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000字的死纸上

屈原可以走另一条路吗?——关于屈原之死

新人教版教材《高中语文》第三册收录了屈原的浪漫名著《离骚》。节选的文本主要表现了屈原的远大理想、光辉干净的人格和忧国忧民的情怀,相对容易掌握。但是很多同学很疑惑,不理解屈原沉江的结局。本文要讨论的问题是:屈原当时除了死,还有没有可能走另一条路?

众所周知,《离骚》写于屈原第二次流放期间。当时对于历尽艰辛的诗人来说,可能的路径是:

一是伺机讨好楚王,以期回报楚王。

这条路显然不可行。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屈原和楚王之间存在着严重的政治分歧:屈原在内政上是改革派,而楚王是守旧派;外交上,屈原主张联合齐国,楚王倾向于亲秦。一个代表新兴进步势力,一个代表落后腐朽势力。当初屈原因为不肯放弃自己的远大理想和气节,两次被流放。为了讨楚王欢心,他不得不放弃原则,出卖灵魂,与那些汉奸同流合污。这是屈原最讨厌也最受不了的。所以,屈原绝对不会选择这条路。

第二,揭竿而起,推翻腐朽的楚国政权

这是最革命最进步的道路,却是屈原最不可能选择的道路。且不说屈原出身楚国贵族,就算是一个普通的爱国知识分子,也绝不会这么做。这是因为,在“家为天下”的中国古代社会,君主与国家是一体的,忠君等于爱国,爱国必然忠君。这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思想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屈原也深受其影响。在屈原心目中,楚王不仅仅是一个个体,更是楚国的象征。屈原被楚王流放时,也对楚王的昏庸心怀怨恨。但是,怨恨归怨恨,他绝不会反叛楚王。相反,在内心深处,他还是希望楚王醒来。如果有机会,他甚至会苦口婆心地劝楚王做一个圣人,走正道。只要楚王接受了他的建议,他就会不遗余力。所以,这条路不会是屈原的选择。

第三,退隐山林,超脱尘世

抛弃肮脏的现实,保持高尚的人格,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隐居意味着诗人的好材美将被埋没。对于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来说,人生最大的愿望和幸福就是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展示自己的抱负,实现人生的价值。俗话说“铅刀一砍,梦更好”(金?左思),就是这个道理,不然活着有什么意义?而且当时国外有强大的敌人,有大乱的小人,国家危在旦夕,人民苦不堪言。在这个节骨眼上,一个忧国忧民的士大夫,不与祖国人民共进退,怎能躲在深山里?所以,他不愿意放弃自己的远大理想;他不忍心抛弃祖国人民。这就注定了屈原不会归隐山林。

第四,出国旅游,博采众长。

既然楚王迷迷糊糊的,留下来也没用,况且“时光突然不淹死”“我怕美人迟暮”,何不趁着春秋正盛的时候周游世界,说不定还能遇到知遇之恩的贤明大师,一展臂膀。这也是他在《离骚》中曾经流露出的想法。但就在他踌躇满志要离开的那一刻,他看到了祖国的土地,于是“仆既伤心又担心,却又做不到。”他最终留下来,因为他不忍心与他深深依恋的多灾多难的祖国分离。

在这一点上,所有其他的可能性都被屈原拒绝了。他看到自己的祖国越来越弱,却无力拯救。他梦想有远大的抱负,但却一事无成。于是,他陷入了深深的矛盾和痛苦之中,陷入了去与留的两难境地。他必须为他的人格、理想和祖国而死。所以,自杀是屈原当时唯一可以选择的道路,也是他对残酷命运的最后挣扎。正因为如此,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都以如此隆重的方式深切纪念屈原的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