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才计划的论文
中国每一个五年计划或规划都有一个相对明确的主题。所谓主题,就是未来五年需要解决的问题。当然,最终能不能解决问题,取决于很多因素,但策划时总有一个相对集中的主题。具体到“十二五”规划,之所以要把“富民”作为必须解决的问题提出来,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首先,十二五是中国60年后的新起点。中国刚刚过了60岁生日,进入下一个甲子应该会有新的发展思路。
其次,“十二五”是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实施的第一个五年规划,这次金融危机对世界和中国都提出了一些新的命题。
第三,经过30年的改革和发展,中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首次达到3200美元。按照国际标准,当人均GDP已经达到3000美元以上,开始进入工业化中后期,这个时期的发展思路肯定会和过去不一样。以上三点决定了“十二五”与之前的十一个规划有着本质的不同。这个区别就是,过去的十一个规划追求的是“国力”,“十二五”追求的是“民富”。当然,这并不是说建国60年,特别是改革30年,人民的生活没有改善,而是说人民的财富总体上没有GDP增长的快。况且,按照联合国的贫困标准,中国至少还有1亿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另外,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中国的很多社会问题都与贫富差距和人民普遍不富裕有直接关系。比如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消费和内需不足,甚至一些群体性事件,都有贫富分化的影子。贫富分化甚至直接影响到中国的社会稳定。
因此,“十二五”政策的重点应该转移到提高居民收入、缩小贫富差距、富民作为新的思路和策略,围绕如何“富民”做出路线图。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今天的经济实力已经为解决“富民”问题提供了物质基础。
民为国之本。对于“民富国强”的关系,是先民富后国强,而不是相反。其实,很多国家的兴亡史也告诉人们,虽然民富不一定等于国强,但民不富,国必弱;即使表现出一定的实力,也只能是外强中干,内空无一物。只有建立在人民普遍富裕基础上的力量才是根本强大的。因此,中国城市政府需要更新观念,把“富民”作为明确的政策目标和任务。因此,在编制“十二五”规划时,有必要制定改善福利的长期战略规划。这一战略计划的目的是为建立一个有竞争力、公平和公正的福利国家奠定基础。结构失衡的根源在于政府主导经济。
虽然“富民”是一个经济问题,但经济问题的解决离不开政治。事实上,改革以来贫富差距的形成和扩大本身就有政治因素。为什么经济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却没有同步提高?症结在于蛋糕分配不合理。换句话说,经济发展成果的最大受益者不是普通民众,而是政府及其与公权力相关的利益集团,以及资本利益集团和垄断国企的管理者和员工。政府之所以能拿走国民收入的大头,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随意支配财富,资本之所以能压制大量劳动力,就在于政府权力过大。
中国传统上是一个政府大国。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普通百姓,心中都有一个大政府观念。因此,要想改变政府权力过大条件下收入分配不合理的状况,就必须把它当作一个政治问题来对待,否则,仅仅把它当作一个经济问题来解决就很难了。
另一方面,虽然“富民”问题在未来五年甚至更长时间内非常重要,但它毕竟不是全部,不能代替其他问题的解决。如本文开头所述,从官方角度来看,十二五规划首先要解决的是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等各种结构形成的结构性问题。结构性问题在中国并不是一个新问题,但在“十二五”规划中仍然被列为重中之重,这说明结构性问题对中国经济社会造成的危害已经无法持续。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社会各方面没有跟上毕业生将成为城镇新增劳动力主要构成的现实,对高校毕业生成为社会就业主要矛盾缺乏思想认识和心理准备。第二,政府促进就业的政策安排存在空缺。比如,中央每年投入的数百亿就业资金中,长期没有促进毕业生就业的专项资金;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政策与再就业的优惠政策基本相似,不能满足和适应毕业生自主创业的需求。三是社会经济发展转型的滞后性与毕业生的快速成长不匹配,以“创业教育”为核心的教育理念改革的滞后性加大了工作岗位与毕业生需求的错位。四是劳动管理、社会保障制度和户籍制度改革不到位,分割的劳动力市场的体制机制障碍严重影响了高校毕业生的自由流动和就业。五是教育成本分担机制设计存在不足,政府对公共事业的财政投入不足。如高职高专、二级学院高收费与学生毕业后低回报的矛盾,违背了高投入高回报的一般认知和经济规律,造成就业欲望与社会岗位需求的错位,促进了失业状况的增加。
面对这些问题,首先,社会各方面要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即将成为社会就业主要矛盾的认识,增强对就业形势变化的心理准备,形成良好的社会主流舆论环境。政府应把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作为重要目标,加快社会经济转型和改革步伐,改善促进创业的环境,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其次,坚持高校毕业生就业改革方向,改善和发挥政府主导的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环境和效益;完善国家公共事业财政政策,调整教育经费分担比例;调整政府促进就业的工作重点,建立适应高校毕业生成为社会新增就业岗位主要竞争主体的就业政策体系和就业服务组织框架;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资金要有保障、有倾斜。第三,拓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规范就业,防止大量毕业生到体制外就业。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促进各种所有制单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加大劳动执法力度,维护高校毕业生合法权益,保障其在体制内就业。如果大量大学毕业生在体制外就业,失去社会保障,他们很容易成为被边缘化的人,必然会增加社会的不稳定性,影响和谐社会的建立。
因此,促进大学生就业需要寻求四个突破:
第一,大学生要在就业观念上寻求突破。第一,大学毕业生要明确就业目的。二是倡导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大学生要有正确的态度,正确认识自己和就业环境,消除盲目性,珍惜每一次就业机会。考研的同学也要处理好考研和就业的关系,不要轻易错过难得的就业机会。
第二,大学生就业要在单一技能向复合技能转变上有所突破。首先,要建立完善的“预备就业”机制。“预就业”是大学生根据企业的岗位要求学习另一种职业技能,介于“在校失业”和正式“就业”之间的一个过渡阶段。有余力在校学习的大学生,也应该多学一门应用技能,增加就业机会。二是全面推行和完善高职院校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
再次,大学生就业要在从兼职就业向创业致富就业的转变中寻求突破。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政府提供的免费创业培训,结合所学自主创业、自主择业,变“找饭碗”为“做饭碗”的模式,以创业带动就业,通过成功创业吸引更多大学生就业,掀起创业致富热潮。
第四,大学生就业要在充分利用人力资源上有所突破。第一,高校要建立人才库,向企业等用人单位输送最优秀的人才,并重点培养。二是企业和学校联合办学,为企业培养和造就合适的人才。三是用好并进一步完善现有就业扶持政策,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到城乡基层就业,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鼓励重点企业和科研项目单位吸引更多大学生。第四,通过与更多国家的合作,拓宽大学生出国留学和工作的渠道,让越来越多的学生可以在全球范围内选择工作。
。就业观念是对就业的认识,结合对社会现状前提下自身实际情况的清醒理性认识。总的来说,一是认清经济形势,增强就业信心;第二,提高专业素质,增强竞争力;第三,改变传统观念,端正就业态度;第四,拓宽就业渠道,多方面挖掘信息;第五,拓宽思路,就业多元化。
时代呼唤人才,希望在青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大学生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