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孩子的抱怨行为

教育随笔:教师应如何对待孩子的抱怨行为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的抱怨行为很常见。据观察,班上一半以上的孩子白天都会向老师抱怨。有的孩子一天会抱怨好几次。如此多的抱怨,常常让老师不知所措。而且在处理这些投诉的时候,经常感觉效果不好,事倍功半。

人们通常所说的抱怨,是指人与人之间直接发生一些冲突和矛盾,无法自行解决,而依靠他人的力量来解决纠纷时所产生的一种独特的人际行为。

在幼儿群体中,当他们认为自己的利益受到了同伴的侵害,或者发现某人的行为违反了之前制定的生活和活动规则时,就会向老师举报他人的行为。

由此可见,抱怨行为是孩子处理问题的心理和行为依赖的一种表现。孩子的“抱怨”其实是一种依赖的表现。同时,由于年龄发展水平的限制,儿童的认知水平还处于一个渐进的过程中。他们对好与坏的认知和辨别都很直接:“陪我玩游戏”就是好,“不玩玩具”就是坏。另外,孩子小,想法简单,不会怕什么。他们心中的东西会立刻用情感表达出来。通常情况下,孩子的投诉行为不是为了揭发或举报某人,而是为了引起老师的重视和认可:

1,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肯定:如“老师,某某坐得不好”“某某又说话了”,孩子想通过抱怨来表现自己“我坐得好,我没说话”,希望得到老师的重视,给自己肯定和表扬。

2.为了逃避老师的批评和惩罚,比如孩子在玩玩具的时候争玩具,孩子就跑到老师那里抱怨别人。这种行为的目的是逃避责任,逃避批评和惩罚。

3.为了举报别人的不良行为,比如“XXX在打人”、“XXX没有收拾自己的玩具”、“老师,有孩子把卫生间的门堵住了”。这时,孩子往往希望通过老师对这种行为的处理,来表扬和肯定自己对是非的判断。

4.为了维护集体生活活动的既定规则,如:“某某把脚放在桌子上”、“某某去玩玩具了”、“老师插队”等等。

5.为了帮助同伴,比如孩子看到同伴被欺负,马上向老师抱怨“某某拿了别人的玩具”等等。

在幼儿园一天的活动中,老师们要面对孩子们的各种抱怨。对于这些投诉,每个老师都有不同的态度和不同的处理方式。但是,通常存在以下问题,但治疗效果并不好:

有的时候,有的孩子有很强的依赖性,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会向老师抱怨,希望老师能帮他们解决。老师抱怨的次数多了往往会失去耐心,处理这些问题的时候也很粗暴,很无聊。或者有些老师对孩子的抱怨行为不耐烦,无法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亲自考虑孩子的心理,对孩子的任何抱怨行为都置之不理。有时候,当一些调皮吵闹的孩子在课堂上抱怨时,他们往往只是简单地批评调皮的孩子,而不问事情的来龙去脉。

孩子的抱怨行为有各种各样的原因,老师要区别对待。当控诉完全正当正当时,老师当然应该主持正义,对被告发出的孩子进行批评,以树立明确的是非观。但大多数情况下,孩子抱怨不是为了维护是非原则,而是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或者其他目的。这种情况下,老师一味地为原告辩护,批评被告的孩子,往往不利于培养孩子独立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利于孩子是非观念的形成,同时给孩子错误的引导。

对于那些依赖性强,喜欢抱怨的孩子,也可以帮他出主意,让他独立处理。一旦处理成功,老师要及时鼓励发展,加强孩子这方面的能力。在处理投诉时,老师应该对不同的孩子采取不同的方法。对于能力弱,依赖性强的孩子,老师要充当向导,鼓励他,让他独立处理,帮他出主意,想办法。同时,一些能力强的孩子可以帮助这些能力弱的孩子讨论一个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在解决问题的同时,给更多的孩子良性的引导。还是有少数孩子喜欢抱怨,只是为了讨好老师,表达自己。老师不能支持和鼓励他们,因为这样会养成到处监视别人行为,到处刺探别人秘密的不良习惯。久而久之,会让孩子心理异常发展,造成性格上的重大缺陷。所以老师要及时制止这种行为,绝不纵容。保证孩子正确价值取向的形成。

从某种层面来说,孩子的抱怨是他们逐渐融入社会的一种积极尝试。因此,教师应该以积极、欢迎的态度对待孩子的抱怨。日常生活中,遇到孩子的抱怨行为,不要急于做出评价。你应该冷静下来,耐心地听。在此基础上,耐心引导,细心指导。找到问题的症结,坐下来对症下药。同时要相信幼儿有你处理与同伴冲突的能力。鼓励他们想办法解决问题,从而学会与同龄人相处的正确方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明辨是非的能力。让孩子在与同伴交往中学会相互沟通,学会通过协商解决问题,学会分享并乐于分享。

总之,孩子抱怨行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处理孩子抱怨行为的时候不要一概而论。要细心耐心,真正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告诉孩子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简单的包办代替。“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当孩子有了主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一切矛盾都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