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学改革创新论文

动物医学改革创新论文

一般来说,动物医学专业是培养“兽医”的。它以生物学为基础,研究动物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并在此基础上诊断和预防疾病。本文是对动物医学改革与创新的探讨。我们来看看吧!

结合动物医学专业的情况,阐述了实践教学在高校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中的重要地位,探讨了动物医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基本途径,认为实践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科研素质,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素质。更多的动物医学论文发表在顶级期刊论文网。

关键词;动物医学论文

1.当前形势下,动物医学专业本科生就业形势严峻。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2011中国首部《就业形势人力资源白皮书》。新闻发言人尹阐述了当前我国就业压力和存在的矛盾:2011年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总量矛盾十分突出。2011年,高校毕业生预计达到630万人,初高中毕业后不再继续深造的学生约有600万人。此外,还有大量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和退伍军人需要就业。全年需要就业的人数将达到2400万人左右,但目前能就业的只有12万人,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专业被四川省教育厅评为四川省省级“品牌专业”,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级专业”。2011入选四川省“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综合改革与建设专业。动物医学专业已成为我校最受欢迎的专业之一,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达到100%。

2.农林院校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常见问题。

动物医学专业以就业为导向教学的指导思想是为社会培养既懂专业理论知识又有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动物医学专业人才。根据动物医学专业的特点和教学指导思想,该专业的教学还存在以下问题。

2.1教学形式单一:以理论课为主,临床实验操作为辅。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具备从事具体临床工作的能力。但该专业的教学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与教学相关的实验课程不多,且多为实验室实习,教学与临床实践全面融合的渠道较少。受专业特点限制,学生不能做批量或长期实习,导致生产实习参与不足,使得学生只有理论知识,实践能力相对较弱。

2.2考核方法不完善。

考试方式仍然是传统的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相结合,不能反映学生实际的临床实践能力。考试和教学没有分离。

2.3师资不足,科研任务重。

专业课是综合性学科,决定了教师不仅要懂理论知识,还要懂临床生产实践等知识。目前,在我国的大学教育中,大部分教师的专业知识面较窄,复合型人才较少。而且由于繁重的科研任务,我国高校教师的教学质量得不到足够的保障,使得本科生的教学质量无法得到有效的提高。

3.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动物医学专业必须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

3.1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动物医学的课程大多以理论为主,与课程相结合的临床实践课程并不多。针对这种情况,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

3.1.1教学内容改革。根据农业院校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强调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基础理论教学应以应用为目的,以必要性和可用性为度,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1.1.1实现了课程结构的整合,体现了功能技能的培养。单一课程知识的不合理讲授,不仅会导致“过渡性学习”的浪费,切断学科间的联系,而且难以形成解决问题所需的综合能力,造成“学而无用”,动物医学专业课加强与其他学科的知识联系,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根据考试需求、人才市场对动物医学专业素质的需求、就业市场信息和岗位技能要求,确定专业课程的具体实施内容,教学内容紧紧围绕动物医学为社会畜牧业生产服务的内容。

3.1.1.2增加实践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为了增强动物医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按照实践环节教学大纲进行教学的基础上,增加了实践教学内容的比重。主要包括课程实践教学、校内模拟实习、校外学年实习、校外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积极推进工学结合,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积极推广校内实训、毕业实习的实践教学模式。学生综合技能模拟的强化训练,专业训练时间在一年左右,实践环节的学时占总学时的40%以上。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所有专业实训和实验课程的开设率达到100%,实践教学符合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整体实践教学效果显著。

3.1.1.3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手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以保证教学实施质量为目标,积极开展教学方法改革,大力推广案例式、讨论式、启发式等教学方法,改革传统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教学质量。

案例式教学——通过大量案例引出和掌握各种知识点;主要方法是结合课堂内容,选取相关案例,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案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讨论式教学——为了训练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要求学生选择一些知识点组织讨论,提出并阐述自己对防治的看法。学生热烈讨论。这种方法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达到了教学目的。

启发式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积极开展多媒体教学。多次为教师举办多媒体课件制作知识培训,显著提高了多媒体课件制作水平,基本实现了PPT教学,教学效果良好,得到了学生的充分肯定。多媒体教学在有限的时间内增加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既能让教学变得轻松活泼,又能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解决板书不便费时的问题。利用校园网搞好辅助教学,增加网上课件数量。以便学生课后随时在线学习本专业课程。高校网络资源的利用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延长了学习时间,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2教学模式改革。

采用“课堂+实验室”、“课堂+实习基地”、“教学+公司”等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是农业院校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抓手。加强实训实习,重视学生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鼓励和创造条件让学生在暑期、节假日和课余时间到实习基地、农场实习,让他们走出校门就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实现毕业与就业的“零距离”。

3.3考试模式改革。

农业院校考试改革就是要按照素质教育的原则,通过考试观念、内容、形式和管理的改革,充分发挥考试的功能,实现教育目标。

3.3.1更新考试观念。树立以“能力测试”为核心的考试理念。建立以“生产实践知识、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融入考试”为基础的评价体系,通过考试的引导,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始终坚持现代教育观、人才观、考试观,改变阻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力发展的教育观念和模式。不能只以课程和教材知识的难易程度和深度以及考试成绩来衡量学生,而应该真正把考试作为实现动物医学本科教育的有效手段,而不是教育目标本身。

3.3.2改革考试内容,确立考试的能力导向。考试命题严格按照大纲要求。根据课程所涉及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对课程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进行分析提炼,然后根据这些特点确定教与学的方法,最后确定课程效果的评价方法和考核大纲。考试内容能够体现学生对基础理论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而不是课堂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探索机会。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标新立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样考试才能真正检验和评价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3.3.3构建多种形式的考试体系,突出高职特色考试方式的多样性、针对性和生动性,不限于笔试,还采取临床实际操作考试、生产站生产知识考核等多种形式。课堂评价也是一种重要的方式。教师应观察和记录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也可以通过访谈、正式课堂作业、自力更生项目调查、书面报告、问题讨论和写论文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考察和评价。比如兽医产科这门课,学生自评占5%,实验室操作占10%,教师考核占10%,临床实习占30%,生产站占20%(校内校外各占10%),期末论文成绩占25%。综合衡量学生在该科目的学习成绩。

3.3.4加强考试管理工作,不断完善考试管理制度。

一是建立了科学的评价体系。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学习和利用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的成果,研究规划评价体系,制定各类试题质量的评价标准,为课程考试的客观、科学、公正提供质量保证。

其次,建立和完善测试结果的评估和反馈机制。课程终结性考试与平时考核相结合的考试成绩综合评价。同时,建立有效的反馈渠道和沟通机制,分析考试结果,总结教学经验教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提高教学质量。

最后,做好考试管理。完善了课程大纲和考试大纲建设,实行“教考分离”。加大考试管理力度,不断完善考试管理制度,着力推进命题、阅卷、监考、评卷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理顺部门关系,严肃对待考试,突出考试的公平性和规范性。

3.4大力提高本专业教师的素质。

动物医学专业的青年教师大多毕业后直接授课,专业知识相对狭窄。因此,有必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3.4.1坚持培育与引进相结合的方针。对于学历高、实践经验少的教师,建立参加企业实践培训制度,了解行业发展趋势,提高实践能力;轮流参与教学和实训基地建设,提高实践教学能力。拓宽人才引进渠道,改变单纯从高校毕业生中引进教师的做法。提高企事业单位和留学生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比例;通过有计划地引进或派出培训,逐步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加快教师的培养。

3.4.2坚持专兼职互补的原则。聘请其他高等院校的教授和行业专家作为本专业的客座教授;聘请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和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进行“项目指导”,优化教师素质团队结构。组织教师参加职业兽医资格考试。通过对现有教师的培训,本专业90%以上的教师不仅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具有一定的实际生产技能和生产管理经验。

3.5实习实训课程建设,高校人才培养目标。

学校领导决定了实践课程、教学实践课程和实习基地建设在多元整合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为此,本专业重点加强临床诊断、临床技能训练、竞赛等实践课程建设,在校内建立了实习农场和实习基地。积极联系校内外企事业单位,建立实习基地,满足学生校内外实习生产实践需求。

4.教学改革带来的成就

4.1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增强。

通过动物医学专业的教学改革和创新,学生在大学期间学到了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学生毕业后,将能够在第一时间适应用人单位的岗位。

4.2就业竞争力增强。

该专业近五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动物医学专业毕业生表现出良好的综合素质,得到用人单位的肯定。

4.3良好的社会评价。

通过对部分2007届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得出用人单位对2007届毕业生的总体评价。统计显示,其中98.5%被评为“良好及以上”,1.000%被评为“称职及以上”,对就业指导的满意度为99.8%。从用人单位的反馈来看,他们热爱本职工作,工作努力,毕业后能够胜任本职工作;他们思维积极主动,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他们有很强的团队合作意识,在各种活动中表现出一定的组织和管理能力;他们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善于在工作中学习,能把专业知识融入工作中,实践能力强;他们心理素质好,人际关系好。强烈的集体意识,诚实可信。

总之,农业院校动物医学教学应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既能掌握扎实的动物医学理论基础,又能从事具体动物医学业务的能力,掌握动物医学、动物科学和临床操作技术的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具有一定的专业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水平,勇于开拓,善于创新,脚踏实地,精通业务,勤勤恳恳的高素质动物医学技能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