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科研概况
国家重点学科:国际贸易
方向1: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学科带头人:赖明勇教授。
在这个方向上,构建了开放经济体系的内生增长模型群,并基于吸收能力解释了国际技术扩散的演化机制。研究了经济增长不确定性的机理和参数条件,为解释增长收敛、贫困陷阱和多重均衡提供了新的启示。本文在介绍环境质量、自然资源和污染排放的基础上,对中国的自由贸易、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开放经济下的经济增长及其不确定性研究”等7项国家课题和19省课题。在上海三联书店出版《出口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理论、模型与实证》等三大系列专著,在《中国经济评论》、《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SSCI收录论文3篇;被教育部提名为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其他省部级科研成果奖8项。
方向二:中国外贸发展学术带头人:张亚斌教授。
这个方向致力于确定一个贸易强国的判断标准和评价体系,索引中国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的目标和内涵;用“相对效用价格比”的概念定义比较优势,用“内生比较优势理论”整合现有国际贸易理论;在CES函数的基础上,改进了引力模型来研究经济体系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构建“异质大国”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的“圈层升级”模式;本文探讨了中国对外贸易从OEM到OBM和ODM的爬坡路径,重点探讨了最优知识产权保护、自主创新与技术模仿的平衡以及技术进步模式的动态转变。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异质大国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研究”等国家级项目4项、省级重点项目4项,出版《内生比较优势理论与中国贸易结构转型》(中国经济出版社)等学术专著3部,在《世界知识产权杂志》、《经济研究》、《世界经济》、《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
方向3:对外开放与经济安全学科带头人:钟教授。
该方向致力于确定对外开放条件下国家经济安全的基本标准,研究对外直接投资及其转移定价和利润汇回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探索引入战略投资者、公司控制权与国家经济安全;在分析跨国并购、绿地投资与国家经济安全的关系时,强化国内企业的反应及其联盟成本和技术差异的影响;研究对外开放、资本外逃、跨国洗钱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关系。承担了“跨国公司并购中国企业与国家经济安全新趋势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考项目、省部级重大项目等5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在《经济政策改革与世界经济》杂志上发表专著5部,论文30余篇。其中,SSCI收录2篇。
方向4:工业外贸与现代物流学科带头人:廖金忠教授。
该方向主要研究以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技术为主要支撑,进一步延伸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产业供应链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了科工贸一体化企业和外向型物流集团的战略决策模型和方法,设计了基于模型和驱动架构一体化的动态优化决策模型的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决策支持系统(EBDSS)平台。研究开发了基于动态集成策略的可视化物流信息平台和基于遗传算法的调度、监控和导航系统。承担国家重大、重点科技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篇,EI 6篇。获得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其他部委省级奖励5项,获得软件著作权2项,申请专利4项。
方向5:国际贸易系统工程学科带头人:杨昭军教授。
该方向将可计算一般均衡方法、复杂系统理论和进化博弈论引入国际贸易体系的模型构建和政策应用研究,实现数据库建设、模型开发、软件实施和政策评估的有机结合和统一;开发了CGE-胡达-莫纳什模型,模拟评估了中澳自由贸易区谈判、中国-东盟关税减免和中国农业税减免的宏观经济和产业影响。建立了基于贝叶斯正则化的TDBPNN预测模型和技术扩散的元胞自动机模型,用于国际贸易市场发展和国际技术扩散的非线性演化分析和预测。将进化博弈论应用于国际投资的理论分析。承担国家级项目5项,省级项目12项;在《国际理论与应用金融杂志》、《经济研究》、《中国管理科学杂志》等学术期刊上发表专著3部,论文50余篇,其中6篇论文被SCI、EI收录。
方向6:服务贸易与产业发展学科带头人:刘教授。
本方向研究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下国际产业转移和服务外包的规律、趋势和政策选择;本文对比较优势的特殊性及其决定因素、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以及金融服务贸易与知识型服务贸易之间的贸易方式选择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本文试图将知识型服务产品作为中间投入要素和内生服务创新作为增长动力融入现代贸易和增长模型,研究知识型服务贸易中知识扩散和产业内贸易对服务贸易政策和贸易模式选择的影响。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面上项目3项,发表《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概论》等学术著作3部,获得省社科基金优秀成果一等奖等省级学术奖5项,获得二等奖1项。在《经济政策改革、金融与贸易经济》杂志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1被《SSCI》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