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育的学科论证

宽容和纵容

论坛上,一位网友贴出了几张一男一女在市区某景点激情拥吻的PP照片。对于这种风化事件,围观者的看法自然是不一样的。好在大家都保持了一点理性。没有人上前大声责骂,主张警方应该主动介入。没有人唱自由的颂歌,也没有人高喊爱情无罪。

不管这两个色情男女是谁。两者是什么关系?就这样不分时间地点环境的胡乱亲吻。在民风比较淳朴的内地城市,显然是不堪入目的。游客侧目是合理的。

支持者认为,人们应该善良,公众应该容忍他们特立独行的行为。乍一看,这个说法确实有道理。仔细想想就会发现,这句话故意混淆了宽容和纵容的区别。

中庸是儒家思想的精髓。一句话:“万事有度,为时已晚。”汉语词汇丰富,是因为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为了更细致、恰当、准确地表达意思,创造了看似同义、意思相近的词语,在实际应用中适用的语境和语义的传达都有微妙的变化。

对于习惯了非此即彼、往往走极端的汉语学习者来说,很难体会到这种差异的智慧。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把握这个指数的度,这个指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看起来深不可测,永远无法量化。

在这样的风化事件中,每个旁观者都是在自己内心标准的基础上做出自己的判断。路人A和路人B一定程度不同。这种差异,就是这个世界上人性多彩美的根源。确认这种差异的合理性,尊重这种差异,是每一次被质疑都会高调牺牲的仪器“宽容”的初衷。

程度的标准因人而异,观念的冲突在所难免。于是,基于大多数社会成员的认识,道德和法律产生了。道德和法律的任务之一就是调整这种个体差异。宽容是个人在道德和法律的限度内的自由裁量。没有程度的限制,包容就是纵容的代名词。

宽容是一种美德。标榜自己的宽容,无视道德和法律的限制,是彻头彻尾的自私。纵容和鼓励他人违法失德,不仅是对公共群体利益的侵害,也是对他人的不负责任。

在公共场合发K真的是一件小事。随着城市文明的进步,也许有一天会退化为年轻一代的必修课。泛滥之前,作为先行者,自然要胆大妄为,承担由此带来的道德风险。

一百年前,一个好女人不嫁两个丈夫,这还是最起码的贞操观念。如今,在各大电视相亲节目中,一批有过N任丈夫(准丈夫)的剩女,居然可以毫无愧色地喊出“要房要车要爱情”的口号。即使是思想僵化、观念传统的保守派,比如我们,除了偶尔的不屑,也从来没有跳出来喊过要“把他们泡在猪笼里”。今天这样做叫宽容,一百年前这样做叫纵容。

对这一风化事件的评判、批判或支持,是每一个旁观者在道德话语范围内的自由。理性的批判不一定是不宽容,强调宽容不一定是真正的纵容。

理性的批评,适度的惩罚,也是一种爱,是让观众明白“凡事都有分寸。”一味的鼓励和变相的包庇也是一种煽动,是为了加速观众脱离行为适度的正常轨道。

支持有争议的道德行为没有错,假装宽容就是无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