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的解题能力
大三学生由于素养差,缺乏现实生活经验,解题时往往很迷茫。大三学生会计算简单的数学运算,但往往计算问题与解题脱节。只要看到问题,就只是做加法公式,孩子可能习惯做加法公式。新课标提出:一至三年级问题解决的目标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了解一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引导同一问题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体验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试着回顾一下解题的过程。“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呢?如何处理数字的运算教学和解题教学的关系?通过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探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鼓励学生积极大胆提问。
大部分大三学生,尤其是大一学生,不明白什么是问题。甚至看到“?”不懂“?”他们的角色往往只是建立在幼儿园所学的基础上。
.....(新秘书网省略650字,正式会员可以完整阅读)...
他们习惯于把题目当成计算题,老师要强调学生把没见过的数学条件当成问题。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主动提问,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引发学生大胆提问。永远不要挫伤学生的好奇心。尤其是对于有潜力的学生。只要他们能提出问题,就应该被表扬。数学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用语言按顺序描述出来。这样学生就始终处于兴奋状态,积极思考,全心投入。只要有疑问,他们就会毫无拘束地“抢着”提问,敢于提问。
第二,明确数量关系,体验解的多样性。
在“解题”教学中,学生对情节感兴趣,对简单数量关系的分析容易被淡化,这是大多数学生不能完全依靠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解题的重要原因。所以在低年级的教学中,可以用场景图来突出问题的数量关系,因为低年级学生需要更直观的形象记忆,所以学生可以通过画图来分析数量关系。比如在“一个数比一个数多多少”的教学中,学生可以用简单的图形来表示题目的数字。比如8-3上面可以画8个三角形,下面可以画3个圆。相比之下,学生觉得8比3多了5,需要做减法。同时可以适当增加纯文字题,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公式8-3允许学生编译应用问题。学生可以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但都是用这个减法公式解决的,比如“本来有8个苹果,小华吃了3个,还剩几个?”“8只白兔比3只黑兔多多少?”“有三顶帽子,八个孩子戴着,还缺几顶?”像这几类减法题,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多提问,多练习,让学生自然练习,得心应手。
因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不同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积累,每个人在解题过程中都会有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解题策略。在平时的数学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摆脱固定的思维,从不同的角度思考,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大力提倡算法的多样化,提倡在多样化的基础上优化策略。所以老师有必要设置一些话题,让有能力的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如“包船”,29人坐船去,每艘船能坐4人。我们至少应该租几艘船?这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大多数学生会使用除法“29÷4=7(冠词)...1(人),还有一个人需要租船,所以他们需要船。有些想法很多的孩子用乘法,4×7=28人一人,所以七条船不够,需要八条船。学生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操作流程来分析和解决这道数学题,既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题的技能和技巧,又锻炼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使知识真正内化。
第三,认真审题,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大三学生在有意注意方面相对较弱,缺乏耐心。有些同学在做作业的过程中有一种求速度的心理状态,审题时很粗心。平时要注意培养学生认真阅读题目的习惯,注意题目给出的数学信息,哪些是有用的,哪些是不需要的。比如有11只鸡,7只鸭,9只鹅。问题是,“鸡比鹅多多少?”有的同学会这样回答“11-7=4”。显然学生没有仔细审题,因为问题不涉及鸭子,所以这个条件没用。其实有些题给出的条件是多余的,这也是测试学生审题习惯的一种形式。因此,如果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审题习惯,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得到明显的提高。
数学是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来的,来源于实践,高于实践,应用于实践。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数学本身的发展,数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