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幼儿园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们继续以《纲要》和《指南》精神为指导,加大力度把握教学数量,促进平时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现对本学期教学保障工作进行总结和反思。
一是加强园本培训,以科研促教研,促进教师成长。
我园教师的专业水平可以明确分为三个等级。
一是35岁以上的老教师处于职业倦怠状态,得过且过;
二是有三年以上工作经验的青年教师是工作骨干,能吃苦耐劳;
第三,三年以内的新老师,工作认真但相对缺乏经验。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
把新教师的培训列入园本教研的重点工作,采取以下形式进行培训:一是加强指导。特别指定指导老师对新老师上课进行跟踪指导。每次课后,他在肯定优点的同时,更注重的是认真的帮助和耐心的指导,让老师通过课堂实践提高基本功。二是增加园本培训。以园为根本,开展自我培养活动,充分利用老教师人才资源,采取新老教师“结对帮扶”的形式,形成了以老带新、以强带弱的良好氛围,产生了内训效应,取得了良好效果。让教师通过走出去和进来的方式参与到学习和培训中来。今年4月,陈老师等四位老师到永嘉参加“有效教学”现场培训;3月,陈晓老师等多位老师参与塘厦下建设性新教材培训;6月邀请滨江幼儿园三位老师来园讲学,3月邀请周老师做《指南》专题讲座。第三,注重群体素质的提高。为使教师获得专业成长,搭建教师学习、锻炼、展示的平台,开展各种业务培训活动,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技能竞赛,如:吴老师荣获瑞安市优秀班级三等奖;金老师、陈老师参加瑞安市桃山湖岭联合电影教研项目展演,王老师参加新城湖岭联合电影教研公开课展演;朱老师、王老师、吴老师、林老师参加自制玩具比赛时获得二、三等奖;陈老师、金老师获得导游考试三等奖;朱老师获市演讲比赛、音乐技能大赛三等奖;还有幼儿园环境布置大赛、项目自生教案设计大赛、园本课程开发项目研究与实践论文写作、教育经典读后感评价、新教师讲座评价、骨干教师论坛等。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教师队伍不断壮大。第四,充分发挥公办园的示范作用,积极承担民办园的指导和培训工作。为了落实上级文件,帮助民办园,缩短公办园与民办园的差距,20xx年6月安排了与永安教学的结对活动。让我们的老师在不同的环境中锻炼。五、变压力为动力,以教研为切入点,以课题研究为突破口,以环境创设为重点,以家园合作为支撑点,以实践活动为主阵地,扎实开展教研活动。我的园级研究课题《湖岭的故乡之美》,每年各班按大课题建立子课题开展研究,并逐年开展课题的研究展示活动,如:大板金老师王老师的子课题《春天》;中班陈老师组织了一个子项目“竹子”;吴先生领导的子项目“美丽新海滩”等。经过一个阶段的研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6月完成全部研究工作,下半年9月正式结题。6月,展示了该阶段的成果,并举行了关键主题的实践论坛。林老师、王老师、吴老师作了系列讲座。通过一系列的园本教研工作,教师的讨论能力大大提高,幼儿的能力也得到了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幼儿园教学质量的提高。
第二,加强管理,开展各种针对孩子和家长的活动,激活日常教学。
幼儿园教学质量与教学管理密切相关。为了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使幼儿园教学正常有序。加强检查,实行分级管理,年度科长要配合教师计划审核和计划执行情况检查,充分利用骨干教师人才资源,督促指导教师科学合理开展日常教学活动,深入班级听课。并以“教学月考核”为契机,提高教师责任心,促进教师教学组织常态化。幼儿园举办中小学班级歌唱比赛、大班幼儿现场绘画比赛、月度班级活动、安全健康教育活动、周一升旗仪式、六一合唱比赛、健康快乐游园活动、大班幼儿春游、参观一个小学班级。期末儿童评价和知识测试,并以家庭教育为基石,不断创造家庭教育新思路。组织了家长会,让他们了解幼儿园的教学特色,让家长深刻感受到老师的细心服务;监督各班办好家园桥专栏,向家长宣传,公布每周教育内容。邀请小学校长进行“幼幼相连”专题讲座,帮助家长提高认识,转变家庭教育观念,深受家长欢迎。小班亲子团产,中班亲子郊游,大班衔接家长会等。,让家更近;召开家长膳食营养分析座谈会和家庭教育座谈会,实现家庭教育目标;学期结束时,我们将向家长分发一封信,对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家访等活动,让家长对我园的工作进行评价和建议,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我园教学管理不断科学化、规范化,活跃了日常教学工作,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第三,善于反思,找出不足,确定未来努力的方向。
回顾过去一个学期的工作,为这一学期的忙碌留下了一段经历和一段记忆;反思半年来的工作,为新学年起航;
1,要不断总结经验,反思细节上的疏忽,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努力探索教学保障的指导策略,从而提高幼儿园教学保障的质量。
2.加强教研,提高教师专业能力。
3.加强幼儿作息和教学行为管理,全面提升幼儿园教学质量。
在学前教育不断更新发展的新时代,我们在工作实践中从未停止过质疑和思考,始终专注于教育保障的研究。因此,我们将一如既往地积极探索幼儿园教育保障的新思路、新策略,让我们的教学实践在与孩子共同成长、与新课程紧密接触的过程中焕发出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