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论文写一万字以上

学前艺术教育的现状与研究

本文分析了我国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现状,对艺术教育改革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学前教育,艺术,现状,研究

一、我国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现状

(1)教育目标存在两个误区:一是把艺术教育等同于技能教育,认为教会孩子画一幅漂亮的画、做一个有趣的玩具就完成了任务,重在培养孩子正确的描述和表现能力,把技能的培养作为重要任务;其次,艺术被看作是德育和智育的手段,是一个中心任务的从属部分,没有自己独立的体系。众所周知,艺术教育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领域,潜力巨大。它的任务是培养儿童对艺术美的欣赏和识别,以及他们的审美心理素质,帮助他们学会用美丽的眼睛把握世界。

(2)在教育内容上,强调对自然的模仿和复制。模仿现实生活中简单的物体和画面是美术教育的主要内容。所以儿童作品中的模式化倾向非常突出。无论是在幼儿园,还是在班级,甚至是儿童作品展上,我们都能从丰富多彩的作品中看到许多图案化的人物和动物形象。当然,在学龄前儿童从自我中心向客体意识转化的过程中,概念图的出现是必然的。但是,我们也发现,老师和家长对此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由于依靠学龄前儿童自身的能力和自发的发现很难产生“好”的作品,为了“早出成果”,教师往往采取简单的临摹方式,用儿童的手画出成人所期望的图画,不断地临摹,导致儿童思维僵化,丧失了探索和学习的兴趣和能力。社会上充斥市场的儿童书籍、练习册、电视上的漫画,为孩子们提供了绘画范例。于是,大量的孩子失去了原有的童真,有些孩子的画,经过大人的加工,假装“幼稚”,仍然让人觉得失去了真正的童趣。

(3)在教学方法上,仍然广泛采用灌输式。在艺术教育中,以简单的几何形状为标准模型,教孩子临摹和画各种形状。教师是艺术活动的中心,教师提供的形象是孩子的模型,培养出几乎一样的模式,没有“自我”和“感觉”。为了找到大量的图案让孩子临摹,“简笔画”应运而生,其影响力几乎席卷全国,为灌输打开了大门。现在,“简笔画”的优劣仍在激烈争论中。我们认为,根本问题在于教育观念,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孩子,直接用简笔画提供的各种图式灌输给他们。从表面上看,儿童图片内容丰富。但当孩子被动学习时,画出来的画是模式化的,替代了孩子的感受、思考和想象,使他们失去了对周围事物的敏感性,失去了自己的绘画语言和个性风格,最重要的是扼杀了他们潜在的创造力,摧毁了他们的自我创造意识。

二、我们对学前艺术教育改革的思考

结合我国儿童艺术教育的现状,笔者对教育的指导思想、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思考。在实施艺术综合教育的过程中,艺术教育也进行了全面的创新,概括如下:

1,以培养深层审美心理结构为中心

艺术教育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为儿童审美心理建构提供了丰富的审美对象和探索刺激。儿童在艺术活动中运用审美感官,在遗传习得和先前实践中形成的原有心理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同化作用,形成同构或异质同构关系,融入新的艺术对象,丰富原有的心理结构,或适应新旧信息的比较、分析、综合,丰富、重组、重构原有的心理机制,使之发生质的变化。审美心理结构以系统结构的方式内化,沉淀在人们的心理中,形成审美心理的整体结构体系。艺术教育可以帮助孩子拥有全面系统的审美感知,形成完整的心理结构。艺术实践使儿童产生审美需求,形成特定的审美人格。一个普通人只有经过长期的艺术熏陶、艺术实践和审美环境,才能建构和发展出相对完善的个体审美心理结构,成为欣赏美和创造美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说,艺术教育是塑造个体审美、创造美的人格教育。

(1)培养敏锐的美感。

儿童的审美意识和特点;

一个是直觉。儿童对事物的认识的特点是对感性经验的整体依赖。他们脑子里想的是他看到的,听到的,接触到的。

第二是诚信。孩子对事物的感知是从笼统到分化。儿童的视觉和知觉一开始所掌握的材料,就是整个事物的大致结构。首先要认识树,然后进一步了解它是一个由树干、树枝、树叶组成的整体。

第三是身份。孩子往往拟人化地看待世界,把外界的一切都看成和自己一样有生命力,认为自己感受到的一切都可以被万物感受到。艺术作为一种视觉艺术,是增强感知最有力的手段。通过艺术活动,可以培养儿童审美器官的敏感性、活动性和控制力,激活儿童感受生命独特形式的能力。比如,看到火,我们会觉得很温暖很温暖,看到月光,我们会觉得很安静很温柔。儿童的感性能力比成人强,因为他们不受理性思维的干扰。再比如一个圆,孩子会说“这是太阳”“这是按钮”,而大人可能会盯着它,注意它的曲率和不规则性。由此我们推断,孩子更类似于艺术家。他们根据从他内心流动的感觉中获得的线条、形状和节奏来表达他们的脚。

根据以上分析,在美术教育的内容设计中,应更加注重引导幼儿亲身体验和感受现象世界,运用审美直觉加强幼儿对事物包容性风格的感知。比如我们组织的线练习题“小雨和大雨”,不仅要求孩子画雨线,更重要的是要体验下大雨时黑暗的感觉。启发孩子用或粗或细的线条,或轻或重的色彩来表达这种体验。

(2)培养丰富的美感

在艺术活动中,只有渗透大量的情感因素,儿童画才能从自然表现走向艺术表现,强烈的情感体验是儿童灵感的驱动力。因为审美愉悦来源于生命的自我表达,艺术活动发生在生命体验的过程中,艺术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必须充满活力和适度的张力,才能获得生命的动态平衡。利用主客体的对立和矛盾,激发孩子的探索欲望。如“运动与静止,勇敢与怯懦,快乐与悲伤”等明显的差异,使儿童处于完全相反的精神状态,出于无意识的冲动,唤起情感与美。比如“打针”这个话题,所有孩子都有亲身经历。打针的时候,他们既要勇敢面对现实,又要有无法控制的痛苦。银幕上孩子苦恼恐惧的表情,是他内心的写照。在艺术教育中,教师充分利用IL在孩子身上的作用,如快乐与悲伤,胜利与失败,勇敢与懦弱,奋斗引起强烈的审美体验。

(3)发掘和培养儿童的审美创造潜能。

孩子们有表达自己形象的潜在能力。由于年龄小,认识不全,他们往往不加努力地把不同特点和属性的东西混在一起,形成新的、不切实际的、怪异的现象。他们依靠直觉、瞬间的质疑和真挚的感情来表达事物,所以比成年人更接近形象隐喻。1.5岁的孩子会把“小雨”和“面条”联系在一起。一个3岁的孩子无意中涂鸦也能做出很美的画面。在观察了煎鸡蛋的全过程后,我可以用成年人意想不到的紫、橙、蓝、深颜色渐变画出一幅精彩生动的作品。这种偶然的成功意味着幼儿理解并运用颜色符号。

关于论文的其他部分,请参考以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