括不对称信息经济学和不确定性分析。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学可以填补前两者的空白。
虽然三位作者的政策倾向不同,但教材体现的凯恩斯主义特征多一点。总的来说,教材还是比较客观公正的。非常适合做入门教材。
4.经济学、原理、问题与政策、经济学原理与问题、经济学案例、经济学随笔、经济学悖论、社会问题经济学等。这类书的特点是先提出问题,再讨论原理,主要是针对社会共性问题,逐步讲解原理。大部分水平和内容都不错,但缺乏体系和框架,适合略懂经济学的经济学家补充学习。
5.国内教师自己编写的西方经济学教材:目前国内高校编写的直接冠以“西方经济学”或“经济学原理”的教材都是入门教材。如、厉以宁、、梁、朱熹、尹伯承、司春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