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需一篇关于“李清照词的思想差异(从情感的四个方面)”的论文
摘要:李清照词题材广泛,爱恨分明,风格豪迈,气魄宏大。他们字里行间洋溢着慷慨激昂的爱国情怀,善于运用典故,借古讽今,浪漫主义。本文将详细论述李清照的诗风,并探讨其形成的原因及其诗风的相互影响。
寒若珉体现性格,诗歌体现精神。李清照是一个真正用心用情写作的词人。她的诗虽然大部分比较零散,现在能收集到的也就十多首,但都很优秀。李清照词的思想境界比词更深更广,内容和题材也广得多。李清照的词不拘泥于儿女情长,而是充满了慷慨激昂的爱国之情,轰轰烈烈的家国之思和对人生的种种感悟。
第一,豪迈飘逸的诗风
李清照的诗歌风格豪放浑厚,充满奇诡,颇有男子气概,善于运用典故,以丰富的想象力讽刺当下,寓意高雅,浪漫主义。李清照的词或婉约,或催人泪下,而诗词多为涤荡童灵的慷慨之音,整体风格与词不同。
《乌江》(又名夏诗)是李清照的一首广为流传的诗。“生为英雄,死为鬼雄。我仍怀念项羽,不肯过江东。”全诗表达了积极的生活态度。活着的时候要挺胸抬头做英雄,死了也要做有鬼的英雄。全诗充满气魄和深情。将项羽拒渡南方与偷安~角的南宋君臣相比较,可以达到借古讽今的效果。如果说人们是第一次读这首诗,谁能相信它是一个经常感叹“绿肥红瘦”“多么悲凉的词”“咏史诗”:“汉承邵,新室如疣。故散于中,薄而阴周,直至死。”这首诗通过歌颂嵇康,严厉抨击了那些卖国求荣、悍然依附伪政权的文人。这是强大的,令人震惊的。《八翼楼》:“八翼楼千古风流,山河留后人。水往南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这首诗是李清照绍兴五年在金华写的。天气壮丽,感情深厚。作者感叹风景名胜的兴衰,与一般的诗词不同。她把大好河山和祖国的命运结合在一起,用雄浑的笔触写出了流经巴戎楼的江河和旷野上的无边风光,气魄非凡。而“愁”字将读者的思绪从眼前的壮丽景色带到了现实中风雨飘摇的南宋朝廷。这样的大好河山竟然忍心向敌人投降,让人无比愤慨。这些诗中的英雄气概已经超越了一般男人,他们的气魄之大,见识之深,思维之广,足以俯视女人,不容一个男人。
善于运用典故是宋词的重要特征,李清照也不例外。为了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她更喜欢在诗中引用英雄事迹,如《乌江》中的项羽、《永世》中的嵇康、立志恢复山河的王导、立志主战的刘昆(“南王导少衣,北刘昆”)。李清照善于在诗歌中运用典故来抒发情感或讲道理。她在《尚书密》的《周》诗中用了20多个典故。无论是叙事还是抒情,她总是或明或暗,或正或反地借用典故。表达恰当而深刻。比如为了说明不能信任敌人,她甚至举了两个例子:“当年渴望听到楚幕,我占了城前日记的便宜。”前半句,楚人要在春秋时期的团拜会上攻打晋国,给他们穿上盔甲,让晋国人措手不及。后半段,唐贞元用了三年,浑成和吐蕃还在靠近被吐蕃军队抢走的平凉。为了说服两位使节广泛使用当地的人才,他说:“一匹马仍然靠在一块布上,但一只鸡没有在一封信上打鸣。”用袁虎和孟尝君来说明人才的重要性,这个典故非常贴切和恰当。
浪漫色彩也是李清照词的一个重要特征。她擅长创作诗歌,通过想象和联想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比如周的《尚书密诗》的第二首七律,就是作者的想象贯穿始终。“想看华皇帝过二京,锅浆排开人迎。”作者想象宋朝的使臣经过曾经的都城后会受到当地人民的热烈欢迎,反映了北方人民渴望恢复家园的心情。《孟晓》:“孟晓与疏钟,浮云。”。因为安七生,我遇见了萼片的绿花。秋风流氓,吹尽了玉井里的花。* * *看藕如舟,吃枣如瓜。坐在客人身上妙语连珠也不错。讽语斗诡辩,活火分新茶。虽然不是帮皇帝,但乐趣无穷。人生可以这样,为什么要回家?起床,叠好衣服坐下,捂住耳朵,厌倦噪音。我知道我是隐形的,我还在想这件事。”这是一首非常浪漫的诗。诗人在梦里描绘了理想的境界,人们可以自由自在地生活。正当诗人沉浸在这个美好的世界时,梦突然醒了。看着身边真实的世界,他不禁感叹:“看不到自己知道的东西,却依然怀念。”哀叹的人不止是看一个人,世界很长。古往今来,不知道有多少人因为理想难以实现而流泪。现实与理想之间不可逾越的距离,成了人类永恒的哀叹!
二,李清照词风形成的原因
李清照这个女人,作为一个长期生活在闺阁中的女士,能够“写诗贬低文人”。她的诗豪迈苍劲,充满奇气和男子气概,政治观点独特新颖,在当时的女诗人中并不多见。这种诗歌风格有许多原因:
首先,是家庭原因。他的父亲李,是一个著名的作家,他的母亲,王,也喜欢文学。良好的家庭环境使她的文学造诣日益深厚。清照18岁时嫁给了赵明诚。这对夫妻志趣相投,相亲相爱。婚后,清兆一直帮丈夫收集金石书法,跟随丈夫为官。她去过很多地方,视野比一般的闺阁小姐都要开阔。开明的家庭环境和浓厚的文学氛围,对李清照的才华给予了极大的肯定和保护。在普遍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社会,李清照不是唯一的特例,但却是最突出的一个。她对事物往往有自己独特的看法,思想深刻,新颖,发人深省。比如她在无锡和张文倩写的《中兴赋》,就揭示了安史之乱的根源,即唐玄宗的“酒肉一堆不知几岁”,把批判的矛头直指封建最高统治者。比章雷的“玉环妖血未扫”论不知高明多少倍
其次,是其独特的人格特征。李清照身上充满了一种自信的张力,对自己的才华非常自信,甚至自负。“诗如夜鹊,绕三圈定不住”,“学了三十年英语,什么都不懂。谁发了好奇,见面就说项斯”(《分即词》)。作者希望自己的才华得到世人的肯定,希望在国家危难之际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但在封建时代,作为女性,她没有政治地位,只能感叹“学诗有惊人之句。”但她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政治理想。其实她一直都是积极主动的关注时事,关注法院的一举一动。所以才有了无锡的《中兴赋》、《张文倩赋》和《尚书》的《周》诗。李清照性格的另一个特点是刚毅。因为性格坚强,她可以大胆反抗封建父母,用诗歌讽刺公公赵挺之,这在封建社会简直是大逆不道。李清照的父亲李,因卷入党争,被罢官流放。清兆写了一首诗给她的公公赵挺之,请他帮助他的父亲。诗中有“父子情何以堪”这样感人的诗句,却没能打动赵挺之。赵挺之得势时,李清照又写了一封信,但这次是对热衷于权力的公公的辛辣嘲讽。诗中她说“一颗火热的心可以冷”,很大胆。清照的刚毅让她对一味妥协求和的南宋朝廷十分不满,写下了一系列充满爱国豪情和深深无奈的诗篇。
第三,有社会原因。北宋末年,社会动荡,战争的阴影和亡国的威胁始终笼罩着宋朝廷和李氏百姓。尤其是靖康之灾后,日益衰落的局势,风雨飘摇的半壁江山,让诗人陷入了极度的抑郁之中。充满了爱国热情和对朝廷的失望,诗人又急于发泄,所以在她的诗中出现这样的内容是必然的。为了避难,清兆不得不远离家乡,过着流亡的生活。赵明诚死后,她孤身一人,四处漂泊,痛恨亡国,想到下乡,感受人生经历,这一切都化为悲歌,激情地唱出强烈到无法消解的“愁”和“怨”。
第三,李清照诗歌风格的差异及其相互影响
在李清照的创作中,其词的整体风格与词大相径庭。她在诗歌和文字中展现了不一样的自己。如果说我们在李清照的词中看到的是一个“瘦如黄花”“泪先流”的悲情女子,那么她的词中则充满了激昂豪迈、哀思家国、思乡的爱国英雄。一个优雅,一个大胆;一个细致,一个大胆;一篇是诗人独抒性灵的日记,一篇是作者参政议政的英雄文章。如此完全不同却又诡异的融入一个弱女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大致如下:
第一,诗歌在宋人心目中的不同地位。诗是“载道”、“言志”的工具,词是“诗”、“道”和游戏。“诗可繁,可察,可群,可怨”,政治功能多,是严肃文体。然而,源于民间的焦芳歌姬和麻衣子的词,仅仅是一种“艳物”,其特殊的形式更便于抒发作者的内心情感。在李清照的心目中,她严格区分了诗歌的功用。她可以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和社会抱负,但她在诗歌中却沉浸在自己内心的各种情绪中,品味着内心的点点滴滴,离别着自己的忧伤。
第二,李清照对词的个人见解。李清照在《论词》中提出了“词不同于诗”的理论,认为词是一种独立的文体,要求有较高的音乐性和节奏性,以“和”“唱”。由于词在许多方面受到限制,词所能表达的题材范围被缩小了。可以说,李清照是刻意让词成为她抒发情怀、悲怆春秋的载体。
李清照的词虽然风格各异,但并非泾渭分明,而是相互影响。也有不少婉约婉约的词,他的诗中也有婉约灵动之作,可视为两种风格的渗透。比如《渔父的骄傲》:“天遇云烟,银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闻苍穹,婉言问我何去何从?我报长夜漫漫,学诗。有惊人的句子。九万李凤鹏是一个积极的举动。“风一停,篷船吹走三山”一词意境宏大,想象丰富。与易安的其他词不同,它多少有点辛的词。而其“九万李凤鹏”则是一个积极的举动。风停了,篷船吹走了三座山。庄子《逍遥游》的改编充满了浪漫主义,飘逸奔放,与李白“五岳皆圣,不思远方,终其一生游名山之善人”有相通之处:这也体现在她的诗中,易于运用想象和联想,充满浪漫飘逸的气质也是其诗的特点之一。易安其他词中也有不少豪迈之词,如“此花非一群之花可比”(《渔父豪情》),“春回醴陵树,人客筑城”(《临江仙》),“今年天涯海角远,簌簌鬓满花。看风来晚了,就看梅花”(清平乐),“想喝一杯,明朝未必起得了风”(玉楼春)。但李清照的诗中并不是充满了豪迈的字眼,比如她的《春残》和《偶然的成功》两首:“春残为何思念故乡?生病的时候梳头最讨厌。闫亮的话一直在,玫瑰风细细香。”“十五年前,花之末,我跟着曾孚的赏花诗。今花月月相似,和平之情如昔。”可以说全篇都是情话,和文字的风格没什么区别。
“诗如夜鹊,三轮不安。”这是李清照对自己诗歌才华和自身价值的肯定。她用自己的诗歌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对国家衰败的悲痛和愤慨,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透过她的诗词,我们认识了一个不一样的李清照,一个柔中带刚,自信潇洒,才华横溢的一代才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