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和休谟的论文

人性是什么?人性本善吗?还是邪恶?这个问题就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千百年来一直困扰着人们。这是一个哲学问题,但也是一个现实问题。要解决目前困扰中国的一些难题,不妨从人性论入手。人是社会的基础。因此,社会规范和法律法规必须建立在对人性的正确认识上。

第一,性善论

性善论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思想。这个理论是儒释道的一个特点。

佛教里强调佛在人心,每个人心中都有佛。世间万物都是业障。所以我们要摆脱尘世的烦恼,全神贯注于佛,找到心中的佛。佛教真正意义上的佛不是神仙,而是一种极其慈悲、极其平和、极其平静的境界。

在道家,追求的是人的“真”。所谓“真”,不是真真假假的真,而是人的本真、本性、本性,是那种像婴儿一样无忧无虑、无忧无虑的自然天真。所以道教讲究心性修养,返朴归真。也就是老子说的“归婴。”

当然,在中国古代占据主流地位的是儒家文化。中国古代流行的教子歌曲《圣紫晶》中的第一句话是“人生之初,性本善”。性相近,学远。”换句话说,人性(自然)是好的,是善的。而且,这种性质是相似的,也是普遍的。只是因为后天生活习惯和环境的改变,各种行为都不一样,导致偏离“善”的现象。

儒家认为,人性不仅是好的,也是善的。换句话说,总会往好的方向发展。孟子曰:“人性之善,甚至胜于水。人没毛病,水也没毛病。”人的善良,就像水往下流,是不变的规律。关键是要有人引导。

因此,中国儒家文化治国的主要理念是“感化教育”。所谓道德教育,强调的是“礼”的制度。这种思想认为,既然人性本善,坏习惯只是后来才被感染,那么社会治理就应该从道德教育入手,说服人们放弃坏习惯,回到先天的“善”的境地,社会才会安宁。中国古代强调“教化天下”,即教化普通百姓。子曰:“道为政,以刑制刑,民免而不要脸;道是德,是礼,是耻,是格。”也就是说,只有依靠法令和刑法来约束百姓,那么百姓即使不敢违法乱纪,也会虚应故事,没有真正的耻感。所以儒家鄙视法制,看重道德。儒家认为,人如果受到道德和礼仪的教导,就会自尊自爱,心悦诚服。

那么谁来做这项工作呢?当然是读书人,因为他们在学习四书五经的时候,就已经得到了“礼”的教育,然后就可以管理百姓,把“善”传播给那些没有学习过的普通百姓。因为“学而优则仕”,那些所谓的“士大夫”承担了教育天下的重任。古代学生人生的发展方向是:苦读、求官、做官,然后隐退、著书、教书育人。因为要靠这些文人来管理和教育百姓,朝廷必须尊重他们;因为他们是世人眼中的道德楷模,所以有必要维护他们的形象和面子。

在古代制度下,法律只是用来对付普通人的,对文人阶层有特殊的礼遇。这就是“刑不上大夫”的原则。中国古代社会一直有“民不告官”的规定。老百姓要告官员,就侵犯了“士大夫”的道德尊严,于是不分青红皂白先把告官员的人打了,再来听案。这样一来,如果没有天大的委屈,谁还敢告官方?没有熊心豹子胆,没有铁布金钟罩的功夫,谁敢冒着被棍子打中的危险,替别人打官司?因为民众不能起诉官员,官员也可以肆无忌惮地搜刮民众的财富。俗话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所以性善论就成了滋生腐败的温床。

这就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性善论的局限性。一方面,性善论强调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是必要的。任何国家、任何社会都会重视道德教育。但是道德教育的力量是有限的。单靠道德教育是不够的。另一方面,古人也强调法律的重要性。每个朝代的开始,都要迅速制定法典来治理国家。但由于性善论赋予士大夫道德优越感和特殊权利,给了他们腐败的机会。正是腐败的积累和泛滥导致了古代社会的一波又一波动荡和战争。所以,性善论不足以遏制腐败。

第二,性恶论

与中国的人性观相反,西方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思潮是性恶论。“原罪”是基督教思想的理论核心,在西方社会占据着主导的宗教地位。基督教认为人生而有罪。所以人必须接受耶稣基督,向主悔改,然后上天堂,才能避免在地狱里遭受各种试炼。

性恶论在社会政治观念中的体现就是对法制的重视。因为人性本恶,所以社会必须通过各种法律、法规、规章来预先建立行为规范。所以,国家的建立首先要建立宪法,并把它作为国家的行为准则,不得违背。官员上任必须宣誓,遵守宪法,克己奉公。公司成立,首先要制定公司章程,明确各种权利义务和行为规范。这些都是出于对人性的怀疑和不信任,要提前做好防范措施。

这种性恶论在行为准则中随处可见。例如,在法庭上,当证人坐在证人席上时,他经常要对着《圣经》发誓说他所说的是真的。这提醒见证人,每一个见证都是神要听见的,将来也要审判。官员宣誓的最后一句话是“上帝,救救我。”意思是祈求上帝帮助你在未来战胜恶念。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守法守约的氛围。这种氛围一旦形成,人们就会注重信用和承诺。(中国人把“善”放在第一位,所以不事先明确权利义务,事后就会手忙脚乱。最终导致互相不信任,没有诚信感。

性恶论也压制了王权。因为人有“原罪”,地位较高的人也有。所以,即使是欧洲各国历代的国王和皇帝,也无法摆脱性恶论带来的自我罪恶感,于是一个个拜倒在教皇的膝下。在中世纪,宗教权力高于皇权。在中国古代,皇帝是天子,是“善”的化身,所以他从来不接受宗教权威的约束。

性恶论导致医生受罚。因为人性本恶,即使是政府官员也不例外。因此,对政府官员的监督、制衡、限制和制裁成为西方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可以起诉官员,甚至政府和法律。官员不享有法律特权。国家不需要在惩罚官员上有所顾忌。而且由于人性本恶,官员往往敢于承担错误,当众认错更是常见。总之,性恶论让社会更加强调法治。

西方国家的主流思想是性恶论,不符合这种主流的思潮就变成了非主流和异教。其代表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信仰无神论,所以不信仰原罪。所以马克思主义也信奉性善论。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性本善、公平、善良。只是私有制出现后,出现了阶级和国家,社会变得更坏了。马克思主义应该回到* * *资本主义社会,回到私有制和阶级出现之前的平等社会。

正因为如此,马克思主义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看不到,却被中国接受。性善论符合中国的传统文化基础,可以解释* * *产品主义为什么容易被中国人民接受。

第三,善恶的区分

由于对人性善恶的两种不同看法,中西方存在文化差异。中国文化强调礼制,西方文化强调法制。客观来说,这两种思维都不完美,各有不足。

先说改革开放前中国的道德教育。当时中国的青年楷模是雷锋,他的精神用两句话概括就是“无私奉献”。这种提法看似是人性的最高理想状态,却不符合人性和社会的需要。这种精神可能出现在个人身上,但不可能也不应该是全社会所有人都有的。这已经被现实证明了。

中国改革发展后,社会经济走向市场化,民营经济开始蓬勃发展。这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创造了条件。但是,它给中国传统的以“善”为中心的道德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在市场化的经济模式下,人们追求的是个人利益,而公司追求的是自己的利润。“利人利己”的教育已经不适合中国的现实,但由于没有正确的新的理论指导,当前中国的大众心理学有走向另一个极端的危险。

这个极端就是性恶论。在中国的环境下,性恶论的代表就是八个字:“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人们认为世界上所有的人性都是恶的,所有的人都是自私的。不保护自己,做“恶”,就会吃亏,就会被欺负。如果我被别人骗了,我也应该去骗别人,这样我能得到一个心理平衡。甚至一些教人如何“作恶”的书也很受欢迎。

这种迷信“性恶”的文化是一种极其危险的倾向。如果不加以遏制,最终会导致社会道德沦丧,人心涣散,秩序失控。正是因为很多人对这种“性恶论”所笼罩的文化氛围感到压抑,才导致了一定程度的怀旧情绪,也使得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些打着佛道旗号的歪门邪道趁机蛊惑人心。

中国人一定知道,“性恶论”并不完全正确。我们以西方社会信仰的性恶论为例。其理论缺陷非常明显,导致了一些文化和社会行为的偏差。性恶论虽然有强化法制的作用,但也带来了一种以强凌弱、勇武无情的文化,至今仍未摆脱。

西方性恶论有几个奇怪的逻辑。第一,人有原罪。因此,任何人生来都是有罪的。第二,一个人不管犯了多少错,做了多少坏事,只要向主忏悔,就会得到赦免,死后可以上天堂。第三,没有人会不经过这样的程序就上天堂。就算这个人一辈子做好事,也没做过坏事。

这个理论导致了什么样的文化偏差?第一,世上没有一个好人(除了那些基督徒)是有罪的。这很容易导致广泛的怀疑和厌世情绪。第二,既然能很快悔过,获得上天的机会,那你平时做多少坏事都可以心安理得。这无异于给那些“恶”的人一个作恶的借口。当年流行的社会达尔文主义鼓吹“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就是用所谓的天命掩盖种种恶行吗?第三,所有没受洗不信基督的都是异教徒,没有机会上天堂。这就导致了种族歧视。目前,西方仍有人宣扬所谓“文明冲突不可避免”,并以此来指导外交政策。这就是性恶论造成的偏差。

下面引用论坛上一位有船舶知识的网友写的一段话,可以看出性恶论的危险:

“我把我在美国听到的一篇社会正义演讲转录给你。我在某地问美国人,鸦片战争时你们用枪尖挑走我们的孩子扔进火里,这似乎与你们对上帝的信仰背道而驰。人家回答,那是上帝的安排。因为你们不信上帝,你们都该死,死后下地狱。你们所有人,如果你们不相信我,就问一个基督徒同样的问题,答案会是一样的。当时,我气得嘴巴发抖。我说,我看过一本书上说,你我会穿过死亡之谷,平等地站在上帝面前,等待审判。他说,神应许了我们哪块地,你们的命运主要是偏离神的结果。我突然很生气。你的神一定是白人,曾经是奴隶主。不然他怎么会认为其他民族都应该灭亡,土地应该属于你家?对方怒气冲冲地走了。”

所以,性善论和性恶论都不是完美的。他们有各自的优势,但也有各自的劣势。要么迷信会导致偏差。

更重要的是,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中西方文化也面临着全面的交流和融合。但从人性论的角度来看,中西方存在巨大差异,站在两个极端的对立面。所以,如果这种对立不能有效解决,中西文化的融合就不可能,甚至会形成冲突。如何化解?那么就需要找到一种新的理论,新的思维,既能包容中西人性观念中的积极因素,又能弥补双方的不足。换句话说,必须有一套方法来有效地统一中西对人性的看法。

2009年3月29日上午,多云

预热思维1:两者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1)“理发师”和“美发师”

②“画家”和“画师”

(3)“教师”和“教育者”

(4)“普通校长”和“著名校长”

套路→单;思想(想法)→多样性

感觉:

(1)人与人之间最主要的区别大概就是观念的不同。

(2)理解管理之道远比模仿管理之术重要。

热身思维二:为什么需要管理?

整天东奔西跑只是为了充饥,吃饱了就想着衣服;

衣食无忧,想做一个漂亮的妻子;

如果娶了漂亮老婆,生了孩子,恨的是没地没根基;

农村多么辽阔,没有船,也没有几匹马可以骑进出;

骡马被扣在槽头,叹息没有官位被骗;

贤成主簿还太小,还得朝挂紫衣;

当了皇帝,我要骑鹤飞翔。

保持平衡的两个基本途径:

路径一:缩小人的无限欲望(德育)

路径二:提高有限资源的利用率(科学管理)

感觉:

(1)人的欲望的无限性和人力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是管理的根本原因。

(2)中西方在协调这一矛盾的方式上存在着一些差异和联系。

人性视角下的中西管理思想比较

首先,品味中国管理的古韵

中国古代思想家在思考管理问题时,都是基于对人性的理解来阐述相应的管理方法。张岱年

(一)儒家的“塑性人性论”和“仁政礼治”思想

“性相近,学远。”(《论语?阳货”)

——人性是可塑的。

“道以德,气以礼,耻以质。”

(《论语?为政治”)

-以德治国,以礼治国

管理启示:如何树立领导“威信”?

子曰:其身正,无令而行。他的身体不直,虽然他不服从。

非职务权力影响力(德-德)

地位权力的影响(礼貌-声望)

西游记,马云,牛根生

人性之善,甚至胜于水。人没毛病,水也没毛病今天老公的水,又打又跳,能让太长;如果你很兴奋,你可以在山里制造它。这是水的本性吗?它的潜能是自然的。人可以很坏,但本性还是好的。(《孟子?高子尚》)

——人性本善。

有了忍无可忍之心,就无法忍受别人的政治,统治世界的手掌心。(《孟子?在丑陋的太阳上》)

-仁慈的政府(从人民那里获得“信任”)

饥则食之,寒则暖之,苦则息之,善则利,恶则害之,是人与生俱来的,也是喻与杰的共通之处。(《荀子?非相”)——人性本恶

明礼义,以法治之,重刑禁之。

是圣王的统治,是礼义的转化,让世界被善所治理。(《荀子?性恶”)

——以礼治国(树“威”在人)

(二)法家的“性善为利”和“依法治国”理论

“人之常情,饥则食之,劳则损之,苦则索乐之,辱则荣之,此民之情也。”

(“尚俊书”?算土地”)——人性本善。

“政令,百姓之命,也是治国之本。”

(《尚军定分之书》)——法治

“人家老计划都是安利。”

(《什么都做错》)——人性本善。

“圣王不贵,贵就贵。”

(“都搞定了?”八论》)——法治。

“我进厂时给工人定的第一条规矩就是不要在车间的任何地方小便。”——张瑞敏

“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不仅是人才的竞争,更是制度的竞争。”——张

显性系统,隐性系统(潜规则)

考驾照教授没还书,无奈退机票。

(三)道家的“人性论”和“无为而治”

“人随地,地随天,天随道,道随自然”。

(《老子》第二十五章)——人性

世上禁忌多,百姓穷;人民有许多利器,国家无意识;

人多巧,奇物生;法律法规都是小偷。

(《老子》第五十七章)——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的第一层含义:培养一种无为而治的心态。

“灾难大于不满足;责备大于你想要的。”

拥有一颗纯净的心和很少的欲望,拥有一颗宁静的心灵。

启示:淡泊则无志,静则不远。

“无为而治”的第二层含义:顺应自然规律

“治大国,若烹小鲜。”

-《道德经》第六十章

“一个大臣如果心情好,他就会向道学习,他就会进入技艺...视天而定,他会批判大的,学习大的,因为当然。”

——《我对牛的巧懂》

启示:如果你什么都不做(本质法),你就会死。

“无为而治”的第三层含义:有所为有所不为。

道家管理之道:君无为,臣有所为。

文景时代的宰相与帝制

启示:当你忙于你的国家时,你会繁荣,当你忙于你的国家时,你会衰落。大树下没有草。

严介和的管理方式

作为一个高级管理者:只做裁判,不做运动员;照顾人,而不是导演。相反,只做运动员,不做裁判;只管导演,不管人。

企业老板分为“三流”:三流老板每天工作8小时以上;二流老板每天工作5小时;一流的老板每天工作三个小时。

高层管理者更关心他们的头脑,而不是他们的骨骼和肌肉。思考比行动更重要。

启示:凡事都想做点什么,却什么都做不了。

高层管理原则:例外原则,体系内一切授权。

二,对西方管理智慧的理解

(一)基于“经济人假设”的古典管理思想

(19-20世纪30年代末)

生成背景:

(1)客观上,第一次工业革命诞生后,由于科技的更新和生产成本的上升,“效率优先”的理念深入人心。

(2)主观上,对于当时的大多数西方人来说,他们的生存价值占主导地位。

经济人假设

(1)人都是自私的,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的满足自己的自私利益。

(2)人天生懒惰,被动,推卸责任,没有野心。

(3)人以低级需求为主。

代表人物:泰勒、法约尔、韦伯等。

基于经济人假设的古典管理思想

-专制和系统管理

管理者关心的是工作效率和完成任务。

管理者利用他们的权力发号施令,让下属服从。

不顾情感和道德上对人的尊重。

强调严密的组织、规则和制度。

用金钱购买下属的效力和服从

(二)基于“社会人假设”的行为科学理论

(20世纪20年代至60年代)

生成背景:

(1)客观上,经典管理思想应用后,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产品和市场开始繁荣;再加上这一时期心理科学研究成果的助推。

(2)主观上,人的生存价值普遍提高了。

要求民主的呼声越来越强烈。

社会人假设

(1)人总是在群体交往中寻求心理上的满足。

(2)人天生勤奋、积极、勇于承担责任、富有创造性。

(3)人以高层次需求为主。

代表人物:梅奥、马斯洛等。

基于社会人假设的行为科学理论

-民主参与和人性管理

管理者的任务是创造一个人们可以发展其才能的工作环境。

n管理者不是指挥者、管理者或监督者,而是助手、支持者和帮助者。

n让下属承担更多的责任,督促他们做出成绩,满足他们自我实现的需求。

n给予更多自主权,实行自控,参与管理。

(三)基于“复杂人假设”的当代管理理论

(20世纪60年代至今)

生成背景:

(1)客观上,科技发展迅速,生产相对过剩;经典管理思想与行为科学理论的交锋凸显了各自的优缺点。

(二)主观上,人民的民主意识普遍提高了。

精神需求日益强烈。

复杂人假设

(1)人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会因人、因境、因时而异。

(2)人的需求和能力不同,对相同或不同的管理方法可能会有不同的反应。

代表人物:威廉·大内、彼得·圣吉等。

基于复杂人假设的当代管理理论

-应变模式和文化管理

n主张没有适合任何时代、任何组织、任何个人的普适管理方法。

n组织机构、领导方式、工作制度不应该固定不变,也不应该千篇一律,而应该实行灵活机动的管理。

n主张折衷主义,努力寻求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适应性管理。

文化是相同的价值观和愿景。

校训,是不是所有教职工都觉得很重要,是不是每天都在想,是不是每天都在做。

第三,区分中西管理思想

(一)中西方管理思想的差异

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管理。

管理是文化导向的。-[美]彼得·德鲁克

中西管理思想的差异源于文化背景的差异。

当然,地理因素不仅仅是背景,更是中欧文化差异的重要组成部分及其所包含的一切意义。-[英]李约瑟

中国

一面临海,三面陆地,对外交通极为不便。自然环境有利,内部回旋余地相当开阔。

以农业经济(农耕文明)为主的大陆民族精神

中国管理思想的特点:人本主义(关注管理的社会属性)

西方

第三,面朝大海,而面朝陆地,有很长的海岸线,但内陆交通极其不便,没有回旋余地。

海洋经济主导的海洋民族精神(海洋文明或游牧文明)

西方管理思想的特点:科学主义(关注管理的自然属性)

(二)中西方管理思想的联系

东西方管理思想有其内在的相似性,这源于彼此对人性的根本理解。——郭宪纲

1,水平观察

中西管理思想中的人性前提是相关的,相应的管理思想也是相关的。

比如人性善利的理论——经济人

论人性——社会人的可塑性

人性的本质——复杂的人

2.从纵向来看。

无论是中国管理思想中的人性论基础,还是西方管理思想中的人性假设前提,它们

都遵循着“从片面到全面”的发展轨迹,其相应的管理思想也遵循着这一发展轨迹。

有趣的解释

中西管理思想指导下的三个管理层次

第一关:管理就像“抓猪”。挠耳朵,挠尾巴,美食诱惑。

指导思想:法家管理思想——古典管理思想

第二个层次:管理如“雁行”。人格魅力、知识修养等非岗位权力影响力。

指导思想:儒家管理思想——行为科学理论

第三关:管理如“愚人移山”。有同样的信念。

指导思想:道家管理思想——当代管理理论

* * *和你一起:

融合中西。

吴品之道

道德和礼仪

最终什么都不做

[

第一,在人性观上,中国人认为人性本善,西方人认为人性本恶。

先别争论,听我说完:

虽然古人人生之初也有云,每个人都是自私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好处,但是这个声音真的很弱。但是,更多的人持现代人人性本恶的观点。这一点在鱼和老刘的帖子以及很多回复中都可以看到。我觉得这是现代人越来越受西方文化影响的结果。历史上一直是人的地盘,人性本善的思想占主导地位,至今仍有很大影响。

说到西方文化,就很难离开基督教。根据圣经记载,亚当和夏娃偷了伊甸园的禁果,然后大家都犯了原罪,也就是说他们生来就是邪恶的。

基于这种观点,中西方在治国理念上存在差异。中国人民期待一个明智的君主,忠臣和圣人。所以他们赞美,包拯,甚至刘,并期望后人能像他们一样。对于重要的职位,中国人花费最多的精力去寻找和选择有能力的人。西方既然邪恶,就不期待完美,所以有权限制人。所以三权分立。对于重要的职位,西方人在建立完善的制度上花费的精力最多,因为不受制约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极端的集权必然导致极端的腐败。

在这个问题上,我个人赞同西方的观点,人性本恶。就像一个人的身体,无论怎么保养和维护,永远不可能完美,永远不会生病。这个时候,药和药就像是对违法犯罪的一种监督机制。当然,这个比喻本身并不完美。

其次,在与人相处方面,一般来说,中国人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西方人是己所不欲。

这两种观点本质上都不差,但现实中却是引发冲突最多的地方。从这个观点来观察,你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中美之间在很多问题上有这么多的冲突,比如不干涉内政、民主、人权等等。

在这个问题上,我同意中国人的观点。对于别人,可以提建议。接受不接受是他的事。否则会引起矛盾,适得其反。

第三,人的社会地位,中国人不一样,而西方人崇尚平等。

调节君臣、父子、夫妻关系的三大原则,几千年来一直遵循。虽然君主和臣民现在表面上已经不存在了,但是人们心中的等级观念还是根深蒂固的。父子关系有所改善,夫妻倾向于成为妻子。西方人有很强的平等观念,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源于基督教。因为基督教为所欲为,大家都是上帝的孩子,互为兄弟姐妹,所以都是平等的。

第四,可能和前三个不在一个层次上。如果你想到了,就写下来。

在解决具体技术问题时,中国人采用专家的方式,而西方人采用鲁班的方式。换句话说,对于操作或技术问题,中国人试图提高操作者的技能,而西方人试图研究新的工具和设备。

之所以写这一点,是因为在工业化的今天,西方的这种方式有很大的优势。比如我的徒弟要在我练了十年之后再练至少十年,鲁班的锯子传给徒弟之后马上就可以用。再比如,很多精密的技术不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