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论文,请,3Q。
我国职业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困境与变革摘要:我国职业教育心理学在角色定位、结构体系、发展方向、学科形象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职业教育心理学发展困境的深层次原因是学科发展路径不清晰、办学形式封闭、学者研究视野狭窄、研究队伍水平低、课程与教学缺乏深度。因此,必须采用多学科范式,建立开放互动的学术机制,注重应用研究导向,通过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建设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开创职业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新局面。关键词:职业教育心理学;学科范式;发展理念;学术机制;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职业教育和心理学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心理学也取得了显著进展,发表了一些有特色、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然而,从整体上看,我国职业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现状并不乐观,发展速度缓慢,收效甚微。理性反思和科学建构是新兴学科发展和成熟的关键。只有当一个学科把自己作为一个问题提出来时,它才开始成熟。职业教育心理学应该能够通过不断的自我反思来实现可持续发展。1.“隐喻”:职业教育心理学发展的问题与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实践的要求。与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状况相比,我国职业教育心理学还有很大差距。在实际工作和理论研究中,几个关于职业教育心理学现状的比喻,从侧面说明了我国职业教育心理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一)“奴婢”与“附庸”:角色定位不当职业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特殊而又非常重要的分支学科。“一个学科在学科范畴中的位置,表明了我们对这个学科的整体认识和理解,也会影响到它的发展方向和应该受到的关注,这不是小事。”③在学科体系中,职业教育心理学生存处境艰难,基本处于职业教育的“奴婢”和教育心理学的“附庸”的尴尬地位。在职业教育的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心理学的作用变得可有可无,大多是空缺、缺席或错位。(2)“大拼盘”:结构体系不成熟。目前基本有两种思路:一种是职业教育与教育心理学的“对接”和“嫁接”,另一种是根据职业教育的实际需要,寻求心理学理论的支持和支撑。这两种观念不适应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也导致了职业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和教材编写的“大众化”问题。移植抄袭倾向明显,缺乏职业教育特色。在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普遍的做法是反映职业教育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不断增加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新课题,将师生心理学、学习心理学、教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职业心理学等内容合二为一,尚未形成相对成熟、公认的学科框架和结构体系。(3)“扩音器”:角色不理想。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和决策需要职业教育心理学,学术研究提供实践心理学依据。而职业教育心理学多是借用或应用教育心理学的思想和研究成果,多是传播普通教育的“声音”或教育心理学的“声音”,缺乏应有的转化创新和职业教育特色,缺乏对职业教育活动心理规律的深刻把握。职业教育心理学成为普通教育学或教育心理学的“回声”,本质上反映了职业教育心理学功能和作用的“边缘化”。虽然我国已出版的职业教育心理学书籍和教材的学术贡献是有价值的,但从整体上看,学术影响力还不够大,对职业教育实践和研究的科学指导还不够强。(四)“四不像”:发展方向不明确。职业教育心理学是职业教育与心理学相结合的产物,是一门交叉学科。在学科划分上,职业教育心理学属于职业教育还是教育心理学,学术界也有争议,没有明确规定。在学科发展趋势上,职业教育心理学尚未成为相对独立的分支学科,尚未形成自己独特的话语体系。也可以说,职业教育心理学与其他学科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尚未形成,我们还没有找到更适合职业教育心理学的发展道路。(5)“鸡肋”:建设效益不显著的职业教育心理学是适应现代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需求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在社会需求旺盛、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职业教育心理学可以而且必须有所作为,并且能够也应该产生良好的职业教育和社会效益。然而,基本现实是,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的职业教育心理学仍然游离于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体系之外,成为教师教育专业(师范类)的“额外附加物”,处于可有可无的“多余人”地位,甚至成为无味、无用、令人遗憾的“鸡肋”。文章来源/view/244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