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写作中如何运用事实论据

1,案例选择要准确,典型,新鲜。

选取的事实材料要准确可靠,这是起码的要求。《原理、考证与文字》一书说:“即使细节对所有论点没有直接影响,人们也会怀疑所有材料的可靠性,甚至伤害论点的说服力。”

生活中有很多事实,但作为论据的东西一定要选择有代表性的、能揭示事物本质的、大家都熟知的人和事,尤其是一些名人和事件。尽量不要选择自己班上发生的事情作为论据。这样的例子缺乏典型意义。列宁说:“列举一般的例子毫不费力,但是毫无意义或者完全适得其反。因为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任何事物都有其个别的情况。”(统计学和社会学)

“古往今来,缺乏‘自知之明’的人害了别人,害了自己,害了事业。赵括和马苏都是自学了美术书,却没看出他们实际应用能力的不足。结果就是纸上谈兵,败仗漫长。一个狂妄自大,师者失意于街亭。”

这段话选取了赵括和马谡两个典型,从反面论证了人贵自知,很有说服力。

为了使文章既有说服力又有吸引力,论据要新鲜,尽量使用别人没用过或很少用过的新鲜素材。如果你必须使用旧材料,你也应该尝试挖掘新的东西。李渔在《随想爱》中说:“人只求旧,物只求新;新者,亦名天下之事。而且文章特别双。”随着社会的发展,新人新事物层出不穷。选材要紧扣时代脉搏,才能发人深省,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2.选择与论点紧密相关的例子。

在选材时,要了解材料的本质,紧扣论据,不可割裂开来。比如,在论证“勤能补拙”的时候,有时学生会举这样一个例子:“王羲之经常在衣服上写字、剪裁,最后成了著名的书法家。仔细想想,王羲之的确是“勤奋”的,也取得了成就,但这与弥补无关,因为王羲之并不笨拙,所以我们不妨换一个例子:

“梅兰芳小时候口吃。为了弥补这一缺陷,他每天早上坚持用沙子唱歌,终于摆脱了口吃的毛病,成为了享誉海内外的艺术大师。”

梅兰芳每天嘴里含着沙子练习,是“勤奋”,口吃是“笨拙”。经过努力,她终于摆脱了困扰,在事业上取得了成功,这是对“笨拙”的补充,紧扣论点。

3.多角度选例子。

例子的选择不多,但是精。如果能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角度选择例子,会起到以一当十的作用,使论点更全面,更有说服力。常用的选例角度是不同的领域(政治、经济、军事、意识形态、文化等。)、不同性质(正反)、不同国家(中国、外国)、不同时代(古今)。

古今中外,多少英雄和风流人物失去理智,在感情中倒下,铸成千古遗憾!秦王嬴政,创建大秦帝国。多么壮丽!然而,令人痛心的是,他被利蒙蔽了双眼,以为自己的根基是牢固的,希望自己感恩永恒。他自称“始皇帝”,对人民实行残酷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疯狂地“焚书”、“坑儒”、“逞愚”,最终蔓延到第二年,最终导致“一人作乱七庙死,身手无缚鸡之力”。被誉为物理学界“伟人”、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杰出科学家牛顿,晚年受“感觉”影响,盲目信仰神学,走上了一条与科学背道而驰的道路,令人遗憾。当代著名作家周而复很出名。虽然是党员出身,却被“感觉”影响,甚至失去理智,不顾民族尊严。跪倒在犯下滔天罪行的日本战犯脚下,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极大的耻辱,他本人也因此声名狼藉。

这段话从古今中外、政治家、科学家、作家的角度选取典型案例,说明了“跟着感觉走”的危害,从而论证了“跟着理智走”的观点,很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