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流小说心理描写的特点

墙上的斑点,看看意识流小说和传统小说有什么区别。

这是一本非常奇怪的小说。女主角冬天坐在壁炉前抽烟。透过烟雾,她看到了墙上的一个点。她反复猜测那是什么,于是无数“无意识的幻觉”如潮水般涌来。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作者展现了精神世界复杂的意识流动。作者始终认为艺术的任务不是再现客观世界,而是表现客观世界在人的心理意识中的反映,表现感情、感受、联想、想象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这一艺术理念在这部小说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小说《墙上的斑点》的写作特色。

1墙上的斑点是内心独白。“我”看到墙上有一个黑色的“污点”,我的意识飘走了。后来我才发现,污渍原来是蜗牛。这个斑是蜗牛还是别的什么,其实在小说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客观的东西“蜗牛”充当了“我”意识转向的契机,使“我”把看似不相关的零碎思想连成一体。

看到墙上的一个点引发了一系列漫无边际的自由联想。想到人生无常,想到莎士比亚,想到收藏古物,想到树木的生长,意识随意流淌,最后回到那个点,原来是一只蜗牛。

看完《墙上的斑点》,思考一下意识流小说和传统小说的区别。

1意识流小说打破了传统的作家介绍人物、安排情节、评论人物心理活动的方式,着重表现人物各种意识流的过程。它往往以笔墨为中心,探索人物的内心世界,尤其是人物的意识流动。《墙上的斑点》描述了主人公看到墙上的一个斑点而引发的一系列漫无边际的遐想。它用内心独白的方式,以第一人称解析内心的奥秘,凝聚了对人物灵魂世界探索的关注。另外,意识流小说主张取消作品的情节,让人物直接进行自己的意识活动。在意识流小说中,即使是对环境、外貌、举止、性格的描写,也不是由作者叙述,而是由人物自身的记忆、经历、感知和想象来表达的。

自由联想是意识流小说的另一个艺术特征。自由联想包括事实和梦想、现实和记忆的交织和来回流动。意识流小说家直接从弗洛伊德那里吸收了“自由联想”的理论,并将其作为自己创作的基本方法之一。一般正常联想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之间关系的反映。在运用自由联想时,意识流小说家表现出跳跃性、随意性、突兀性和无规则的意识流特征。《墙上的斑点》描述的是主人公看到墙上的斑点,思绪冲进来,想到人生的无常,想到莎士比亚,想到收藏古董,想到树木的生长,意识自由流动,最后回到斑点,原来是一只蜗牛。这一系列的“自由联想”表现了主人公头脑中意识流的随机性和跳跃性。

打破时空界限、立体叙事、多层次结构是意识流小说的又一特色。传统小说中的倒叙虽然颠倒了时间顺序,打破了时空界限,但在特定的“记忆”时期,时间顺序依然正常有序。意识流小说则不同。他们在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时候,把过去、现在、未来颠倒过来,甚至互相渗透,形成了一个时空多层次的结构,相当立体。意识流小说中有大量的“回忆”,往往许多回忆相互碰撞,表现人物意识活动的突变。小说《墙上的斑点》中主人公的白日梦,“斑点”成了主人公从一种思想转向另一种思想的中间媒介,从而使描写符合心理轨迹,使作品内在融合和谐。

伍尔夫否认生活的客观性和现实性,强调“内心真实”。她认为“生命是一个光环,一个半透明的层,总是围绕着我们的意识”。在一个普通的日子里,一个普通人的“头脑”会收到成千上万个关于千千的印象——微小的、奇怪的、转瞬即逝的,或是用锋利的钢刀雕刻的。这些印象来自四面八方,就像无数的尘埃一波一波地落下。这就是现实生活。所以,以生命本真为己任的作家,会深入人物意识,他们的作品会是“没有情节,没有喜剧,没有悲剧,没有套路的爱情穿插,没有最终的结局”。她呼吁道:“让我们按照下落的顺序记录成千上万的微小尘埃,让我们把每一件事、每一个场景都追溯到意识(不管它看起来多么不相干、多么不连贯)。”

意识流小说侧重于探索人的灵魂世界,往往通过人的内心独白和自由联想来探索人内心深处的奥秘。人物的意识流动不受客观时空的限制,有很大的飞跃性。根据意识流小说的这一特点,自己写一个题目,练习写一篇描述人的心理意识流动的短文。

美丽与疯狂-弗吉尼亚?《伍尔夫传》说,“对大多数人来说,弗吉尼亚?伍尔夫是典型的熟悉的陌生人。因为,很少有人能通读完她的一部小说,她那如入无人之境的意识流小说叙事方法会吓跑读者,尤其是没有耐心的读者,因为阅读她的意识流小说“需要读者具备各种技巧,否则就很难理解,至少读不出它的魅力和深刻含义。“《墙上的斑点》作为一部纯粹意识流的代表作,在中外文坛上享有盛名。它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并以全新的面貌立刻征服了读者,征服了世界。“它能征服读者,征服世界的原因是什么?仅仅是因为它的新奇和它对传统的反作用吗?让我们以《墙上的斑点》为例,探讨意识流小说的奇特之处。

伍尔夫的意识流小说是一种不落俗套的人物刻画方法,着重描写人的意识流过程,展现人的精神世界,使读者难以看到“人物”,甚至难以捉摸主角的具体形象。所以首先要看作者在小说中的“我”。“该死的战争,让这场战争见鬼去吧!”一句话足以让读者意识到“我”讨厌战争。然后,突然冒出一个看似无关,实则类似战争的想法:“不过,无论如何,我觉得我们不应该让一只蜗牛趴在墙上。”战争像蜗牛一样恶心讨厌。“唉!上帝,生命是多么神秘;这个想法多么不准确啊!人类是多么无知啊!来证明我们是多么无法控制自己的私人物品——与我们的文明相比,人的生命是多么偶然。”这是战争带来的一声悲凉而无奈的叹息。“人究竟为什么要投胎到这里而不是那里,不能移动,不能说话,不能集中精神,在草脚下的巨人脚趾间摸索?至于什么是树,什么是男人和女人,或者有没有这种东西,再过五十年人们也说不清楚。”这是一种多么悲伤的悲哀。“男人的观点主导着我们的生活,它设定了标准,设定了惠特克的啄食顺序表。根据我的猜测,二战后,它已经为许多男男女女带上了幻影的味道,我们希望很快它会像幻影、红木橱柜、兰西尔版画、上帝、魔鬼和地狱一样被嘲笑,被送进垃圾箱,留给我们所有人一种令人陶醉的非法自由感。”这是多么强烈的欲望啊。“虽然没有人喜欢这样做。凡事都有一定的规律。”我是多么厌恶那些严格而繁多的规则。字里行间不能理解“我”对当时现实社会的感受吗?小说第十三段的几个“我喜欢”,多么美妙的想象。只有从这些地方,我们才能知道“我”是一个在世界大战中对战争深恶痛绝,对动荡不安,人民贫困,缺乏自由平等的现实强烈不满,对虚伪压抑的社会风气极度厌恶,渴望安定宁静的生活的女人。

张良存等人主编的《世界文学史》中说:“伍尔夫的小说以象征和暗示的方式反映了人物精神世界的微妙变化,表达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海浪展现了一天中人物随时间变化的意识流动,象征着人生的各个阶段;《到灯塔去》用物质世界的‘窗口’象征着观察生命的窗口,‘灯塔’象征着明暗交替的生命。“我觉得,《墙上的斑点》也是一个与斑点战争的象征,反映现实,表达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来看小说中的这段话:

有人俯身对我说:“我要出去买份报纸。”“真的吗?”“但是买报纸是没有意义的...没有消息。该死的战争,让这场战争见鬼去吧!.....但无论如何,我认为我们不应该让一只蜗牛躺在墙上。”

明显是在暗示“我”生活在报纸上只有战争新闻的年代。“据我猜测,战后,它(指柯惠特的长幼有序表)对许多男男女女来说,已经带上了幻影的味道,我们希望不久它会像幻影、红木橱柜、兰塞版画、上帝、魔鬼、地狱一样被嘲讽,被送进垃圾箱,留给我们所有人一种醉人的非法自由感——如果有自由的话……”,这里也明确暗示读者,那么战争期间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精神状态是如何受到影响的呢?“我”和正在谈艺术的房客突然“分手”,我一走,“就没人再见到他们了”;“控制私人物品有多难”比如“安妮女王时代的浅蓝色罐子、鸟笼、铁裙箍、钢溜冰鞋、煤桶、台球桌、绞弦琴都丢了,一些珠宝也丢了。”人们不禁要问,“谁愿意化身在这里而不是那里,无法移动,无法说话,无法集中精神,在草丛下,在巨人的脚趾间摸索?”至于什么是树,什么是男人和女人,或者有没有这种东西,再过五十年人们也说不清楚。这是一个难以掌握自己命运,人民贫困的社会。还有,小说开头,为什么“我”看到斑点会有“城堡塔上飘扬着一面鲜艳的红旗”“无数红色的骑士像洪水一样骑在黑色岩壁的边坡上”的错觉?根据弗洛伊德的分析心理学,我们可以知道,世界大战肯定会涉及到每一个人,日常生活中的吃、穿、甚至出行等行动也受到战争的影响。谈话的话题离不开战争。报纸上的新闻社论都是战争,知识分子的研究也必须为战争服务。生活在战争阴影中的人看到墙上的斑点,立刻产生战场的幻觉,这是必然的心理活动规律。这是一种没有预定目的,无法自动产生的想象。被心理学家称为无意想象的一种联想。当我们看到这些暗示,就能明白为什么“我”会对斑产生遐想:我想弄清楚斑是什么,但我想到我是在匆忙中突然和房客分手的,我再也见不到你了,就像坐火车遇到的老太太和小伙子;但我想到了“私货多不可控”;但我想,“人到底为什么要投胎到这里而不是那里?”。这些显而易见的现象和心理不都是战争带给人们的吗?所以“我”想搞清楚那个斑是什么,其实是一个“我”想搞清楚战争是什么的象征。“自然...暗中敦促我们采取行动,以结束那些容易激动或痛苦的想法。.....不过,我们不妨看看墙上的斑点来打断那些不愉快的想法。”这里明显隐含着“令人兴奋或痛苦的想法”,指的是那些想搞清楚战争是什么、战争起因是什么的想法。虽然“战争是什么”是我一直想不通的问题,但我亲身看到和感受到了它对我物质生活和精神境界的影响。看结尾,“哦,墙上的斑点!那是一只蜗牛。”联系“该死的战争,让这场战争见鬼去吧!”.....但无论如何,我认为我们不应该让一只蜗牛躺在墙上。“这两个潜意识突然冒出来,我们可以知道,这里又是一个暗示,那个斑点象征着战争。因此,尽管《墙上的斑点》暗示了主人公精神经历中对时间的解释,并没有说明具体的地点,但全文从未直接描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但小说所反映的现实社会却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作者想告诉人们的东西也已经表达的很清楚了。

伍尔夫的小说“没有故事,没有喜剧,没有悲剧,没有套路的爱情,没有最终的结局”的结构让人很难理清小说的思路。有人认为小说只是一堆散漫奔放的意识,是没有情节的小说。小说以回忆我看到黑子在壁炉边喝茶抽烟,透过烟雾看着跳动的火苗的欧洲古战场的幻觉开始。然后,我用了很大的篇幅来描述“我”想要找出斑点是什么,斑点的成因是什么,为什么我找不到这两个问题的原因,因为找不到,所以我转而把斑点想象成大海中的木板来想象树木可以自由、和平、快乐地生长,实现自己的价值。后来有人告诉我“我要出去买份报纸”打断了我对斑点的一系列猜想、联想和想象,激起了我内心对战争的厌恶和憎恨。我觉得不应该让它继续下去,就像我们不应该让蜗牛爬上墙一样。最后以发现斑点是蜗牛结尾,明确暗示斑点象征战争,和蜗牛一样恶心。小说以“看点”开始,以描述点周围的意识流为中心,以指出点的象征意义为结尾。开头的“看点”幻觉呼应了“看点是蜗牛”的结尾,开头的《古战场》幻觉呼应了后来“让战争见鬼去吧”的诅咒。斑点用来象征战争的不可预测性和不可预测性,蜗牛用来比喻战争的可憎和可恨。这篇文章多次暗示,新颖奇特的立意,巧妙的寓意,清晰的思路,严谨的结构,足以让读者看到作家独树一帜的别出心裁压倒众人。所以,小说虽然没有跌宕起伏、一波三折、引人入胜的爱情故事,但既没有催人泪下的悲剧,也没有圆满的结局;而作家却以点为轴,将“每一种情感、每一种思想、心灵的每一个特征”和“多变的、不可描述的、不可定义的内在精神”串联成一条意识的河流,来表达社会的本质和深刻的主题。他组织材料的才能和他精心构思的技巧不能不令人钦佩。

《墙上的斑点》是一部纯粹的意识流小说,纯粹是描写“我”的意识流。这些意识丰富了作者渊博的知识和文化背景,丰富了作者对世界和人生的认识,丰富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的观察和理解,丰富了作者对自然景物深刻而独特的体验。所以比如小说开头的古战场幻象,那是一战的真相吗?绝对不是;那是名门望族的贵夫人,跟唐很熟?吉福德》等书来描述这种幻觉。第二段“挂一幅小画像——一位卷发上涂着白粉,脸上和嘴唇上粉得像红石和竹花的贵妇画像。“这幅想象中的画像实际上是他高贵妻子的生活写照。在第四段中,我猜测这个斑点可能是由...玫瑰花瓣,马上想到“我不是一个警惕性很高的管家”,于是想到了“壁炉上的灰尘”,这让我想起“这样的灰尘把特洛伊埋了三层”然后“抓住了第一个稍纵即逝的念头...莎士比亚”,这是我的贵族主妇的生活现实和历史文化背景。谈植物学”——“说……一朵花开了”——大概是查理一世在位时种下的——紫色的花——装扮你心目中的形象——深情地崇拜你的形象,秘密地,而不是公开地——镜子碎了。当形象消失的时候——只有其他人看到这个人的外壳——这个世界会变得多么无聊和肤浅,不可能生活在这样的世界里——未来小说家...会越来越意识到这些思想的重要性——(现在的人)把对现实的描述排除在故事之外——认为这种知识是与生俱来的,希腊人就是这么想的。在这些联想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作为文学批评家对世界和社会的观察角度和独特理解,看到作者对当时压抑的社会风气的不满,看到作者对文学不能反映现实的批判。”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规则”,比如“桌布的规则是,它必须由地毯制成”。“真实事物”的例子有“周日午餐、周日散步、庄园宅邸和桌布”;我希望被“嘲讽、送进垃圾箱”的东西,是按照男性观点制作的长幼有序表和“红木碗柜、兰西尔版画、上帝、魔鬼、地狱”,这也是作者作为一个贵族女性的独特人生体验的反映;欣赏衣柜——它来自一棵树——(树)长在草地上,长在森林里,长在河边——(那里)树下有挥动着尾巴的奶牛,伸入水中又浮出水面的雌性朝鲜松鸡,游向上游的鱼,建造圆顶土堆的水甲虫——树在冬天的夜晚孤独地矗立在空旷的田野上——小昆虫在艰难地爬过树皮的皱纹,或者这些对自由和平的生活的联想和想象揭示了作家作为一个女人,一个母亲,尤其是一个女权主义者的特殊内心体验。

而且小说看起来漫无边际,天马行空,时而幻觉,时而联想,时而想象,时而跳出内心潜意识的遐想叙事。表面上看,它没有联系,模式不协调,往往会分散普通读者的注意力,让人感到莫名其妙,一头雾水。但如果我们理解小说中所刻画的人物“我”的意识渗透着作者独特的文化知识和生活经验,那么我们就能理解“我”的意识流的内在逻辑关系。火的红色——与红旗和火的跳动联系在一起——与骑士跳上岩壁联系在一起。这个战场的假象,是两者在战争中的相似性导致的必然联想;钉痕——钉子——肖像——有肖像的房客——我们在说艺术作品要有思想的时候突然分手——就像我们在火车上看到路边的人分手一样突然。这些联想难道不是源于事物之间的密切关系吗?谈植物学——说有一次我看到一朵花——我猜是紫色的花——我在脑海里装扮自己的形象——一个不能公开改变形象的世界——现实生活中的规则——惠特克的啄食顺序表。这些联想是多么自然,多么符合生活逻辑和思维规律。从尊卑顺序看——想想坎特伯雷大主教和约克大主教的安排;从古冢-骨头-收藏家-退休上校在他的能力-牧师的通信-牧师与他的妻子旅行-但读报纸来掩盖真相。难道这些关联不是因为有关联才显得那么合理和清晰吗?牧师对箭簇的考证与当地博物馆收藏的“一个中国女杀人犯的脚(“脚”应该是“鞋”的错误)、一枚伊丽莎白时代的钉子、一大堆都铎时代的陶管、一件罗马时代的陶器和纳尔逊的酒杯”有关,因为它们的相似之处“毫无意义”。“发现墙上的斑点实际上是一颗巨大的旧钉子的钉头——你这样做能得到什么?知识?”所以我们想到“我们的学者不过是女巫和隐士的后代”,进而想到“社论”、内阁大臣、习惯和规矩。究其原因,是因为学者们“蹲在山洞里、森林里煮草药、质问田鼠或记录星星之语”的胡说八道,“社论”的误导、内阁大臣的欺骗、规则的束缚掩盖了社会的真相,“我”的“本性”...暗暗敦促我们采取行动,杜绝容易激动或痛苦的想法。”也就是说,既然要找出战争的真相是不可能的,也是痛苦的,那还不如想想那个点。所有这些“我”的思想和意识,都有或者是相似的、因果的或者是对立的关系,都是那么的合情合理、旗帜鲜明。怎么能说他们“神秘、散漫、无拘无束”、“不着边际、不着痕迹”呢?就拿这段话来说“我越仔细看,越觉得自己好像在海里抓到了一块木板”。因为斑点就像海里的木板,我就联想到梦醒欣赏衣柜,从而开始讲树木生长的草地、森林、小河——树下的奶牛——上游河里的鱼——河床上的水甲虫;树本身的景象——紧绷干燥的大自然的感觉——被雷雨破坏了——树液舒服地滴着;这棵树在冬天的夜晚孤独地伫立在旷野中——树叶紧闭——六月鸟儿的鸣叫——皱巴巴的树皮上爬满了小昆虫——最后风暴来袭,树倒了,它的生命并没有结束——它那一百万条坚定的生命散落在世界各地——有的在卧室、船上、人行道上——或者成为房间壁板。男人和女人喝茶后,这棵树唤起许多和平和幸福的联想。原因之一——相关性也应该是不言而喻的。当然,第二个原因是现实的不自由和不安分,引发了“我”的反面想象,读者需要仔细理解。

总之,我认为:意识流小说是指现代小说中描写主人公意识流的过程,展示其精神世界来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现实社会生活的小说体裁。意识流小说与传统小说最大的区别在于,没有人物的肖像、动作和语言描写,而是通过描写人的意识流动的过程来展现人的精神世界,塑造人物形象。没有直接描写自然环境,却反映了现实社会的真实面貌。《墙上的斑点》作为一部纯意识流的杰作,能够征服读者和世界,首先是因为它表现了厌恶、仇恨和反对战争的主题;其次,它用巧妙的暗示和象征来表达全世界人民渴望和平自由生活的感情。还有一种新颖的手法,没有肖像、动作、语言的描写,塑造出鲜明的人物形象,把“多变的、不可描述的、难以定义的内在精神”连成一条意识的河流,以表现社会的本质和深刻主题中所表现出来的组织材料的才能和精心构思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