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市矿产产业链的论文
随着新一轮经济快速增长的到来,东部一些发达地区出现了能源和原材料短缺,这为西部地区发展资源型产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在加快发展的同时,如何保持经济、环境、资源的相互协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是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和研究的课题。循环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理论的重要突破,克服了传统经济理论将经济和环境系统割裂开来的缺点,要求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1.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国际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的现实模式。它强调最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运用生态学规律重构经济系统,将清洁生产、资源及其废弃物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融为一体。经济系统应和谐地融入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将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排放”的开环经济转变为“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闭环经济,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在生产和消费中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排放,回收废弃物并使其无害化,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从而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历史和中国的发展过程都经历过大规模生产、大规模消费和大规模浪费造成的严重环境问题。酒泉戈壁沙漠面积占70%,人均水资源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2/3,世界平均水平的1/6。森林覆盖率仅为1.4%,远低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生态环境脆弱,自净能力不强。但长期以来,由于矿产资源开采、过度开垦、移民开发、过度放牧、过度开采地下水等因素,造成土地沙化、河流枯竭、湿地减少,自然生态植被遭到严重破坏,特别是工业“三废”和城市生活废水、垃圾排放,造成河流、水库和大气污染,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虽然生态环境有所改善,排污总量逐年下降,但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拉动,资源利用率低,呈现出明显的高投入、高消耗、低质量、低效益的粗放特征,生态环境压力仍然很大。如果继续走传统的经济发展道路,以“三高”(高消耗、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模式维持经济增长,以末端治理作为环保手段,有限的资源将迅速枯竭,环境形势将进一步恶化,资源存量和环境承载力都将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重建生态环境。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确保水土资源和矿产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支撑。第二,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战略。我市矿产资源丰富,农业生产光热条件优越,经济发展具有良好的物质基础和比较优势。经过多年发展,矿产资源和农产品的开采加工已初具规模,成为当地经济的支柱产业。但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不高,产业层次低,产品链条短,农产品加工业仍处于初级产品阶段,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基本停留在开采层面。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率仅为25%,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1.2,加工业仅占重工业的11.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9.3个百分点,具有典型性。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单位产值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3倍,主要耗能产品单位能耗比国外先进水平高40%,工业品和原材料能耗约占企业生产成本的75%。受技术装备水平低下和产业边缘化的制约,我市能源原材料消耗高的问题较为突出。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不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和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目前,我市经济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和承接产业梯度转移的关键时期。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建立环境经济体系的成本更低,可以发挥后发优势,按照生态学原理规划建设生态产业链和生态工业园区,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经济发展从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转变。同时,发展循环经济也是延长矿产品和农产品加工链,提升产业结构,增加就业机会,实现从初级原材料出口向深加工产品出口转变的重要战略举措。第三,发展循环经济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客观要求。实践证明,资源利用水平低和排污的经济成本已成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障碍。基于生态学的循环经济发展理论和模式,使企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最小化环境损害的支付成为可能。特别是随着绿色GDP理论的建立和推广,依靠循环经济提高效率水平的步伐明显加快,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经济活动的主流模式。德国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先驱国家。早在1972,就颁布了废弃物处理法。目前废物利用年产值400亿欧元,就业人数达24万人。美国在70年代制定了一系列以循环利用为目标的能源政策,环保产业在2000年达到6543.8+0000亿美元。资源短缺的日本,为应对国际市场日益短缺的能源和原材料以及价格上涨的趋势,2000年的“环保国会”提出将发展环保产业和循环经济体系作为改善日本经济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占2000年全球6000亿美元环保产业市场的近三分之二。欧盟国家、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相继按照资源封闭循环、避免废物产生的原则制定了废物管理法规。从我国的实践来看,自2002年《清洁生产促进法》颁布实施以来,贵港等地按照基于生态学原理的生产组织方式建立了10个生态工业园区,使上游企业的“废物”成为下游企业的原料,有效控制和减少了污染排放。从我市来看,近年来在发展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环保产业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阿克塞县、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西南科技大学联合开发研制了较为完整的闭环生态产业链,从废弃石棉尾矿中精选改性纤维,到提取超细二氧化硅、氢氧化镁、氢氧化铁、碱式碳酸镁晶须、硫酸铵等化工产品,再将剩余矿物加工成轻质建材,使上游生产环节的副产品和废弃物成为下游产品的原料,石棉尾矿利用率接近100。玉门风电、桔杆气等绿色能源项目已经建成,发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玉门油田采油废水回收利用、玉门热电厂粉煤灰供热余热发电及新型建材、河西化工厂硫酸生产线余热发电、正在建设的敦煌市塑料再生颗粒项目等清洁生产,通过能源和废弃物的再利用,减少了污染物排放,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来看,关税壁垒的作用日益减弱,“绿色壁垒”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企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环境因素。一些发达国家不仅要求终端产品符合环保要求,还规定从产品研发、生产到包装、运输、使用、回收等各个环节都要符合环保要求。因此,只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产品生产才能在资源和环境保护方面达到国际标准,突破“绿色壁垒”,扩大对外贸易;只有这样,才能缓解经济发展、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第四,发展循环经济必须有科学的产业政策引导。循环经济是在全球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转型的严峻形势下,人类重新认识自然、尊重客观规律、探索经济规律的产物。发展循环经济需要构建全新的发展观、制度观、价值观、生产观和消费观,必须以政府为主导,在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层面建立资源不断循环利用的循环经济理念。对于资源型产业比重大、环境承载能力弱、经济欠发达的酒泉来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任务更加艰巨和紧迫。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减少废物排放为目标,以优化资源利用方式为核心,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统筹规划,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大力倡导绿色消费,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动员一切力量,加快建设可持续的资源节约型社会。当前要重点抓好五个方面:1,加快研究制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加强相关理论和实践模式研究,提高各级政府和相关决策部门对发展循环经济重要性的认识,聘请专家学者研究制定全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开展以酒泉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玉门东建华工业园区、玉门电冶工业园区、阿克塞石棉工业园区、柳园矿产品加工贸易园区为重点的产业生态布局示范。重新审视产业导向、环保准入、入驻企业是否具有产业关联性、能否形成享有资源的产业组织、上游生产环节的废弃物能否成为下游生产环节的原材料和能源,制定工业园区生态产业链发展规划,集聚功能互补的企业和项目,推动形成生态产业链或产业集群。积极争取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创新规划设计理念,在制定“十一五”规划和长远发展规划时,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优先发展清洁生产技术的重大工业项目和以末端治理为源头预防的项目,规划建设一批生态产业链、生态工业园区和循环经济圈。在农村,重点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基地,大力推进产业布局、标准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推动发展一批种植、养殖、能源(沼气能源、秸秆气化等)农业生态产业园。).2.探索建立制度保障体系。充分利用国家宏观产业政策的导向作用,研究制定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尽快建立健全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地方性法规和规范性文件。把环境保护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按照生态学原理,制定和完善工业园区项目环保准入制度、清洁生产制度和废物回收利用制度,把主导产业发展和产业集群培育纳入生态产业链,鼓励和支持能够连接上下游产业和资源综合利用的项目,坚决拒绝不符合园区产业发展规划的项目,防止园区企业“大杂烩”。结合投资体制改革,完善资源综合利用优惠政策,从财税、金融、投资、环保、技术等方面对清洁生产技术和循环经济试点园区给予大力支持。坚持鼓励和限制相结合,加强执法监督,强化排污收费,特别是运用经济激励和惩罚等经济杠杆,促进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3.要努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要把资源的有序开发和综合利用放在首位,坚决杜绝高污染项目的引进,大力发展低能耗、低排放的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重点支持风力发电、秸秆气化、沼气等新能源的发展,矿产品和农产品的精深加工,旅游业、连锁经营、物流配送、信息咨询的发展。通过技术引进、联合攻关、嫁接改造等措施,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严格限制高耗能、高耗水、浪费资源的产业,延长矿产、建材、化工、棉畜产品等产品加工链条,促进企业间资源对接,建设一批区域性资源再生产企业,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4.择优发展一批生态工业项目。清洁生产技术和生态产业链试点项目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和工业园区广泛开展。通过选优扶强,重点培育,发展资源循环利用模式的企业,示范建立集约化、生态化的产业体系新框架。如以云信公司阿克塞尔非金属矿物研究所、石棉研究所为核心,加快石棉尾矿综合利用研究成果产业化,将石棉工业园打造成集石棉、化工、轻质建材、保温材料等为一体的生态工业园。,使废弃多年的65438亿多立方米石棉尾矿尽快发挥效益。南郊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项目应考虑建设清洁再生水供应系统,与园区内及周边水质要求低的企业联动,实现再生水的优化配置和利用。支持酒泉市和各县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引进先进成熟技术,利用污泥和再生水资源,使再生水用于城市绿化和农业灌溉,污泥用于加工生产有机复合肥。鼓励玉门电冶工业园联动水电、风电、硅铁厂、钢铁厂、选矿厂、建材生产企业,实现粉煤灰、矿石尾矿循环利用,减少固体废物排放。5.加强组织领导和宣传。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循环经济发展的组织领导,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分步推进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要组织开展各种宣传教育活动,积极倡导使用环境友好型产品,减少一次性产品的使用,提高全民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价值观深入人心,把节能、节水、节材、节粮和垃圾回收转化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为,逐步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为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