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19首古诗的人生境界报告!再次感谢!
摘要:陶诗歌的大部分内容都表现了隐逸的思想和生活。陶诗歌的艺术特色是质朴与醇厚之美的统一,是情、景、理的统一。田园诗歌颂的是个人的闲适生活,没有充分揭示农村的矛盾,这是它的不足,但对比官场之丑与田园之美,有积极意义。诗歌和史诗表现了理想无法实现的苦闷,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也以曲折的方式揭露了社会政治的黑暗。陶渊明对后世的影响主要是积极的。但其中也包含了很多消极的思想,比如睿智自律,生活如梦,及时吃喝玩乐。
关键词:陶渊明平淡醇厚的艺术人生境界
第一,陶渊明的生活背景及其诗歌的艺术特色。
(1)生平背景:陶渊明(公元356-427年),又名陶谦、字亭,东晋末年的田园诗人。据史料记载,东至县刘冬镇,东晋时属浔阳柴桑(今属九江彭泽县)。陶渊明在彭泽做过县令,经常去刘冬种菊花。留下一个长长的故事,后人会敬仰王先生,建祠祭拜。陶渊明出生在一个世代官僚的家庭,后来成为开国元勋,他曾期望在仕途上取得进展,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但同时,东晋文人普遍崇尚隐逸,追求精神自由,也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影响。他带着两种矛盾的愿望踏上了人生的道路。刚开始的时候,前一种欲望占主导。但当时是一个动荡的时代:宗室内部的斗争,军阀对政权的野心,不断造成血腥的杀戮,甚至激烈的战斗。这种社会动荡不仅给人民带来灾难,也引起社会上层的严重焦虑。这使得陶渊明的政治野心不得不降低。再加上在这场权力斗争中,一切肮脏血腥的情节都是打着崇高道德的幌子,这让真正本性纯洁的陶渊明难以忍受。最终,“爱丘山”的夙愿压倒了“逃四海”的野心。他开始在仕途上,心在农村。所以他的隐居,其实是他的思想与当时的现实无法调和的结果。
(2)诗歌的艺术特色:陶渊明在诗歌、散文、辞赋等诸多方面都有很大成就,但对后世影响最大的还是诗歌。在诗歌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田园诗。这种田园诗的艺术魅力,与其说在于它对乡村生活的真实写照,不如说在于它寄托了陶渊明的人生理想。田园通过诗歌建构的手段得到了高度的净化和美化,成为痛苦世界中的精神避难所。
1.平淡与醇厚美的统一:前人用平淡来概括陶诗的风格是好的。我们很难在陶诗中找到奇特的意象、夸张的手法、华丽的辞藻,甚至连形容词都很少使用。一切都是诚实而朴素的。但如果只是平淡,就不会产生强烈的艺术魅力。陶诗的优点在于平淡的外表下,蕴含着火热的思想感情和浓郁的生活气息。这就好比陶渊明的性格。所以,读书是有意义的,越读越美。试读《劝农》诗中的一段:我在呼唤声音,我在畏惧原土地。花木繁盛,风清气正。男人和女人都在和时代竞争。桑女夜乐,农留野。这里呈现一幅和平的农业地图,实际上是美化了中国农村封闭、自给自足的特点的结果。《归园》首诗久负盛名,也有类似的特点:不适宜俗韵,天性爱秋山。我溜进了仕途网,已经离开赛场十几年了。笼中的鸟常常依恋过去的森林,池里的鱼向往过去的深渊。我想在Minamino开荒,保持我对田野的谦卑。房子周围是十亩左右的土地,茅草屋的茅草屋。柳树掩映屋檐,桃树掩映院前李烈曼。邻村的邻村隐约可见,村里飘着袅袅炊烟。巷子里几声狗吠,桑树被公鸡叫了一声。院子里没有灰尘杂物,安静的房间里有些舒适和悠闲。长期被困在没有自由的笼子里,我今天终于回到了森林。这首诗写的是彭被革职归田后的一年,抒发了归乡的喜悦之情。在风景的中段,“方宅”以下四句,用简单的笔墨勾勒出他们居所的古朴与美丽;“远村暖,伊一墟烟”,视线转向远方,使整个画面呈现出一种闲适、空旷、宁静、祥和的韵味。作者以此作为肮脏嘈杂的官场的对立面——所谓的“牢笼”——来表达自己的社会理想和生活理念。以“回归自然”结尾的“自然”,既指自然环境,也指自然生命。作为自然生活的一部分,陶渊明的田园诗也写了农业劳动;退休期间,他还参加了耕作。他的体力劳动在他的经济生活中有什么意义?大约是非常有限的,甚至,也许是可有可无的。这种农作的现实意义在于,它体现了陶渊明的一种信仰。《耿旭年九月西田早稻收》开篇是:“命属道,衣食固。我不想露营,但我要安全!”修身养性,自食其力,是理想的社会和个人生活方式。虽然诗人实际上不能做到这一点,但他尝试了,这是了不起的。同时他说:“田家不是苦吗?辞职很难。四体诚就是疲劳,普通人和干没什么区别。屋檐下洗,斗酒。”在这里,我写了体力劳动的艰辛,以及它带来的心理平静和快乐。同类诗中,意境最美的是《归园》(三):南山脚下种豆,草满豆,苗稀。清晨早起铲除杂草,夜幕降临月光下扛锄头归来。植被覆盖的羊肠小道,夜露沾湿了我的衣服。弄湿衣服不可惜,但希望不要违心。最后两句再次说明,陶渊明写农村生活,写体力劳动,其实是在唱出自己的理想,表现出实现理想的喜悦。
以上主要分析了陶渊明田园诗中体现的社会理想,以及他对社会中个人生活方式的思考。此外,陶渊明的田园诗还涉及到东汉末年以来文学一直聚焦的问题: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人生如何才能解脱?对此,我们首先看到陶渊明比同时代的任何人都更焦虑人生苦短的事实。他的诗只有一百多首,但提到“老”和“死”的却有几十首。但在哲学上,他有一种豁达的解释,在组诗《形、影、神》中表达得最为清楚。诗人借用辞赋的对话体式,使邢提出了饮酒忘一切的态度(这接近古诗十九首),使应强调追求成就,身后立名(这接近建安文学)。其实这两者都是陶渊明难以割舍的,但作为最终的哲学结论,他在第三部《神的解析》中否定了这两者,认为每日醉酒伤害生命,它只是一种外在的追求,没有意义。应该是:“浪越来越大,我不喜欢,也不害怕。”你应该尽你所能,没必要为此担心。“即自然化,不需要有意识地追求生命以外的东西,这是不求解脱的解脱。这种“自然”哲学的内涵在意象优美的山水田园诗中得到了体现。比如陶诗(5号)中最著名的一首诗《饮酒》就是:造屋在一个人的环境里,却没有车马。问你能做什么?心远非以自我为中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越来越好了,鸟也回来了。这话有道理,想辩解也忘了说了。前四句说,只要有远见,就不会被世俗所扰。再说东篱采菊,不经意遇见南山(即庐山),在暮色和紫霭中感受创作的奥秘,领悟人生的真谛。虽然诗中明确提出“想辩却忘了说过什么”,但如果联系陶渊明的其他作品来考察,这首诗中一系列意象所隐含的人生道理还是可以探究的。南山的永恒,山的大气之美,鸟的自由,不正是体现了大自然的伟大,完美,丰富,尤其是自给自足,别无其他的本质吗?那么,在人类短暂的一生中,除了回归自然,顺应自然,在自然的永恒、美好、自由中感受自己生命的意义,我们还能追求什么呢?所以这首诗还是陶渊明人生理想的寄托,只是不同了。
当然,诗歌中的这种人生观只是一种诗意的、哲学的向往。因为人不可能在某个对象上摆脱自我实现的追求,也不可能摆脱现实利益的矛盾。但作为对人生的哲学反思,是有价值的;作为诗歌的精华,它带来了独特的效果。概括起来,陶渊明的社会观和人生观都是以“自然”为核心的。他向往的社会是一个和平安宁,修身养性,没有竞争,没有虚伪,没有相互压迫和伤害的社会;他所追求的生活,朴实真挚,淡泊崇高理想,托付交通,无外求;他最喜欢的生活环境也是宁静自然的乡村。因为这些追求,他的田园诗大多呈现出平淡醇厚的面貌,被前人称为“静”。但这背后,却充满了对现实社会的仇恨和焦虑,对人生短暂的焦虑。换句话说,“沉默”是在“自然”哲学支配下建构的一种审美境界,而激起这种追求的内在动力恰恰是一种高度的焦虑。陶诗歌最集中的是写农村生活的作品。除此之外,他的代表作还有《迁居》、《和国大师书》、《穷人颂》、《杂诗》、《怨诗》和《庞之众楚告大师书》等。
2.情、景、理的统一:陶渊明不是唯一一个以平淡醇厚之美为主要特征的人。他还写了一些直接涉及现实政治或直接表现他内心强烈情感的诗歌。比如《叙酒》这首诗,晦涩难懂,但其内容与晋宋时期的一些政治事件有关,所以毫无疑问。再比如《放羊长史》,很高兴有了艺兮北伐破长安十三年宋武帝瑜之战。“圣贤,一切尽在京师。不要忘记游泳,不要过河。九界刚合而为一,死将管舟。”体现了鲜明的民族感情。此外,《荆轲颂》和《阅山海经》中的几篇文章,对历史上和神话传说中一些虽败犹荣、永不言弃的英雄形象,表达了同情、钦佩和赞美,具有慷慨悲壮的风格。《荆轲颂》结尾说:“我剑术不精,对不起,我做不出我的奇葩。”虽然他已经死了,但是他有一千年的感情!“它清楚地揭示了诗人心中的激情。再比如《读山海经》里的一篇文章:精卫持微木,将填海。兴田团结共舞,志存高远。同样,众生没有了残悲,变成了异物也没有忏悔。刚刚定在心里的往事,早上好可以等!荆玮是一只卑微的鸟,却有填海之志。星天破头反抗,都表现出不向命运屈服的伟大精神。最后两句是关于精卫和星天的,也是关于我自己的:虽然过去有谢谢先生,但是没有时间完成我的心愿!这些诗的事实背景无法确凿证明,但至少说明陶渊明仍然向往隐居中的坚强而有作为的生活。鲁迅先生指出陶诗既有“恬静”、“悠然”的一面,也有“金刚怒目”的一面,主要指的是这些作品。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两者并不是截然对立的。从诗歌的起源来说,陶渊明继承了阮籍。这主要表现在他的诗歌表达了深厚的感情,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探索,运用了哲学的观察,运用了组诗的形式。另一方面,陶诗歌明显受到玄言诗的影响。这不仅体现在他的诗歌中有很多玄言,体现在他平实的语言风格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上。在阮籍的诗中,自然的永恒与生命的短暂形成对比,人们在自然面前感受到强大的压迫;但在东晋玄言诗中,则转化为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和追求;到了陶渊明,他更明确地提出了回归自然的观念,天人合一的意识成为陶诗独特意境的决定性因素。当然,陶诗重视通过艺术形象而非抽象语言来表达哲理,这与玄言诗的枯燥有着本质的区别。
陶渊明在诗歌发展史上的伟大贡献在于,他开创了新的审美领域和新的艺术境界。虽然一般的玄学派诗人都注重从审视自然中理解哲学,产生了山水诗的萌芽,但没有人把目光投向普通的乡村。只是在陶渊明的作品中,才第一次把田园生活和田园风光作为重要的审美对象,从而为后人开辟了一个独特的世界。他把农业劳动视为一种自然的生活方式,赞美劳动生活中蕴含的美好趣味,这也是一种深刻的发现。前人对陶诗歌的艺术特色早有评论,称之为质朴、自然、真挚。但这不是民歌,也不是受民歌影响的风格,而是诗人有意识的审美追求。从根本上说,这也是由陶渊明的“自然”哲学决定的。在他看来,人为的复杂礼仪破坏了社会的自然性,自命不凡的行为破坏了人性的自然性。那么,过分追求外在形式上的诗意,必然会破坏感情的自然性。所以他很少使用丰富的色彩,夸张的语调,深奥的词汇,生僻的典故。他的诗中也常用矛盾句,但大多比较原始,没有那么精致,以至于感觉不明显。他的诗歌充满情感,但很少真正强烈,显得汹涌澎湃,而是结合冷静的哲学思考,呈现出一种清晰悠远的意境。这种审美境界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再者,石涛文字的质朴不是随意的,没有经过加工,而是高度精炼的,洗去了一切杂七杂八、黏糊糊的成分,进而呈现出一种清晰的质朴。毫无疑问,他对自然之美有着敏锐的感觉,所以他能用准确而简单的语言把它再创造成诗意的形象。如“暖而远的人村,伊一场上的烟”描述的是乡村的宁静,“倾耳不望,目洁”描述的是雪的轻盈,“有南风来,翼为新苗”描述的是风的痕迹。一方面,西晋诗歌对美和修辞的追求提高了诗歌语言的表达技巧,但有时太难做到这一点,忽视了诗歌的整体性,导致繁琐和支离破碎的问题。陶的诗是基于深刻的思想、感情和哲理,从不炫耀外在的美。所以大部分都是言简意赅,布局较少。钟嵘的诗叫“几乎没有长词”。诗歌的意境总是比较完整的,从整体上感染读者,而不是一个字一个字、某个片段吸引人。做到了情、景、理的统一。
二、陶渊明的人生境界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陶渊明从小就是个有学问有文化的料,对知识的追求一直是认真的。少年时“渴望逃离四海”,对国家和社会有远大抱负。生在那个中外混战的时代,被乱局深深刺激,痛苦不堪。他从小就立下了“澄清中原”的志向。但是,乱世,不可伸志。陶渊明只做过几个小官,时间不长。他最出名的名字是彭。在此期间,阿杜游访当地,部下要求陶渊明戴冠带,在城外迎接。陶渊明很不高兴,尤其是当杜佑把妹妹嫁给郡主做妾得到这个官职的时候。他的行为令人作呕,陶渊明视他为小人。当杜佑到达的时候,县里的官员应该肯定会看到的。陶渊明感叹:“五斗米不能屈身,拳是村里小人的事。”后来不卖灵魂的陶渊明回到乡下,写了《还书》一文,可见其志。“本质上是自然的,不是靠矫正赚来的。饥寒虽切,是与己之疾为敌,人皆利己,所以我大失所望,慷慨解囊,一生志深。我还是希望我会在晚上死去。”作为一个官员,陶渊明得到了痛苦和烦恼。因为他是“天生的”,人事的束缚当然不适合他。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对于真心实意的陶渊明来说,真的很痛苦。在“饥寒交迫”和“违心”的矛盾下,他做出了艰难的选择。辞职意味着老婆孩子会和他一起挨饿受冻,意味着他没钱买自己喜欢的酒;但是继续执政就是背叛自己的灵魂,违背自己的本性。为了“钱”,在陶渊明看来,真的不值得。与其在泥泞的溪流中浮沉,终日在心中呜咽,不如跳出这浑水,让灵魂得到自由。因为他对自己了解透彻,所以可以毅然放弃安逸的生活和世俗的名声。对陶渊明来说,“违心”比“饥寒交迫”更重要。所以,陶渊明选择了隐居,回归大山的怀抱。只有回到农村,他才能活得像自己。
然而辞职退休后,生活并不顺利。不谙农事的陶渊明,常常是“草满豆苗稀”,这就使他不得不“早上管粪污,把荷花带回家。”然而,艰苦的生活并没有改变陶渊明的初衷。他说,“衣服不够珍惜,但不违背我的意愿。”当时离开当然是一种享受,但现实生活足以考验一个人的勇气和意志。陶渊明深深懂得,精神的自由远胜于物质环境的舒适。所以,无论生活有多艰难,他都会坚持下去,只求“自己想要的”。
虽然陶渊明最终死在了他所厌恶的时代,以他的微薄之力,不足以扭转时代的潮流,但至少,他无愧于自己的生命和灵魂,死在了群山的怀抱里,死在了他所热爱的大自然的怀抱里,所以他死而无憾。
我佩服陶渊明的勇气。如果我们不真正认识自己,急切地寻求生命的价值和自由,我们就很难在“饥寒交迫”和“违背自我”之间做出选择
陶渊明对后世的影响主要是积极的。他鄙视财富,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为以后有进步理想的作家树立了榜样。他们在与权贵和腐朽政治的斗争中,从陶诗中汲取力量。另一方面,陶渊明乐在知命、安分守己的思想和逃避现实斗争的态度也给了后世诗人消极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