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书理论文章
作者:韩来源: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6年3月
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样的社会也是邓小平设计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目标。邓小平理论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南,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指导。
第一,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转折。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两对矛盾及其运动推动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在阶级社会,社会基本矛盾集中表现为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中国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集中在人民内部矛盾。从1957开始,我党就错估了形势。全党全国一切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是“阶级斗争”。在这种意识形态的指导下,阶级斗争被扩大化、绝对化,并在文革中达到极端,导致人际关系的破坏和无政府状态的泛滥,社会生活根本谈不上和谐。十一届三中全会断然否定了这种错误的指导思想。
邓小平和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果断结束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代之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中国这艘巨轮设定了正确的航向,这是中国开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转折。
首先,“以阶级斗争为纲”只是试图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所以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只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加快发展社会生产力,大力发展经济,才是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的必由之路,也是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其次,当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以阶级斗争为纲”失去了现实的社会基础。如果继续坚持下去,只会破坏社会和谐。各个阶级和阶层的和谐共处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谐不是没有矛盾,而是矛盾各方面的对立统一。根据经典作家“对抗会消失,矛盾会存在”的观点,邓小平提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协调中国社会各阶层关系的许多新举措。首先,它拨乱反正,平反了中国的冤假错案,极大地改变了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混乱和不和谐的人际关系。其次,提出了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的思想,为工人阶级作为领导阶级增添了新鲜力量。再次,指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工农联盟的重要性,并从细节上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他举例说,钢铁工人工作那么辛苦,蔬菜和肉类却很匮乏,基本条件都无法保证。这类问题必须具体研究和解决。这一点在产业多的城市要特别注意。.....可以专门划出一部分土地用来种菜,生产出来的蔬菜可以先供应工厂和市民。工人有饭吃,有肉吃,农民也能增加收入,对改善工农关系也有好处[1]。第四,指出了正确处理和协调各阶层、各群体之间关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邓小平指出:有些人认为只有抓住工人和农民才能做事,这种想法大体上是错误的,但在细节上只说对了一半。工农确实是我们依靠的基本群众,但是只做工农的工作是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的。我们还必须处理好各个阶级和阶层之间的关系。正是各个阶级、阶层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形成了历史合力。邓小平在1975整改时提出,农业搞不好会拖工业的后腿,我们的科研工作不超前会拖全国建设的后腿。[3]这种说法虽然针对的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性,但实际上恰恰是整个国家建设中工农知识分子相互依存、相互依赖、密不可分的关系的集中概括和浓缩表达。第六,统一战线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途径和方法。邓小平提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的一系列新思想。总之,正是由于邓小平终结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指导思想,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才使中国各条战线、各行业、各阶级人民的力量凝聚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理想上,为形成“各尽所能、和谐相处的局面”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在国际上,邓小平认识到在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渗透以及各国之间和谐的必要性,摒弃以往闭关锁国和盲目排外的做法,大胆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改善与世界各国的关系,团结一切支持中国改革开放的友好国家和人民,通过引进智力、资源和资金等多种方式开展交流与合作,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建言献策。
马克思指出:“人类总是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只有在解决任务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正在形成的时候,任务本身才会产生。”根据马克思的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和解决这一任务的物质条件和基础,是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指导下创造的。因此,没有在邓小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是硬道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思想指导下取得的建设成就,就没有和谐社会理论的物质基础。富裕是和谐的物质前提,贫穷与和谐是不相容、不相关的。和谐社会是一个物质丰富、社会财富丰厚的社会。否则,正如马克思所说:“生产力的这种发展之所以是绝对必要的实践前提,也是因为没有这种发展,就只会有贫困的普及;在极度贫困的情况下,我们必须重新开始对必需品的斗争,也就是说,所有陈腐的东西都将复活。“没有生产力的发展,就没有和谐可言。邓小平彻底否定了“穷社会主义”、“穷* *资本主义”、“穷* *资本主义主要是精神上的”等各种荒谬论调。邓小平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心一意走建设之路,发展经济,消除贫困,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尤其是文革后,十年动乱使国民经济濒临崩溃。不努力发展生产力,做大物质财富的蛋糕,就无法扭转贫穷被动的局面。脱贫的首要措施是解决温饱问题,这需要经济建设的支撑。正如邓小平所说,“不管世界上发生什么,只要人民有饭吃,一切都会好办。“解决温饱问题,从温饱过渡到小康,是和谐社会最原始的物质起点。
温饱问题解决后,邓小平还提出了“建设小康社会”的美好理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是对“建设小康社会”思想的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但是,这些理想的实现,没有物质基础是不可能现实的。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我们仍然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原则。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科学发展观倡导的“以人为本”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并不矛盾,而是不可分割、相辅相成的:经济发展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和保障;人的发展为经济建设注入活力。
第三,“* * *同富裕”战略方针的提出,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高度一致。
* * *共同富裕思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来源之一。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是公平正义,而* * *和富裕是公平正义的核心内容。
* * *共同富裕是中华民族多少年、多少代人的梦想,是中国无数仁人志士为之奋斗的理想,是中国的生产者所带领的中国人民追求的终极目标。邓小平把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和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邓小平不仅继承了中国传统思想中的* *和富强概念,而且赋予了它更丰富的内涵:* *和富强的前提和基础是生产力的高度发展;邓小平不止一次指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致力于发展高尚丰富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说明他所倡导的* * *是丰富的,其领域不仅包括人们物质生活的丰富,也包括人们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丰富。* * *繁荣的主体是全体中国人民。邓小平说,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繁荣意味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大多数人穷。”。社会主义最大的好处就是富,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东西。如果搞两极分化,情况就不一样了。民族矛盾、地区矛盾、阶级矛盾都会发展,相应的,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会发展,可能会出麻烦。”这一经典论述从正反两个方面阐述了邓小平的* * *与繁荣思想。
邓小平把实现* * *和富裕放在现实的基础上,找到了最终实现* * *和富裕的可行途径:先富起来——后富起来——先富起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中国人民逐步摆脱了贫困,走向了富裕,这是不争的事实。虽然,时至今日,还存在着贫富差距扩大、利益分配不公、先富者不厚道等问题,但这些也是改革发展中的问题。每当邓小平本人提到* * *富起来的问题时,总是充分阐述“先富起来、后富起来、富起来”的辩证关系。“允许一部分人先好起来,一部分地区先好起来,才能更快地实现* * *繁荣。”邓小平还科学地预言:“* * *要共同富裕,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说,总有一天会成为中心话题。”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表明,共同富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中心话题。
尽管目前的状况远未达到和谐社会所期待的最终富裕和理想状态,但一方面,邓小平理论“效率优先”的思想为邓小平提出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创造了物质基础,另一方面,“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后来又具体化为“初次分配更加突出效率,二次分配更加体现公平”。当前,在经济上,实际上邓小平理论的“* * *共同富裕”思想也从理论上提出了实现“* * *共同富裕”应遵循的原则和路径。可以说,实现* * *富裕目标的途径也意味着实现和谐社会的途径。
第四,提出了解决发展和代价问题的思想,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开辟了道路。
鉴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验教训和中国改革开放的现实,邓小平在强调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发现了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积累的一些严重问题,这些问题既是发展的代价,也是影响社会进一步发展的不和谐因素。邓小平意识到解决发展中的成本问题的重大现实意义和长远战略意义,并高瞻远瞩地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总体思路和指导原则,提出了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思想。
总的来说,中国发展中的成本问题包括两类问题:社会领域的道德滑坡和自然领域的生态破坏。
针对社会领域道德滑坡的问题,邓小平提出了著名的“两手抓”: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经济犯罪、惩治腐败;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通过“两手抓”,现代化建设中的一系列严重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现代化建设中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各种潜在因素得到了有效抑制。
针对自然领域的生态破坏问题,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大力倡导发展先进科学技术,提高工农业的科技含量,提高经济发展水平,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在节能减排上做文章,改变了粗放型经济发展造成的“高消耗、高能耗、高污染”的被动局面。这对有效避免发达国家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旧发展模式具有重要意义。邓小平还指出,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努力做到环境保护有法可依。此外,邓小平还主张从人自身发展的角度出发,努力提高国民素质,解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环境和生态问题。
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发展是硬道理”,再到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蕴含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精髓,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理论的思想来源。深刻理解邓小平理论的科学发展观思想,以其为指导,有助于创造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喜局面。
第五,提出“稳定至上”,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了平台。
稳定不等于和谐,然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稳定。由于亲身经历了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动荡,邓小平深知稳定对于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邓小平从政治家的战略高度,提出了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关系的重要性,并反复强调“稳定是第一位的”。“中国最大的问题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也做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丧失。”邓小平稳定的含义是广泛而丰富的,既指政局的安定团结,也指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它不仅指社会秩序的稳定,还指政策的不断统一;既指农村稳定,也指城市稳定。
和谐既是一种理想状态,也是一个不断向理想状态过渡的动态过程,而这个过程需要稳定作为基础和条件。没有稳定的社会秩序,改革的动力就会失去支撑点,发展的中心任务就会失去保障,经济建设的成果就会遭到破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坚实物质基础就会丧失。历史上,分崩离析的不稳定局面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灾难的反例数不胜数。文革十年“全面内战”的混乱局面,使经济社会发展完全瘫痪,就是典型的例子;稳定也是和谐社会的含义。只有稳定,才有安定有序、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局面,才能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6.基于“和谐人”假设的管理理论与实践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尽管邓小平从未使用过和谐人的概念,但他的管理思想中包含着和谐人假设的深刻内涵。
和谐的人首先是指个人,一方面是指人的现实利益结构的和谐。邓小平一贯主张从实际出发,关注人的现实需求,努力满足包括经济、政治、精神等利益在内的整体利益需求;另一方面是指人的发展目标的和谐。邓小平提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实际上就是培养“能力、道德、身心”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和谐人的假设还包括管理关系的和谐。领导者、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和谐是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集中体现和最高境界。邓小平“领导就是服务”所蕴含的管理关系的和谐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平等。在历史唯物主义看来,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因而也是最终意义上管理社会的主体。社会主义国家的管理本质上是人民的自我管理。但“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可以利用人民赋予的权力,通过行政、经济或法律手段实施管理,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和社会中的人往往成为被管理和被管理的对象。在中国的行政管理中,人民作为主体和客体的一致地位表明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人民群众作为管理主体和客体的地位是矛盾的。邓小平的“领导就是服务”的理论综合解决了这一矛盾问题。邓小平倡导的“领导就是服务”的命题,体现了中国领导干部与广大人民群众之间平等和谐的关系。首先,管理者树立服务意识,这符合现代管理理念,是尊重人的表现,是人与人和谐相处的基本要求;其次,以“领导就是服务”为指导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建立新型干群关系,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人民公仆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管理实践的必然要求;第三,邓小平倡导的民主管理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工农群众的参与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为社会主义国家的管理增添了新的活力,充分发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威力。
总之,邓小平理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序曲。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了巩固改革成果、消除不和谐因素的道路,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这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最新发展,也标志着中国生产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