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艺术雕塑史上的犍陀罗风格是如何形成的?
辩才天女浮雕犍陀罗风格
事实上,犍陀罗的艺术风格并不是古印度原始的艺术风格。它以古印度佛像、宝塔的原始雕刻技艺为基础,并受到中国、波斯、罗马、希腊等不同文明的雕刻技艺的影响。之所以命名为“犍陀罗式”,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很大关系。犍陀罗,位于南亚,是当时的佛教圣地和中心。正是因为这里是佛教的圣地和中心,阿育王推行佛塔崇拜后,这个地方对佛像、佛塔等宗教物品的需求很大。在需求的拉动下,犍陀罗地区自然成为佛像和佛塔最重要的生产地和主要销售地(佛像和佛塔多由石头雕刻而成,犍陀罗地区的石头适合雕刻,也位于。因此,犍陀罗地区成为佛塔和佛像的主要产地和销售地。
悉达多的出生浮雕卡拉奇国家博物馆
对佛塔的崇拜与佛陀时代之前古印度的习俗有关。在佛陀时代之前,古印度就有在死者遗体上建塔或修墓的习俗。关于这个习俗,在佛陀涅槃之后的文献中有记载。有记载说,人们在佛祖舍利上修建了供朝拜的佛塔,一共修建了八座佛塔,这八座佛塔分布在八大部落。同样,在几千年后中国的高僧法显和玄奘的游记中也可以看到对佛塔崇拜的记录。在他们的游记中记载,卫城附近的一个小镇上有佛教遗迹,上面矗立着与过去七佛拘留太阳佛、拘留牟尼佛和卡亚佛有关的古塔。这两个记录有力地说明了为死者建造纪念塔是古印度的一个古老习俗。但早期佛教文献中并没有阿育王之前的人或僧人对佛塔进行大规模崇拜的记载。
因此,自佛陀涅槃以来,虽然建在佛陀舍利上的八塔一直是僧侣们朝拜的对象,但在阿育王传法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朝拜塔的习俗一直是一种不为人知的、小规模的、自发的活动。直到阿育王时期才成为佛教徒大规模祭祀活动的对象。因为如果早期僧侣确实有大量祭拜佛塔等古迹的活动,那么文献上肯定会有这方面的记载。但根据目前的文献记载,没有迹象表明阿育王之前,佛塔被公认为佛教信仰的象征。
阿育王推动佛塔崇拜的措施,主要归功于他开放了上述八座佛塔中的七座,将七座佛塔细分到王国各大城市,在佛塔成为佛教信仰的真正象征之前,在各大城市的佛塔上建造宏伟的佛塔。所以阿育王是推广佛塔崇拜的第一人,是犍陀罗风格的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