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女性心理与健康生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性别意识的内涵性别意识是近年来国际社会流行的一个新概念,即从性别的角度观察和分析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现象,分析和规划性别,以防止和制服不利于性别发展的模式和措施。这是一个观察社会的新视角,是用变化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传统的男女两性及其规范,并对其进行重新思考和评价。目的是消除两性成长中的文化壁垒和障碍,避免性别差异的扩大和加深,促进两性的平衡协调发展,体现了以人为本!时代特征与人口意识、环境意识、人权意识同属于现代意识的范畴。性别意识是对传统男权社会规范下性别关系的一种觉醒和挑战。性别意识对性别的分析和规划主要是从性别特征和性别角色方面进行的。性别特征是社会文化认可的性别特征,包括不同性别的外貌、行为和性格;性别角色是指社会基于性别差异而赋予两性的不同行为期望和规范的总和。因为性别特质最能反映性别的本质,所以在性别分析和规划中,人们大多分析传统的性别特质,规划新的性别特质。第二,性别意识的确立是大学生人格塑造的重要内容。1.大学生人格的形成与性别密切相关。人格是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影响着一个人的思想、行为和情绪,是支配行为的最本质、最核心的因素。心理学研究表明,心理健康与人格特征关系最为密切,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能促进良好人格的形成。同时,不良的人格特征往往成为心理疾病的基础。大学生和其他人一样,他们的人格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身体素质的基础上,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在受教育和与他人交往的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生理基础是性别。性别本身只是区分不同性质个体的自然因素,但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它对个体的心理、行为乃至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个体的人格,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性别在大学生的人格形成过程中一直起着重要的作用。根据性别理论,我们知道人的性别可以分为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也就是说,每个人除了自身生理差异形成的自然性别外,还有社会生理差异形成的对男女的不同期望、要求和限制,包括群体特征、行为模式、职业分工、社会地位等。这种社会性别不仅仅是男女之间的不平等,更是在男女之间划分出了鲜明的性别人格鸿沟。男人应该是工具性的!,主动!性格特质,而女性要有表现力!,被动!性格特征。有性别差异的大学生,从生命开始就生活在对自己性别的不同期待和塑造中,来自家庭和社会,包括幼儿园和中小学的性别教育。男女应该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已经内化到了他们的思想中。近年来对大学生性格的调查发现,学生普遍认为男性应该具备勇敢、刚毅、独立、大胆的特质,而女性应该具备细心、整洁、温柔、顺从的特质。这些人格特质具有典型的性别因素,与社会性别规定的人格属性模型不谋而合。同时,大学生的性别人格思想也积累成与性别视角期望相一致的人格,即所谓的性别类型化人格。他们根据社会性别认可恰当的人格内涵,根据社会性别评价自己行为的合理性,努力使自己的人格符合社会文化的规定。性别图式已经成为思想和行为的指导标准。由此可见,虽然个体性生理和心理变化存在差异,但大学生作为男女两大性别类型,其人格特征还是非常明显的,大多表现出社会期望与性别一致的人格。大学生的性别和人格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人格是通过性别表现出来的,性别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格的形成和发展。2.可见大学生的人格发展是片面的,大学生的性别因素对人格塑造有很大影响。这是好事吗?对大学生塑造健康人格有益吗?答案是遗憾。健全人格的显著特征是个体善解人意、有爱心、体贴利他、心胸开阔、宽容豁达、民主尊重、积极主动、积极进取、精力充沛,其外在的思想、行为和情感表达与内心和谐一致。否则就会出现认知扭曲、情绪异常、行为失控等问题。作为社会的前沿,学生从进入大学的那一天就开始为社会做准备。逐渐成熟的性心理功能使他们潜意识中对性别人格特征的概念更加清晰。他们在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也学会了真实!男人还是女人,追求男子汉气概!还是女人味!。殊不知,这种学习和追求强化了性别特征的传统文化,人格被有意无意地定位和发展,但本质是片面发展和扭曲发展。按照健全人格的标准,对大学生的现实人格进行了调查,发现他们不仅在头脑中有着强烈的性别人格特质观念,而且在行为上也有明显的表现。他们认为男人是太阳,是山,是天,女人是月亮,是水,是地!;男人为金钱、地位、家庭奋斗,女人为爱情而活!。他们在学习兴趣、学习风格、休闲活动、性别特征、职业和发展期望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相当一部分人甚至认为这些差异是自然的、正常的。![1]1-2大学生中有句话,哲学叫女人走开!意思是充满理性的哲学领域是男人的世界,女人无法涉足。显然,大学生将健康的人格特质分解为不同的性别,过分强调为自然性别的人格特征,人格的发展方向与传统的性别型人格相吻合。个性的片面发展给大学生带来了心理冲突。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都同时具有男性和女性的性格特征。个性的片面发展,无形中会压制异性人格特质的发展。这样,个体就容易产生自我限制、自我压抑,生活和精神上的困扰,以及更多的负面情绪体验。传统的性别人格认为男性应该孤傲、沉默,所以为了树立大众所期待的男性形象,男大学生极力掩饰自己的脆弱,容易导致焦虑、自卑和心理压力,甚至人际交往出现问题。有的男大学生不容易与人沟通合作,适应集体人际环境慢,成长过程中容易被不适应的环境干扰;传统的性别人格认为女性应该依靠他们,但现实社会的激烈竞争不允许女性处于弱势,所以一些女大学生焦虑、抑郁、缺乏自信,容易焦虑,经常受到困扰,容易受到不良情绪的影响。这就好比美国学者玛格丽特?米德在研究原始部落的性别和气质时发现。因为特定社会存在着性别支配和性别限制两种社会人格,任何一个出生在这个社会的人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2】268可见,性别心理的社会化使大学生成长,不是按人来的!从完全意义上来说,人是被塑造的,只是带着性别的标签去操作,从而形成了片面的人格。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培养性别的过程就是一个扭曲人格,把一个完整的人培养成不完整的人的过程。3.性别意识教育是纠正大学生个性片面发展的手段。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大学阶段非常重要。从人格发展来看,此时的大学生身心?89?随着快速发展,自我意识逐渐从分化、矛盾走向统一,因此大学阶段是人格完善和定型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接受的教育对学生人格的形成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当然,大学生是成年人,多年的教育和参与社团实践形成了一定的性格倾向。他们的心理观能在不同的生活情境中表现出相同的品质,形成稳定的人格。但是,人格的稳定并不意味着不可改变。如上所述,社会环境是性别人格特质的决定因素,这说明人格也是可塑的,它或多或少地随着现实环境的多样性和多变性而变化。可以推断,通过一定的有效教学策略来改变大学生的片面人格是可行的。性别意识教育是提高教育有效性的重要策略之一。一方面,大学生对性别问题产生了向往和自觉的探索。进入大学后,大学生对性别人格的认识都是因为传统文化的沉淀,但现实环境的变化仍然让他们对性别人格的定位充满困惑和焦虑。为了把握自己,发展自己,他们渴望明确的答案来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另一方面,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证明他们特别需要正确的人格知识和观念。如果没有有意识的特殊教育,他们只能从传统文化、个人经历、社会职业及其分工的现实中吸收仍然错误的性别人格规范,再次投胎到历史经典中,形成扭曲的人格。因为科学的人格知识无法自然生成。更何况,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栋梁,其正确的性别人格取向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发展,还直接影响到千千万万未来的家庭的质量和未成年人的发展,影响到男女平等的进程,影响到能否带来新的文化氛围。从性别意识这个概念本身,人们很自然地认为性别意识教育的目标是最终实现性别平等和男女和谐。目前高校的性别意识教育也是紧紧围绕这个理想状态来运作的。毫无疑问,这并没有错,作者只是认为这还不够。性别意识教育还可以延伸到大学生的人格塑造上。这种塑造既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思想品德课中的心理素质教育,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心理咨询,而是从性别人格健康发展的角度出发。换句话说,大学的性别意识教育应该立足于大学生的人格现实,对大学生现有的人格特质进行性别分析,消除前性别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不利于其心理成长的扭曲人格,着眼于大学生未来的成长发展规划,使其逐渐成为完整的人。因此,尝试从性别意识教育的角度来促进人格塑造是极其必要的。性别意识教育注意跟人走!,而不是一个简单的人!还是女人!从点上来说,要把大学生从传统性别规范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在发现个体人格优势的基础上进行引导和帮助,特别是开发他们隐藏或退化的异性人格特质,让大学生在大学社会化的时候也能拥有优秀的人格特质。总之,培养大学生人格的逻辑起点是一个完整的人!高校性别意识教育应该而且可以成为纠正大学生个性片面发展的手段。从性别意识的角度塑造大学生的人格,主要是摒弃性别型人格,培养双性化人格特质。根据美国心理学家贝姆的双性同体概念,每个人都具有男性和女性两种性别特征,应根据不同的情境灵活地展现不同的人格特征,表现出适合情境的恰当行为。男人可以不安,可以哭,可以表白;女人也可以果断,积极,理智。男女都有传统意义上男女的性格优势,既坚强独立,又温柔细心。许多研究表明,能够表现出双性化的人在社会适应、情绪调节、压力化解和人际关系处理等方面的能力更强,心理发展和谐。在具体操作中,首先要引导大学生学习性别理论,开阔视野。纠正大学生对性别角色和性别特征的认知体系,并对其进行重构,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其次,给大学生赋权,不断增强他们控制人格自我发展的能力。引导大学生重新审视自己的成长历程,分析和质疑现有的生活经验,促进其性别意识的觉醒。最后,鼓励大学生重构新的人格特质,完善人格。要引导大学生打破性别壁垒,不受性别的限制和压制,尽力发挥自己的潜能,培养双性同体的人格特质,使人格得到全面发展。三、性别意识教育应注意的问题1。教育主体的性别意识现在,高校对大学生实施性别意识教育已经是一种响亮的呼声。然而,教育主体的性别意识问题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中国政府在#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以及#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 2010)?在课程、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中,性别意识应纳入教师培训课程!在中小学教育中已有所体现,但高校的反应单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