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云英根瘤菌剂在陈华贵
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当植物生长激素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时,陈华桂首先发现作物根毛在被根瘤菌侵染前的伸长和弯曲与根瘤菌分泌生长素有关。20世纪30年代后期,他对高效根瘤菌和低效根瘤菌的形态发育进行了比较研究,阐明了固氮作用有效机制的一个重要方面。论文发表在《英国皇家学会学报》上,他当时的结论至今仍被斯坦纳等人撰写的《微生物世界》、贝贾森的论文以及70年代的相关教科书引用。在1974中,Quespeer高度评价了他的研究成果的意义。
陈华贵对* * *固氮研究的另一个贡献是,在1941年,他与徐明光、张新成一起,通过人工接种实验,首次发现紫云英根瘤菌与紫云英固氮是一个独立的“互联小种”。这篇论文发表在美国土壤科学杂志上。这一发现不仅丰富了根瘤菌和寄主植物结瘤固氮的具体知识,而且对紫云英根瘤菌剂的生产和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世纪50年代,他领导的课题组继续从多方面研究紫云英根瘤菌之间的关系。20世纪60年代初,筛选出紫云英根瘤菌优良菌株,直接参与菌肥厂建设、紫云英根瘤菌生产和大规模使用的试验、示范和推广,为扩大我国南方稻田紫云英绿肥种植面积和发展双季稻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70年代末,他带领同事开辟了固氮研究的新领域,培养和引导新生力量,开展了* * *固氮的分子遗传学研究。
陈华贵对菌肥的应用和推广一直抱着严格的科学态度。在20世纪50年代末盲目生产和推广菌肥的热潮中,何和他的课题组既没有附和,也没有推波助澜。在随后基本否定菌肥的社会氛围中,他及时呼吁科学发展根瘤菌剂(人民日报1964 5月,19),坚持研究和应用推广,从而推动了六七十年代紫云英根瘤菌剂的生产和应用,扩大了稻田紫云英种植面积。根据花生根瘤菌剂应用的实际效果,在他的倡议下,湖北省土壤学会生物固氮学术会议1979向农业部建议加强花生根瘤菌剂的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