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关于感知的悬而未决的论文

摘要:镜像理论是拉康早期思想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拉康镜像理论的主要出发点是黑格尔改良的主从辩证法,其核心是一种无意识的自欺关系;另一个重要的内在逻辑是基于意象-意象-想象的他者的伪前因理论。拉康的前因,通俗地说,就是非我之物提前抢占了我的位置,使我不自觉地认同他,认同这个非我之物是我自己的现实。

关键词:拉康;镜像理论;自我;图像

中国图书馆分类号:B565.6文献识别码:A文号:1671-8402?2004 10-0036-03

作者简介:张一兵,男,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主任,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雅克-玛丽·埃米尔·拉康(1901-1983)是当代法国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和魔幻原始思想家。镜像理论是拉康早期思想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本文简要论述了拉康镜像理论的哲学逻辑。

对拉康来说,黑格尔的关系自我意识-主人-奴隶辩证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关系表述。个体主体无法确立自己,只是在另一个被客体化的人的镜像关系中认同自己。然而,拉康的新发现是,这种同一性以他者对主体自身的替代而终结。我们知道,在黑格尔的理论中,欲望和劳动是这种置换关系的转化要素。而作为心理学家的拉康,在接受黑格尔遗产时直接抹去了劳动,暂时搁置了拖延的欲望。当他用超现实的镜像映射关系取代黑格尔的现实(劳动)关系时,他获得了对抗弗洛伊德核心的现实利己主义的有力武器。

在他看来,自我并不是弗洛伊德晚年所认定的“现实原则”所组织起来的有意识的实体,而是一种超现实的幻觉,因为它只是一系列以异化身份为基本框架的伪自我。

1936年,拉康提出了“镜像理论”。这是他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中面对后者所倡导的心理发生和人格历史建构的逻辑而提出的颠覆性观点。通常在这里,一些拉康传记作者强调拉康作为问题导向的动物行为模式研究的基础作用,主要是儿童心理学家瓦隆对动物和婴儿的镜像实验。?有人指责拉康依赖实验心理学过时的基础。我真的不这么认为。因为,对于拉康来说,科学家瓦隆的镜像实验最多是一种实证支持,仅此而已。我也注意到弗洛伊德本人直接谈到了儿童镜像游戏。

在我看来,拉康镜像理论的主要出发点是黑格尔经过改造的主从辩证法,其核心是一种无意识的自欺关系。如前所述,拉康对人的本体论的理解,正是马克思-海德格尔式的关系本体论。马克思认为,人(个体主体)的本质只是现实中他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海德格尔只是把这种存在(个体主体)认定为“活着”(通过第一手构建世界,与他人同在)的关系存在。在这里,马克思的关系存在具有直接的积极意义,而海德格尔的生活关系理论则具有消极的意义。我认为,这门学科建立中的关系本体论起源于黑格尔。但是,拉康想进一步从根本上否定人的存在的关系本体论。根据拉康的镜像理论,6岁到18个月的儿童(不能有效控制自己破碎的身体)在镜子里看到自己统一的影像,即产生一个格式塔画面。这种格式塔的本质是想象的同一性关系。这不是黑格尔所说的另一种自我意识,而是“我”的另一种形象。“它的对应物”从一开始就成了它的形象——幻觉。马上就把这个画面错当成了自己,这正是弗洛伊德所说的自恋阶段自我认同关系的错觉。在拉康的语境中,这是一种本体论的误导。拉康清楚地意识到实体性主体的虚无,实体性主体既包括弗洛伊德的生物本我(原欲),也包括自足的意识主体——心理自我。他肯定了马克思-海德格尔关于人的存在的本体论基础,但在证伪的逻辑中颠倒了这一本体论基础。

我认为拉康的伪自我理论深刻继承了黑格尔主从辩证法的内在框架,但同时又消除了“从苏格拉底到黑格尔实现的自我意识的辩证法”。他自己说,曾经被认为是完善的、完备的主体理论,是整个历史进步的“最根本的假设”:“事实上,他被称为这个进步的母体;他的名字叫Selbst bewusstsein,即自我意识,全意识的存在。”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他说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精髓在于“只有当主体背离自我意识时,验证的过程才真正触及主体”。显然,拉康肯定了弗洛伊德对自我意识这一理性主体的否定,他认为弗洛伊德的革命还不够彻底,拉康要否定弗洛伊德的无意识心理自我。他声称自己最感兴趣的是“自以为是主人的奴隶”——自以为是个体自我主体的非主体。拉康想要颠覆笛卡尔以来的一切思想文化传统。这包括他自己的老师——弗洛伊德。

我们已经知道,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中的“自我意识就是欲望”,欲望是对另一个自我意识的客观关系,在反身性中深化的主仆辩证关系才是拉康镜像关系的真正基础。在拉康这里,他首先从根本上否定了弗洛伊德的本我,即生物意义上的本能欲望,这种本能欲望使个体自我的开始变得虚无。这与黑格尔是自然之夜,或者说是逻辑之初的缺席的理论不谋而合。这样,没有生物本我的人首先在镜子中自己的影像中,以一种虚假的影像关系建构自己的心理人格,幻觉成为主宰。在这里,弗洛伊德对自恋的规定——自我理想,即“个体主体期望自己成为的那种人”,在对立的否定关系中被认定,弗洛伊德的自恋就成了水中虚假的幻影之爱,所以弗洛伊德“活着”的自我的开端必然是空的。这不是一个自我意识面对另一个自我意识,也不是一个实体的主人征服另一个实体的奴隶。这就是幻觉与空虚的关系对“我”的奴役,这就是拉康镜像理论的本来面目。在这一点上,拉康是恶毒的。也正是在这里,聪明的拉康区分了一个非言语的他者,即“空”自我的主宰。在这里,他与列维纳斯不同。在后者的他者理论中,有他者也有作为面孔和语言的他者,但列维纳斯并不区分大写的他者和小写的他者。这个“他者”起初是沉默的“我”在镜子里的形象,然后是母亲、父亲和其他亲人的面孔(列维纳斯的“表情”),以及朋友们一起玩耍的行为和游戏。正是在这种非言语的他者客观关系中,虚假的自我实际上被建构和肯定。这里的非语言是小写。并且一直在和他未来的对象A接触,没有被符号化。小写的other总是与他人的情感面孔联系在一起。但是,我们切不可简单地将拉康的他者与他人相提并论。当然,“他者”是以形象为媒介的,但不是另一个人或其他人。在拉康看来,“他者”是存在的缺失吗?在这里,小他者缺少的是那个“它”。在未来,大写的他者(符号语言)将是物与人的缺席与死亡。

拉康把这样一个以他人的感性图像关系为基础的“动手世界”称为存在本体论的想象域。这并不是对婴儿心理自我的基因建构过程的正面描述,我们绝不能把“自我看成是处于知觉-知觉系统的中心,也不是由‘现实原则’组织起来的”。正是在超现实主义的同一意图中,拉康否认把自我看作是在现实生活中不断建构的感性实体,也就是他和达利达成* * *认识的“结构主义”中的自我。相反,拉康以非建设性和批判性的方式揭露了一种真理:真实自我建构的不可能性和真实自我的证伪性。韦波说,“拉康的“我”是一个分裂的观点,而不是一个稳定的观点”。这是正确的。当然,与超现实主义不同的是,拉康在这里颠倒使用了超现实主义的意象,达利表达自己真实欲望的自主、自由和革命想象被隐喻为一种被奴役的他者。想象关系的本质是意象-意象建构。意象在这里不是简单的外物,而是源于人的感性存在的一种配置。具体来说,就是从人的镜像和他人的表情、行为中接受的非自我强加(或“攻击性”)的投射。这种投射形成了作为他者形象(意象)结果的虚假自我。拉康说,他是在对偏执狂的个案研究中第一次认识到这个镜像的虚假自我的。意象往往意味着来自他者的自我认同(身份)关系,这种误解揭示了想象域中的人生欺骗剧。拉康的想象关系其实是建立在误解的基础上的。

拉康在这里想象的关系是一种本体论的二元分裂关系,“这种关系成为人与人(以及所有‘他人’)之间各种关系的基础。”也预示着疯狂在一个人生命中不可避免的异化。显然,拉康这里的想象是广义的规定性,不仅仅是对镜像的形象误解和对他人言行的联想识别。总之,想象不仅仅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构成活动,还包括感性行为操作中的现实模仿、类比和统一。与皮亚杰不同的是,一个儿童心理建构的过程不是从主客体状态的虚无(确认主体自我,确立非自我的客观客体)开始的;与弗洛伊德不同的是,他不承认人的本能欲望(“本我”)是存在的基础,这使得个体主体的开始变得虚无,自我在世界中的形成变成了无中生有。人走向现实的自我,恰恰是人生大欺骗的开始。它只是一个走向异化的“想象功能”。这种所谓想象的功能,也就是“在体验技术中,幻觉作为客体在心理发展不同阶段的功能”。这种假想的功能关系就像一个被吹起的肥皂泡,是靠闪耀的他人形象来维持的,而虚幻的假想关系则是这里不断吹进来的空洞的“自我”之气。后来,在象征的领域里,这个脆弱的泡泡变成了由不朽的语言硬壳编织而成的空心人,里面的这个空东西就叫做主体。拉康的东西很混乱,我发现很多学者都被他搞糊涂了。例如,伊格尔顿把拉康的想象场描述为自我和客体在一个“封闭的圆圈”中不断相互转化的过程。

拉康镜像理论的另一个重要内在逻辑是基于图像-图像-想象的他者的伪前提理论。我们知道这个伪前因强奸特征和海德格尔的前因之间的异质性。拉康的前因,通俗地说,就是非我之物提前抢占了我的位置,使我不自觉地认同他,认同这个非我之物是我自己的现实。所以,我不在这里,他在这里,他假装我在这里。拉康的他者镜像,他者的脸,都有这种先行者。无论是我的镜像,还是每个人的脸,其本质都是以某个形象出现的他者的倒影。在这种先来后到的暴力意象关系中,假我建立在“自恋”假身份的想象关系中。这是伪自我建构的暴力逻辑三段式。拉康说:“主体的历史是在一系列或多或少典型的理想认同中发展的。这些身份代表了最纯粹的心理现象,因为它们基本上显示了图像的功能。”意象的本质是对先占位置的小他者的认同,自我是一种假装成被篡夺的小他者的镜像的心理意象。意象是在想象的时空交织中可以被定义的形式,它的作用是在一个心理阶段实现消解同一性,也就是说,一个个体与其相似性之间关系的变化。在逻辑层面上,拉康将这一场域称为想象场域,目的是直接说明自我建构的主观性和虚假性。大它者的暴力的伪前因是这个想象领域的本质。詹姆逊曾把这种前因关系简化为“形象优先”。事实上,拉康这里的语境要复杂得多。

瓦隆的心理学实验主要是通过比较动物和儿童对镜子的不同反应,来证实人类受试者早期心理过程中在镜子中反映关系的智能优势。其主要观点体现在《儿童人格的起源》(1933)一书中。拉康的认同可见《拉康选集》,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版,第10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