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的议论文题目

1可持续发展的丰富内涵是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种新的发展观。它是应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前需求,又不削弱后代满足需求的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意味着维护、合理利用和改善支持生态抗压和经济增长的自然资源基础。可持续发展还意味着将环境关切和考虑纳入发展计划和政策中,并不代表援助或发展筹资中新形式的附加条件。可持续性的三个主要特征:生态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和社会可持续性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生态可持续是基础,经济可持续是条件,社会可持续是人类的追求。应该是自然、经济、社会复杂系统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性、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上;它所追求的目标是:既要满足人的各种需要,又要充分发展个人;我们还应该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以免对后代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它特别关注各种经济活动的生态合理性,强调有利于资源和环境的经济活动应该得到鼓励,反之亦然。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出现为人类世界的发展指出了一条环境与发展相结合的道路,为环境保护与人类社会的协调发展提供了一种创新的思维方式。其实质是将经济发展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紧密联系起来,实现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理念要求在发展中积极解决环境问题,既促进人类发展,又促进自然和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从单纯的经济增长到经济社会生态的全面发展,从以物质为导向的发展到以人为本的发展(发展的目的是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从注重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到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从物质资源驱动的发展到非物质资源或信息资源(技术和知识)驱动的发展。所谓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行动计划和纲领,是许多领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总称。它应该协调各方面的发展目标,特别是社会、经济、生态和环境目标。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大会提出并通过了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21世纪议程,要求各国根据自身条件制定本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和对策。1994年7月4日,国务院批准了中国第一部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20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标志着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发展观的一次重大革命,标志着它是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和行动纲领,有利于人类健康发展到21世纪。可持续的生态文明将成为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主旋律。3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在资源方面,随着世界人口的持续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对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大规模的开采和消费,导致资源基础的弱化、退化和枯竭,淡水资源短缺。石油和其他能源价格上涨,对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的掠夺性破坏严重。维护地球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环境: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大类。加强环境保护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消除贫困、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意义在于有利于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有利于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它有利于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生态农业的建设。5.科学发展观传统发展观强调物质财富的增长,忽视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单纯把GDP增长作为衡量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指标,忽视人文、资源、环境指标;简单地把自然当作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对象,忽视自然首先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传统发展观的影响下,人类虽然积累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但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屡见不鲜且日益加剧,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往往不能随着经济增长而相应提高,甚至出现许多危及其未来生存的社会和环境问题。要解决历史进程中的这些矛盾和问题,必须摒弃传统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的影响,以发展的理念为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