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切要求清明节-一个善待生命的日子。
一段时间以来,无论是路边还是墓地墓地,随处可见烧纸祭奠死者的人。尤其是在墓园,每年我们为先人扫墓的时候,都会目睹墓园里烧纸的一幕幕,我们会想,经过几千年的传承,这样一个历史如此悠久,文化内涵如此丰富的节日,难道就只剩下这一个字吗?谨慎追求未来,不忘先人,这是我们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美德。我们的生活是美好的,清明节多花点时间表达对先人的孝心是正常的。但是,把一个传统节日解读为“烧”是违背传统的。其实仔细想想,那些一味用“烧”来比喻悼念祖先的人,并不是在满足被祭祀者的需求,而是在满足哀悼者自己的虚荣心。这样做不仅消耗大量资金,而且污染环境,损害人的心理健康。
清明节是中国非常重要的传统民间节日,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今年是中国将清明节定为国家法定假日的第二年。在一些国家率先将我们的一些传统节日申报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弘扬我们的传统民俗节日,传承经典文化,就成了我们的责任。
其实清明节有几个意义,当然最重要的一个是关于生命的意义。清明节是一个缅怀逝者生命,激励现有生命,缅怀身边逝去亲人,感谢祖先赐予我们生命的节日。如何通过我们现有的生活延续过去的生活,用过去的生活启发今天的生活?缅怀的意义不仅仅是对亲人的思念,更是一种民族习俗,一个种族的繁衍仪式。我们一年一度的为亲人扫墓是一种仪式,是祭祖报恩理念的延续。有专家建议,应该扩大这种仪式,即每年清明节祭奠为国家和中华民族献出生命的人。其实这样的活动在我们小的时候每年都有,现在这样的活动在青少年中少了很多。因此,有专家建议,中国应该有一部“国家法典”。每年清明节都会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前举行纪念仪式。从先烈到先贤,先贤不仅是抛头颅洒热血的人,也是我们历史上很多杰出的人物,都值得我们纪念。家乡的圣贤是家乡历史和山川的灵魂。他们在家乡留下了足迹。可以去他们的故居、墓地、纪念碑祭奠。这将是最亲民的九年级。
其次,清明节仍然是一个“生命力的节日”,欢迎和扩大大自然的活力。当大自然在清明节到来时,它充满了生机。种树意味着古人扩展了大自然的活力。古代有“插柳为春”的习俗。散步是为了珍惜大自然的生机,走向自然,拥抱自然,亲近自然,打蹴鞠,荡秋千,拔河等等,迎接大自然生机的到来。
此外,中国的传统节日大多是由自然节日转化而来的。从自然到人文,都是“感受自然节奏而形成的,富有人文精神”。清明节是结合古代寒食节形成的。冷食是一种自然的节奏,与人文精神融为一体,所谓人文精神就是无数的传说和人物。
可见,清明节不仅被一个“烧”所覆盖,而且被一个“烧”所表达。一直以来,我们都在倡导一种更加文明的祭奠先人的新方式,比如鲜花祭扫,比如网上祭扫。所以有专家说,任何时候都不能抛弃传统文化。重要的是,我们不能抛弃传统文化的核心。根据生命科学,“基因”是不能改变的。祭奠的方式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这只是一个外在的载体,需要不断更新和改变,但“基因”要保护和保存,核心价值观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