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温情和尊重对待民族历史。
1937?七七事变?日军占领北平时,时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的钱穆跟随学校来到中国,迁到大后方昆明,在新成立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任教。一路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充满了生机。亡国灭种的危机,让他对国家的前途命运忧心忡忡。万一中国不幸战败,作为一个学者,有责任让后人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明成就,从而激发复兴之心。
在这种为中国人写中国最后一部史书的使命感的激励下,《国史大纲》于1939年6月完成。
该书以其博大精深的体系、扎实细致的考证和丰富多彩的独到见解,迅速成为当时中国高校国史通论讲义,一举奠定了钱穆伟大历史学家的地位。
精英主义视角
本书从通史的角度研究中国朝代的兴衰,将中国历史分为古三代、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代、元明、清代八个部分。首先简要论述了概况,然后详细论述了政治制度、人才制度、经济、军事和时代特征。?因为是用大学课本的风格写的,我们只好尽量简洁,只给予很大的关注,删掉它琐碎的细节。内容在学术思想、政治制度、社会风气、国际形势,兼顾二者,但求融会贯通,知乱兴亡之原因,闻其一贯,以参陈武之民族生命精神。这本书的主旨是发现它的相互影响和它的相继演变发展,从而为中国人处理当今时代的各种事件提供参考。?
在这部以政治、意识形态、经济、军事史为主的中国通史中,作者的视角是精英主义的。比如,他认为政治得失最重要的因素是士人是否有责任感,能否干预政府形成代表平民的外院,以与皇帝的私人朝廷抗衡;而判断一个社会是否还有希望,是否能抵御外来侵略、自然灾害等破坏,就要看其中的精英是否活蹦乱跳。可见,在国家危难之际,他把希望寄托在作为抗战中流的精英身上。
文化自救思想
余英时,钱穆的高足,自以为是书生?终极关怀?分析到最后是为了回答一个让我放不下的大问题,那就是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和中国的变化,中国的文化传统会发生什么变化。
钱穆自己也承认:?我在国史大纲之前做的就是一篇历史论文,只为古人平反,为非作歹,仅此而已。此后的杂文大多是文化类的,鼓吹中华文化复兴,或者做中西文化比较。?他认为文化的兴衰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一个王朝要繁荣持久,必须要有一种立国精神,这其实就是儒家传统的治学精神。学术繁荣导致国家繁荣,学术衰落导致国家灭亡。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文化还辉煌灿烂,却突然丧了国的人;没有一个民族文化被割断的人,国家的生活还得永生?。
他强调,民族国家的未来不是向外寻求,而是?它还会因为我们祖先的文化而在自身内部获得活力吗?钱穆后来将其概括为文化自救的思想。
热情和尊重的态度
鸦片战争后,面对三千年来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国人的文化自信逐渐下降。正如钱穆所说:近代以来的中国人,仅仅因为我们在科学上暂时落后,就误以为中国过去历史上所有的文化体系都是落后的。?尤其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打倒孔家店?在sturm und drang,在?完全西化?在浪潮中,对中国历史的态度不可避免地走向极端,甚至发展成一种历史虚无主义。
《国史大纲》前面近两万字的引言,被陈寅恪称赞为必读?大文章?。其中,钱穆首先提出了读者阅读该书的几个基本信念,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求读者对自己的历史持有一种看法。温暖和尊重?态度,不是?对我国过去的历史有一种极端的虚无主义?,?至少,我们不会觉得自己站在过去历史的最高点,把我们当成各种罪恶和弱点,把一切都归咎于古人?。这既是作者对读者的期待,也是钱穆作为学者自身的处境。
在该书出版之前,该导言首先在报纸上发表,一时间引起了学术界和知识界的极大关注,并成为西南联大师生讨论的焦点,有人称赞,有人批评。后来书还没出版,就被当时的重庆审查人员认为?弘阳之乱?应该改成?太平天国?只有在作者的坚持下,才能照原样出版。
在《国史大纲》中,钱穆仍然以传统社会价值观为立场,恪守儒家传统的人与鸟、义与利、外国之分,强调传统价值观。他反对近代中国学术界盲目否定传统的态度。中国的传统政治和历史是专制和黑暗的?观点。
学术地位高
所以《国史大纲》出版后,在怀疑古论、怀疑西化的思想背景下,虽然天下皆知,但诋毁也随之而来,在学术界引起轩然大波。钱穆对此的回应是:?说到名声,你为什么不读读王和杜淳的书呢?。时至今日,仍有人不认同该书的历史观。例如,黄仁宇在他的《中国大历史》中批评了《国史大纲》的文化决定论。也有人认为该书捍卫传统文化的立场有维护封建势力之嫌。但总之,《国史大纲》作为一家之言,值得商榷,但并不损害其崇高的学术地位。如果你对中国历史感兴趣,这本书是必读书。
1990年8月30日,钱穆逝世,享年95岁。他的学术生涯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息息相关。在他的80多幅作品中,他对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温情和深深的敬意无处不在。著名现代思想史家刘贵生教授是钱穆的挽歌:从经学到史学,根据理学和文学,孔子学经学和明史,信理学、诚、文、雅、心、物。一代人中的少数人热爱民族和文化,希望复兴和团结,期待繁荣和富强,对大义的思考,对农村的理解,对知行的焦虑。可以说是这位国学大师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