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境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意境”一直是古代美学和文论关注的焦点,每年都有几篇论文发表。虽然大部分并无新意,但有一个明显的趋势,就是越来越倾向于把意境作为中国古代文论乃至美学的核心范畴,在涵盖中国古代文论和美学总体特征的意义上进行阐释。不同学派的观点或解释仍有争议。原因是意境是后期术语。追根溯源,涉及到与“境界”、“境界”、“意象”、“情景”等概念的关系。这种现代审美观念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与词源之间的纠葛很难厘清。中国古代审美精神范畴与历史术语概念之间存在着不清晰的学术史联系。当我们忘记意境只是一个后期概念,先验地将其作为中国美学和文论的核心范畴来讨论时,必然会因为“完全忽视范畴发生和演变的历史背景”而导致各种方法论悖论[1]118。

意境研究的所有问题都在这里:我们所说的意境,与20世纪以前古人所用的意境概念无关,至多与王国维的“境界”概念有关。当代所有学者对意境的阐释,都只是在做这样的工作:把自己对古典诗词乃至所有古典艺术审美特征的抽象理解,纳入一个历史名词——“意境”。并将其解读为意境概念的内在内涵。从这方面来说,更具有代表性。例如,叶朗说意境是最形而上的形象类型,它“超越具体而有限的形象、事件和场景,进入无限的时空,即所谓‘胸罗宇宙,思通千古’,从而获得一种对整个生命、历史和宇宙的哲学感受和理解”,“这种哲学意义上的生命”这种努力在理论建构的意义上当然是有价值的, 但就概念的成立而言,毕竟缺乏历史依据,经不起历史回溯的考验。

我完全同意叶朗的观点,即“意象”在中国传统美学中被视为一种艺术本体。在我看来,现代人对意境审美内涵的一切解读,其实都应该致力于“意象”的范畴。事实上,意象是中国古典诗歌乃至艺术最基本的审美特征,“意象”的概念和理论是中国古典美学和诗学的核心范畴。20世纪以前,“意境”只是当代文论中相当于“本文”概念的一个术语。在《中国诗歌研究》第三辑里,我想简单讲一下这个问题,但越写越觉得这个问题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而且笔谈篇幅有限,容不下很多引用和论证,只好重新写一篇资料更充实的文章。

一个

问题还要从意境的定义说起。在《对象、语言、意象和意境》(文献综述,2002年第3期)一文中,我对意象和意境重新定义如下:

意象是由一个或多个意象经作者的情感和意识加工而成的诗歌自足的意象结构,是诗歌文本的组成部分。

意境是一篇完整自足的召唤文章。

我在文中已经说明了意境的属性,在此补充一点,意境和本文在自足性上是完全相似的:本文的自足性构成了赫希所说的“意义”(与意义不同),而意境的自足性构成了人们通常所说的“诗”。唯一不同的是,文字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意境是一个具象的概念。这是中西诗学的差异之一。人的精神世界是相通的,艺术体验也是相通的。区别往往在于表达方式的不同。西方诗学的概念体系在逻辑上是抽象的,东方诗学的概念体系在隐喻上是直观的,但它们的指称是一致的。意境与本文的对应就是一个例子。揭示两者的一致性,将使意境概念成为一个与当代文学理论沟通的诗学范畴,获得普遍的工具性意义。

论文发表后,陶和韩景泰两位学者认为我过于注重规定性的界定,而忽视了对历史意义的理解,即只重视一般的阐释,而忽视了特殊的阐释,于是我发表了《论中国诗学的意象与意境》(2003年第2期)一文。我认为我们之间的区别在于讨论问题的立场不同:我在讨论作为批评概念的意境,而他们在讨论作为审美概念体现的意境范畴。他们认为我忽略了意境的历史意义,但我没有注意到。正是由于它们的“普世”阐释,中国的诗歌艺术首先要满足相应的理论阐释的需要。首先要适应“中国诗歌艺术的历史经验”原则,尽量与传统用法沟通。我举过几个清代批评家用“意境”的例子,已经说明了这一点。与他们的主张相反,“意境”的内涵只是现代人对古典诗词审美特征的一般理解和对“意境”一词的赋予意义。事实上,他们没有提供任何材料。

由此可见,学术界对“关键词”的研究存在一个薄弱环节,即在梳理学术史线索方面仍有不足。虽然许多论文专门追溯了意境理论的起源,但重点往往是意境概念与传统诗学的内在联系而不是意境概念本身的词源和演变,意境概念的正式确立也没有得到认真的考察,以至于所有的诠释者在讨论意境概念的各种特征和意义时,都没有把意境概念考虑进去。

“意境”一词最初是由“意”和“境”结合而成,最后紧密分离。其词源最早可追溯到唐末孙光宪的《白莲集序》:“论者来唐为僧,而禅师关修是个骨气很强的人,境界迥异,几乎难敌。”这里的“骨气”与“境界”那些古今皆妙,却又独来独往的人,不能不以为然。”[3]639这里的“意境”似乎是一个不能说是紧密结合的术语。明代朱承觉《存玉堂诗话》“诗之美,在于意境之和谐,而真之可口”,通常被学界视为“意境”的最早用例,但实际上“确是”。境界之触,无非诗意之材。”[4]卷四然而在清代诗论家的著作中,“意境”已逐渐汇成一词,只是指称因人而异,无论内涵还是外延。总结清代诗论中“意境”的使用案例,我大致可以分为六类:

(1)赵清溪《台城路》的题目是《小满归高亭小港十日,意境深荫》,黄的《梦醒不知如何说,却不知如何说》这也是事实。”[5]37杨廷之也说:“取其直者,皆出于真,其意境不深远。"[6]114.

(2)毛启龄《西河诗论》卷六说,沈舍人送他的诗最后一章“直接赋予他当时不一样的意境”[7],龚显增《翟斋诗论》卷六说,“微醉时,可以好好看半个时辰”,这种意境是缠绵的,也是最有回味的[8],这里“意境”

(3)清初陈炼诗“士之旅亦求诗,惟意境率不适宜。”[9]这里的“意境”是指《止云歌诗话》卷三中的诗“情之真率由意境而生”。

(四)吴稚真《应奎法概论》说:“集六百年至七百年之诗为一类,观其意境之日发展,趣生之日。什么叫做“出其不意者,变而益新”[10]黄生《诗品》卷二说“凡诗者,谓之工也。“欲追古人,先熟古人之诗,一求其雅,二求其意境,二求其神韵。这里的“意境”是与理趣神韵相提并论的,应该是指诗歌中的情感内容。

(5)贺商《酒园歌上诗》谈陆游的诗“大体上才几,意境不远,惟擅写眼前景物,音节可闻”[11]卷1,451,魏称“盖哲诗派”,)论许浑中秋诗:“此诗在意境上平淡而"乾隆乔伊《大历诗略》卷上说,刘长卿"书房五言皆意境佳,不费力"[12],庞念年《大中竹坪诗序》叫"思虑清发,意境闲适,直入香山室。

(6)沈德潜《谈诗》卷:“中联以虚虚实实,行云流水为上,即宜改意境。”乔伊《大历诗略》卷二评陆仑《体兴山寺后池》:“转莲意境好。”卷六评刘的《秋夜送皇甫冉正风》

上述材料(1)至(4)与其他词语连接或偶然代替其他词语使用,与“经”的引申义有关。只有(5)、(6)中的“意境”属于诗学专用术语。它们表明,到清代中叶,“意境”的概念已逐渐固定在以意取境的意义上。以意取境,大致是指作家才能的运用,也就是说,虽然沈德潜和乔伊也指作品的局部用法,但在更多的场合,“意境”指的是作品传达的整体印象,在作品评价中作为更高的单位概念使用。如乔伊在《大理诗略》卷中评价刘长卿的《游子母墓》:“意境超然,此题绝唱。”卷二评陆仑诗:“陆云言意境不远,言无所为。意境闲适,日历优质。”卷四评李端《过古口袁赞善居》:“锻之清新,意境远。”同卷评论耿《秋日》:“耿拾遗诗意境稍平,声渐细,然所流露之情,不亚于陆云烟诸子。”乔伊是一个高脚沈德潜和风格诗人,他非常关注他的作品的内部构成。我们在章学诚的《论文辨伪》中读到这样的话也就不足为奇了:“夫若死,木为西寒鸦,是景光的比喻之语。你可以指定一个章节,评论一段文字的意境,但不能把它作为评判一组文章的规则。”虽然这是一篇论文,“意境”指的是对作品的整体感受和印象,但类似于诗歌批评的用法。

在“意境”概念的形成和普及过程中,有一个人的作用不容忽视,那就是清代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人物纪昀。在纪晓岚的诗歌批评中,“意境”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术语。他在评论隋时多次使用“意境”一词,如评《黄鹤楼》:“此诗不可及。意境绰绰有余。”评黄庭坚《登快递亭》:“后六句极广。”评陈《登岳阳楼》:“意境宏大深沉,直逼老杜。”卷四评柳宗元《登柳州塔寄张庭封四州》:“意境宽齐,四州倒摄。”卷六评魏的《致我的朋友和》也有意境。"卷十二评杜甫《秋夜》:"笔墨清,意境极广。"卷十三评刘禹锡《早起》:"前四句一口气喷出来,意境很高,力度在于前两句。"卷十四评许浑《萧发吟渡长江北寄崔翰二祖》:"运用五律胜于七律,意境终浅。但是,不如上一部有艺术感。”卷十七评陈《在雨中》:“此诗接近杜,意境深长。“评颜姝《浮德虞丘》:“虽句句太过引人注目,秋霖腹疾之意难脱,万里西风夜长,意境不错。“评陈《雨后别谢海棠》:“意境幽深宽广。“然而,它没能古老而深刻。”评《十六夜月光》自八月十四日,桂味:“纯气胜,意境亦阔。”卷二十三评孟浩然《归钟南山》:“句末亦谓前人,意境极妙。”评林逋《望湖楼》:“前四句很有意境。”卷二十四评张子荣《送孟六桂》所以,说到底不是孟子与孟子的比较。"卷二十五评黄庭坚《堕星殿》:"这种意境,山谷中绝无仅有。"卷二十九评王安石《葛溪帖》:"老人健稳,意境非凡。"卷三十评宋祁《殷自护城河迁》: "格调浓烈,意境广阔。“六句意境深,能写出高难度的场景。”卷四十三评贾岛寄朝鲜潮州:“意境宽广,音节高清。”这些“意境”用例都侧重于立意和语境,但在指局部和整体时略有不同。值得注意的是,纪晓岚的《四库全书总目》也经常用“意境”来论述诗歌,这似乎也反映了他。159卷《株洲集提要》说吴先诗文“皆心境不佳”,同卷《东唐集提要》说袁硕佑“五七言旧,故格调清新,意境发达”,161卷《梅山续提要》说蒋特立意境极广,187卷《一切妙集提要》说,168卷的《北国集提要》称赞徐庶的诗“青涩颇突,意境常晦”,169卷的《翠屏集》称张怡宁的“五言古典意境纯逸”,171卷的罗钦顺的“意境略涉公允”,同卷的《华泉集》称卞公的诗“意境不如明朗”。诸如此类。所有的书都用了“意境”24次,都在收藏部。其用法与《应夔》基本相同,为嵇所认可。人们自然会想到他们与纪晓岚的关系。随着《四库全书总目》作为钦定本的出版,“意境”这个在收藏部门频繁出现的词,势必会广为流传,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